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世界上衣着最讲究的露天精神病院”【文末有彩蛋】
什么叫做自作孽不可活,Dolce&Gabbana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之前他们发那套丑得要死的广告(下面的图),我在知乎的回答说“不相信这是辱华,就是业务不精拍了一组烂片,因为在现在的形势下,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品牌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好的,现在打脸啪啪响。还是要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这群漂洋过海的淘金者啊……
正好之前看了一本书,叫做《我爱时尚,但这也是我所讨厌的》。现在想想完全是见微知著。
为什么时尚界成为了错误表达的重灾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已经习惯了。
新闻回顾已经有太多号写过了,大家善用搜索功能就能找到。今天就借着书评来聊聊时尚生态,以及群众的眼光。
我们卖的不是时装
是能让人为之一振的刺激性灵感
灵感是香蕉
那些可以剥皮的东西
《我爱时尚,但这也是我所讨厌的》
By Loic Prigent
敢说出“讨厌时尚”这句话的,自然已经混得不错,不然很容易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是哪位,谁又在乎你喜不喜欢啊?
Loic Prigent是法国有名的时尚导演,拍过Chanel高定制作纪录片《Signé Chanel》、《Marc Jacobs & Louis Vuitton》、YSL、以及针织女王Sonia Rykiel。
这本书是Loic Prigent在2013-2016年记录的一些对话。地点主要是欧洲,尤其法国(法国版《Vogue》也做过推荐),说这些话的人则包括了时尚编辑、设计师、模特、公关等等。非常非常精彩,戳中了我这种同为吐槽爱好者的内心。
随便摘抄几句就能体会。
——给每个人一份Kate Moss套餐吧。
——你的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吃呗。
“谢谢,但我不穿样衣。”(某设计师送出的一件裘皮大衣被退回,袋子上这样写着)
“慢点儿开,要不然得压死40个时尚博主。”(Dior秀场散场以后)
这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一条连衣裙,我甚至都穿过两次。
Kanye打来电话说要和Kim一起来看秀,我们说Kim不行,她不太符合我们的品牌形象,结果他就自己来了,把Kim留在车里了。
你26岁了,知道你这个行业的巅峰期是25岁,会很难接受吧。
他能坚持下来全靠他插进那些时尚设计学校实习生们脑子里的那根吸管,他每天早餐都得吸两口。
我和Courtney Love打了个招呼,她没认出我来,自己整容的人反倒认不出别人了?
用“金玉其外,恶毒其中”来形容再合适不过。时尚圈的ZZ不正确简直多得数不清,最泛滥的一条就是鄙视胖子。
YSL、Gucci、Miu Miu……很多品牌都因为用过瘦的模特而被禁播广告。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相关的法规,明确要求品牌不能再鼓吹“骨瘦如柴”的形象;维密也因为对大码模特言论不当而被抨击,可始终难以改变这个潜规则。
那就是,过瘦也许不好,但胖就完蛋了。
我所看过的所有时尚相关影视剧中,都有关于尺寸的情节。
《穿Prada的女魔头》里女主的升级,除了工作能力和抗压力的提升,更是穿下2码甚至0码的衣服;《欲望都市》第一季四个人吐槽模特,Charlotte说模特就是很sexy,Miranda反驳说“it's not sexy it's starvation”(那不是性感,那就是一场饥荒)。
《The Bold Type》,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有一集是几个女孩子去选样衣穿。尺码大一点的那个就很遗憾,因为样衣都是模特的大小,不是超级瘦子根本穿不下。
按照正确的三观,难道不是应该义正言辞的抨击吗?都这么明显的body shaming(身材羞辱)了。问题是时尚圈完全不把这个当回事,老梗可以一直玩下去。《欲望都市》是20年前的美剧,这么久过去了,又真正改变了什么呢?
