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构建

王国宁,孟凡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4-02-05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也是做好各项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具有独特内涵和内在机理,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过程中须坚持人民立场、整体推进、问题导向、有机互动和持续开放的基本理念。当前,构建的基本思路包括健全以社区党建为引领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以文化浸润为抓手的宣传教育机制,建立以情感治理为衔洽的协同互动机制,建立以制度设计为支撑的动力保障机制,建立以“增进共同性”为导向的评估激励机制。


关键词: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增进共同性


作者:王国宁 孟凡丽,新疆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民族工作的原创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1]这为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方略选择,明确了实践要点。城市社区是我国城市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是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关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的内涵

从质性的学术研究角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可由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来切入解读。

“铸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创新的一大亮点和实践目标所指。从其内涵溯源看,“铸”本义指把熔化后的金属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牢”指结实、坚固、牢不可破,“铸”与“牢”合义成“铸牢”则指制造结实坚固的金属器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借用“铸牢”这一表述,是对传统民族理论研究某些误区和学术碎片化问题的正本清源,是对中华民族建设经验的重要理论升华,是构建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应时代之需”“破现实之问”的必然选择。

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其基本内涵的研究成果颇丰,分别从理论渊源、学理概念、内在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析和学术阐释。有学者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进行了分析,如王延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2]。哈正利、杨胜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包含国情家底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法治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共建共享意识[3]。周平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分界意识、命运意识、团结意识等多个面向,“从本质上看无非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对这个共同体的认知、信念、情感和进一步的想象,核心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进一步的想象”[4]。总的来看,相关研究呈现出研究视角多样、理论阐述多维等特点。

“常态化”,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必不可少、习以为常的环节达到平常的、正常的状态和预期效果,“常”凸显内部演进机理,“态”强调外在集成状态,“化”突出持久高效实践。

从词源演进来看,“机制”一词可追溯到物理学专业范畴中,后该词陆续被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并被赋予不同学科的内涵意蕴,体现出从现象描述、规律探寻到本质揭示、实践发展的认知深化,如郑杭生认为,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5]。笔者认为,“机制”指在相对完整的运转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通过彼此整合而形成相互作用、固定有序的运作模式,其外显形式为运作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的合理变化、有机关联及互嵌运行。

基于上述概念,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可引申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各要素的有机构成、内在联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运作机理、制度规范、落实举措及外部适应性”的总称,包括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构成要素,以及各构成要素集成的子机制,表现出各要素间高效协同的齿轮化运转效应,旨在推进当地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效能最大化。

二、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的重要意义

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是由当地城市社区基本属性、独特功能、所处地位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决定的,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这一机制是加强党对城市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积极探索

城市社区具有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独特优势,是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场域。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1]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和改革深入化,当地各种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汇聚到城市社会,特别是与各民族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极易出现在城市社区,我们党的基层执政能力在城市社区面临着一定考验。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科学论断的积极探索,也是党和国家推进城市民族工作落实落细的实践尝试。一方面,能够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强化社区党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角色,使社区党员干部始终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使命感,将构建和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作为检验自身政治站位、工作能力等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提升城市社区党建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聚焦水平,激发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和国家关于新时代社区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和指导意见“进社区、进家庭、进头脑”,有效促进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将社区党建引领工作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源动力。

(二)构建这一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深入到群众生产和生活中去”[6]。中华民族及其议题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契合方能形成巨大的现实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凸显社会主义属性[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其常态化机制是各民族群众共画同心圆、形成最大价值公约数的有效路径。第一,明确了城市社区特别是多民族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增进共同性为目标。该常态化机制旨在不断深化社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增进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第二,创新了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该常态化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制牵引下的互嵌互融机制体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组织领导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协调互动机制等,并以文化浸润、数字赋能等形式推进当地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赋予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实践方向。第三,营造了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特别是多民族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环境。多民族城市社区具有多民族杂居、多宗教并存特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复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重在引导城市社区各民族群众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使各民族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为提升当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营造充满正能量的人文环境。

