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艰难扛过了2年,我们如何坚持5-10年?

肖远山 执惠 2022-08-01



疫情到底什么时候结束?2022年是更困难的一年,还是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恍惚两年如一瞬间,我们个人或行业征程中已被凿下的深刻印痕,清晰可见,但这些越加萦绕我们脑际的问题,却还没有一个明晰答案。


黎明曙光终将出现,被黑夜侵袭的肌体终会迎来新阳的沐浴。


疫情第三年,我们能做的依然是奔涌向前。


于此,执惠推出春节特辑,邀请文旅业者大咖执笔成文,凝练所行所思,以拨云见雾。


第二篇来自行业观察员、旅游3.0工作室主创肖远山先生,他熬过了2年没有转行,并认为2022年还能从事文旅业,我们其实已经赢了,而对文旅业未来5-10年,他依然笃定看好,为什么?


执惠在元旦前就跟我做了这次“春节特辑”约稿,希望我在2022年行业“黎明前曙光”到来之际,分析下今年文旅业的趋势走向。


遗憾的是,约稿之后,国内疫情越来越严峻,我在的深圳春节也没闲着,从除夕又开始了新一波的奥密克戎疫情。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但我有点烦大家被疫情搞得过分焦虑,好像这个世界只剩疫情一个话题。


我熬过了2年没有转行,不管疫情什么时候淡出我们视线,总归不至于伴随一辈子吧?


在罗振宇老师今年跨年演讲中,我记下了本文小标题中的那句话,“用明天一定会发生的事,倒推出今天马上要做的事。”



01


比疫情更宏观的趋势


其实在2021年,已经出现了不少比疫情更宏观的趋势,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如果某个未来一定会发生,不如先行进入那个未来,去等其他人。


① 少子化与老龄化


1月17日,大家被这组新闻刷屏:“2021年,全国人口仅增加48万人,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新低。”


可以确定的是,人口走向“零增长”乃至“负增长”,是我们以后必须直面的一个国情。


国家在2021年推出了多条鼓励生育政策,但目前全球还没有成功逆转的先例。


与少子化同时到来的是老龄化加剧,2000年至2019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从1.26亿增长到了2.5亿,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从10.2%上升到17.9%


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继续延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带来了越来越丰富的生活需求。


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出价值感,这是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



②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2021年初,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宣布了我国的扶贫攻坚战已经结束,并转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接着在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标准,更是引起了社会各层的广泛关注。


我的看法是,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必由之路


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已经接近经济发达国家,但如果农村发展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共同富裕。


去年11月底我在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的考察,也验证了这个观点,全省GDP垫底的丽水,依靠乡村旅游作为带动,盘活了当地农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共同富裕基础。


在一村一民宿的松阳和遂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工作,收入并不比外出打工低。


③ 碳达峰与碳中和


自2020年9月最早由习大大向全世界提出的这个庄严承诺,在2021年被不断加持,并成为国家战略。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我们国家一定要做的事情。


罗振宇老师的跨年演讲已经实现碳中和,那么,我们的旅游活动呢?


我们旅游人是不是感觉它们看着还比较陌生,觉得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不,党和国家决心一定要做的事情,我相信我们一定办得到。


02


从趋势推导出的结论


以上三项,是我从2021年365天中发生的无数事件中抽出来,未来5-10年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依据这些既定的趋势,就不难推导出一些必将发生的行业变化。


有了这些工作方向,就可以给我们的2022年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了。


① 家庭旅游消费发生重大变化


在疫情前,我的团队主要是做家庭游的,说得更明确些,是出境亲子游的小团定制


但我认为,亲子游的市场整体需求下降已成事实,如果你想做的是长远的商业模式,可能要未雨绸缪,及早调整布局。


我一直把孝亲游当作家庭游的一类,但市场占比一直比较低,随着年轻人越来越不爱生孩子,也许陪父母出游会补充亲子游丢掉的那一块蛋糕。


希望坚守亲子客群不动摇的,我觉得在“双减”巨大威力释放以后,家庭中腾挪出来的教培消费,很可能会转移到自然教育


当年长者开始认真折腾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沉迷于为儿女带孙辈(因为他们没生娃),老年品质游长期看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人一狗(猫)其实也是家庭,宠物旅行也可以填补一些家庭游的GMV。



② 乡村民宿和露营地迎来红利


对于我这样的“穷人”来说,疫情很明显影响了我的收入,进而影响了我的消费预算,包括旅行。


对于资产几辈子花不完的富裕阶层来说,疫情最明显的恶果是通货膨胀及资产快速贬值,国家严管房地产市场让他们必须转移投资方向。


其中一部分人,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号召,把手里的资金砸向了乡村民宿和野奢营地,满足情怀还能赚钱,何乐不为?


