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李资源,张 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4-02-05

摘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开展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来源包括: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历史合力论;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认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根本原则;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依法处理民族事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等方面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宝贵经验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政治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精神纽带;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启示包括: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同;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心理认同;强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形成共同繁荣发展的利益认同;增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认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族工作

作者:李资源,张  俊,中南民族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原创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命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进程,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树立了“中国样板”。笔者尝试通过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主要实践、宝贵经验等方面进行梳理,并阐释其现实启示,为新时代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学理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强烈理论自觉和使命自觉的政党,自成立以来就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来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悠久历史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历史合力论、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等内容中获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与理论来源。

1.理论来源之一: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虽然是近代才出现的民族学名称,但其作为一个自在民族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人崇尚团结统一,追求“大一统”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1]249。虽然历朝历代分分合合,但凡有为者均以追求大一统为己任,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越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也越多。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形成的政治传统和思想传统,奠定了后世统一思想的理论基础,一个地广人众的大国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创造了极其重要的条件。

被视为“天下之常经,古今之通义”的“大一统”思想贯穿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精神密码”,塑造了中华儿女特有的民族性格,使民族团结融合和追求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积淀深厚、历久弥新。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流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和思想渊源。

2.理论来源之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与历史合力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12-13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原始阶段,“虚幻的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异化”阶段[3],进而提出构建“真正的共同体”的主张,即“在真正的共同体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4]119。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建立“真正的共同体”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为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学理基础。

恩格斯晚年依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历史合力论思想,辩证地阐释了历史的发展是各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强调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主体能动性,是历史的创造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促进历史合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合力论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注意发挥历史主体的作用,这对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3.理论来源之三: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认识、研究、处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一直是我国的重要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学术界形成了众多研究成果。其中,费孝通先生1988年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系统梳理了我国历史上汉族和其他民族发展变迁的脉络,探讨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阐述了不同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强调中华民族不可分割地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形成“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5]17。“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开启了我国民族研究的新方向[6]。在此后20多年时间里,学术界对这一理论作了多次探讨研究,使这一理论日臻完善,其核心要义也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以及领导人的讲话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理论作出进一步阐发:“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7]150可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已成为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理论内容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始终以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年波澜壮阔的征程,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不懈探索和追求,梳理凝练其有关基本理论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开创新局面。

1.战略全局论: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高度认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马克思主义始终把民族问题看作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强调无产阶级应自觉重视民族问题,把民族问题置于整个社会革命和建设中积极逐步地加以解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战略全局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党主张“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8]152,“将分裂的中国变为统一的中国”[9]107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强调要处理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后,党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把民族工作重心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不断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世纪新阶段,党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时代,党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握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2.根本原则论: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提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主张,并为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倾注了大量心血,成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石。

党在1921年成立时的第一个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不分性别、不分民族,均可接收为党员”[10]3。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强调对国内各民族给予平等权利,在自愿原则下相互团结建立统一政府[10]97。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根本保证[11]757。改革开放后,党把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把“两个离不开”进一步发展为“三个离不开”,增加了“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进入新世纪,党提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新时代,党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3.重要路径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2]7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延绵数千年而不中断,究其原因,至关重要的就在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大迁徙、大互动,彼此互化、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野蛮轰开古老中国的大门,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腐朽无能,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痛苦深渊。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儿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步觉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和释放。在国家危急、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义无反顾、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救国救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浴血奋战、共赴国难,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华到新的高度,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我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建立起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增多,留下“民族团结誓词碑”“八千湘女上天山”“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比以往更加密切,“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和纽带更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创性论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不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4.法治保障论:坚持依法处理民族事务。法治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保障是面向各族公民的。依法处理民族事务,用法治方式保障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法治观,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治建设道路。如党的二大宣言提出尊重各族人民自主权利的主张。1931年党制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提出各民族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0]166。1939年《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提出依据民族平等原则联合各民族共同抗日[10]62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化。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法律框架。1982年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强调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保障少数民族各项权利,使依法处理民族事务制度体系逐渐发展完善。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强调要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增强民族团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法治在民族事务治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民族工作法治化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法治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把舵定向,进行长期艰辛探索和实践,作出卓越贡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13],笔者围绕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四个重点方面,阐述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实践。