(三)构建这一机制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固基之举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显示: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1162人,占63.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8]。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9]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巩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体系,支撑并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10]。当前,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是实现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能够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使各民族群众形成高度凝聚力、最大向心力。一方面,该常态化机制能够在社区内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生成共善规范、凸显公共价值,消除各民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出现的隔阂和距离感,补齐思想层面的认知短板,创建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模式,增强各民族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城市社会的共识。另一方面,该常态化机制和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相嵌相融,与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内在统一,能以系统性思维结合城市、辖区、街道、社区的规划远景进行统筹布局。如在物理空间互嵌上,强化以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新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的重要实践参照;在精神空间互嵌上,将社区打造成各民族群众情感相托、精神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园,与城市社区发展的人文环境相适应,为推进当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厚实的社区治理基础。

(四)构建这一机制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举措

市民化的本质是“强调新市民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不同新市民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11]。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实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转移人口日益增多,城市社区群众基础、人口结构及利益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社区各民族群众结构日益多元化,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对市民身份建构和融入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愿望变得十分强烈,在城市中受到就业困难、待遇不高等消极的社会认同情境影响后,从心理上极易以社区作为公共价值追求、个体生活体验、情感依托释放的重要归属域;另一方面也表现为融入当地社区的各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对符合时代特点和自身全面发展的社区文化产品提出了新要求。在思想方面,该常态化机制把社区各民族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作为构建标准,落实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化人的具体举措,能够增强各民族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培育各民族群众的互助奉献精神、集体意识,在增强社区认同基础上提升各民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在心理方面,该常态化机制以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主动与社区各民族群众结构变化相适应,能够促使当地农业转移人口积极融入城市社区大家庭,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心理归属;在情感方面,落实该常态化机制需综合运用社区教育、社区服务、数字社区治理等精准化策略去解决各民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社区基层干部“悬浮”于社区居民之上、“在群众身边,却离群众很远”的在场悖论现象,鼓励社区内各民族群众主动对社区弱势群体进行就业指导、婚恋介绍、生活帮助等,夯实当地社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情感根基。

三、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的理念

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应秉持人民立场、整体推进、问题导向、有机互动和持续开放的理念,这也是构建该常态化机制的重要前提。

(一)以坚持人民立场为逻辑起点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场。该常态化机制是在城市基层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话语的实践探索,其目标导向旨在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地社区各民族群众的合理利益需求、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是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实践的理论升华。只有牢记坚持人民立场,才能不断增强当地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感染力、影响力,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外显宣教价值,使各民族群众在感同身受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理解“中国之治”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坚持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掌握好工作方法、沟通技巧、办事准则,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我们党的传家宝,把当地社区各民族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各民族群众体验到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显著优势,扎紧各民族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激发蕴藏在社区各民族群众中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

(二)以坚持整体推进为实践先导

马克思强调:“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2]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作为一项系统性的人本工程,应做到对培育内容、方法、技术等的合理统筹和转型跃迁。一是要坚持当地城市社区宣传教育对象的全民覆盖性。该常态化机制的对象应包括当地城市社区内各民族群众,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二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元素全面融入各子机制运行过程。实现各子机制的无缝衔接、协同联动、多维共进,消除该常态化机制运行的碎片化问题、游离状态和冲突现象,使其成为处于整体关联状态中的有机衔接点。三是确立以达成共识为情感基础的一体化建构理念。费孝通先生指出,要使社区真正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 还得依靠居民的共识[13]。社区内各民族群众间的共识是构建该常态化机制的认知基础,在要素集成和机制运行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使各民族群众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四是增强该常态化机制的内外部协同适应性。应与当地城市社区外部文化氛围、制度环境、媒体技术等相适应,并注重内部各集成要素间相互衔接、各子机制彼此嵌入,调适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一体建构的最优样态,充分融入当地城市社区党建引领、宣传教育、文化浸润等细化举措中,扩充该常态化机制运行的内部增量。

