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献 | EJ 资金和农业生产模式(下)
本期专题
发展与政经:资金与生产
导读
紧接上期推文,我们接着学习这篇文章如何从看似复杂的理论模型可以推导出易于验证的假说。进一步,作者依据最初的局部均衡模型构造出一般均衡的拟合模型。通过拟合模型,作者获得了几个重要的发现。
本专题其他推文:
原文信息:
Mukesh Eswaran and Ashok Kotwal. Access to Capital and Agrarian Production Organisation. Economic Journal, 1986, 96(382): 482-498.
作者重点考察了生产模式对于土地-劳动力比例(land-to-labor ratio of farms,即亩均劳动投入的倒数)和农地平均生产率(average productivity per acre)的影响。理论推断的关键是土地和劳动力(包括监管成本)的相对价格如何随着资金的变化而变化。
具体而言,随着资金禀赋的增加,第二到四种模式中的亩均劳动投入都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变得“粗放”),而第一种模式中的亩均劳动投入不变。自然地,随着资金禀赋的增加,第二到四种模式中的农地平均生产率也就不断下降。不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并没有对此假说进行检验。
文章的第二部分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这个模型中的要素价格都是内生的。作者假设农户的劳动力禀赋相同,但是土地禀赋不同。土地禀赋的分布(distribution)可以用一个帕累托分布(Pareto distribution)方程表示。在这个方程中,一个介于0到1的参数就可以决定整个分布的平均度。由于农户的差异仅限于土地禀赋的差异,所以生产模式的分化可以认为是单由土地禀赋差异引起的。
作者假设生产方程符合Cobb-Douglas 的形式。内生的价格必须满足两条市场出清(market clearing)条件。其一,经济体中的土地总量恒定。所有农户的土地使用量必须加总等于这个恒定值。其二,有的农户输出劳动力到别的农场,有的农场则聘用劳动力。因为假设农场劳动力市场是封闭在经济体内的,所以输出和输入的农场劳动力必须相等。
在这些设置下,作者通过拟合模型(simulation)观察了改变土地禀赋的分布对生产模式分化的影响(见下图)。更进一步,作者把不同的生产模式分化结果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印度,的实际情况结合一起加以阐述。另外,作者也计算了不同土地禀赋的分配下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福利总量和贫困程度如何改变。作者还通过改变参数来估测政策调整,如重分土地和放宽借贷抵押条件等,来观察社会福利和贫困的变化。
最后,作者指出,模型显示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土地-劳动力比例不一。这实际上说明资源仍有通过重组提高效率的空间。而引起当前效率损失的原因正是借贷市场的局限和道德风险引起的监管需求。放松局限的约束可以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做出贡献。
图片来源:Eswaran & Kotwal (1986) Figure 3
版权说明:未经书面许可,本页刊发的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转载事宜请联系:
arepapers@163.com。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们关注环境与资源、农业与食品、发展与政经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成果,分专题系统性地介绍发表在高水平国际刊物上的前沿研究与经典文献。
农经好文章
REA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