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实践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从经济学理论视角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追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行从增长优先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推动城乡融合、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推动形成区域均衡协调新格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经济实践中的努力方向。与此同时,应从推进各区域各民族各阶层之间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建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等方面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基础;经济实践;实现路径

 

作  者:李  亮 中国地质大学

 

一、问题的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在党的十九大明确写入党章,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上的根本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它不仅体现在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经济方面,要求在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经济上相互依存,是一个追求“四个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多个角度发力,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是要夯实经济基础,使中国各族群众均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个民族经济社会实现协同发展,以持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复兴力。

学术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了多学科、多方法和广视角的研究,涉及概念内涵[1-5]、理论来源[6-7]、实践路径[8]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更多地是基于历史、文化、区域等的研究,而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要么从脱贫奔小康,要么从提振民族地区发展水平进行探讨。笔者试图从经济学理论视角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探究如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耦合关系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

1.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马克思系统阐释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还强调,要使各民族团结互助起来,就必须要有共同的利益作为基础[9]。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利益越大,共同经济基础越雄厚,就越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团结互助,越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和稳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人的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三方面内容。其中,人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就是要由人来支配物而不是相反,并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和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全面发展[10]。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而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并共同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这一理论指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坚持社会的有机统一,坚持人与社会相互促进、相互结合。

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是从共同利益的视角来阐释共同体的,认为“现实的人”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解放诉求而形成的一种共同关系模式,人类只有通过“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充分体现了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本质特征[11]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理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回应各民族群众的共同诉求,夯实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基础,建设由56个民族成员共同组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追求

1.“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二是发展到一定阶段,比如到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就要加大力度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2]。这一战略构想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它的提出,是基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现实,适时推出由不平衡逐步转向平衡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联动发展。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无疑更好地体现了这一经济理论的目标设想。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主要是指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成为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尤其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各民族团结一致、反帝反封建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更加突出,逐渐由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升华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13]。多年来,无论是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还是研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问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始终在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这种“一体”关系也体现在经济方面,要求中国各民族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依存,各个不同的经济单元最终汇集成一体,并在夯实坚实经济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3.“五位一体”发展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全面推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新时代党中央全面开展五大建设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各项事业新发展,经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更加注重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基础,后者反过来也为更好地推进“五位一体”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论断。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阐释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论断。“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14]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参加国庆观礼的民族地区代表时指出,中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15]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显著优势。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主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更具包容性、更有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论断,对于从经济学视角下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意义重大。

5.“四化同步”发展论。“四化同步”发展是指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构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整体系统。其中,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带动并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只有保证“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协调,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才能持续推进区域均衡和城乡统筹发展。可见,“四化同步”发展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实践

(一)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并把它视为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在新世纪之初,由于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为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指路定向。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息息相关。在中国,56个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烈,各族人民就越团结,遇到困难和问题就越会相互支持和帮助,整个国家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2010年以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序开展(见表1),各示范区示范单位坚守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战略任务,确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一个民族也不掉队。

 

(二)推行从增长优先到共同富裕战略举措,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2012年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东部发达地区带动并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帮扶民族地区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的共同富裕。为此,国家先后出台“兴边富民”行动、西部大开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精准脱贫、“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措施,不论是从经济层面还是从意识层面来说,都将有利于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不同区域经济互通和发展联动,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确保各族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并增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强烈自豪感,维护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进而夯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最终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三)转向工业反哺和城市支持的农业农村政策,推动城乡融合

中国是一个具有鲜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国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长期存在,农村的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大量流向城市,致使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2021年连续18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出台了包括开启城乡统筹和“多予、少取、放活”进程、建立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取消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整体进入中后期阶段,中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在2013年底、2014年初分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中国明确提出了“三个1亿人”城镇化发展目标。数据显示,2020年,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高达92.35%,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60%,达到63.89%,农民工市民化稳步推进。可见,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推动下,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向城乡一元结构过渡,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目标,国家不断增加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大约有近3000万人口的地区还保持着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大约近400万人口的地区还保持着封建农奴制度,大约100多万人口的地区还保持着奴隶制度。”[17]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践,有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大步跨越。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支出等方面进一步向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自治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自治地方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国比重等不断增加,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自治地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等指标呈转好方向发展。近年来,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呈下降趋势,民族地区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见图1)。