(一)政治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关涉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认同,关涉民族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因此需要从政治上看待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领导各族人民共同缔造新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2]4,7。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肩负起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使命任务,并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在成立初期便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在民族地区建立基层党组织,培养引导少数民族先进青年与汉族先进青年一起积极投身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各族群众在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中建立一片片“苏区”。抗日战争爆发后,各族人民在党的感召和领导下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取得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大批少数民族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踊跃参加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党在1948年发布“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4]9的“五一”口号,得到各族同胞的积极响应。各族代表在党的领导安排下,克服重重困难与种种阻挠,前往北京参与协商建国[1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16],“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12]1,奠定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实政治基础。

2.领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和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基本国情,采用单一制的国家政权形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建设。与此同时,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带领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一方面全面总结过去民族工作的经验教训,重申党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重大深刻变化,党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内涵,强调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不仅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迎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共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各族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3.领导各族人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共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然共同走向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逻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要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各民族人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17]。十八大以来,党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持民族地区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引导民族地区找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发力点,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事实已经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没有少。事实将继续证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建设在“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充分彰显和提升。

(二)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7]155。建设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是要夯实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因此,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自1921年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了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事业。如“一五”计划期间,156个大型重点建设项目中有40个在民族地区,8条新建铁路干线中有5条建在民族地区或直接与民族地区相连[18]。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实行税收、贷款利率、利差补贴等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尽快富裕起来。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决策,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大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而言之,百年来,党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2.奠定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基础。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影响,以及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地位,我国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贫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初,党和国家组织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发现我国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以及这几种社会的过渡形态[19]。为改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开展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慎重稳进”方针、执行“稳、宽、长”政策,使民族地区共同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制定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特殊政策,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作出专门性政策安排,极大地改变了民族地区的发展面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将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巨大的市场潜力促进民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新时代,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总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各族人民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迅速医治严重战争创伤基础上实现民族地区经济从“一穷二白”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推进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的坚实基础。

 3.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及专题会议,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如把民族八省区纳入“一带一路”建设,使民族地区从对外开放大后方变为最前沿。“十三五”规划纲要把“推动民族地区健康发展”“推进边疆地区开发开放”单列成节、系统安排。2020年,党在领导各族人民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同时,统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20]。当前,党领导各族人民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谋划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制定了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保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迈出推进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更大步伐。

(三)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引导各族人民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践要求。

1.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普及教育,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土地革命后,党提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帮助少数民族提高文化水平等政策。长征时期,党领导红军途经民族地区,与少数民族群众广泛接触,制定一系列有关文化教育以及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方面的政策,加深了各族群众对党的认识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党提出“发展各民族之固有文化、协助其教育文化提高”[10]757等方针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党依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为团结各族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采取措施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重视发展民族新闻出版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文化的举措。如在民族地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立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建立民族院校,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开始由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向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变[21]131。党和国家加强了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加强和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国内外交流,有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播,也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设立专门针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春雨工程”,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以及文化文艺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目标。同时,党和政府通过设立有关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开展文化工作领域对口援助等一系列举措,有力推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

2.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重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认为这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和条件。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以指示、训令、政令、公告等形式要求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强调对传统文化要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制定宪法等法律规定,对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和宗教信仰自由等提供法制保障,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收集、整理等工作。改革开放后,面对科技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激荡以及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党进一步强调要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新世纪新阶段,党强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现代科学精神和技术方法深挖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传承和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3.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发展者,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为动员各族群众、鼓舞各族群众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发挥了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路,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如既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又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使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交流交往能力、生产生活便利程度大为提高,获得更多自我提升、创造美好生活的机会,也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进步,并在更高层面上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入新时代,党将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引导各民族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使各族人民结成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用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智慧力量。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唤醒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提升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不断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

(四)社会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百年来,党领导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

1.带领各族人民接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推进社会共同体建设。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10]3。此后,党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施了几代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新时期的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了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族人民迎来了从不足温饱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续写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建设的前景更加光明。

2.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和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百年来,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将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和服务体系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考虑和谋划,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提出帮助各民族发展经济文化[10]129。1940年,《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和《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分别提出,帮助回族人民和蒙古族人民改善生活,激发其抗战热忱与生产热忱[10]654,66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政府应帮助各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建设事业[10]129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将民生保障的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初步构建各族人民亟需的民生保障和服务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国家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专项政策支持,形成集科教文卫等社会保障于一体的民生服务体系,使民族地区民生保障能力日益增强。十八大以来,党强调“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国运”,全面构建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民主法治、公共安全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民生保障和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各族人民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书写了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建设新篇章。

