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专访何炅丨在乌镇你会看到希望
Q:闻得到花香?A:当然,这次基本是进乌镇之前就闻到了,很浓很浓的桂花香在这一片漫延开来,马上就会觉得心情很舒畅。 Q:每次当启程要来乌镇戏剧节的时候,那一路的心情是怎样的?A:嗯……那一路的心情通常是困吧,因为每次都想早点来,所以每次我都是坐最早的飞机飞到上海,然后再坐车来,所以一般都是困的。当然一到小镇里就会醒来,路上所谓的疲倦一走近小镇入口就好像没了。我们每次都是坐一个小车经过风雨长廊到黄老师家,车上小风吹来我就觉得“嗯~是这个感觉。” Q:之前每年都是作为嘉宾,今年有戏过来,而且是闭幕大戏,作为演员的身份过来,心情会跟以前有不同吗?A:很期待,很荣耀,但是又很烦恼。期待是我们这个戏对于乌镇的观众来说很多都是第一次见,他是一个新的作品,我们之前在上海演过两轮,可是在乌镇演出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体会,因为乌镇大剧院比我们原来演出的剧场要大一些,很期待。那么荣耀是因为闭幕大戏嘛,每一年乌镇戏剧节入选的作品在话剧界都算是很好的作品,所以我们能够成为闭幕戏当然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烦恼是因为其实来乌镇我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看戏啊,溜达啊,再看戏啊,喝点小酒啊什么的。我记得上次我把我看的戏的场刊铺了满满一床,我看了十几部戏,都觉得非常非常地过瘾,但是这一次到目前为止,不加青赛的话,我才看了三部戏——哦两部半,因为有一场戏看完一场后我去赶另外一场戏的尾声。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排练,所以会觉得有些烦恼,就是心在排练厅、在自己的戏里,但是飘了一小丝小灵魂在古镇上空各个剧场徘徊。
Q:在看别人的演出时会反想自己的表演吗?A:我其实有在思考这个问题。昨天赖老师还说我们《水中之书》可能是这一整届戏剧节中最正常的一部戏,就是有正常的叙事结构、正常的表演方式。我也看了几部不一样的作品,我看了《盲》、《哈姆莱特》还有半场的《卡里古拉》,对我来说这些作品每一部都有他很不一样的表演面貌。我还在跟我们的演员谈论,我们要不要因为是在乌镇、因为是在大剧院、因为是在戏剧节来调整我们的表演方式,或者说我们要不要借鉴一下同行们的优点,但是我想了一下,我觉得还是要根据作品,场合也好,氛围也好,现在你的心情也好,都没有这个作品来得重要。因为毕竟这个作品在我们前面三个月的排练过程当中,我们是慢慢地让他一步步成型的,所以有些东西你不能因为一时兴起或者心血来潮就去做调整。包括我觉得能量也不要随便得调大或调小,要遵从角色的本身,这个是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因为其实话剧的表演他的魅力在于即时性,演员的能量其实每天都在改变,所以没有任何两场演出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我老是觉得,如果我们已经排好了,就要尽量准确,这样的话一方面是给你的搭档安全感,我不能说我今天开心了我就在这里演很快或者演很慢,我搭档会不知如何跟我对戏,另外一点我觉得也是对观众的一个——不能说是负责任,对观众也是更加没有包袱的交流。有的时候你太刻意地去调整自己反而对作品、对观众是不负责任的。 Q:但是您其实说到像《盲》《哈姆莱特》《卡里古拉》还有另外几个像《谎言传奇》这几部戏是将不安全的东西、冒险的东西做到极致,这个其实是蛮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当代中国的戏剧或者艺术创作好像往往都是做一些相对来讲安全的东西,您怎么看这样的情况?A:是这样的,我觉得其实要看你的脚本和你本身想营造的东西是什么,事实上《水中之书》讲的是一件最不安全的事情,是一个人对自己极大的不确认,包括对他自己的来历和他的家庭,他都非常不确认,他是一个根本不懂得快乐的教授快乐学的快乐学教授,所以本身他就是一个很不安全的设定。但是他从表现的形式上来讲,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美,会有诗意和浪漫。这个戏剧节有很多作品是非常直接的,甚至有些粗暴,他跟观众有交流,有互动,甚至有侵略,幸亏他们拿捏的度不错,没有到冒犯的地步。《水中之书》跟观众的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克制,可是这个克制当中其实是蕴含极大的能量的。所以我想,不是说我看了几部不安全的作品就要把《水中之书》在乌镇的表演换成另外一个频道,一方面这个角色不可以这样,因为他是一个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他很小心,很拘谨。然后我在台上你会看到我一直要把自己的能量收起来,赖老师也会一直提醒:“哦?小心哦,何炅跑出来咯”。他一直要提醒我,因为大家很熟悉我,可是何实不是何炅,所以我们用一种相对比较拘谨的方式跟观众交流,戏里面传递出来的情感却是非常澎湃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如果做好了的话。
