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机制与路径


摘  要: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营造良好环境,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校园条件,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筑牢共有精神家园,对于高校铸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常关键。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目标价值的一致性,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共生效应。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体制机制建设,构筑校园文化活动公共空间、精神空间,搭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场域和平台,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风俗文化的学习宣传教育,创新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健全交往交流交融机制,推进文化和心理互嵌,消除各种阻碍交往交流交融的壁垒,增进族际交流沟通的主动性,促进各族学生同心同向同行。


关键词:高等院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作   者:洪盛志 中南民族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从此,“增强文化认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的根本途径和主要举措。

长期以来,高校各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促进了价值观念互相吸纳、文化习俗互相兼容、民族心理的相互理解与包容。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在高校深入地开展,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文化认同显著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同时,高校文化认同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且认知较为薄弱,少部分大学生完全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且个人的兴趣程度对认知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还做出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相违背的行为。”[3]程志杰等指出:“当代大学生不仅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不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也不乐观,校园环境建设中缺少人文环境的构思和创设,文化认同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度不高。[4]文化认同特别是中华文化认同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民族问题,也是一个推动民族关系融洽的切入点。如何推动各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与认同,增进交往交流交融,协调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是当前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辩证逻辑关系

(一)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目标价值的一致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5]“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6]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表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文化认同是公民对中华各民族文化中共同的价值理念、民族精神、历史记忆、文化习俗、语言文字、行为规范、民族心理和制度文化的认可、接受、共享和融入,是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的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也是国家认同的核心要素[7]。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诉求是为了凝聚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实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巩固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终极目标[8]

李静、于晋海认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交往交流交融是不同民族在文化接触、文化碰撞、文化选择、文化心理相融等心理过程中产生的同化、顺应和吸收等信息加工过程[9]。据此并结合郝亚明论文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观点[10],作者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文化认同的逻辑关系进行层级分解示意(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民族交往主要包含生活性、地缘性及结构性交往,民族交流主要包含语言、信息及资源交流,民族交融主要包含血缘、习俗、信仰及心理交融,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民族交流的动态过程和结果,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文化认同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我国将增进族际交往视作促进民族关系的基本路径,力图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民族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构筑牢固的社会基础。郝亚明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目标、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路径。”[11]何星亮认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增强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12]。可以说,中华文化认同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和前提,两者都是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践路径和有效方式,文化认同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主体构成、实践基础、终极目标上具有逻辑契合关系[8]。

图1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文化认同分级图


(二)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共生效应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彼此共同性因素增多,中华文化认同要求中华民族全体成员认同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积淀而成的中华文化、减少或淡化各民族文化差异,其实两者的核心观点都是强调在充分尊重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从而更好地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6]因此,强调中华文化认同的同时也意味着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应充分了解、尊重各民族文化,欣赏、学习和借鉴各民族文化中先进和优秀成分,才能自然而然地促进交往交流,进而在交往交流中凝聚共同性力量,使彼此产生中华共同文化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共识,实现深度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各民族形成共有的文化心理认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中华文化认同,实现过程在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文化认同又具有推动作用。提升中华文化认同需要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通过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促进族际互动,增进族际理解,消除族际偏见,化解族际矛盾,增强文化认同,改善民族关系,达成民族团结,进而凝聚起中华民族的内聚力、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从逻辑上看,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形成共有的文化心理认同;而良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化解族际矛盾、改善民族关系,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从而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效果;中华文化认同的增进又促进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更好开展,进而有利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者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辩证统一,产生共生效应,就像“稻鱼共生系统”依靠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一样,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稻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二、以大学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化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机制

文化是大学的办学灵魂和理念。要培育各族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强烈意识,高校必须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办学理念,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谋划实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性,使各族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交往、互动,进而实现全面交流、互嵌交融。

(一)构建校园文化活动公共空间,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营造环境、提供场域与平台

袁淑玉、王震认为,从当前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经验来看,社区文化广场、公共活动室、图书馆、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为居民的交往交流、意见表达提供了平台[14]。示范区文化认同建设工作必须要扶持培育好公共生活文化阵地,以城乡社区、网络社区、功能社区为着力点,拓宽各族群众互动交流平台,消除各种阻碍交往交流的壁垒[15]。因此,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时,要科学做好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加强文化活动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认真做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阵地规划,发挥校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有效配置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文本资源和音像资料,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环境的构思和创设,建设有利于学生观察和体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窗口、走廊、园地、展板、雕像等,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可视化建设,将中华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建设并培育好校园文化活动公共场域和平台,建立校级、院级、党(团)校、社团和学生宿舍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定期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文化交流活动,搭建促进各族学生沟通的文化桥梁,拓宽交流平台,打破民族间交往的藩篱,引导他们广泛交往。

