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

其他

唐亚明:​他乡犹记桑梓情

退休后的唐亚明,依然保持着唱歌、写作、旅行和做中国美食的习惯,他太懂得“既生活在这里,又生活在别处”的人生真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自从来到小活字后,却迫不及待地想把毕生所学都用于中国的图话书出版,他更是期望中国的传统故事能够在世界童书领域呈现出一道别样的风景。——朱慧唐亚明唐亚明,1953年生于中国北京。当代资深绘本编辑、作家、翻译家。1982年前往日本福音馆工作,2018年正式退休。现任中国小活字图话书总编辑。曾任日本儿童图书评议会(JBBY)理事,意大利博洛尼亚图书博览会绘画奖评委,丰子恺图画书奖评委等。担任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会长、日本华人教授会议理事至今。编辑、翻译、创作、出版过的优秀绘本多达百部以上,作品屡获各类国际级图书奖。他乡犹记桑梓情文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独家专访唐亚明 |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人生最后的时光

11月2日,“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逝世,在童书圈引起不小的震动。松居直是很多童书工作者和妈妈们走上绘本之路的引路人。他出版的绘本很多家庭的书架上都能找到,《绘本是亲子感情的脐带》《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等绘本阅读理论著作,也是开展绘本阅读的“圣经”。松居直松居直的三本绘本阅读理论著作松居直先生一生不仅在日本挖掘了众多的图画书作者,创作了众多优秀图画书,而且也是中日友好的使者。他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竭力帮助中国发展图画书事业,也在我国播下了很多图画书的种子,促成了《桃花源的故事》等优秀原创绘本的问世,成为中日友谊的见证。1982年,松居直邀请一位中国人加入了日本福音馆,他就是“小活字”如今的总编辑唐亚明。唐亚明与松居直共事40年,是与松居直接触最多的人之一。这次松居直先生逝世的消息,就是唐亚明最早告知国内童书圈的朋友的。那么,松居直先生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怎样度过的?他一生完成了哪些重要的工作?11月6日晚,我们连线了身在东京的唐亚明老师,就一些相关问题采访了他——Q=给孩子+小活字A=唐亚明Q:唐老师,您好!这几天看到童书圈都在转发松居直先生去世的消息,我记得松居直先生的夫人身纪子今年五月刚刚去世,当时您还写了纪念文章(唐亚明:怀念松居身纪子),不到半年又突然传来松居直去世的消息,感觉很突然。松居直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光是怎样的情形?A:松居直去世的消息是我最先传给国内的,因为我是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就给我认识的一些童书圈的同行们发了信息。当时日本还没有报道。从1982年跟松居直相识以来,整整40年,在疫情之前,这40年中我们几乎是每个星期都见面,经常在一起说话吃饭。跟松居直这么密切地接触,可能他家的孩子都没我这么多,因为他的孩子在国外、外地,像这样的日本人都没有,更别提中国人了。所以对我来讲,听到他逝世的消息,都不是一般的这种悲伤,可能超出了这种悲伤的心情,因为太巨大的悲伤,就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觉得一片空白(说到这里,唐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包括他夫人去世以后,我都马上就可以提笔写文章,但是现在我觉得都暂时写不了,只觉得一片空白,反正就这么一个状态。1987年,松居直夫妇和唐亚明全家Q: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松居直先生最后都见过哪些人?您跟松居直共事多年,最后跟他见面是什么样的情形?A:除了我以外,松居直最后见的中国客人可能是国际IBBY的主席张明舟先生,是我领他到松居直家,跟他们夫妇见面的。这是他几十年以来对中国友谊的最后一次直接表达。在疫情开始之前,他的耳朵就基本上听不清楚东西了,我还记得我给他买了一个扩声器,可以把人说话的声音放大,让他用了一下。但是他觉得还是不喜欢带电的声音,还是受儿童图书的影响,觉得电的声音不好,不想用,后来把扩声器给他儿子去做讲演用了。后来他就进了养老院,由于后来疫情管理比较严格,养老院不能探望。