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谈本周三个领域的政策新动向
这一周其实有点疲劳,原本有几个想写的,心力不足就不强求了,简单谈谈,恢复下精力。
这篇可能因为太概括而且缺乏例子,相比往常文章,理解起来会难一点,有感兴趣、不太理解或者希望进一步展开的,欢迎留言。
第一个:碳排放新政不代表开启新一轮去产能。
这周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引起很多猜测,先说说总体背景。
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2021年颁布“1+N”顶层设计,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原本的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之后节能降碳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将碳排放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涉及到各个领域。
比如说高耗能行业和电力改革,5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有这么一句话“推动建立统一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政策”。
别看这句话不起眼,这句话最早在2022年2月就提出了,之后提的就少了,并不是不做了,而是去忙基础性工作了。比如更新工业重点领域的目录,2023年从过去的25个细分领域增加到36个,还设置了更加具体的能耗等级标准,而且还在电解铝行业先行探索阶梯电价,有很多新的办法,比如用综合指标确定能耗,超出能耗标准的累进征收电费等等。
这句话不起眼,但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今年一些工业重点领域、高耗能的行业,电价可就要变一变了,那些能耗标准不达标的就要承受更高的电价。至于民用电,不用担心,本来就是全球罕见的“民用-工商业用电”倒挂,本就是工商业补贴居民用电,现在也没必要提高民用电价。
再加上今年还是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三周年,能耗和碳排放都要进一步加码,也会有更多行业加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比如水泥、电解铝。
展开了些,算是背景补充。相关行业又或者从事资本市场交易的机构而言,还是能够关注到上述政策的动向的,于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自然引起极大关注,目前很多机构和专家分析,认为这个方案意味着要启动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类似于2015年曾经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如果属实,很多行业要受到很大影响,产能要有明显下降。
但是这么理解,就刻舟求剑了。
在政策理解领域,最低级的就是看着文件找关键词,再高一点的就是对比下前几年类似文件,看看之前文件出来之后发生了什么,如果能再结合大环境变化进行调整,那就很不错了,但是在变化迅速的当下,显然不够,没有关注变化中的不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针对的就是产能过剩,无非是通过什么标准去确定哪些需要被优化,又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但最新的这份文件,显然不是关注产能过剩,文件第一段就说得很清楚了“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不能从过去神话市场力量、轻视政府作用这个极端,一下子跳到政府万能的另一个极端,实际上,定下的目标完不成也不是什么天塌的事,不能陷入教条主义,实事求是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虽然理论上必须完成,但也得讲客观实际,去年“十四五”中期评估,已经很清楚了,13.5%的目标肯定完不成,近几年对能耗降低的要求其实也放松了,比如统计能耗时已经剔除了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
既然已经不追求必须完成目标,那这个文件的约束性就没那么强了,因此在具体落实的手段上,也比较柔性,没有非常强硬、一刀切的手段,文件中涉及的多数目标也基本是沿用过往,只提出了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3.5%这一个新目标。
已经完不成了,又不大幅升级目标和手段,强调尽力而为,那就不是奔着产能过剩去的,起码当下不是,那就不可能意味着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要尊重市场作用。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