查看原文
其他

农经好文章|前沿研究|AJAE 粮价波动与社会动乱

崔潇濛 农经好文章 2022-12-31

图片来源:AFP


本期导读:

上期【经典文献】讨论了国际间粮食援助与社会冲突的关系。本期的【前沿研究】则聚焦粮价变化与社会冲突之间的联系。这篇文章实证层面的重点在于处理价格的内生性问题。基于实证结果,该文在政策建议层面上指出,抑制粮价的上涨可能比抑制粮价的波动更为重要。



专题分类:

发展经济学 | 社会冲突与农业


Rising Food Prices, Food Price Volatility, and Social Unrest.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3. 97(1): 1-21.

 

Marc Bellemare 


在过去的十年中,世界粮食价格曾两次在较短的时期内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一次是2007-2008年,另一次是2010-2011年。两次粮价波动都伴随着骚乱与暴动的发生,其影响波及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08年海地的粮食暴动更是导致了时任总理遭到罢黜。粮食价格的变化是否与社会动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存在,粮食价格究竟如何影响社会动乱的发生频率?

 

在实证研究粮价波动与社会动乱的因果关系时,研究者需要处理的最主要问题是避免伪关系(spurious relationship)。具体而言,由于粮食价格变化与社会动乱的发生可能是受其它因素影响而共同决定的(jointly determined),二者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并不必然意味着粮价变化会导致社会动乱发生频率的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作者利用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s)的发生频率作为工具变量来处理价格变量的潜在内生性(endogeneity)。按照CRED灾害数据库的定义,本文所指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地震、极端天气、虫害、山火等多种灾害现象。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的不可预知性(unpredictability),自然灾害对所在地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影响是外生的(exogenous)。因此,基于工具变量法(IV approach)的估计便可以识别(identify)出粮价波动如何导致社会动乱发生频率的变化。

 

作者结合FAO、LexisNexis、CRED EM-DAT 等多个数据库构建出一套关于世界范围内社会动乱、粮食价格、自然灾害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时间跨度覆盖1990-2011年。在实证模型中,作者区分了价格水平(level)变化与价格波动(volatility)的变化。价格水平变量即为当月粮价指数,而价格波动性变量则被定义为过去3个月或6个月中粮价指数的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通过区分这两个变量,作者得以探究价格水平与价格波动性分别如何影响社会动乱的发生频率。此外,作者在实证模型中引入了时间哑变量(time dummies)和时间趋势(time trends)以控制季节性和趋势性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粮价水平的升高会显著提高社会动乱的发生频率。这一结果十分稳健,即改变实证模型的具体设置和所用数据的来源并不影响这一结果。另一方面,价格波动性的上升并不会增加社会动乱的发生频率。作者由此指出,就国家和地区的粮价政策而言,抑制价格的上涨比抑制价格的波动性更为重要。


关键词:粮食价格,社会冲突,自然灾害,工具变量


版权说明:未经书面许可,本页刊发的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转载事宜请联系:

arepapers@163.com。


“农经好文章”关注农经领域(包括农业、资源、环境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专题系统性地介绍新近发表在各大顶级期刊上的前沿研究与海外应用经济系博士生课程推荐阅读的经典文献。

搜寻账号:arepapers,或扫描二维码:



点击蓝字查看论文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