Q:您说这个我很同意,因为赖老师也讲其实是很尖锐的一个东西。他说:“你看,乌镇的街上大家坐在河边喝一杯茶看明星从身边走过好像就是快乐了,但这不是快乐。”这个东西他阐述的一种《水中之书》的概念其实是非常尖锐地打在每个人心上,会让人去反思的。那您说的这种“把自己收起来”是怎么做到的?A:我觉得舞台剧,好的演员其实不是完完全全塑造一个不一样的角色。我一直觉得演员跟角色还是要贴合,或者说你要变成那个人,所以我觉得我在表演的时候,像何实,不是何炅不见了,赖老师其实不知道,我只是把我属于何实的切片拿出来放大了,我的身体里也有一个何实,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那样一个不快乐的不自信的人。而且我觉得赖老师在这个剧本里其实用一个非常温和诗意浪漫唯美的画面讲了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就是“人没有什么残忍不残忍,只有需要不需要,当他觉得需要他就会去做一件残忍的事。”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他是通过一个很有阅历的中年女人的口来讲这件听起来很不开心、很让人不愉快的事。我原来觉得赖老师有他那么多宅心仁厚的作品,他的这个表达是让我很意外的。包括有一个朋友他看完赖老师的戏回家很不舒服、很难过,后来他就跟赖老师讨论“为什么我看了《水中之书》会觉得心里很难受”,后来他发现爱有的时候是一种伤害,《水中之书》其实讲了一个以爱的理由去伤害别人的故事,而且想要去拯救被伤害的人的我,也在换另外一种方式伤害他,所以这是一个我觉得还蛮有哲学意味的命题。最后我觉得赖老师很不负责任的是他没有给出解法,因为不需要解,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他没有给出解法,而且他最后给了何实一点命运的救赎,何实后来找到了方式去帮助别人得到快乐,但事实上他并没有像所有童话故事那样“他们就从此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何实跟他的母亲的情感上的交流,在最后的几个画面也没有完完全全架构成,他们好像还是擦肩而过。遗憾就是遗憾,我觉得这是这个戏让我觉得最美的地方。 Q:您每次演完以后会需要一段时间出来吗,或者你每次演完的心情会没那么好吗?A:嗯……心情是好的,因为它带领我看到这个真实的世界,而且我觉得我跟观众有了一次很痛快的、很直接的交流。但是这一次我在伦敦工作的时候看了很多音乐剧,他们的演员在谢幕的时候有一个统一的状态,就是非常开心,非常阳光。我在反省,之前《水中之书》我谢幕的时候有一点伤感,可能在角色里面没出来,我今天要试着调整迅速地用快乐的表情跟观众见面,因为我觉得谢幕的时候还是要让大家觉得“嗯,这个演员很享受这个舞台,他很喜欢和观众交流”,而不是还在我的角色里眉头紧锁。我觉得我要调整一下。
Q:排这个戏好多人会问你“快乐是什么”,演完两轮后您对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A:其实这个戏最后没有在讨论什么是快乐,因为排完这个戏你会觉得快乐是不可讨论的。事实上生命当中好多问题都是不可讨论的。有句话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是觉得不是有多玄妙,只是说有些事情在每个人的不同角度和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里面,有不同的解答。这个戏是用讨论快乐的过程,最后让你看到你自己的人生,他其实没有快乐那么简单,也许他最后讨论的可能是珍惜,也有可能是尊重。我觉得这个戏最后的戏眼在于你要对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尽量好,因为他可能和你有很深的关系,你不知道。这个是很有意思的,赖老师最后其实劝人为善,他用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去告诉你。 Q:那这样会辛苦么?A:不会,我觉得其实不是辛苦,你要知道这个过程是一个让你自己很幸福的过程。而且我觉得也是在解救自己的一个过程,你这样会安心,因为没有不辛苦的人生,如果你一点都没有需要累的事,你这个生命就没有意义了。但是你的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是你到底要去怎样选择你的生命其实是你可以做决定的。 Q:其实可以看这么长时间以来,你的日程是很辛苦的,戏剧在你所有工作的事业版图里占据了什么样的一个位置?A:我觉得其实我没有事业版图,对我来说很多事情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其实并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主持人,也没有受过任何表演的专业训练,所有我做的事情都是因为我非常想去尝试,或者我有兴趣、我有机会去做这个事情。它其实并不是什么版图,我从来都没想过我要去演赖老师的话剧,更没有想到赖老师除了《暗恋桃花源》,还会写《水中之书》给我。这个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那么至于说占多少比重,其实很简单,就是有时间就会去做,没有时间挤时间也要做,因为在舞台上我知道我自己有多享受。而且通过我的朋友和观众对我的评价我也可以知道,我在舞台上是挺棒的,所以这种感觉很好。
