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推动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

摘 要:当今时代,切实加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树立国家新形象、向世人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要求和长期任务,也是促进世界语言生态平衡,探究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规律的充分体现。为最大限度地推动新时代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应从三方面入手:以受众为本位,更新传播观念;找准切入点,体现传播的文化追求;与时俱进,推动汉语的网络传播。


关键词:新时代;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作者:何干俊 中南民族大学

 

在当今世界的语言传播格局及其走向中,汉语已经成为极具上升空间的新的世界性语言。但是,在目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汉语国际传播的内涵式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阻碍,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求层面来看,现阶段下大力气加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都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这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规划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那么,汉语国际传播能力是什么?究竟应该怎么加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笔者试图以汉语国际传播能力的概念阐释为出发点和切入点,进而对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内容、意义、策略以及支撑点进行多方位地深入调查和探索,以期为进一步有效推进汉语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汉语国际传播能力的界定和构成

汉语国际传播能力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迄今为止,不论是语言学家还是传播学家都没有给出一个特别明确、统一和科学的概念界定,有关深入探讨也为数甚少。这说明学术界对此概念本身的重要性关注不够、认识不足,也说明当下对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素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汉语国际传播能力是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中的一个亟需厘清的核心概念,它既与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相关,又与国家语言战略实施相关;既与展示中国独特魅力、提升中国软实力相关,又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进经贸合作往来相关。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梳理、比较和审视,笔者认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是指立足于国家硬实力的特定基础之上,以分析汉语国际传播需求为导向,主要通过跨国界、跨文化的有效而得体的表达与沟通,促进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充分发挥影响力的能力和效力。其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传播内容生产

传播内容生产是指制作汉语国际传播的动态立体文本的呈现方式,一般包括选题策划、内容审核和突出趣味性三个方面。选题策划源于对汉语、对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以及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深刻观察力,是开展传播内容生产的基础,主要涉及确定选题来源和进行选题分类两方面。内容审核主要是指对向世界传播的中国文化内容进行把关、筛选和提炼,以区分精华与糟粕、积极与消极、主流价值观与泛娱乐化倾向,力图使文化的传播内容不仅真实可靠,而且导向正确,具有代表性、当代性和普遍性。突出趣味性通常是指在传播信息上注重引人入胜、富有情趣,比如素材丰富、话题新颖等。上述区分比较全面地体现“传播什么”的核心指标,这也是探究内容生产的内在逻辑性所必需的条件。

(二)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是指对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性质、环节以及基本结构进行审视、考察之后高度概括出来的具体式样和框架,包括现场活动和媒介传播两大类。前者既可能是以讲台作为平台进行的面对面的汉语教学行为,参与教学的双方保持同步,整个环境也表现出相对“静”与“稳”的状态,也可能是举办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展示与互动活动,如写对联、武术表演、书法巡展、经典诵读大赛和手工艺制作等。后者则是借助中介载体进行的传播,这里的载体既可能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如广播、电视等,也可能是数字化时代依靠互联网的传播工具,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分类,还能得出其他不同的结果,但以上的分类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能够比较客观地从整体上把握“如何传播”的内涵。

(三)传播的本位观

传播的本位观是指汉语国际传播运行机制中的根本意识和理念,以及在这一意识和理念指导下所实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传播策略和行为,包括概念取向相对的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前者视传者占据主导和强势地位,并以传者为中心来组织单向的向外传播活动,认为传者的切身利益和自主意志决定传播的方向、内容、形式和方法,而受众的喜好、愿望以及需要并没有被充分顾及和尽量满足。后者则是“突出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2],并以受众为中心和切入口来制定传播原则,力求发挥受众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上述两种不同选择的本位观,是开展传播活动的不同基点和依托,直接反映出对实现传播的价值、目的和意义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无论是从当前世界上一些主要语言向外传播的激烈竞争程度来看,还是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状况来看,加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实现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至关重要,在当下也愈加凸显其迫切性。

(一)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来看,汉语国际化的实现水平如何,关系到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程度以及政治、经济影响力发挥的深度与广度,正如哈嘉莹所指出的:“作为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语言的国际传播超越了语言自身价值而实现了国家利益。”[3]但是,在当今国际社会,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出于意识形态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受到的“东方主义”的制约,对我国国家形象长期进行有意无意地扭曲、抹黑以及“妖魔化”的负面报道。他们一方面设定对抗的前提,高唱“中国威胁论”“文化渗透论”“新殖民主义论”,捕风捉影地鼓吹中国“好斗”“有野心”;另一方面却又唱衰中国,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中国崩溃论”,武断地认为中国很难崛起。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好自己的话语优势,通过汉语国际传播活动在世界各地播下友谊的种子,以消除对象国一些普通民众对我国国情存在的误解、歪曲、偏见甚至敌意,从而实现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的目标,全方位展示积极的、负责任的大国国家形象。

