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献 | 水稻种植决定集体文化?
本期专题
发展与政经:农业生产与“文化”
导读
与前两周讨论的内容稍有不同,这周的推送主要是围绕农业如何塑造“文化”的讨论。这篇推送共涉及两篇论文,一篇为Talhelm 等人2014年在Science发表的研究。该研究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另一篇论文则是对该研究的一篇“驳论”,于2015年发表在Food Policy上。
本专题的其他推文:
原文信息:
Talhelm, Thomas, et al. 2014. 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explained by rice versus wheat agriculture. Science 344(6184): 603-608.
Ruan, Jianqing, Zhuan Xie, and Xiaobo Zhang. 2015. Does rice farming shape individualism and innovation? Food Policy 56: 51-58.
Talhelm 等人在2014年发表于Science 的文章中提出了“水稻理论”作为不同地区间心理、文化等因素存在显著差别的一种解释。根据该理论,由于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水资源投入,这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农作时间以实现个体间的劳动力互换,进而解决农忙时短期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其二,水稻对水资源的需求导致个体间需要通过合作来兴建公用的灌溉设施。这两方面的长期影响会潜移默化地使得稻作区域的人们更倾向于互助合作,进而比种植小麦区域的人们拥有相对更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作为对该理论的验证,Talhelm等人对中国各地愈千名汉族学生的个体主义意识进行了调查。他们基于数据分析表明,南方稻作区的受访者表现出了较弱的个人主义意识。
阮建青等人在其发表于Food Policy 的文章中指出,Talhelm等人的实证检验有诸多不科学之处。其一,Talhelm等人的抽样没有合理分层,导致结果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偏误。其二,回归分析的设定有误,而修正后的分析结果将不再对“水稻理论”形成有效的支撑。其三,度量个体主义倾向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Talhelm等人的度量方式基于受访者所手绘的“自我”与“他人”标示在尺寸上的绝对差异,而更科学的度量方式应基于相对差异。基于相对差异度量的实证分析结果则不再支持“水稻理论”。
Talhelm 等人原文中还有两套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检验。其一,由于心理学研究指出个人主义与分析思维能力间存在关联,“水稻理论“预示稻作区产生的发明创造会相对较少。Talhelm 等人利用发明专利数来检验这一实证预测。其二,由于集体主义相对于个体主义更倾向于减少冲突与化解矛盾,Talhelm 等人利用离婚率的南北差异来检验”水稻理论“的推论。阮建青等人的文章也对这两个实证检验的发现作出了反驳。一方面,他们指出稻作区发明专利的增长率在2000年之后是高于麦作区的。另一方面,他们指出离婚率在两个区域间的相对变化趋势并没有形成支撑“水稻理论“的有效证据。
图片来源:Ruan et al. (2015) Figures 1 & 2
此外,阮建青等人利用另外两套数据源再次对Talhelm 等人提出的“水稻理论“进行了独立检验。其中一套数据基于Van de Vliert 等人在中国15省开展的关于集体主义倾向的调查。另一套数据则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中关于家庭结构的详细信息。基于这两套数据源的实证检测都不支持Talhelm 等人提出的”水稻理论“。阮建青等人在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区域间心理、文化差异的形成受到诸多不同因素的长期作用与影响,将这些差异单一地归因于某种主要种植的作物很难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版权说明:未经书面许可,本页刊发的内容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转载事宜请联系:
arepapers@163.com。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们关注环境与资源、农业与食品、发展与政经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成果,分专题系统性地介绍发表在高水平国际刊物上的前沿研究与经典文献。
农经好文章
REA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