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有倦怠,莫如长住画中 | 古风小人国签名本限时赠

纯一 给孩子 2022-09-14

今年秋天,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在故宫的展出算得上是帝都一大文化事件。

许多去看的朋友都被这卷青绿山水迷住了,感慨:

真想住到画里去啊。

这种愿望,与千年前宋人的理想并无二致。

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

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

中国的山水画,山水间经常出现豆大的小人,或行或卧,几椽草庐茅屋结于山坳水滨。

在古人的观念中,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才会在《千里江山图》中看到旅人、渔夫、隐士等种种人物。

他们在自然中生活,有的在山间漫游,驻足欣赏风景,有的在居所烹茶下棋,悠然自得。

古人对生活的诗意叙事,也就此借由绘画而得以实现。

在拥挤喧嚣、石头森林一般的当代都市,这样的生活理想总是被忘却的,直到某些契机出现。

比如,某个阴郁的雾霾天,一卷青绿山水展现在眼前。

更快捷的方法,是直接穿越回古代。

鱼山的画,就像是打通了一条时光隧道。虽然画风是中国传统的,细看画中人的言行举止,却又分明是现代人的样子:上蹿下跳、鬼马调皮。

仿佛忘却了时间一般逍遥自在。

更有趣的是,画里的瓶瓶罐罐、草木虫鱼,全都变得比人还高大,成为房屋、坐骑……

小小的人儿,有的躺在树叶上,和萤火虫窃窃私语;

有的骑上白鹤,和蚊子大战云端;

有的攀上瓶口,想捞枚果子饱醉一场……

 恋爱,也是扛一支高过人的硕大玫瑰表白。

用鱼山的话说:

器物花草之间,已微见山水悠游之乐。


这种小大颠倒的趣味,始于沈复《浮生六记》: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鱼山进而思考,庄子所说的“与天地精神往来”,难道仅限于宏阔之物吗?

当画下这些充满生机的活泼小人时,他发现,其实,

除了大山大水,我们平时习见的案头清供、花草盆景,都能成为“卧游”之景,

进而成为我们寄托生活理想、进入自然的途径。

 

鱼山本名曾仁臻,职业是建筑师。

他既是一个表面不苟言笑、身上散发“古人”气息的80后,

也是一个实际童心洋溢、大隐隐于市的创作者,

更是一个身体力行、实践创作理念的生活家。

鱼山一直热爱中国传统园林和山水,2014年,他辞去工作,开始逐一考察、寻访江南园林,并遍游山水名胜和古村落。

他感到:

此间独自畅游林泉,日日皆似入画居游,羁困于尘世之心境渐别开生面,始觉天地巧蕴生机,自然别藏真趣,遂愿一生清守此业。

开始画画,是因为看到古人在研习传统造园这件事上,常常将山水画的创作训练作为首要甚至直达门径, 他便尝试将绘画作为设计研究的一种方法。

画着画着,在作为主体的研究性绘画外,渐渐也多了不少闲来戏笔。在这些淘气的小画中,有对山水居游的思考,也有对生活的诗意化记录,和喜剧意味十足的想象叙事。

高居翰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某一类主题总结为“诗之旅”,鱼山的画,某种程度可以说是现代人的“诗之旅”。

曾有粉丝在他的画下留言:

若我能拥有其中一幅画的幸福,余生也足矣!

这一幅画的幸福,关窍就在于借用传统的自然观,重新审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

鱼山用画,让人们轻松地重新找回自然的乐趣。 

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诗意:

就花而居

虽一人却不孤独

身着白袍

栖宿于草木间

抛却世俗之念

片叶飞花,抓住越来越不分明的城市四季:

 

攀着柳枝的尾巴

在春色中荡漾

轻驭蜻蜓

便能遍览美景

夏日炎炎

花露中间正好眠

烈日当头

荷花为床叶作榻

秋风起

银杏盖屋

青果一枚即过冬

撑一柄叶伞

从皑皑冬雪

回到红泥小火炉边

宅在家里的日子: 


若想快意恩仇

只需竹叶当剑

下雨,微凉

适宜卧游书海

清茶一杯

抵十年尘梦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假如古人穿越到现代:

 

镜里镜外

一般对弈

天涯,咫尺

去不了五岳,五岳自来画中:

草间奥运,拿到了骑蚂蚱项目的金牌:

这些尺方大小的水墨画儿,都收在了《草间居游》一书中,一共有两百余幅,分为“案头居游”和“草间居游”上下两篇。

在“案头居游”中,鱼山用画笔将日常所见的各类器物,包括瓶瓶罐罐、纸砚笔墨等改造为供人居住的房屋空间;在“草间居游”的十个小系列中,鱼山笔下的小人们走出器物,畅游于花草自然、天地万物间。

 

“案头居游”篇首语

文 | 鱼山 

2015 年初春,一位朋友邀我以“案头的风景”为题作一幅画。当时我正日夜伏于案头经营自己最初的“幻园”,琢磨如何将身体带回山水画之中,如何入画居游。初见画题,脑中首先浮现的是历代绘画中一贯的案头清供:静静陈列的文房四宝、奇石香炉以及各种花草盆景。这是被人画僵了的题材,我无意重复。扫视自己的案头,花草器物之间,各处散置着朋友送我的小玩物:有渔翁泛舟垂钓,有白鹅敛羽浮游,有黄牛昂首叶下,有鼓蛙蹲匍荷中,乌龟似潜于碟池,蜗牛犹出入笔丛……还有一组微缩的陶瓷亭塔,被我用几式小桥勾连于案前。

拍摄:“谁最中国”公众号

这案前间杂着各式“活物”的笔洗笔架墨碟书册,如果忘记尺度,岂不就是可以居游的园子?而“幻园”,既是想象中的园林,又何必拘泥于物象之大小真假?只当守其居游之意,则园之形意自可通变。于是我绘了一幅《案前悟园图》,画拇指大小的人物出入于案头花草器物之间,借瓶为山,截枝为树,或隐或现,或出或入,你来我往,幻想了一番热闹的微观园林居游世界。

初将居游之事带入案头世界,便觉对自己理解园林中有关身体入画的讨论有所助益,而案头世界之观想又是常人之日常,可诱发人们于现实之外以特殊视角重新想象居游之事,亦颇有趣。我遂将“案头居游”作为自己研习园林绘画的一个辅助类别,经常提笔尝试。于是就有了蜷躯慵困卧于草庐的小人儿,有了引颈闻香濯足花下的小人儿,他们或缘瓶攀藤,或骑枝偷果,时倚瓷台而居,时寻花开而游……器物花草之间,已微见山水悠游之乐。

在经营器物花草间的各种人物活动之时,我遂将视角慢慢转移至“器”。按老子的说法,“器”之虚空当有“室”之用。我便有了强烈的将“器”转化为人可以居住的屋室的愿望。于是瓶瓶罐罐上开始出现了门窗,窗里出现了桌子椅子等家具—器物的内部空间被呈现出来,成为小人儿居住的各式各样的家。我甚至还用梯桥在瓶子罐子间勾连出了亭台楼阁,将居住的空间形态分出了上下。这些家,都还保留着器物与花草共处的模样,似一个个迷你的花居,小人儿围绕着“器”之内外便又展开了一番有趣的生活。

这些微观生活,都是围绕自己日常所见一定之器物发生,与想象中更贴近自然山水居游的活动仍有距离。古人言“随物赋形”,吾之物在“山水居游”,则器之形当与之匹配。因此,我进而尝试改造器物。其后所画之器,始有如山之余脉者,如谷间一泓者,列花如林,围壑幛岩…… 其情其意,似不知所在案头器物间,不知所在林泉幽谷间,只缘身在其中,怡然居游。

 

案头居游,幻园一隅,目寄心想,山水滋义。



作者简介

曾仁臻,号“鱼山”,建筑师

专注有关中国园林和绘画的研习

曾工作于北京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2014年创立幻园工作室

创作了大量有关中国园林、山水、空间与人的关系的研究性画作。

已出版:《幻园》《借天工》《草间居游》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1327jt0zfo&width=500&height=375&auto=0


《草间居游》

作者:鱼山

页数:272

装帧:精装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策划出版:活字文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网店已有售,购买请戳↓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60494.html

 

送福利啦!

转发本条微信至朋友圈,

周四中午前,将本条分享的截屏及您的手机号码发送回后台,

我们将为转发条目下点赞数最高的三位读者送出作者题词签名本

截止日期:11月2日(周四)12:00


仙人戏草间。

游迹从风起,

长啸在花前。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草间居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