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心 | 老师,这个可以加分么?

wuli33 春天姗姗的来了 2020-09-01


画心 | 老师,这个可以加分么?



这段时间,学校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素质测评工作。即使在外培训,手机仍然全天不停的弹出各类消息,大多发过来的都是奖状或者证书,再附上:“老师,这个可以加分么?是在F1还是F4算,能加几分鸭?”


自2013年入职以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学校的素质测评也从线下似乎怎么也理不清的材料表格,转化成今年线上一体化的个人申报、四级审核、后台计算再到最终核分;依托的平台发生改变,学生的热情却始终如一。


问及原因,大体都会说,素质测评将直接关系到后续奖助学金的评定,可能还涉及考研推免,总之,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而素质测评加分,似乎也被院校部门或者辅导员同胞们用得越来越顺手。讲座听众不够,计入一次素质测评校园文化活动,瞬间秒空;学院大扫除大家都不大情愿,计入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名额爆满……

以素质测评为导向,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题中之义,但笔者不禁想到心理学上的“过度理由效应”,忍不住心生忧虑。



"

过度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是由一个叫做德西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又称为德西效应(Westerners effect)。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招募了一批大学生,将他们分为两组,测试他们在哪种情景下,能够维持对解题的兴趣。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德西让两组的被试者自由解题,不给任何奖励;第二阶段,第一组被试者每解一道题目,就能获得1美元的报酬,第二组仍然没有任何报酬;第三阶段,德西告诉他们这是自由休息时间,大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发现,第一组在得到报酬时解题十分努力,然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了对解题的兴趣;而第二组在无奖励的休息时间,仍然对解题抱有浓郁的兴趣。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习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外界的理由,一旦这个理由消失,便会对先前的行为兴趣索然,热情不再。因此,当我们需要对方保持某种一贯的行为时,就最好不要为他的行为附加过多的“理由”。

"


反观素质测评,它似乎成为了我们组织或参与一切活动的“理由”;然而究其本质,就像我的好友兼同事吴题老师所说,“素质测评应是自我检视的过程,而不应是单一的奖学金评比过程。”


学生通过每年的素质测评,能够较为客观而全面的总结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同时“知不足而后进”,为未来的成长道路划定风向标。素质测评只是工具,不是目的;请不要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先生最早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利己本是人的本能,就像奖助学金或者推免保研是厚积薄发之后的自然而然。不要将一己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不要将糊弄师长作为评奖评优的捷径,不要将拉帮结派作为争名逐利的手段,不要将弄虚作假作为一种理所应当;一旦丧失信仰,丧失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将不复存矣。


学生们似乎总是喜欢问,“这对我有什么用?”


然而,在对于“我”有用之外,也有“青佑之光”跋山涉水,为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播种希望;也有ACM队员薪火相传,在算法的钻研上充满“激情般地好奇”;也有项目组的小伙伴们不惧寒暑,行于探索新工科的道路之上……


我一直相信,心存感恩、胸怀家国的力量。


每一个温暖的现在,构成了美好的未来。分数,抑或说奖励,绝不是大学的全部;希望这个未来里,有你,有我,有我们所爱之人,有我们所站立的祖国!


文案:于姗姗

排版:于姗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