(三)以坚持问题导向为总方法论

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也是为当前我们党统筹谋划、有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总方法论。因此,当地城市社区党组织和相关机构应将坚持问题导向作为城市社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方法论指南,不断增强具体实践中区分类别、靶向施策的实际成效,凝聚起当地各民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一方面,要以该常态化机制如何强化各民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为问题导向。通过广泛、深入、持久地发挥该常态化机制的作用,及时解决各子机制运行中的不协调问题,激发当地城市社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心理共鸣,凸显各民族的共同性特征、内在联系和外在互融体验,使各民族群众形成“共知、共情、共忆、共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建记忆历程。另一方面,同解决当地城市社区各民族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将增强该常态化机制的培育成效和维护好各民族群众现实利益有机结合,使各民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养成的重要实践价值,积极维护和珍惜各民族大团结,使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四)以坚持有机互动和持续开放为延展向度

有机互动是确保该常态化机制得以构建、稳步运行的内在要求,持续开放是增强该常态化机制适应社区外部环境的基本保障。因此,应根据当地市域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社区发展需要和社区居民群体特点,釆取适地适时适用的落实举措,以有机互动和持续开放为实践延展向度。一方面,在该常态化机制的横向运行设计上,应优化运行机制的动态架构。着力解决根本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常态化机制运行问题,处理好构成要素和各子系统的内部协调关系,积极开发社区内外资源,发挥线上线下协作优势,激发社区内外各主体参与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实现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协同共进。另一方面,发挥该运行机制纵向层面的核心凝聚和资源整合作用。应把握好当地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整体目标和具体安排部署的统分联系,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相关具体工作做到全面指导、合力推进和评估反馈,尝试推行阶段性目标细化规则和量化管理方法,实现社区治理重心下移,确保该常态化机制各环节有机互动、提质增效。此外,党和国家关于推进新时代社区建设的政策支持、制度设计等都是构建该常态化机制的外部保障,只有坚持持续开放、增强外部适应性,才能更好地盘活内部存量资源,形成具有强灵活性、大包容性、高效率性的常态化机制。

四、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的基本思路

该常态化机制形成了有机互动、耦合共生的自洽逻辑,呈现出螺旋式循环上升的发展图式,应基于其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探索其常态化运行机理,找准构建着力点。

(一)健全以社区党建为引领的组织领导机制

“个人的、没有组织的行动或者根本无力增进那一共同利益、或者不能充分地增进那一利益。”[1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是我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1]当前,应不断健全以社区党建为引领的组织领导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建的政策统筹、规划设计、工作部署的引领作用,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

首先,不断强化新时代思想理论武装。通过以“四史”教育为抓手,持续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升社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使其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形成背景、重大意义及实践指向,充分认识“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落脚点。

其次,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和负责机构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体依托,应着力统一社区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明确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系;提高社区“两委”成员的各种待遇,打通其向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晋升通道;建立常驻社区单位与社区的联动机制,明确常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职责;实施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社区干部进行系统理论培训;搭建城市下辖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区域化党建服务平台,组建由党员干部、小区网格员、楼栋长、社区居民代表、“五老”人员、社区社工、社区贤达等组成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成为促进邻里和谐、化解社区纠纷的引路人,确保党的领导覆盖全社区。

最后,创新社区党建引领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党建业务,打造“主题党日+云社区”等线上线下协同宣传教育平台,尝试推进“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服务机构”四方联动服务模式,以精准服务织密民族团结连心网,助推当地城市社区治理更有力度、深度和温度,筑牢党在城市基层社会的微观治理基础。

(二)形成以文化浸润为抓手的宣传教育机制

文化浸润是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重要抓手,为满足当地城市社区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实践需求提供了路径向导。

首先,广泛开展文化浸润社区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日常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和定期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加强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宣传,增强社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全面认知,如设置中华民族精神视觉形象宣传栏,创作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春联、墙绘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产品,以社区宣传手册、社区广播、社区公众号等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元素的具象化内容,增强社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直觉感知。

