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代科举考试殿试卷

玫紫 皇史宬 2019-11-15

        殿试是封建王朝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一次,在皇宫举行。在殿试中用到的试卷,是科举考试卷中的最高规格,称为殿试卷。清代殿试,自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三十年(1904),共举行112科,由此形成的殿试卷数以万计。现世存留的清代殿试卷,主要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但也有不少流散在民间,被个人收藏。

清代殿试卷

        殿试是以皇帝的名义出题,由皇帝做主考官,评阅试卷的官员称为读卷官。清代科考,乡试和会试采取试卷誊录制度,而童试和殿试试卷,皆为考生亲笔,不用书手另行誊抄,考官直接阅读原卷。从现在保留下来的清代殿试卷中可以看出,当时盛行馆阁体书法。

康熙朝殿试卷

       每份殿试卷均由这样几部分组成:(一)卷面,上盖满汉合璧的礼部官印及写有殿试举人的姓名。(二)履历,写应试人姓名、年龄、籍贯、乡试及会试中式时间,并开具三代姓名, 于名下注明已仕、未仕。交卷后,弥封官要把卷面对折成筒状, 用纸钉钉固, 以纸糊之, 将其姓名封藏,并加盖“弥封官关防”之印,上下各一方。卷背接缝处盖礼部之印。八名读卷官之姓氏,按任官大小次序排列在卷背。(三)试策正文。(四)卷底,有朱文大木记戳,上面有印卷官姓名。文曰“印卷官礼部某司某官臣某某”。清初三人,嘉庆以后二人。

同治朝殿试卷

        殿试卷的尺寸,据参加清代最末一科殿试的商衍鎏先生所著《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介绍,殿试卷清初用白宣纸裱四层,乾嘉以后加至七层。清初为十五开,前六开素页,备写履历弥封(弥封就是把应试举人的姓名糊起来,以防考官询私作弊),后九开画直行备写策文。嘉庆以后,素页只用二开,策文用纸减至八开。两面为一开,每开十二行,上有红线竖道,无横格。清初,试卷长约420厘米,高约48厘米,宽约18 厘米。乾隆四十八年(1783)改小,约长250厘米,高44厘米,宽11厘米。另有草卷一本,尺寸略小,纵横与正卷相同,有横格二十四字, 供对策(答题)时起草用。试卷、草卷都由礼部备办,于入场时唱名发给。

       试卷的定题和刊印。殿试的试题,是经史时务策一道,就是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目。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并限定字数。清初多为三题,约二、三百字。康熙以后多为四题,有时五题,约五、六百字。策目(试题),初由内阁预拟,恭候选定。乾隆二十六年(1761)四月十五日谕“……又读卷官所进策目向有内阁预拟之陋例,漏泄揣摩,不可不防其弊,应一概禁止。届期令读卷官密拟进呈,候朕裁定,发赉刊刻。著为令。”于是殿试前一日,读卷大臣汇集到文华殿直庐密拟策题,先呈标题八条,进候钦定圈出四条,然后照此拟题缄封呈阅,发下后读卷官同赴内阁,在监试御史的监督下,内阁中书用黄纸书写。当晚,在内阁大堂传匠刊刻印刷,护军统领率护军校等,封内外门严密稽查,第二天(殿试日)凌晨印刷完毕,于试场行礼散发,应试者跪受后,各就试桌答题。

光绪朝殿试卷

        策文的格式。书写答题时,不抄题目。低二字写,空上二字留为抬头之用。文章用“臣对臣闻”开头,收尾用“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陨越之至。臣谨对。”第一题以“伏读制策有曰”作起,第二、三、四题则用“制策又以”四字开始。文内遇有“皇帝”“宸严”等字另行抬头书写。全文禁止添注涂改。应试者欲得高第,除文章写得好外,关键还在其书法。清朝皇帝向有注重殿试楷法之说,甚至到了“抑文重字”的程度。因而有的考生策文流畅且颇具才华,但由于不合楷法或书法不佳,至使应试受挫,或未列优等。

大金榜

试卷的评阅。考试结束,由受卷弥封等官将试卷收封装箱,承送收掌官。第二天,读卷官和监试王大臣等齐集文华殿内,评阅试卷。阅后,皇帝钦定甲第名次,读卷官拆弥封,于御前用朱笔填写一甲三名及二甲次序。再至内阁,将其余各卷依次书写,拆弥封交填榜官填榜。皇帝钦定甲第名次时,却常常凭借个人喜好用朱笔圈定。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过殿试,主考官一致认为徐谦的试卷才华出众,字体工整饱满,功底老练,初步拟定一甲赐进士及第之列(状元)。当徐谦的试卷呈送慈禧太后阅定时,慈禧以字取人,疑徐谦是耄耋之辈,便与二甲第八名进行了调换。填榜所用黄纸表里二层,称为“金榜”,并有大小之分。小金榜交奏事处恭进存大内,大金榜则盖“皇帝之宝”,于二十五日传胪时,在东长安门外张挂。

小金榜

清代殿试除以上介绍的文殿试外,还设有武殿试。武殿试分策文和骑射技勇两场考试,但主要侧重御试武艺,笔试虽称殿试,可并不是御选取武进士的首要条件。就其试卷而言,无论策文、书法,都不及文殿试试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