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的放矢,不能南辕北辙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2-04-25


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决策,其中一条就是如何就业,步入职场前接受的教育至关重要,但是很多人存在一些误解,总是不信邪,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
 
今天就来分享下一个基本的认知,搞清楚一些基本的事实。
 
第一个:不是谁都有资格搞研究
 
中国的大学设置有问题,好像只要上了本科就有资格从事研究了,毕竟算是“学术性”,但是这种设置非常误导人。
 
搞研究是有门槛的,而且门槛非常高,可以直白的说,如果连985博士都不是,那就别说什么研究了,充其量不过是从事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工作而已。之前小镇说普通人应该选择有利于就业的工作,有一些读者朋友留言批评,表示大家都这样,那中国基础研究如何突破等等。
 
当时小镇回的比较委婉,但想想委婉不是好事,还是应该干脆点:想为国家做贡献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首先请先成为985以上博士,并且至少在校级重点实验室进行多年的研究工作,在细分领域能够达到同龄人前5%的水平。
 
如果达不到,建议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踏实工作、依法纳税、遵纪守法,这同样是在为国家做贡献。科研不是流水线工厂,人与人差距极大,1个特别能打的顶100个、1000个博士都不夸张。
 
其实985博士这个标准仍然有些低了。事实上高校里面的人,哪怕是院士,也不过是解决细分领域一个很小的点,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经费、人力支持,研究出来的也未必是最优解,还需要持续的研究探索。
 
更不要说普通的学生了。
 
第二个:大学仍然是在教授基本知识,不要觉得上了几年大学就成了人才了
 
这几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越来越多,面对就业的残酷压力,很多人比较失落,觉得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为什么好像仍然不是高级人才,到哪都不好找工作?
 
其实很简单,中国高考以前的教育,很多人都说难,比如高中的数学、理科等等,这也是一些人支持提前进行教育分流的理由之一。但是这些东西在人类的知识体系里真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甚至跟加减乘除的数学题没什么太本质的区别。
 
这毕竟已经是几百年以前就已经掌握的知识的简化,经过3年学习,到了大学仍然在进行基础教育,只不过难度大大提升,往往接近甚至超越了普通人能够接受的极限,但无论多难仍然是基础,那么仅仅是接受了基础教育,又怎么能说已经成为高级人才了呢?
 
所以,塌下身子,把高等教育当成现代社会的基础教育,心情会不会好一点?找工作的时候会不会更踏实一点?
 
中国的高等教育对多数人来说,本质就是为了就业,根本不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也不是为了培养精英,现在就连硕士研究生都开始专硕化,博士才是学术的开始。
 
大学真正要完成的是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更高素质的人,是为了一个人的一生打底子,而不是学术性又或者技术人才。
 
如果以后想搞研究,那就读完博士然后继续;
如果想从事有技术性的工作,那么就去就业,在工作中加速学习。
 
这才是真相。
 
第三个:无论教育水平如何提升,都解决不了需求侧的问题,高等教育并非换取高薪岗位的筹码
 
现在就业最难的已经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一些教育领域的人就提出,要不断优化教育质量,尤其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更针对就业去学习,就可以解决就业难。
 
这样的话,看起来有些道理,但其实纯粹胡扯。
 
无论教育质量提高多少,终归有限,毕竟就算大学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仍然不过是基础教育,再提升又能提升到哪里去?而且这提升仅仅影响供给侧。
 
的确,相信随着教育更加务实、贴近就业,中国高等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水平一定会上升,毕业生的素质一定会大幅提升,这个小镇绝对相信,毕竟过去这些年毕业生整体水平确实越来越高了。
 
但是就业更容易了吗?并没有,反而越来越难。
 
核心就在于真正决定就业质量的是需求侧,不是需求侧,关键是有多少行业、多少企业能够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收入如何、发展如何?
 
倘若就业岗位足够,那初中生毕业照样能找到好工作,几十年前不就是这样吗?
 
很多人总把接受高等教育等同于可以换取高薪岗位,包括已经工作多年的,职业发展遇到问题,就觉得是不是学历不够,于是就想着再去读个硕士又或者博士,根本没想想就业到底需要什么。
 
一定要打破“好大学=好工作”的误区,这个误区是太多相关方有意无意编织的,学校为了自身利益,家庭为了掩盖对子女缺乏长期战略指导,学生因为不了解社会运行规律盲目努力,又或者存在一些错误认知。
 
这都是幻觉,切记,大学对普通人来说核心目的就是就业,甚至大学扩招的目的也是为了减缓就业压力。决定每一个人就业的,是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而不是自己上了什么大学、学了什么专业。
 
需求侧问题得不到解决,教育无论如何提升,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改变个人命运是另一回事。
 
第四:专业和职业没有必然关系,大学需要真正的职业教育。
 
中国的高等教育缺很多东西,但小镇觉得对一个学生而言,最缺的是职业教育,不需要太高深,而是对职场基本常识的教育。
 
大学本来就不是教授就业技能的地方,这里是通识教育,是提高整个人的素质,是让一个人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可以更快更好的去自我学习的能力。哪怕是职业学校,教授的那些也不过是基础中的基础,并不适应现在就业的需要,照样需要在工作中学习。
 
之所以缺少职业教育,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大学的老师大都是博士,基本没有职业经验,他们从校门到校门,虽然生活中跟外界有所接触,但本质上仍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校园中,压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需要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又会如何发展。
 
以这样的师资,又如何能进行职业教育呢?比如怎么快速调整融入集体、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从零开始快速了解一个行业、如何了解组织的运转逻辑等等,这些在大学的几年里根本没人教。
 
正是因为职业教育的缺失,很多在校生包括工作几年的人往往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学计算机会不会35岁就失业”“学什么能进中央部委”“学这个专业能不能进大厂”等等。
 
这种思想的背后,还是将学习的专业同就业绑定了,根本不明白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白学一个专业可以去非常多的行业,而不同的专业也可以去同一个行业等等。
 
比如小镇曾经推荐:普通人如果考不上211以上名校,建议优先选择计算机专业,当然这是针对理科生。
 
就有读者朋友留言:现在互联网被打压,而且35岁这么多被裁员的,学计算机出来后好找工作吗?会不会35岁被裁?
 
这就是惯性思维了,因为缺少职业教育,所以就把专业同职业等同,觉得学计算机未来就要当程序员,而程序员就要面临35岁危机。
 
但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单纯说计算机毕业以后可以去互联网,也可以去制造业,考公务员也没有任何影响,更或者完全不管专业,去当销售、中介、教师等等都可以啊;而除了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其他行业作为很成熟的行业,很少听到35岁被裁员。
 
更何况,未来讲跨界,以计算机为基本盘,结合其他学科或者技能,完全可以成为复合型人才,比如计算机+投资、计算机+财务+法律、计算机+传统制造等等。
 
正如作家很少出身于文学专业,当老板的没几个是学经管的,公务员也只有一部分是学管理的,学什么专业重要但没那么重要,关键是通过针对性的学习掌握思维特质和认知体系,这才是要学习的东西。
 
今天仅仅谈了高等教育,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类似的误区,还是要抓住最本质的东西,毕竟未来人与人的竞争一定越来越激烈,少走弯路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分。

其他文章推荐
■  未来社会治理体系:公务员将如何改革?
■  中美欧:未来能源、供应链与地缘之争
■  人生前35年的个人发展方法论
■  2022年中国房地产政策、房价及个人选择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