其次,不断加强文化浸润社区日常情境性教育。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浸润到一系列具体的情境教育中,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加深各民族共知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开展体现中华文化核心要义的民俗文化活动,塑造富有特色的中华文化样式,引导各民族群众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家国情怀。

最后,大力丰富文化浸润社区的主题实践形式。根据社区各民族群众的兴趣爱好,发挥社区合唱团、曲艺社、老人协会等群众文化艺术团体和趣缘性组织的宣传动员作用,将中华文化宣传教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利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社区“推广普通话”平台等大力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结合社区道德讲堂、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使各民族群众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日常交流、就业、就医等现实需要中的重要性,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中提升“五个认同”。

此外,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数字化平台,加强社区中华文化符号能动性建构。通过对中华文化资源进行深耕、细描,积极塑造社区内具有可视化特点的中华文化标识形象,利用好智慧社区APP软件、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加大对《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电视专题片的宣传,借助“云端”传播方式讲好超越民族、地域和血缘的民族团结佳话“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内容,引导社区内各民族群众参与中华文化议题的线上交流互动,实现各民族群众由近距离的“面对面”向跨越空间的“键对键”转变,进而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深刻体悟、坚定自信、高度认同。

(三)建立以情感治理为衔洽的协同互动机制

“情感的回归既是社区自身情感属性的召唤,也是各民族居民情感释放的题中之义,更是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现实要求”,是对刚性控制的制度和技术治理实践欠缺的柔化补充[16]。协同互动机制引入情感治理,通过情感方法获得特殊意义向普遍意义的过渡,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情感文化的精髓,重在实现社区情感共享和凝心聚力。在社区“情本体”社会中的“情”与“理”之间达到平衡,是构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的内在要求。

首先,积极整合社区内外分散的情感治理资源。从多维发展视域充分开发社区内外中华文化资源,结合时代特点不断赋予情感资源新的内涵和表达形式;传承中华民族基于情感连接和互信寄托的中华文化基因,构建社区各民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弥补社区传统制度治理和技术治理的情感不足。

其次,努力创造以浓郁情感文化为底蕴的社区互动环境。挖掘当地城市社区传统互惠式情感资源,以邻里关怀、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等“微服务”疏通社区建设的“毛细血管”;以结对子、定点包干等方式对困难群众、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做到精准帮扶,营造“你帮我、我帮你”的社区互助新风尚;畅通各民族群众合法表达合理利益诉求的渠道,在协商、沟通中纾解各民族群众情感梗阻,消除各参与主体交流互动中的隔阂,从而对社区情感进行吸纳包容和转化重构。

最后,大力推动社区各民族群众参与情感互惠实践。毛泽东曾说:“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17]情感互惠是建立协同互动机制的重要保障,能够弥补正式制度治理的柔性欠缺。在情感互惠实践中,应改进当地城市社区各方面的工作,重构社区“人心政治”治理实践样式;依靠情感体恤、情感共享等互动纽带,使各民族群众形成关系亲密、困疾相扶的情感互惠期许;由传统刚性的“命令式指导”“旁观式对待”转变为朋友式相互交流、协商式尊重谦让、亲人式关爱照顾,由“好邻居”真正变成“一家人”,从“帮帮忙”变成“自家事”,在情与理、情与法的合理调适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社区认同,打造基于兴趣、利益、情感、信任等基础而紧密联结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四)建立以制度设计为支撑的动力保障机制

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一词首次写入《宪法》,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等,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顶层制度设计。要保障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持续高效运行,应通过具体制度规范的精准设计予以确认和保障。

