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北仑模式”
摘 要:当下我国正朝着新型城市化格局迈进,大规模人口流动及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对当前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为这一挑战之解决提供了崭新路径。城市民族工作无论是规范层面的建设与执行,还是认同层面的融合与深化,乃至价值层面的重塑与转换,其内在驱动均在于此。以宁波北仑为例,着力探讨在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对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城市民族工作;社会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马晓庆 兰州大学,樊中泳 宁波市北仑区社会主义学院
一、新时代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1],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3]。党中央相关重要会议多次重申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牢抓好。作为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治理体系内嵌于整体城市治理框架之中,许多特有的思维方式与实践路径,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发展的包容度和持续性。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流动渐成大势,农村流向城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流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成为这个时代的特有现象,而这些流动人口当中,就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有碍于文化沟通上的差异和对民族问题关注的缺乏,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治理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置于一般流动人口治理范畴和框架之下。这种缺乏甄别的处理方式,一方面无法精确掌握造成矛盾的原因,也无法找到有效解决的方案;另一方面,长期对城市民族问题的结构性轻视,也为城市在进一步发展中形成稳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结构埋下了隐患。
新时代城市少数民族社会治理工作中呈现出的多重新的趋势,倒逼城市民族工作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也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命题。因此,治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是实现城市民族工作现代化的前提。近年来,学者们对城市民族工作的现代化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广泛涉及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理念[4]、方式[5-6]、内容[7-8]、路径[9-10]和体系[11-12]等研究内容,这些成果对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但近期关于全国不同城市民族工作具体实践的研究并不多,尤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对现行的城市民族工作实践进行探讨的文章较少,北仑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的一个实践探索。笔者通过对北仑推动城市少数民族工作“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到关注城市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问题,再到对全方位推动城市少数民族社会治理的“四微模式”等民族工作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展现北仑城市民族工作的生动实践,“北仑模式”由此也被作为试点标准向全国推广,北仑民族工作的探索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其对全国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我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是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在迈向“两个一百年”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上,进一步把“中华民族”引申为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形成的价值主体、制度主体及行动主体。在价值层面达到认知趋同的同时,文化上和而不同,呈现参差多态中亦错落有致。在制度层面以精准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姿态结合服务的心态,对民族工作一视同仁而又有所区分。在行动上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多民族参与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格局。而这一切皆基于“中华民族”这一兼具历史传统与现实内涵的概念,也基于现代性思维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凝心聚力之共识的支撑。
北仑坐拥世界级大港——北仑港,以及五个国家级开发区,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兼具海上贸易重要窗口的战略地位,其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及优惠的区域政策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人口。全区90多万人口中,外来人口达56万人,是典型的流动人口聚集区,其中少数民族成份46个,达4.2万余人,其中流动少数民族约4万人,户籍人口3000多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5%,人数增长非常迅猛。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9个民族。庞杂的少数民族群体,多元的社会阶层,无论从难度还是广度都使得北仑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治理面临着挑战。基于此,北仑围绕“民族团结”与“城市发展”这一对基本目标,以“凝聚共识、精准融入”为牵引,以“公平发展、平等对待”为抓手,以“持续服务,打造生态”为导向,针对城市民族特有的规律,经过摸索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民族治理体系。
二、新时代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14]北仑城市民族工作正是从此意出发的。
首先,着眼于打破身份认同壁垒,并将增强团结,创造条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其工作的核心,从而实现“小聚居”到“大融居”的结构性转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以情促融。北仑民族工作在执行力方面,始终以“落细落实”为特色,并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无论是对少数民族的困难帮扶,还是对少数民族关心关爱,都把“情”字放在首位,通过帮扶、走访慰问等形式,让城市少数民族群体获得城市的认同感,打破因为民族心理造成的孤独感和怀疑感,融入城市整体的氛围之中。如设立个性化窗口,实现精准帮扶,针对区域内少数民族群众在生活中的特殊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活动,使服务管理工作更加到位。