一般的养老院几个月才能隔着窗户,在外面用电话的形式来探望,所以就没法去看望他,这个也是非常遗憾的。因为没有人探望和交流,他后来老年痴呆的状态比较严重了,她女儿说,连她都不认识了。她跟我开玩笑,说:“唐桑,可能只有你他才能认出来,我们他都认不出来了。”——就这么一个状况。但是说实在的,他去世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在他夫人去世以后,他就已经比较衰弱了。他身体很好,没有任何其他疾病,但他跟他夫人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一辈子基本上是形影不离,所以他夫人去世以后,他大儿子也说他可能也长不了了,我们就都有精神准备。松居直夫妇在中国的火车上说实在的,在他去世之前,我已经开始想准备写个他的文章,但是写了个开头就有点写不下去。回想起来,跟他的回忆太多了,也有的是不知从何说起。认识我的时候,他是56岁,以后他数十次对中国的访问,他的书的汉语翻译,除了因为我做编辑时太忙没能翻译《我的图画书论》,其他所有他和中国人说的话,和中国人的交流,都是通过我的口来传达,来翻译出来的。这一点,是我能做的一点帮助他的事,也是对他的一个回报。因为他之所以希望培养一个中国人做童书编辑,也是希望最后能够帮助中国发展,这是他的一个信仰,一个理想。日本非常有名的图画书作家加古里子,曾经跟松居直说:“我觉得你一辈子最好的作品就是唐亚明。”他和夫人都笑着说“是的”,说最好的作品就是培养了这么一个中国人。他对我的确是当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他当一个慈父、恩师来看待。松居直和唐亚明Q:1982年您与松居直先生第一次碰面的情形是怎样的?松居直先生当时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邀您去福音馆工作呢?A:1982年,松居直夫妇作为日本少儿出版代表团成员首次访问中国,在中国音乐家协会工作的我,有幸担任代表团的翻译,没想到这短短一个星期的翻译陪同,他就觉得我还不错,请我到日本,进福音馆,破天荒地在日本出版界收了一个外国人,一个中国人。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这在日本的出版界还是很少见的。甚至从全世界的出版社来看,让一个中国人当正式的编辑,用外语来工作,来编辑书籍,这也是非常少见的。1985年,唐亚明进入福音馆第三年,风华正茂他破天荒地做这样的事,当然可能因为我们有比较相投的地方,更关键的,我想可能在二战时,他的两个哥哥战死在了菲律宾的海上,他一直认为战争是一种非常大的灾难和破坏,而且日本侵略中国,这实际上是日本人的一个耻辱。就这一点,以前日本政府是多次否认侵略中国的,只说是进入了中国,保护了中国不受白人的统治——很多日本右派的政治家到现在都这么认为。但松居直每次在中国讲演,开头必然讲一句话:日本人对中国是有罪的,是应该向中国人民道歉的。他之所以发展儿童图书,就是为了培养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这么一代日本人,培养跟以前军国主义时代不一样的日本人,这是他的一种信仰。基于这种信仰,他可能希望培养我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编辑。当然他是一位企业家,他当然也有出于企业和经济的考量,但他基于这种信仰,希望对过去的历史,作为一个人来负起责任,而不是逃避责任。他是用行动希望中国跟日本友好下去,人民友好下去。Q: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序中曾说:我作为一个日本的出版人,常感到对中国负有责任。这是因为,中国儿童书的出版在20年代就达到了相当高的国际水平,然而30年代以后却由于我国的侵略战争蒙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我一直希望能为中国出版界做些事情,哪怕是一点点也好。他自1981年起来中国交流,直到2011年85岁高龄在北京做了最后一场在中国的公开演讲,已经整整持续了30年。在此期间您作为翻译一直陪同,从您的角度看,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坚持下来的?A:我觉得他有刚才说的这样一种信仰,才一心一意想帮助中国把出版事业,尤其是童书事业搞上去——因为没有人强迫他非做这个不可,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想在中国赚钱是非常困难的。中国当年的经济水平和物价,和日本差几十倍,但是他大量地寄送图画书,给好几个出版社和国家图书馆免费寄书,寄了几十年——这种精神,我觉得还是有一种高尚的东西在。