(二)有利于平衡好世界语言生态,改变汉语的非强势状况

语言是平等的,也必然是多样的。多元语言共存共荣对推动文化多样性、丰富人类精神财富的作用不容小觑。然而,过去的几十年间,世界范围内一大批语言已经灭绝,或正处于加速衰落和消失中。就作为世界语言系统中的重要语言之一的汉语而言,由于受到英语、法语等语言的冲击,加上汉语自身规范化、标准化、文字信息化的不足,以及国人对母语重视程度的不尽如人意,优雅的汉语在全球化语境下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据统计,“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的”[4],而语言使用人口数量位于全球第一的汉语,加上其他语言作为载体所传播的信息量,一共只占15%。尽管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2010年联合国又将每年的4月20日确定为联合国中文日,但在国际上汉语使用的频率、领域和沟通效力仍然比较有限,“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4]。不仅如此,在欧盟等众多国际组织中,英语正成为跨越国界的主要的交流工具或者说是通用语言。因此,为构造良好的世界语言生态环境,我们要反对英语语言霸权,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声望和竞争力,促进汉语与世界其他语言的相互接触、和谐共生。

(三)有利于探索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规律,深化面向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

流传甚广的“汉语难学”其实是个国际性的伪命题,是对汉语结构、汉语教学技巧以及汉语学习的个体差异不甚了解而引发的谬论。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来看,如何更好地解释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不是只用汉语本体理论和母语教学理论能够论述的,而应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进行动态观察和系统探讨,正如崔希亮所提出的:“要研究‘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和‘用什么教’的问题。”[5]比如,对于英语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连动句并不难理解和掌握。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动态助词“了”,就不能过多依赖分析和诠释“了”的语法意义,而应对其是否符合汉语特点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实验,不仅需要指出“了”的偏误及其类型、原因,而且需要考虑如何、何时对“了”的偏误着手纠正,以及在不同的语境下如何使用“了”的话语表达。此类汉语运用问题的研究及其成果,对于没有实质接触过汉语的外国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通过加强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极大地减少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盲目性和任意性,从而有力推动汉语以“好教易学的‘亲民’形象”[6]大步走向世界。

三、当前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局限和不足

经过多年的努力,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其预定的理想目标仍有比较大的距离。

(一)传播内容的深度不够,缺乏准确反映文化的能力

当前,汉语国际传播既没有着力挖掘当代中国人的美好情感、高尚品质,以及具有当代特征的优质素材资源、文化符号,也没有系统阐述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传承价值、世界意义,更没有兼顾好对中外文化在相互撞击、交汇和融合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新文化介绍。相反,我们专注于对“动手做”的技艺的体验,如只要提及传播中国文化,有人立马就会想到包饺子、打太极,却没有深入挖掘、提炼出承载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或者对一些古代器物情有独钟,热衷于展示手炉、臂搁、绢本、石斧等,而对那个时代的代表性成就的揭示却严重缺乏。至于把裹足、巫术、占卜等糟粕和陋习不加批判地进行详尽阐发,那只能说明在传播上缺乏基本的理性诠释和科学宣介。实际上,在入门阶段,讲解一些传统文化形象符号,以及请学习者亲身体验“动手做”的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这个层面的文化走出去,甚至止步于此,那就是以偏概全、隔靴搔痒,不利于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接纳、认可直至正面评价,以及对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现实的全方位深刻了解和认识。

(二)数字技术优先意识不强,未能实现传播方式的与时俱进

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过多依赖传播的老套路,比较漠视发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数字媒介的优势来推进和扩展汉语表达的新路径。比如,只习惯于以“粉笔+黑板”为主要形式,配上挂图、卡片等直观教具,在课堂上对学习者进行汉语教学,而不愿意花大力气利用高科技来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汉语传播实践。尽管这种板书式的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但不能从宏观方面体现汉语国际传播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渠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是影响传播力的一个‘显在’变量”[7]。从共时的传播链条上来看,如果没有把传播的重要环节与数字技术进行有机、深层次地融合,那么造成的后果既不能化静为动,难以创设一个真实、直观以及全天候的语言环境,也不能打破校园围墙所形成的有形屏障,无法使汉语信息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构成互联互通的状态。