(二)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精神空间,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坚实的情感纽带

青觉、徐欣顺认为,共同体意识具有双重能动性,它是一种归属性心灵需求活动,也是期盼性心灵要求活动[16]。通过强化共同的认知体验、价值规范等,使得社会成员的心灵活动相互通约,从而形成聚合。可以说,中华文化认同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要经过生活交往、文化交流和心理交融才能达到心灵相通、情感相依和价值共识。因此,高校要努力构建校园文化活动精神空间,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首先,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定期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文化大讲堂、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专题讲座,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共唱红色歌曲和中华经典歌曲、共学共赏优秀民族舞蹈等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体现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融合、各族师生同台、各族学生互学互演中华各民族经典文化的理念。其次,构建“生活交往、语言交流、情感交融、行动互助、成长共进”的文化交流交融机制。利用院系文化活动、班级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宿舍文化活动、党团活动、文艺晚会、民族联谊会、民族文化节等多种途径,通过开展富有中华共同文化特色的思想知识类、饮食生活类、文艺节庆类、体育竞技类、社会实践类和创新发展类等文化活动,让各族师生“共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共讲一个故事、共庆一个节日、共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共品民族美食”,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的文化生活中营造宽和的交往交流交融氛围,逐步由空间嵌入拓展到文化及心理嵌入,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享共融共进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各族学生同心同向同行,形成密不可分的文化共同体。

(三)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体制机制建设,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高校要想推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有效的导向激励机制和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首先,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队伍建设,为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树立榜样、提供组织保障。高校必须建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门队伍,成立以分管校领导,学校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和校团委负责人,学院(系)书记、副书记和专家学者为主的领导策划队伍,组建以辅导员、各民族教师骨干、优秀学生代表为主的组织引领队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教师骨干(包括在岗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文化交往交流中特殊的桥梁纽带作用,重视少数民族教师骨干与各族学生的情感交流,在尊重少数民族师生饮食和生活习惯前提下通过开展“师生午餐会”“就餐同桌”等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各族学生积极地接触、交往与互动。同时,还要发挥各民族优秀学生代表的带动者作用,带领各族学生参加有利于群际接触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不同民族学生相互联谊,建立融洽的群际关系,做好交往交流交融的榜样示范,缓解或消除交往中的紧张及焦虑情绪,克服民族刻板印象,增进各族学生相互了解。此外,学校可对文化交流联谊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通过对先进事例的肯定和宣传,为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树立学习榜样。其次,建立校园文化活动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为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制度保障。实施“校领导联系学院”“党员干部联系班级和学生”“离退休老同志和青年教师联系社团”“班主任和专业教师联系寝室”等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运行机制,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切实推行广大党员干部、班主任和专业教师“进班级、进宿舍、进课堂、进社团、进食堂、进操场,联系家长、联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的“六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制度,形成全员参与“十三同”(学习同步、语言同学、民俗同尊、劳动同做、体育同炼、美育同创、节日同庆、习惯同养、纪律同守、校园同护、团结同心、困难同渡、和谐同建)校园文化活动的强大引导力。

三、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文化认同偏差所导致的。这些文化认同偏差的存在不利于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不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无益于打造中华各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8]。因此,高校必须创新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深化中华文化学习宣传,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文化认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一)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学习宣传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消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距离

现有研究表明,汉族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在封闭自守环境中传承至今的“纯而又纯”的单体文化,而是各民族文化不断交流互动的结晶,既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缩影,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丰富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其中先进和优秀的文化因子更是新时期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应进一步了解、尊重各民族优秀文化,欣赏、学习和借鉴各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才能更好地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在族际交往环境中,不同民族之间因民族文化、民族认知、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交往的主客体彼此在心理上对他民族产生的距离感与隔阂感,这就是所谓的‘民族心理距离’。”[17]部分学生因民族情感、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民族交往交流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民族心理距离感,直接影响了各族学生的交流沟通。为此,高校要利用“五大课堂”[18]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风俗文化的学习宣传教育,消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理距离,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第一课堂中,开设《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文化》《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通识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到校院两级党(团)校和各类学生干部培训中,突出主线意识,强化理论武装力。在第二课堂中,要定期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竞赛、文化节、读书节、民族文化专题讲座等活动,增进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了解,引导学生树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态度,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文化育化力。在第三课堂中,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十三同”寝室文化建设,将大学生寝室的文明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共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培养对各民族文化习俗相互尊重包容的意识,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将寝室建设成为各族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帮扶的场所,营造健康、活泼、团结、文明的生活文化氛围,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校园条件,强化自我教育力。在第四课堂中,引导各族学生深入社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实地深入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亲身体会并感受各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强化实践锻造力。在第五课堂中,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建设,充分开发网络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造网上中华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让互联网成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加强各民族风俗文化的宣传,营造“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网络文化氛围,强化网络渗透力。通过开展“五大课堂”的文化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校园内外文化环境、网上网下舆论环境、工作生活全域环境,积极引导各族师生增进包容性,消除各种阻碍文化交流交融的壁垒,增进族际交流沟通的主动性,特别要提升以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的较高层次的交往交流,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推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主动性

