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破百万!看衡阳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阅读量破百万
主讲嘉宾:《衡有道理》栏目组特邀理论嘉宾、衡阳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唐云涛
【主持人】感悟思想力量,传播衡阳声音。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理论宣讲栏目《衡有道理》。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那么,什么是绿色发展?我们又该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呢?
【旁白】耒阳有着2300多年的种植油茶树的传统。然而,上世纪70年代,耒阳东湖圩镇汤泉村发现煤炭资源后,便一门心思扑向“地下”挖煤。
刘小贱(耒阳市东湖圩镇汤泉村油茶种植户):煤是越挖越少,但欠后代的账是越来越多。
【旁白】资源枯竭,大山失去了生机。2010年,耒阳市启动了矿区复绿生态治理工程,刘小贱开始在山上种植油茶树,村里也成立起集体合作社,号召村民一起种油茶。
【旁白】如今,在耒阳,90%的村、组都种植了油茶,近十年,新造油茶林33.8万亩。曾经因采煤而面目全非的大小山头,重新披上了绿装。
【字幕:2023年,耒阳市种植面积达123万亩,年产茶油1.8万吨以上,产值55.2亿元。】
【地点】常宁市水口山 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旁白】水口山是“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十年前,这里因采矿冶炼而衍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一度非常突出。如何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成为摆在常宁面前的一道命题作文。
刘本忠(常宁市柏坊镇袁益村村民):以前这里都是黑压压的煤矸石,坑坑洼洼种不了地的。
【旁白】刘家湾生态园,为水口山铅锌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这里原来有多处露天的采场、矿堆等,经过生态修复,现已基本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并逐渐打造成为生态园地。
李昌文(常宁市柏坊镇袁益村村支书):2018年,我们作为国家生态修复项目,修复了耕地3100亩、林地3000亩。
申群友(常宁市水口山公司铅冶炼厂厂长):这是刚刚拉来的废渣,正准备回炉处理。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内部协同,将水口山铜铅锌基地几家企业的冶炼废渣“吃干榨尽”,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旁白】2023年,水口山经济开发区荣获“湖南省绿色园区”称号。现在,一座绿色、高效、智能的世界一流铜铅锌综合产业基地,正在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崛起,一个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访谈】
【主持人】唐教授,您看常宁、耒阳过去的矿山矿区都是重污染区,但是现在都已经变成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园。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绿色发展?我们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呢?
【唐云涛】通俗地说,绿色发展就是既要绿色,也要发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谋求发展。我们之所以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因为传统的发展模式,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枯竭问题,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这种发展方式同时也直接危害了老百姓的健康,损害了人民的切身利益,这就倒逼着我们必须走这条路。再一个呢,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走好这条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这绝不是说就要我们减量发展,或者说不要发展。我们刚才看到,水口山废渣利用这一项,每年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达到上亿元。还有刘家湾生态园,通过修复土地、开发旅游,一样可以实现经济的增量。这就是绿色发展带来的新空间,同时,它也带来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对环境的满意度。
【主持人】我们应该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衡阳呢?
【唐云涛】我想,首先是要转变观念,过去我们讲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在呢必须认识到资源、环境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再一个呢,是要转换生产方式,要与先进科技、数字经济相结合,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还有,就是要转换生活方式,大家要养成勤俭、低碳的生活习惯等等。
衡阳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这些年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加强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推动有色、化工这些传统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耒阳、常宁等地的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规划建设湘江绿色经济产业轴,以推进湘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守护好一江碧水。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我们就一定可以建设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衡阳。
【主持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衡有道理》,我们下期再见。
【字幕】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2024年2月19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丨红 网
编辑丨曹志远
校对丨谭 倩
审核丨文 萍
往期推荐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
点击右下角“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