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机制与新变革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2-04-25


今天立春,聊些有意思的话题。
 
我们正处于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变革就是破旧立新、调整旧的体制机制。中国正处于政经、文化、社会、科技、外交等多重转型期,更增加了变革的复杂性。
 
在社会与经济领域,这样的变革受到很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为核心的两个因素就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变革对新来者意味着机遇,对传统存量则意味着冲击,但这种冲击并不一定是损失,也可能是更大的收获,关键看认知和能力结构,更看新的机制有没有建起来、是怎么建立的。
 
先举一个例子方便了解,那就是最近的男足惨败。
 
其实男足惨败一点都不稀奇,20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中国的竞技体育一直就是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力量集中、高度依赖统一的管理体系,是一整套完整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有很多特点。
 
比如说准行政化的管理体系,现在足协有20多个类比正处级的单位,比如部际联席办(这是2015年足球改革新设立的)、综合部、财务部、对外联络部、媒体与公关部、规划部、法务部、会员协会部、国管部、女子部、技术部、青少部等等,说实在的处长可能比国足球员多。
 
又比如全国从区县到国家的体育队体系,这个体系在没有形成市场化的情况下,负责从全国找苗子,通过一级级的筛选,从区县到市到省再到全国,也构建了相匹配的运动员级别、考试、竞技比赛等等体系。
 
然后还要有对应的财政支持、教育体系配合、退役安置等等,这就形成了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当然上面说的很粗糙。
 
上面这套机制,可以认为基本是全政府因素发挥作用,这样的机制优点是见效特别快,投入也不大,不需要依赖全民的普遍运动,也不需要一个市场化的体系。
 
在过去很长时间,我们是没办法在竞技体育上发挥市场作用的,哪怕是足球这个最能市场化的运动。
 
但只靠政府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尤其是竞技体育的根本是为了以体育的魅力推动全民健康,让所有人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促进全民健身。
 
中国已经不需要像百年前、几十年前那样,需要靠竞技体育赢得国家荣誉,现在的我们已经不太在乎外国人给的荣誉了,我们已经在给自己加压。
 
而旧机制随着时间积累、受市场经济冲击等影响,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省市区体育队越来越运转不下去,也包括在一些大众运动上,已经触及了实力的天花板,典型的就是足球。
 
2002年世界杯的那批男足球员,已经是旧机制培养出来的最后甚至是最强的一批球员,他们当然比现在强得多,但在旧机制下全国职业球员总数已经锁死了,而且可以预见从2002年以后还会越来越少,那从概率上讲,旧足球机制的实力天花板就是2002年了。
 
想要建设足球强国,无论从促进全民健身,还是提高中国足球世界排名,圆中国球迷世界杯梦想等等角度出发,旧机制都必须要改革。
 
怎么改革?最核心的就是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推动市场化,更多发挥市场力量。
 
但必须强调一点,改革是很难的,要在承担改革不确定性的压力下,顶住旧机制的惯性,挑战旧的利益格局,建立新的更有效率的结构,难度很大,也容易走偏。
 
市场发挥力量的方式,与政府发挥力量的方式是极为不同的。假如以发挥政府力量的方式去调动市场力量,效果很可能不理想。
 
中国男子足球,就是典型。
 
足球市场化绝不是仅仅搞俱乐部,不是商业冠名,更不是把梯队建设给了俱乐部就行了。
 
企业赞助俱乐部,当然有情怀在里面,但是情怀不能当饭吃。企业必须要获利,这种利益可以是间接的,比如通过投资俱乐部获得一些招标、土地等方面的优惠,又比如打造企业品牌形象,终归是要有实际利益。
 
俱乐部更追求短期利益,这同中国足球做大做强的长远目标,并不一致。
 
比如对俱乐部而言,与其花几年、十几年时间,费时费力的去建梯队,去培养孩子们的足球热情,然后从中选择优秀的球员,还很可能给他人做衣裳。那为什么不直接买现成的呢?看谁家球员好,直接砸钱买,实在不行买外援、搞归化。
 
这多立竿见影啊,中国人对足球的喜爱如此热烈,虽然知道大家都采取短期策略,一定会伤害整个中国足球的未来,但是在其位谋其政,中国足球的未来太宏大了,不是一个俱乐部或者几家企业扛得起的。
 
对一个俱乐部来说,抓紧时机买买买,拿下中国冠军、拿下亚冠杯,这才是对俱乐部最有利的,花的钱也更确定性,比慢慢培养强得多。
 
从中国俱乐部的战绩来看,市场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如何让市场力量推动中国足球的整体提升,这需要一整套更适应市场的新机制。
 
很显然,我们并没有做到。反而是举国体制的旧机制已经逐渐没了,以市场为核心的新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甚至出现扭曲。球员和管理体系还是旧机制的,但薪资倒是市场化了。
 
结果是什么呢?
 
