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让“千条线”成为“千把锤”

基层需要怎样的生态环境政策?

政策重在落实。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越往基层延伸,广大干部落实政策的情形就越复杂多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具备穿针引线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千条线”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如果上级制定的政策与本地实际不符,“千条线”就会成为“千把锤”“千把刀”,不仅给基层工作带来困难,更会影响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2023年,依托相关课题,课题组对6省(自治区)100余名市县两级生态环境干部进行了访谈调研,笔者发现,基层干部认为绝大部分生态环境政策的出台是适时且必要的,能够有效指导解决基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但也有少部分政策条款存在内容上不合理、执行中难落地等问题。

一般来说,具备以下特征的生态环境政策在基层较容易执行:一是法律、强制性标准等刚性且有威慑力的;二是能切实解决当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三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和基层松绑减负的;四是政策内容清晰明确、操作性强的;五是支持与鼓励性的、配套奖惩措施的;六是社会公众较为关注且认可度高的。

相反,具有以下特点的政策在执行中难度通常较大:一是表述模糊、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的,二是前期研究与方案论证不到位导致预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效果不明朗的,三是短期内重要条款频繁发生变动的,四是未充分考虑地方可以配套的财力、物力等自有资源的,五是采取“一刀切”办法、抑制企业升级改造治污技术与设备主观能动性的,六是任务交办时间短、层层加码的。

此外,部分受访者也反映,某些领域的环境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从全局视角看存在较大的整合优化空间。如企业在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时通常会使用活性炭,但活性炭使用后变成的危险废物也需妥善处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治理方式只是将污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并未在根本上消除。可见,如果一项政策只针对一个问题,很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也容易导致因缺乏系统设计而降低政策效能,也给基层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为避免制定政策过程中可能存在“先天缺陷”“不接地气”等问题,笔者从内容和程序两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内容上,要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统筹考虑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从水、气、土、声、渣、光、生态等分类要素质量改善向整体质量改善转变。进一步关注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既要有原则性表述,也要注重内容的清晰明确和可操作性、讲清细节。针对重大政策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及时根据执行情况调整不合理的政策内容,尽可能地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程序上,上下级间要开展双向互动。制定政策特别是需要考虑各地差异的政策时,上级可提出原则性方案,下级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落实方案,避免政策制定中的生搬硬套与水土不服。同时,下级部门也要将落实方案及时向上汇报并予以解释说明,根据上级要求适时调整方案,确保政策制定意图在执行中不走偏。

来源丨中国环境报

编辑丨谭   倩

校对丨周吉发

审核丨文   萍

【绿色未来,环保知识冲冲冲!】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活动

领取专属于你的环保社会实践证明

【环保故事汇】

点击下方图片参与活动

写下关于你与绿水青山的故事吧

往期推荐

 学习时刻丨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三次全体会议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对做好开年工作进行动员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年第一批执法典型案例(涉气类) 切实发挥省级督察的三个作用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

点击右下角“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