——Kate Moss
不止时尚圈,我们所代表的路人,对明星的要求都很高。所谓披着麻袋都好看的形容,几时是留给胖子的?我经常看屏幕上的明星腿细得令我发慌,别说演戏唱歌的了,连倪萍胖了都有人说。
胖瘦就像视频的分辨率。240也能看,720清楚一点,其实都不影响本质,可谁都想1080或是蓝光。时尚圈当然知道这一点,面子做足了,里子还是没变,依然十分苛刻。行业和观众就这样陷入了这样的审美死循环。
只是有时候我就在想一句话,搬过来可以这么表达。
“起初他们吐槽胖子,我没有说话;后来他们吐槽矮子,我保持沉默。最后他们说小眼睛真丑,我才意识到我早就该反驳。”
另一件,就是明目张胆的拜金。
这辈子应该没机会体验高定裙子了,但Forever 21/Sandro/Valentino的裙子之间各隔着一个宇宙,就说明价钱和美貌度基本就是成正比的——不是说值不值,而是几乎没有价廉物美这种反逻辑的事。如果真有,那设计多半是抄的。
当看中的,为之奋斗的东西,几乎都可以用钱来买到,且钱越多就能得到越多,不拜金才是清流吧。
书里也有很多酸溜溜的句子,完全可以感受到这种在乎。比如“现在的土鳖都背个6000欧元的包”,或是“高定时装周期间,巴黎Meurice酒店里都是还没被推翻的公主们”。
这本书和《小时代》最大的区别是,后者多少还有点“皇帝肯定拿金斧头砍柴”的意思,而前者却是彻彻底底的真实生态,而现实的对话往往比剧本的台词还精彩。
“他本来不想要孩子,那时候爱马仕还没出尿不湿;
“她去世了,在Vogue网站上的讣告还被Prada广告给盖住了”;
“她的包比她的书多,也比她的朋友多”。
我一边看一边就啧啧啧地学习堆砌品牌的正确方式。其实也蛮简单的,就是不能用品牌当定语去修饰单品,而是要单独使用做表语。
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我从柜子里拿了一件的Celine的毛衣”。
这就有点模糊。现实生活中有人这么说话,难保有多心的暗暗diss:切,买件Celine了不起啊?非要强调,瞧你这暴发户的样!
“她是我心中理想的50岁女人,非常Celine”。
这种表达方式就是懂的秒懂,不懂的懵逼。但一般懵逼的也不会问“啥叫非常Celine啊?”,这样容易显出自己的无知。那就只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还觉得这个形容有点高级,回家得查一查到底是什么意思。
送一个例句,大家自行体会。
“你看XX的群发邮件了吗?简直像从Dolce&Gabbana的公关团队跳槽过来的。”
美版《Vogue》主编Anna Wintour
暴躁、善变、抑郁、慕高踩低……这么算起来,时尚圈的人简直都有病啊。但人家自己也承认,说这就是一个“世界上衣着最讲究的露天精神病院”。
这就是非常聪明或者说狡猾的地方。先把自己放低,接下来就好办了。
就好像为什么大家对时尚业者的认同度还挺高?因为刻板印象里的艺术家都是肆意妄为的,李白喝醉了才能写诗,梵高都把自己耳朵给割了。都在做自己,而且还非常拼天赋,这实在让大众没什么亲切感。
那时尚业者呢,看起来一副闪闪发亮的娇气模样,结果居然挺拼的?设计师要忙一年N季的时装周,编辑得绞尽脑汁想版面,实习生更是被压榨到24/7随时待命。
虽然行行业业都很累,可就是这种“没想到你们居然也不轻松嘛”的落差,加上影视剧的美化,成就了时尚圈的口碑与光环——反正工作横竖都辛苦,那来做fashion起码还能穿得漂亮点,平时接触的人也都好看,食色性也嘛。
最后还是忍不住要补刀Dolce&Gabbana。
这么一本毒舌语录,洋洋洒洒几千条,愣是不敢放一条跟种族相关的,连擦边球都不敢打。这才叫精神稳定,头脑正常。
在下面留言的小伙伴,抽3位送这本书!还是一周的时间~
话说我觉得这本书的翻译算蛮不错的了,生动且足够口语化。有人可能觉得这种一句句的集合太糊弄人,但其实内容很丰富,而且书的尺寸非常适合带着旅行路上看;或是平时无趣的时候翻来补补血。
什么叫做真正的忽悠,我曾经买过一本叫做《卡尔的世界》……Karl Lagerfeld的语录,那个页面才叫随心所欲,都能在空白处再写出一本书来🙄
PINKGAL
一个不止时尚的时髦公号
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