2019年,松居直、张明舟、松居身纪子、唐亚明,久别后相会于东京当然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可能也出于远大的战略眼光,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可能性,包括培养我进福音馆,对日本的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好处。他曾经说过,希望他的职工身边有一个跟他们不一样的人,一个外国人,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他这种想法跟一般的日本人不一样,日本人是比较抱团,比较排外的,但是他就是希望我们旁边有一个文化不同的人,这样对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刺激。我还想说一件事情,松居直去世以后,日本的大部分报道说的是“编辑松居直”去世,而不是什么“社长”“董事长”,安一个伟大的头衔,认为这样才好看。他们认为编辑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虽然松居直后来也当过好多“长”,但写的基本都是“编辑松居直”,日本人觉得编辑才是真正引以为豪的职业。松居直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就是作为一个编辑,发现了很多的人才,出版、编辑了很多好书,而且他编辑的书引领了二战后的日本童书走向了新时代,走向了新的道路,这是他的最伟大之处。200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澳门大会期间,松居直与唐亚明、蔡皋在讨论《桃花源的故事》的草稿Q:松居直先生也一直关注着中国童书的发展。您说过,1985年左右,松居直先生来中国看到儿童图画书当时的现状,感到非常痛心。他为了促进中国绘本的发展,还用自己的稿费和版税筹办了小松树奖;“小活字”成立后他也密切关注原创图画书作品,参与设立了“松居直推荐”的栏目。推荐了《妈妈你在哪儿?》《妈呀!老虎来了!》《肉包子和铁包子》《我家有恐龙》《青蛙绿马》等原创绘本,赤羽末吉先生的《灯花》《九兄弟斗土司》《猎人海力布》《龙牙颗颗钉满天》等引进绘本,策划了《万里长城》,出版了《松居直绘本思想精髓》,可以说松居直先生也一直在助力中国图画书的发展,经过这些年,松居直先生对中国绘本的发展和变化有怎样的感想呢?A:他第一次来中国时碰到了我,我给他做翻译,他本来是抱着希望,觉得中国有几千年的古代文明,是日本的老师,但我陪他进书店,他一看说他太吃惊了,没想到中国在这个领域这么落后。我到日本以后也感觉到,当时中国在童书这个领域,和日本可能有30、40年到50年的差距。当然最近10年,中国大步赶上来了,发展快了,但是当年的差距确实是特别大。他觉得这样不行,中国这么好的文明古国,孩子怎么能够读这么粗糙的东西?所以,他首先提出来,跟那时候的国家出版局联系,希望到中国各地去宣讲图画书。我就找到当时的儿童出版负责人严文井先生,他安排了国家出版局第一次去中国全国的演讲,1987年的年初,举办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演讲,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包括云南一些非常偏远的地区。我记得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讲图画书的时候,去了很多人,讲了很多场,大家的反应非常强烈,但是因为当年中国经济的状况还有各种情况,所以讲完也没有直接的效果。2006年,松居直在北京宣讲绘本松居直发现这一点以后,就提出来要用自己的稿费做一个图画书奖,还让我起名字,我就想到“小松树奖”,后来在北京、上海都举办了,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图画书奖。遗憾的是办了两届就不了了之了,他捐了5届的稿费,两届之后,就连奖金都找不着了——这就说明了当时我们国内商业主义刚刚兴起的这种混乱状况,但他还是坚持不懈,希望要帮助中国发展。我陪同他去了我们国内很多趟,播下了很多绘本的种子,在当时还没太看得出来,后来就慢慢生根发芽,比如蔡皋、于大武、周翔,还有阿甲……现在活跃在国内的这些图画书大腕,都是受松居直的影响成长起来的。左起:蔡皋、唐亚明、松居身纪子、松居直。1996年8月,松居直应邀来长沙讲学和访问后,前往武陵源采风,此次采风后,《桃花源的故事》出版。蔡皋《桃花源的故事》另外一个他做的比较重要的工作,是他当年在IBBY国际儿童组织评议会任职时,他提出希望中国能加入,因为当时中国有3亿儿童。他让我问严文井,严文井建议让松居直给中国的总理写封信,后来松居直真写了,这个信由我翻译成中文,后来通过中国大使馆递到赵紫阳的办公室,后来果然严文井就告诉我,中国同意要加入IBBY国际组织了。在我4年前退休以后,就开始了“小活字”的工作了,松居直他是非常高兴和支持的。他曾给小活字录像录音,谈中国的情况。“小活字”的书,虽然他不认识中文,但也兴致勃勃地要看,所以我经常把书给他看,有的他确实是赞不绝口,比如说车丽娇的《鸡妈妈的蛋宝宝》,他就很喜欢,他说:“这个小姑娘还是有才华”。