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一些人倾家荡产、​牢底坐穿,才有威慑力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24
分享个简评。
3月15日,证监会一连发布了6份文件,包括4个意见、两部门规章(含修改),关注很高,股民们对下周股市颇为期待。
发布的文件也确实回应了股民非常关注的老问题:保护投资者尤其中小投资者(股民)利益
投资与融资的关系,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争论的最关键问题。
注意新任主席在3月6日两会记者会时的公开表态,他在现场说“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利益是证监会的核心任务,可以说没有之一”,正式发布的报道有所修改,去掉了“可以说没有之一”,还把“核心任务”改成了“中心任务”,不过意思不变。
能够正视、尊重投资者,而不是总强调融资,这已经很让股民欣慰了。
去年机构改革已经将证监会投资者保护职责转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如果只从部门职责角度讲,证监会没有必要把保护投资者作为核心任务,之所以公开强调,显然是看到了当前资本市场的核心问题:公平
当前资本市场极度不公平,上市公司等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掌握的优势太大,加上对于非法行为的监管存在诸多漏洞,于是很多企业IPO上市的目的就是为了圈钱,这样又怎么可能搞好股市?
3月6日新任证监会主席公开亮相,向公众明确表达了态度和决心,现场还表示要出台一揽子政策,重点是严监管和制度建设。
仅仅过了一周多时间,6份文件出台,效率很高,如此高的效率也说明新任证监会主席对于这些问题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也下定了决心,也说明他接下来的做法已经得到了更高层的认可。
不过,不要高估这几份文件的作用,这几份文件并没有新的信息增量,而且文件层级并不高。
部委层面的政策文件,从效力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法律效力的部门规章,一般会配套具体的实施细则;另一类则是指导意见,法律效力很难讲,比部门规章弱得多,顾名思义就是对下属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只不过形式上是普遍公开的。
两份部门规章,分别是新发布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和修订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这两份更侧重于程序性工作。
更被关注的4份意见,都属于第二类指导意见,而且除了证监会自身监管的属于正式意见外,其他针对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监管、券商基金监管的,甚至还只是(试行),这样的文件,仅仅是再次强调了未来的方向,还没有配套的细则,也就不可能直接用这几个文件去具体监管。
后续如果要落实,还需要把这些意见变成部门规章乃至国务院法规,并且配套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
总的来说,证监会新发的这几份文件,是以更加正式的方式,把3月6日新任证监会主席公开表达的态度,重新强调了一遍。
新主席上任一个多月,能够拿出不同与过往的方向性文件,效率已经非常惊人了,但还是不要太心急。
既然是已经公开说过的,而且资本市场的参与方对于新任主席的工作方式也都有预期,资本市场也很清楚未来国家对金融的态度就是加强监管,因此短期内这几份文件不会对股市有多少实际影响,看到文件就有冲动的,建议稳一稳,不要心急。
在小镇看来,对于资本市场这个久病领域,想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难度太大,而以资本市场逐利的积极性,再怎么严密的体系也难免有漏洞,可如果没有漏洞,这样的体系就过于僵化,反而不利于资本市场活跃。
因此,小镇更期待,先重拳出击,狠狠树立几个典型案例,用个案来教育资本市场的某些心存侥幸的吸血者,让资本市场参与方知道痛了,后面就好管了,这些人会自己划定更高的红线。
最高法有一句名言“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资本市场监管也应该重视案例,再多、再好的文件,也不如狠狠杀几个,让欺诈发行和内幕交易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再去讲道理、讲政策,就听得进去了。
杀鸡儆猴的道理,仍然适用。

其他文章推荐
■  未来怎么走:重塑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  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未来将走向何方?
■  大变革:2024年的中国战略与决策方向
■  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
■  下一次工业革命,必将由中国引领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