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实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对国家构建和社会治理作出战略思考并进行了丰富实践。1931年通过的《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强调在红色苏区实行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1936年党提出各民族与汉族有平等的的权利,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10]595。1947年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为党最终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22]83,为国家社会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后,党推动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提升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党还通过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专题会议,围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等主题进行部署安排,为社会治理特别是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注入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人口流动迁移更加活跃,党提出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社会条件,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提高本领[23]16。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程中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不断丰富完善。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政治保证。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24]。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本质要求,要充分发挥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各领域各方面。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把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形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合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立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家统一与兴旺发达的追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人民而生、靠人民而胜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主体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形成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磅礴力量,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群众基础。

3.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引导各族人民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和基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引、力量整合、行动导向作用。要善于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并合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17]

4.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重要途径。我国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悠久且一直没有中断,成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重要途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此,需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的总设计师和主推手作用,继续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源配置,综合运用金融、教育、文化、住房、旅游、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多种政策措施,有序推进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大力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广泛宣传各级各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经验和生动实践,使各民族在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加强联系与互动,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启示

当前,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进军。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百年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为党继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现实启示。

1.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为此,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体制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做好社会宣传教育,实现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

2.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心理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各民族亲如一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此,要厚植全体中华儿女的世系亲缘认识。历史上形成的各族人民血脉相连的世系亲缘是建构“中华民族一家亲”心理认同的天然优势,应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根植于各族人民的心灵深处。要加强“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等思想教育,引导鼓励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入交融,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不分彼此,亲如一家。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在思想上、情感上、价值上团结统一,进而产生深度的理解、共鸣和认同,使中华民族大家庭更加团结友爱、相近相亲。

3.强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认同。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政治认同对维系社会稳定和政治制度合法性起着根基性的作用。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质上就是培养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认可和忠诚,属于政治认同塑造”[25]。新时代,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引导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深切感受到伟大的祖国是温暖的大家庭,进而坚定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各族人民在思想上与党同心同德、在目标上与党同心同向、在行动上与党同向同行。

4.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断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使中华民族成为兼收并蓄各民族文化的文化共同体。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建设文化共同体、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认同成为国家固本之策和长久之计。为此,需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秉持“美美与共”的包容共享精神,尊重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弘扬好,不断增进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积极推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提升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

5.形成共同繁荣发展的利益认同。马克思曾说:“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26]70中国共产党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题,旨在强调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既是各民族的自身利益所在,更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所在。新时代,党在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成果由各民族共享,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为此,党和政府要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政策,完善针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的差别化区域政策,加大支持民族地区改革发展力度,不断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规划,让各族人民共享幸福生活、共圆美好梦想。

6.增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认同。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就要使各族群众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法律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增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认同。为此,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把民族工作领域内各项事务纳入法治化轨道,将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并不断充实完善民族法制体系,为正确解决民族问题、妥善处理民族领域矛盾冲突提供法律依据和规范保障。要把握好“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不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与刑事问题归为民族问题,不把一般矛盾纠纷归为民族问题。对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事件要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协商等措施妥善解决,要公正司法、透明司法,维护公平正义,防止激化矛盾、扩大事态。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打击。要增强各族群众的法律意识,使其自觉按照法律办事,营造各族群众信法守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 伏尔泰.风俗论:上册[M].梁守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 卢成观,李文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20(3):51-5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6] 徐杰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内涵与学术支撑[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4):77-86.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8]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 1921.7-1949.9 [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1]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3] 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个维度[J].西北民族研究,2021(1):12-21.

[14] 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开国盛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重要文献资料汇编: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15] 李资源,江舟.人心所归 惟道与义——以协商建国推进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中国智慧[J].广西民族研究,2020(5):7-16.

[16] 中共国家民委党组.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N].人民日报,2019-09-26(13).

[17]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民族大家庭,2021(5):4-6.

[18] 闵言平.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N].中国民族报,2020-07-14(5).

[19] 底润昆,张正明.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前前后后[J].民族团结,1999(4):44-45.

[20]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21] 李资源,等.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3]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4]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5] 严庆.政治认同视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1):14-21.

[26] 孙洪敏,牟岱,陈东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马  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