二是以行促融。充分挖掘少数民族的特长,创建民族工作特色品牌,坚持民族工作主题系列化,推动在城市背景下少数民族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例如凭借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特点形成的“民族之花文艺轻骑队”,促进各民族互帮互助的“好媳妇之家”,以及结合实际需求而形成的“青峙社区少数民族职工及子女社区融入项目”“百灵社区少数民族融合安居公益项目”等特色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城市本身的社群发展和形态营造,通过为少数民族搭建平台,提供资源,促进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行动力。在这些活动的设计、执行、参与、总结中,寻找到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的价值,不断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三是成长促融。民族工作充分介入少数民族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成长过程,以全生命周期为视角,在保留少数民族后代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在其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如“56小花”项目,将流动少数民族未成年人集中居住的谢墅社区作为试点,“56小花”项目重点引导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积极适应流入地城市生活,转向推动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关爱流动少数民族下一代的融入成长,其以“家庭成长、学校提质、企业体验、农村实践、社区服务”为核心,破解流动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无人管、融入难、成长烦恼多、心理素质差等难题。近年其形成的特色品牌,涵盖农业劳动、企业体验、艺术培训、志愿公益等近20个组织。成立“56小花”亲子社,搭建家庭沟通交流平台,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活动,已先后举办“亲子采摘”“池塘捉泥鳅”“蛋糕DIY”等8期活动,累计参与150余户家庭。开设“56小花”农夫体验营,建立十余个果蔬花木实践基地,目前已开展火龙果花果观察、桃园写生、白枇杷采摘、助农劳动(锄地、挖花生等)等活动,累计12期参与青少年150余人。开展“手拉手”活动,让不同民族、不同年级的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设立“环保体验岗”“服务体验岗”“公益体验岗”等“56小花”企业体验岗,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目标,启蒙人生、规划未来,为本地及输出地培养未来的合格建设者,累计参与活动60余人次。在新棉村成立民族少年宫,免费开设“56小花”欢乐吧,采取“课后托管+素质拓展”的方式,涵盖书法、剪纸、摄影、绘画等项目,连续4年8期960次公益服务,400多人次享受免费课程近2000小时,填补了放学后家庭管理的空白,改变流动少数民族家庭对孩子素质教育的不足,促进各民族孩子共同成长。这些项目塑造了城市少数民族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国家意识。这些现代化意识的构建,与少数民族特色并无冲突,且为少数民族第二代、第三代顺利融入城市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其更为平顺地融入城市现代化进程之中,推动城市的多元发展。
其次,以公平发展为切口,将“离心力”转化为“向心力”,实现行动共同体的构建。许多城市中出现的涉及少数民族的社会问题背后,往往是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被忽视,民族工作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尺度把握不好,从而会导致其对城市发展的“离心力”。如要实现城市少数民族向共同体迈进,关键要解决城市少数民族发展问题。北仑借助“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等四微模式的建设,直指城市少数民族在工作和生活发展中的需求场景与沟通平台,为少数民族融入城市提供了切实的机制。
“微窗口”主要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律咨询、就业咨询、子女教育、民政救助、帮困扶贫等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由于少数民族在城市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许多个性化的问题往往因缺乏相应服务而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产生疏离城市的心态。北仑“微窗口”模式,不仅为少数民族提供了多样化的诉求解决路径,而且为城市少数民族人口通过享受公平的公共服务从而融入城市公共生活提供可能。“微热线”同样是这样一种模式,不同于“微窗口”的实体存在,其更关注于建立一种信息链接的模式。如大碶街道学苑社区24小时开通的“阳林热线”就为少数民族,尤其是新疆高中班,解决了20件难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我是阿克苏人,2009年来宁波上高中。高中毕业时,考上了西南大学,但我们家太穷,而且爸爸说女孩子读完高中就可以了,不用读大学,让我回家嫁人。我就给阳林热线打电话,当时只是想找人诉苦,没想到平台联合学校联系我的爸爸并给他做思想工作,并为我募集了学费,我才顺利进入了大学。(被访者DLNR)
同时,借助手机和PC客户端开展党的理论、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知识和少数民族活动等信息推送功能,也为帮助少数民族及时了解政策,推动信息疏通与规范少数民族行为提供了持续有效的路径,使得许多因为个人恩怨造成的矛盾隔阂得以在问题发生初期就能解决,城市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度及对城市的认可度得到增强。在事业发展上,以“微组织”提升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的“获得感”,以“微平台”打造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公平感”。在政治需求上,通过“微组织”形式,在街道、民族工作重点社区(村)建立1+N+N民族工作领导机构,党政领导联系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机制;1+10+N民族社团组织网络,使得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参与到城市发展之中,形成城市少数民族群众与基层党组织及基层政府更加紧密的纽带关系。共同解决民族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在城市中的政治地位,增强其参与城市发展的积极性。而在工作需求上,北仑政府建立“微平台”,关注就业公平和机会平等。一方面,通过流动课堂、错时学习、技能比武等方式提升少数民族的就业技能水平,免费提供30余类文化技能培训。
我是和田人,我们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来到北仑之前,我们一家六个人,住在两间小小的房子里,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村里组织外出打工,我报名了。然后把我分到北仑一家电子工厂上班。刚开始每月工资是3200元,后来,我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和比赛,现在,我组装电子产品熟练的很,目前可以拿到每月8000元,我把多的钱寄到家里,我们家现在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ARK·TRD,男,27岁,维吾尔族,北仑区电子厂工人)
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开设网上就业超市、举办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拓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渠道。成立少数民族创业联盟,将少数民族企业主联结起来,连点成片,带动大家抱团致富,精准帮扶少数民族创业增收。如设立“知联同心”就业创业指导站、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站等平台,举办“我身边的创业大咖”等创业交流会,邀请北仑区事业有成创业者、企业家或者成功创业的大学生们,与来北仑打工创业的少数民族群众,民族班毕业生分享创业经验。这些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的广度与深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可靠的基础。
最后,以价值共生为导向,打破传统单向管理,形成协同发展的多元生态机制。北仑坚决打破传统单一的治理思路,坚持以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少数民族治理现代化体系营造,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社团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作用。诸如发挥社团内部自治功能,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动社团参与公益服务,助力城市建设,还包括推动社团服务购买机制,实行民族工作项目公益化运作。如在辖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班,明港中学内高班建立的“校地协作”共建机制。联合打造以辅导员米娜瓦尔·艾力名字命名的“米娜工作室”和明港中学新疆部“雪莲工作室”,以“七彩风”为工作品牌,建立起重大活动共商、资源信息共享、就业创业帮扶、优秀典型树培等一系列合作制度,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在学习生活、就业实习等方面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全方位服务。成立少数民族学生参与的“七彩风”民族文化艺术团,参加市、区文艺演出40余场。邀请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微型马拉松”欢乐摄影跑、“迎新诗朗诵”“新春庙会”“九峰山微信计步赛”、杨梅节、桃花节等活动。2013年组建的全省首支少数民族大学生城管义工服务队,走上街头,开展跨门占道经营行为劝改、慰问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城市管理、“五水共治”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以上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少数民族融入城市发展,促使少数民族群体建立新的身份认同与价值认可,构建深度信任关系与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城市少数民族社会治理工作的稳定和有序,达到与城市共生发展的新局面。