首先,有关部门应对城市社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地方法规、部门规章进行制定或修订。依托国家和地方立法机构、行政机关,不断完善具体操作方法和执行程序,注重当地城市民族工作在“增进共同性”过程中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的内在统一性。近年来,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等地均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关条例进行了修订,为大力弘扬国家主流政治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其次,应因时、因地、因人精准施策,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关于当地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和宣传教育常态化方案。通过制定逐级、逐步、逐层的分阶段教育计划和实施标准,确立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式宣传教育网络,探寻如何通过宣传教育使教育对象认知接受、内化吸收、外化践行的宣传教育机理。对社区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提供便捷高效的“主动式文化服务”,对上班族要突出趣缘、业缘纽带,对农村流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员要采取社区书屋、入户宣讲等形式提高其思想文化素质,从而激发社区各民族群众的自觉实践热情,推进社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最后,建立常态化的跟进保障制度。根据当地城市社区各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变化,结合时代特点赋予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及时更新该常态化机制中的国家主流政治文化内容,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融入转化力度;聚焦社区各民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过程中的认知困惑、利益诉求、现实问题等,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细化和调整,制定和完善社区居民公约,使各民族群众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增强制度保障成效。

(五)建立以增进共同性为导向的评估激励机制

增进共同性应体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具体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各民族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18]。能否有效增进共同性是衡量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落实成效的基本指标。建立以增进共同性为导向的评估激励机制。

首先要成立熟悉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专业评估队伍。按照分级负责、权责统一的原则,由当地党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常态化评估机构,并对评估机构成员定期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系统性专业培训,请学界知名学者讲解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理论知识、评估准则等,提升评估队伍的综合素养。

其次,制定切合当地城市社区实际的评估方案。根据当地城市社区实际,明确评估过程中增进共同性的主要内容,把监督寓于日常,建立日常检查和定期督查相交叉的评估体系,量化评估程序和操作步骤,制定针对不同社区群体的评估办法。如针对社区党组织,重点评估其具体落实、经验总结、存在瓶颈、发展思路等情况;针对城市社区各民族群众,应结合群众特点进行“共同性”量化调查和深入访谈,真实掌握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表现状况。

最后,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对于当地增进共同性较好的城市社区,培树一批高质量的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选树一批城市社区典型家庭和先进个人为示范榜样,并进行物质奖励和宣传报道,发挥示范效应,使其成为其他地区城市社区增进共同性的重要实践参照。对于存在差距的城市社区,强化对主要责任机构和负责人的责任、权力的监督,查明症结所在,对落实工作不到位或反复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反馈要求对整改落实情况及时跟进监测,着力从机制上找原因、寻根源,在持续深入整治中完善制度规范,延伸监督触角,使监督检查成为深化思想认识、压实主体责任的常态,从而对标纠偏,以查促改、以评促改,形成以上率下、层层压实的责任落实格局,牢牢把握以增进共同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命脉和新时代民族工作方向的需求。

结语

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科学论断的基层实践探索。如下图所示,在构建过程中,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当地社区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把各民族群众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浸润到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中;将情感治理优势充分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效;不断加强制度设计保障;明确以增进共同性为评估导向,使各民族群众在社区公共生活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接受和践行,牢固树立共居、共学、共享、共乐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而持续汇聚社区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不断续写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新篇章,有力推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 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1-8.

[3] 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7-02-24(5).

[4] 周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进路[J].学术界,2020(8):5-16.

[5] 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348.

[6]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21-07-12)[2021-09-28].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2/content_5624392.htm.

[7] 张淑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凸显社会主义属性[J].广西民族研究,2020(2):19-26.

[8]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R/OL].(2021-05-11)[2021-09-2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83.html.

[9]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10] 刘永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构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0):17-23.

[11] 李东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治理促进市民化目标实现的条件、机制与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2-91.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3.

[13] 费孝通.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在“组织与体制 :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社会学研究,2002(4):1-6.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15]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7.

[16] 李立.民族互嵌式社区情感治理实践路径探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1(2):17-23.

[17]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9.

[18] 严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命脉与民族工作的方向:增进共同性[J].西北民族研究,2021(4):12-15.


(责任编辑 马 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构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