有的朋友说中国男足没有拼搏精神,所以输给越南,女足有精神所以赢了日本。
 
小镇倒想说,没实力才只能讲精神,就别自我安慰了。中国男足说白了就是菜,就是这个水平,国足自己也清楚,实力差的太远,自然就会懈怠,毕竟拼了也未必赢,但不拼起码安全不影响回俱乐部赚钱。
 
虽然这些球员的想法还是过去20年的旧思想,没有发现中国职业足球的变化,未来很多球员必然会失业,但那更多是对低级别联赛和弱队,国足这帮人混个高收入也是没问题的,他们把利弊想的很清楚。
 
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几十年了,到现在全中国C级以上教练才多少?注册球员有多少?多少孩子能够每周踢一次球?每周又有多少比较正规的比赛?
 
别再说什么14亿人了,中国竞技足球的人口基数是千位数、万位数,比越南还差着数量级,输给越南很正常,要是这样都赢了越南,人家越南的努力不委屈吗?
 
女足为什么强?核心还是因为女足市场价值低,大家看得少。别看这几天有的人呼吁央视转播女足比赛,可真的转播了有多少去看的?数据做不得假。
 
现在女足还基本保持了旧体制,国外对女足也不重视,也没有搞起来市场化的全民女子足球,所以这时候讲精神是没问题的,足球方面旧体制虽然实力天花板有限,但也够了。
 
更重要的是,很多女子竞技运动的运动员,包括足球、排球等等,球员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太好,渴望改变命运,虽然现在收入相比男足很低,但终归还可以,而且有荣誉在里面。
 
但是,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女子足球的辉煌也很难说长久。
 
看看邻居日本的高中足球联赛,1月10日刚刚举行了第100届的决赛,这是人家高中联赛的现场,现场观众超过42000人。在这场决赛前,是日本全国4000支球队4个月的激烈角逐。
 

 
中国呢?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全民运动氛围?
 
一个男子足球相比其他领域,牵扯到的利益少得多,行不行的也就那样,就算继续烂下去也无所谓。
 
但我们有太多太多领域,牵涉到的既得利益要大得多,改革也更加紧迫,那就太难了。

比如能源这个核心领域。
 
春节前,国家发改委公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
 
这个文件的背景是持续数十年的能源改革,从2002年电力改革5号文《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计算,也已经20年了。
 
如果从1997年国家电力公司这个过渡性质的机构成立算起,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25年,2015年电力体制改革9号文发布至今也7年了。
 
2002年确定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主多分离、输配分开”的改革方向,到现在也只能说基本完成了“厂网分开”。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电力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国家电网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上,都是全球绝对第一。停电已经基本远离了居民生活,居民用电基本没涨,电网稳定性大大提高,特高压输电打破了区域电力的垄断,全国电力更加成网。
 
因此,2022年我们才能够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但是仍然有很多挑战:
 
核心的当然还是如何继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电力是基础的公共供给,如何找到最高效、最有益人民的平衡点?
 
权力集中和分权又该如何处理?是要继续输配一体,还是推进输配分开?
 
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又该如何协同发展?背后的利益如何调整?如何处理好能源机构转型同国家能源安全的关系?又该如何基于中国自身情况实现更好的经济性?
 
对于这样牵扯全国乃至影响到其他国家的重大领域,必须要听专业人士的意见,但是专业人士也必然有他们自己的诉求,又该如何从大量不同的意见中找到真实的东西,让未来向对我们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真是一个想想就头大的事,小镇也只是了解一些皮毛,未来计划分享下小镇的思考,欢迎大家提意见帮助小镇成长。
 
但有两点是明确的:
 
从来没有完美的政策,政策必然是因时因势而变,过去的政策存在问题,改革政策也一定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不是要否定其价值,而是为了看清未来方向,找到那个尽可能更优的方向。
 
未来也一定要强化顶层设计,协调好系统性和专业性,更大限度的发挥市场经济的力量,让政府和市场两大因素协调释放更多发展红利。
 
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人而言,谁能够真正去想清楚政府应该怎么办会怎么办,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应该怎么办,谁就能更多的借势。
 
过去依靠信息差倒买倒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想要过的更好,需要强大的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
 
立春是一年之始,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