二是推动城市少数民族管理标准化构建。由于现实中管理者的更替,许多治理体系中的方法及价值的延续,都可能遇到阻碍。因此,在2019年,北仑通过省首个民族工作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制定并获准发布全国首个城市民族工作省级地方标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指南》。这一标准对定位现有的治理体系,推动现有治理体系优化,促进传承延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价值驱动优先。如何保证体系制度由外到内、外化于行、内敛于心,是从治理体系现代化走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也是保证城市少数民族能够持续融入城市,推动城市发展,营造多元氛围的重要保证。
三、新时代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启示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民族工作都是基于本城市治理体系框架下所进行的,虽然基层实践经验丰富,但一定程度上缺乏理论指导与覆盖范围广的体制机制建设[15]。宁波北仑区之所以能获批全国首个城市民族工作省级地方标准《城市民族工作服务指南》,是因为北仑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发展的城市民族工作方法。可以说,“北仑模式”的开创蕴含着整体民族心态的跃升,也关乎城市治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现代化转向。符合承袭“重要窗口”,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宗旨和精神,更为全国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当下对于北仑的城市民族工作建设,在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只是开始,未来还需要精进。
“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础在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根本在于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核心在于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关键在于推进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重点在于推进城市少数民族社会融入。” [15]城市民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有效载体,也是推进城市少数民族社会融入,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举措。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指导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中,首先应因地制宜,将地方特色与国家政策相结合,积极发挥各级政府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其次是将城市民族工作中注重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调和民族关系,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推动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等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城市民族工作清晰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最后要让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既能进得来又能留得住。在全面高质量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背景下,这些对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治理,城市生态的建设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还需要社会各界倾注大量的心血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作重要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4-09-30(1).
[2]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EB/OL].(2021-08-28)[2021-09-10].https://www.ccps.gov.cn/tpxw/202108/t20210828_150303.shtml.
[4] 郝亚明.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4-20.
[5] 严庆.治理与当前中国民族事务管理的治理化转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5):44-49.
[6] 曹爱军,杨鹍飞.论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阻滞因素与破解思路[J].云南社会科学,2016(2):90-95.
[7] 万尚庆,徐超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基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实地调查[J].行政与法,2016(5):82-90.
[8] 王换芳,郑信哲.略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情感尊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45-48.
[9] 石亚洲.大数据时代民族事务治理创新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12.
[10] 冉鹏程.“互联网+”视域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治理创新路径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16(7):12-14.
[11] 郑信哲.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演进及其展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22-30.
[12] 张继焦,孙梦华.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城市民族工作[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21-27.
[13] 中共中央党校.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EB/OL].(2021-08-25)[2021-09-10].https://www.ccps.gov.cn/xtt/202108/t20210825_150266.shtml?from=groupmessage&ivk_sa=1024320u.
[14] 习近平的民族观[EB/OL].(2015-08-24)[2021-09-10].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0824/t20150824_519638699_2.shtml.
[15] 陈永亮.关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思考——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J].民族论坛,2014(12):71-74.
(责任编辑 哈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