Q:你后来有通过什么方式去回看自己在舞台上的什么表现么?A:《水中之书》没有过,《暗恋桃花源》我们有工作录像,看了以后就觉得——那是好多年前的了,就是觉得“哇,演的好着急的样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看你演的好着急的样子。所以,舞台剧可能在台上当下的感受比较幸福,而不是回看自己的录像或者什么的。有意思的是你永远没有办法去享受你的观众享受的那种东西。或者说是没有办法从观众的角度去感受自己的表演。 Q:每次上台有什么习惯?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A:上厕所。哈哈,其实没有,我没有这种仪式感,因为我觉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我没有做一些上台前的准备,很开心的就上台了。 Q: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乌镇特别美好的回忆么?提到乌镇想到的一个美好的画面。A:这个问题真的超级难,因为太多了,比如说,就像我在桂花树下剪头发,在黄老师家的院子里喝茶,还有和娜娜坐着船在水里看风景,包括有观众过来说“何老师,明天加油”,都是很愉快的、很美好的回忆。更别说是每次看戏、看青赛的时候,这些都是让我非常难忘的。我昨天带一个同事看青赛的戏,他没有做好这个准备,他开始是来喝咖啡,后来我说“还有一张票,我带你去吧”,他就坐我旁边看《嘎玛》。因为他妈妈前段时间刚过世,所以他真的是猝不及防的被这个戏呼了一脸。灯亮的时候,我看到他泪流满面,他对我说:“我不知道你信不信,这个戏里讲的轮回、讲的转世,我是相信的。”所以我觉得很多事情是很巧合也是很美好的,每一次在青赛的小台阶挤过去的时候,观众给你打招呼,“何老师你来啦”,那不是粉丝的状态而是一个朋友状态,让我觉得乌镇是个有魔力的地方。
Q:那乌镇这个魔力的地方到底和现实生活是有什么样的关系?A:乌镇给人希望,乌镇戏剧节期间的氛围会给人一种希望。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会觉得周围的生活或者环境不如人意,你老是觉得在微博上会看到一些不开心的事,可能交通的拥堵、雾霾什么的。但在乌镇你会看到希望,是因为戏剧节集合了一批和你一样的人,当你同和你一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有安全感、认同感,而这种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是金钱或者环境或者景色带给你的,是人的氛围。这个氛围会让你看到的希望,当我们整体素质提高了或者当你碰到的对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有很多事情可以变得很美好,很简单。这个就是乌镇戏剧节吸引只要来过一次的人都想再来的原因。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做对的事这就是人生要追求的所谓极致的目标,就这么简单。所以我说乌镇戏剧节是给我们带来希望的,让我们知道幸福也好,美好也好都是有可能的。 Q:你指的一样的人是怎样的?A:可能是对戏剧的喜爱。可能是大家都有着想要逃离生活的想法,而且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说要逃离什么,但是你会发现,所谓的要逃离的那个环境其实你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你说别人是你的噩梦,你也是别人的噩梦。可是到乌镇所谓的一样就是大家都带着一样的心到这,而且好像这里有一个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的规则,你会莫名的去遵守这个规则。就好像在这个地方你要追着黄磊拍照就会觉得不太对,好像觉得就应该是点头不见低头见的打个招呼“嘿,黄老师”。好像这样才是乌镇戏剧节的做法。大家都有了一个新的共识就是戏剧,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有很多的分歧,很多的不一样,甚至有很多的冲突就变得模糊掉了,只要找一个大主题大家都成一家人了。
(2014年何炅在长街宴)
点击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
马上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