其实民宿前几年已经热过了一轮,酒店邦的陈熙慧老师告诉我,民宿目前是明显的721分布,7成亏损,2成持平,只剩1成头部是盈利的


精致露营从2020年开始火到现在,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去年看过了很多营地,我觉得复购率是决定生死的核心KPI。


投资人花大把钱砸了硬件,各个项目之间的功能价值已无区别,只有看谁能输出更多的情绪价值


对于没有钱砸资源的旅企来说,不妨考虑给淘金者卖水的模式,民宿和营地的硬件已经有了,谁来做体验和内容呢?


并非每一家都是松赞、康腾对不?做资源方的服务供应商也不错。


③ 新的公益旅行模式开始出现


上面提到,房地产这一叱咤中国经济20多年的光鲜行业,算是在2021年彻底翻篇了,有没有接棒者呢?


我的看法,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到RCEP已经正式生效,中国正在继续扮演世界制造中心的角色,疫情还加重了中国的世界责任。


但这个全球制造中心不再是深圳改革开放之初的“三来一补”,而是先进制造、中国智造。


各地方政府,将会把工作的重心,从服务房地产商转向服务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这些园区的企业,都有团建年会的需求;这些公司的企业家们,也有外出考察和交流学习的需求。


已经有同业跟我反馈,有些地方的园区管委会已在组织园区企业家通过旅行来促进乡村振兴,费用还是政府买单。


我们都知道绿色食品比一般的要贵,那么绿色旅行呢?


碳中和,它会不会成为绿色旅行的衡量标准?绿色旅行产品是不是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要知道,距离2060年碳中和,还有38年之久。


03


中小旅企建议怎么做


我经常说,我的屁股永远坐在中小旅企这一方,对于我的“母队”,也有一些具体的建议。


延迟满足是长期主义者的标配,疫情等现实问题都要解决,如果你拉大到更长的时间维度,回头再来看,其实没有过不去的坎。


不打算春节后转行的,请接着往下看。


① 看到确定的未来


全球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说,要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我再加一句,同时要考虑到未来十年已经确定要发生的变量,比如上文这些。


底层逻辑+环境变量,时间颗粒度放大到5-10年,剩下的只有两句话了。


现在能做的,马上做;能力不足的,赶紧学。



② 链接比你牛的人


看到了未来以后怎么办?这一段我觉得是挺容易实现的目标。


有人说,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


作为旅游人,别守株待兔、坐井观天,要积极选择与谁同行。


2021年我自己的感受特别深刻,哪怕是全行业都跌入了谷底,我仍然看到了不少运营得很好的案例。


大家在我的公众号和行业媒体看到的所有认知产出,都是我链接了这些行业大牛以后的成果。


相互成就、共同进化,加入到行业的真宇宙交流中来;


打开心扉、保持空杯,跟优秀老师学习弥补自己不足。


③ 从对的小事做起


为了让处于焦虑中的你,更快找到成就感,我建议大家从正确的小事中做起。


罗振宇老师说,有100亿的数字化,也有100块的数字化,电商专业的我感同身受。


有时候我跟同业一说起要做数字化布局,他就开始诉苦,我们连生存都存在困难,哪有钱去做数字化?


数字化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能力,但不一定需要特别大的投入,而数字化本身,才是任何企业未来生存的基础


我们大多关注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认为这才是我们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没错。


我从年轻消费者身上观察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身份认同感与质量和服务更重要。


通过共情力与消费者形成同盟,看似是件小事,其实也是一件大事,不用花1亿,甚至用不了1万。


说到底,“用情绪资源支撑他人,才能得到世界的犒赏。”


04


总结


本文的最后,我再扔2个名词出来,马太效应与K形趋势,具体意思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其实它俩说的是一回事,也是我们行业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所要经历的发展阶段。


2021年,无数人离开了这个行业,留下来的,如果想要坚持到5-10年后行业焕发生机,现在就要开始布局哪些事情?


这个问题的答案留给你自己,最后用这句话结尾:“好事情的特征,是它本身就是目的。”


想想当初我们为何要进入这个行业,你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2022年,我们还能继续从事它,其实我们已经赢了。


本文作者:肖远山

微信号:paolo_wen

公众号:XYS13902447446



今日话题

对接下来5-10年的文旅业,您看好吗?欢迎您在留言区发表看法

「 精华文章值得看看 」




执 惠

助力中国文旅目的地生态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