(五)推进全面发展战略,形成区域均衡协调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经历了一个由非均衡到协调,再到统筹发展的演变过程,区域政策的重心由东部先行到西部大开发,再到统筹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政策正逐步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提升区域发展质量成为重点任务。其中,在区域发展战略层面,中国已形成东部率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四大板块”,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六大战略”为引领,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区域政策规划层面,由于中国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区域政策重点是依据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坚持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推进全面发展新战略,形成区域均衡协调新格局,以维护好东中西各区域、全国各民族切身利益,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发展方向

(一)以均衡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

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经济社会领域发展不平衡。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快速发展与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并存的现象仍然存在,经济领域与其他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

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在资源禀赋、区位空间、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先天性差异,导致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距,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等。随着新一轮次科技革命的出现,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第三,中西部地区内部发展不充分。这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效率发挥不充分、潜力释放不充分、有效供给不充分、动力转换不充分、制度创新不充分等,中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困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影响民族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贡献率,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更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二)以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自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以来,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但从整体上看,民族地区资源性产业占比高,投资驱动型经济仍占据主体,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难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创新主体活跃度低,专业科研机构少,高校科技力量数量偏少且质量不优,企业创新能力极其弱小,其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二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无论是政府财力投入还是企业技改投资均有限;三是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偏少,本地化人才培养层次低、数量少且流失多,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不活;四是创新成果凤毛麟角,发明专利、专有技术数量偏少,特别是有关提升产业、产品技术水平的成果少之又少。民族地区应主动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经济基础,以畅通就业渠道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共享。

(三)以畅通就业渠道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共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渠道。然而,囿于民族地区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职业技能培训水平不高、少数民族应聘者就业范围选择相对狭窄、部分少数民族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导致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渠道窄、层次低和途径少,就业面临一系列障碍和挑战,这不仅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而且影响了“四个与共”的充分完整体现。

五、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策略

(一)推进各区域各民族各阶层之间共享发展成果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协调各区域、各民族、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首先,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付出得来的结果,国家需要对盈利分配机制进行科学合理调节,确保社会各阶层群众都能共享发展成果。其次,国家要保障工人、农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改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其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保证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最后,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保证各区域间资源流动的通畅性,以使社会各区域改变其社会经济地位,共享发展成果。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联动下,各区域、各民族、各阶层均等分配利益,从而增强铸牢中华民族体意识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

(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要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以促进全体公民公平且最大可能地获得公共产品。一方面,国家需要提供品类更多、范围更广的公共产品,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向往也更加强烈。为此,国家需要切实了解各族群众当下需求,例如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字经济、云产业等提供支持,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新时代地区经济的新发展,从而使各族群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推动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建设

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以推动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应加强地区间的协作,提高进城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能力,完善并健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劳动合作关系,政府工作人员定期与农民工沟通就业趋势,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流出地政府也应承担相关责任,包括大力推进普通话文字语言的教育,对劳务派遣企业、中介、工头加大管理力度和范围,提高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人员综合素质,依法有序开展劳务输出,从而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生存和发展技能。就业的稳定不仅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推动其参与到国家建设之中,而且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和谐,从而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

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构建稳固的共同体既是各民族国家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探索生存与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例,其不仅提供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发展平台,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特别地带动边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因此,在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激发其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把握外在动力,通过内外结合,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开放格局,确保各民族不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参考文献:

[1]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

[2]  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1-8.

[3]  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6):51-57.

[4]  郝亚明.社会认同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20(1):19-26.

[5]  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7-2-24(5).

[6]  段超,高元武.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8.

[7]  平维彬,严庆.从文化族类观到国家民族观的嬗变——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J].贵州民族研究,2017(4):1-6.

[8]  邓磊,罗欣.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路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6):24-30.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11]  邵发军.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277-278.

[13]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17.

[14]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15]  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10-01(1).

[16]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17]  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87.


(责任编辑  马  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