(三)“灌输式”传播较普遍,忽视目标受众的主体作用

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运行机制上,常常不自觉地采用简单、僵化和机械的方法进行信息的传播,而对受众的复杂背景和独特经历却不甚了解,具体表现在对他们的年龄层次、母语状况、学习动机、性格特征,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缺乏细致、深入地揣度、调研和分析。“只想着向别人推广什么,较少想别人需要什么。”[8]把受众看成是信息的被动和盲目接收者。比如,对于成年人的汉语教学,习惯沿用“我说你听”的方式,要求死记硬背汉语中的每一条规则,并且认真做好笔记,然后参加考试。而对如何通过以学习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培养汉语信息的主动摄入能力却用力甚少,或者说不知道该如何用力。其实,如果不真正了解和尊重受众的主观意愿、接受方式,即使投入资源再多、“独角戏”唱得再好,别人也未必消化得了。关键是要量体裁衣、因人而异,不能造成供给与受众心理期待之间的脱节或者疏离感。

四、新时代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创新是推动汉语在世界上成为更富有竞争力的语言的不竭动力。为了进一步破解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具体实践上应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要素来进行传播的守正创新。

(一)找准内容切入点,提高文化对外传播的水平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指数值,是衡量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完成好这项指标,就必须在宏观的视野下,采取有效的策划以加强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与引导力。

1.寻求共通性。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使得超越时空、跨越民族界限的中外文化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共性。这种文化上的共性或者说是契合点,容易使受众产生强烈的接纳意识,必然会为他们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比如,原创文化产品《少林武魂》首次走进美国百老汇就获得演出成功,成为中国舞台剧海外成功传播的经典个案。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剧情所表现出来的对家庭热爱的价值观,很容易进入与中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人的视野,并且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拉近彼此距离,努力寻找双方的共识和交集着眼,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双方的民族性,以和谐的理念挖掘双方在人类情感、审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共同追求;二是加强与对方文化元素的联系,选择能贴近生活、反映生活、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三是以共同的艺术语言形式为桥梁,如采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促进中外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

2.弘扬经典性。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博大精深,但未必都是金玉,难免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甚至还存在着一些封建糟粕和毒素。秉持客观和辩证的态度,通过甄别、挖掘、筛选来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对国际社会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精髓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涉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李约瑟指出:“再没有其他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的伟大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9]他对这一思想精华的阐释及传播,为从根本上解决当代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对立问题,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开拓思维方式,使独具中国特质的传统经典文化能更好地走向世界,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古代典籍为资源,深入挖掘深藏于其中的优秀基因和合理成分;二是聚焦民俗民风,通过观看戏曲演出、庆祝传统节日、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对经典文化的亲近感、体验感和参与感;三是以历史文化名人为依托,凸显内蕴丰富的经典性元素和代表性标志。

3.反映当代性。当代中国文化与时俱进、包罗万象,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为了从总体上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文化的传播上,就更应该始终立足当代文化实际,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念,改变对当代中国文化阐释不足的现状。正如李宇明所指出的:“中国更感兴趣的,是希望把一个真实的‘当代中国’介绍给国际社会,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信任中国,减少误解,广交朋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华、友华’。”[10]这里所说的“当代中国”自然也应该包括当代中国文化在内。与时代发展洪流中的社会保持平视的姿态,使鲜活的当代中国文化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以主旋律为主导,树立当代文化自信的理念;二是选取通行度较高的当代文化语料,旨在为传播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三是以人文精神为指引,确立能真正展示当代文化的品牌;四是把握时代脉搏,打造多元、深厚的当代文化符号。

(二)与时俱进,推动汉语的网络传播

快速、有效的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系统集成的升级程度,以及道与术、目标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效果。因此,必须善用科技,突破原有传播模式的种种局限,以重构汉语传播的格局和表达方式。

1.打造权威的传播平台。引入信息技术,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权威的汉语国际传播平台,以全面展示汉语信息的资源和内涵,并为远程学习提供服务和支持。比如,于2008年正式上线运行的网络孔子学院,拥有汉语、英语、西班牙语等授课语言,通过构建畅通、快速、便捷的交互平台,以视频、音频等形式,提供在线课堂、教学资讯以及中国文化的展示与表达等学习资源,对进一步提高汉语教学的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发挥了巨大作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传播进行深度整合,推动以向世界各地传播汉语为目标的权威传播平台的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富有特色的动态数据库,使用户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存储、检索查询有关汉语学习的信息资源;二是运用教育心理学、汉外语言对比等理论,研制具有针对性的课件;三是丰富信息化管理手段,设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四是开发移动终端软件,努力营造富有真实感与表现力的沉浸式汉语环境。

2.开创多渠道数字媒介传播的形态 。完善传播链条,多维度地拓展汉语信息生产的空间和途径,并且将各种不同呈现形式的数字媒介传播联动服务组合运用,以实现融合共赢、多屏传播的态势。例如,《汉语桥》节目由湖南卫视播出以后,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视频专题以及网络孔子学院、汉语桥俱乐部APP的共同介入下,形成了节目传播形式的优势叠加,不仅使各项网络互动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而且也使比赛人数、受众的参与性极大地提高,从而将《汉语桥》成功打造成富有创意的品牌项目。在当代新媒介语境下,建构以多渠道数字媒介为载体的汉语传播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理顺管理机制和体制,推进职能转变,实现媒介资源共享;二是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精准推送,突出不同的传播使命;三是做好菜单设计,加强服务建设;四是把握方向,塑造良好的公信力。