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有赖于他们之间相互真实、具体的接触和交往。相似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和成长环境是造成“同族交往”倾向的根本原因。因此,将“品牌建设”“思想熏陶”“情感教育”和“实践养成”相结合,创新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拓宽各族学生文化交流途径,促进相互了解、相互认知,提升族际交往交流交融的主动性,是学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

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高校文化教育活动要向品牌建设方向发展,注重从学生认知逻辑和生活空间出发,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要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品牌活动打造成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推进“同心圆”[19]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班级、进寝室等精品工作项目,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和“一院一品”计划,打造民族团结特色育人文化品牌。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任务,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同向同行·同心筑梦”“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以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为重点,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活动月”为抓手,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经典作品赏析”“民族文化周”“民族风情文化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引导各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2.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突出文化活动品位。中华文化认同与自信的核心要义就是增进和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自信[15]。国家认同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认同,并从文化、观念、心理结构等层面上“逐步形成各民族人民对于中国、中国人的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方面的逻辑统一”,“达成民族与国家、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相互认同与高度团结”,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因此,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品位建设,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建构。既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更要发挥国家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和浸润作用,注重培养各族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思想力和教育力。以班团活动和各级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载体,举办中华民族知识和国学知识竞赛、文学沙龙、读书节等活动,深入开展“四史”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对建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日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学习宣传教育,注重文化活动的传统性、先进性和时代性。利用一切有利于中华文化认同的传播媒体和手段,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事例,让各族大学生真正被先进文化现象所吸引,被先进文化事件所感动,引导各族学生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从而理解、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断调适自身的文化价值结构以顺应中华共同文化价值规范,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自信、自觉与自强。

3.重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生活化指向,强化情感教育和实践体验。在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中要注重生活化指向,突出情感教育,重视情感的力量,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情感要素,激发学生对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兄弟情、对伟大祖国的赤子情、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情、对建设美好家园的豪迈情[16]。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多讲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疆土的历史,多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多讲各民族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贡献,多讲少数民族为巩固边疆、保卫祖国做出的重大贡献,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国家民族意识、公民身份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法治观念等方面的不足,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强化依法开展学校民族团结工作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完善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机制,营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法治环境,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向同行·同心筑梦”“十三同”“同心圆”等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平台,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的实践体验,使各族学生自觉成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组织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52.

[2]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9.

[3]  何慧.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32-34.

[4]  程志杰,王栎.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111-113.

[5]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6]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19-09-28(2).

[7]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0(5):221-228 .

[8]  左兰,孙秀玲.文化认同视阈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逻辑契合[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3):22-27.

[9]  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1-98.

[10]  郝亚明.西方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及启示[J].民族研究,2015(3):13-24.

[11]  郝亚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N].中国民族报,2019-03-22(8).

[12]  何星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N].人民日报,2017-07-28(7).

[13]  王易,陈玲.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9(4):48-53.

[14]  袁淑玉,王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招好棋——为什么要建设民族互嵌式社区[J].人民论坛,2017(13):76-77.

[15]  洪盛志,孙明福.基于文化认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以拉萨市等六个示范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12-16.

[16]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

[17]  戴宁宁.维汉民族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解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1(5):42-50.

[18]  杨胜才,洪盛志. 开好民族院校“五大课堂”,共促“五个认同”教育出实效[N].中国民族报,2017-11-10(6).

[19]  洪盛志.认知认同团结互助,共居共融携手前行——中南民族大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生寝室系列活动[N].中国民族报,2017-05-06(5).

[20]  马俊毅.国家建构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国话语的理论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28-38.


(责任编辑  马  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机制与路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