3.提高传播者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与大数据时代中的每一个汉语国际传播者都息息相关。作为传播行为的发端和起点,传播者所具有的良好信息素养,不但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而且也是从事汉语国际传播工作所必备的业务素质之一。比如,《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就针对国际汉语教学的要求,提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对国际汉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内涵,专门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全面提升汉语传播者的信息素养水平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注重培养信息意识,树立积极、主动的将信息技术与传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观念;二是加强精准操作的应用技能培训,在实践中提高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三是制定务实可行的制度,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依据。

(三)更新传播理念,赋予目标受众以主体地位

在整个汉语国际传播的空间里,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受众对能否实现汉语信息的成功解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真正实现汉语传播的价值和功能,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受众为中心来建构传播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

1.区分受众的国别化差异。分布于海外的受众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对汉语学习常常持有不同的立场、态度和行为方向,在如何接受汉语时也会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异质性。例如,具有多元化语言文化背景的美国受众,在汉语学习上更倾向于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及其配套文件作为汉语学习的理念和准则。而位于非洲东部的乌干达受众,则更加注重职业汉语能力的培训,希望通过汉语学习能为拓宽就业渠道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引导海外受众群体更好地掌握汉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背景状况进行分析:一是剖析受众的民族性格和接受心理,探讨他们在学习汉语的习惯、策略等方面的共同特征;二是关注受众的母语状况,充分发挥母语对汉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避免负迁移的发生;三是了解受众所在国与地区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语言政策、教育观念等,避免可能引起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和纷争,以及可能触犯的文化禁忌和宗教信仰。

2.激发受众的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和情感状态,学习动机是一个动态而不稳定的过程,同时也是决定受众个体汉语学习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并且“在能力是常数的条件下,行为活动的成效就取决于动机的强弱”[11]。例如,不少受众看了央视推出的节目《快乐汉语》后,就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于是愿意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汉语,直至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从提高学习的主观期待入手,采取恰当的措施以激发和维系受众汉语学习动机的策略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受众正确的语言学习观,特别是良好的汉语学习心态,消除汉语难学的偏见;二是构建汉语核心知识体系框架,努力降低其学术性;三是加强汉语综合技能训练,提升受众用汉语思维的能力;四是推动汉语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尤其是高声域领域的流通,使受众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回报。

3.注重受众的信息反馈。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内容、方式、方向以及过程进行检验和衡量的可靠标准,是强化受众反馈在传播中的地位,正如德弗勒指出:“传播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关键看传者对‘反馈’重视的程度如何。”[12]比如,为有效破除困扰受众的“洋腔洋调”问题,就需要对受众的声调学习进行专项监控,并以详细、真实的反馈作为主要依据,及时调整传播的内容和进度,以达到帮助受众掌握声调的目的。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畅通有效的渠道以获取受众的信息反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通过召开座谈会、访谈会等形式,抓好口头反馈,使受众对于汉语学习的想法、评价,特别是由受众面部表情所呈现出来的需求和愿望,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来;二是通过文字报告的方式,获得书面反馈,以准确了解受众对汉语学习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建立计算机反馈系统,让受众在放松的心理状态下,更便捷地传达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新时代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面向全球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为了真正让汉语能更快地大规模走出国门并且落地生根,笔者从文化内容、传播方式以及目标受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速汉语国际传播的思路,并对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破”与“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汉语在海外的传播速度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1).

[2] 刘艳婧,高炜.论“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的内在张力[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19-122.

[3] 哈嘉莹.语言的国际传播与构建国家形象——基于主体认知的分析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3(5):118-122.

[4] 章新胜.加强汉语的国际传播 促进多样文化的共同发展[J].求是,2005(16) :45-48.

[5] 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73-81.

[6] 李泉,杨志盛.完善教学形象规划 提升汉语国际声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4-09(3).

[7] 蔡燕.新媒体环境下的语言国际传播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0):156-160.

[8] 赵世举.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境遇及反思[J].中国语言战略,2016(2): 10-16.

[9] 龚旭萍.行将消失的遗产——中国乡土建筑的价值与借鉴[J].装饰,2002(4):62-63.

[10] 陆俭明.《李宇明语言传播与规划论文集》序[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4.

[11] 贺阳.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8(2):23-31.

[12]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3-44.


(责任编辑 丁 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时代推动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路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