最后果然车丽娇很能坚持,到现在还一直在画。他就是有非常敏感的直觉来判断一个人,一个作品,这一点确实是非常出色的。车丽娇《鸡妈妈的蛋宝宝》他比较健康的时候,我编的书会经常请他提意见,有时候他很忙,但是可能只是一句话,就可以对我有很大帮助,比如说编《富士山歌历》的时候,我给他看,他说:“用日本的和歌好”,就这一句话,就给我捅破了窗户纸,我一下豁然开朗。《富士山歌历》他的一句话,他的直觉,他多年的经验,就能给我指引方向,他说这个不错,我就很有信心;他说可能对孩子有点难,果然这个书一般都不太成功。Q:松居直先生挖掘出了很多的绘本大家,像安野光雅、赤羽末吉、加古里子、林明子,这里边任何一个单拎出来讲可能都非常精彩,比如我知道安徒生奖获得者安野光雅最开始其实是松居直儿子的美术老师,是在松居直的鼓励下才开始创作绘本,后来逐步成长为日本的国宝级绘本作家。类似这样的故事,能不能再给大家讲一讲?A:今天他的儿子写了一篇文章,说到安野光雅是他手工课的老师,松居直去参观学校,觉得这个老师讲的课跟别人不一样,就见他,问他愿不愿意画图画书,这样日本就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绘本画家,后来还拿到了安徒生奖。安徒生插画奖得主安野光雅赤羽末吉,是50多岁才开始画图画书的业余画家,松居直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好处。在他的培养下,诞生了日本第一个获安徒生奖的画家。加古里子,他是工学博士,画画是业余的。松居直看他画的水库,画的人,一眼就看出他的画里包含了孩子喜欢的这种温暖。2011年,唐亚明、加古里子、松居直在北京的长城展示绘本《万里长城》他培养起来的人太多了,举不过来,比如说日本最畅销的绘本之一《古利和古拉》,作者中川李枝子是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松居直就看出它的好处,把它做成书,结果畅销了60年。《古利和古拉》Q:福音馆在松居直的经营下,发展成了日本最大的专业童书出版社,作为亲历者,您认为松居直先生有怎样的经营秘诀吗?A:我觉得一个是他的天分,再一个就是他从小的家庭环境。他的叔叔是日本一个非常有名的画家,他父亲这边祖祖辈辈是京都一带的丝绸商人,所以他既有文化素养,又有作为商人的这种商业感觉,所以他能出色地把商业跟文化结合在一起。同时他又有比较坚实的信仰,因为他后来跟夫人信了基督教,从善助人,成为了他的一种精神支柱。再一个,就是他对日本近代史的认识,对战争的反省,对中国的歉意,这些后来都成为了他工作中的动力,形成了他的审美观。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在福音馆上班,没有人告诉你几点上班,几点下班,都是自觉填写,没有人监督你,问你去干什么。但是我们就不好意思去假公济私,钻空子。就是别人越是信任你,你就越不想背叛这个人。在经营上面,松居直有他的一套办法,就是激发你高度的自觉性,他的严格是非常内在的,让你自己感到过意不去。当然这个也得有一定的基础,因为日本毕竟教育程度比较高,大家的自觉性相对比较高一点。Q:跟松居直先生共事多年,有没有什么事是你印象最深刻的?您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A:如果没有碰到松居直,我百分之百是走的另一条道路,这完全是个偶然的机会,他把我领到了这个世界里,最后成为我毕生的事业。他是一个改变了我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也是像慈父一样关心照顾我的人,也是在业务上精心辅导、精心教育我的人。但是松居直他从来不严厉地批评人,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自觉,自己体会到。我举几个例子,有一次我在公司的办公桌上写一封跟工作没关系的私信,他正好来到我桌子前面,我当时“啪”的把纸给翻过来了,不让他看,他一下就明白了,但他没批评我,一句话都没说。但是他不批评,比他批评我,对我的教育还大。后来这个事情我就特别的后悔,特别反省。还有一次,他让我帮他复印去中国的讲稿,结果我七弄八弄,把他原稿给搞破了,他看了我一眼,也没说话,我这心里就好自责。他就是通过这种无言的教育,让你自觉,这是他的一个非常使我受感动的方法。再一个,松居直对员工非常好,福音馆为什么是全日本工资最高的出版社,完全是因为松居直的经营方针,他觉得善待职工,而不是克扣职工,他们才能全心全意地工作。初级资本主义都是采取压榨的办法,尽量少给报酬,让你多干活,他不是这样的,他说人是有心的,你对他好,他就会加倍报答,所以他把利润大部分都分配给员工了,所以工资比较高。工资高让好的人才都集中过来了。然后日本绘本出版社给作者的版税以前都是7%,松居直第一次把版税提到10%,这样就让好的画稿、文字稿都集中过来。他就是非常好的把善意和经济考量结合在一起,既保证了人才,又保证了稿源,又有了好的出版物,皆大欢喜。松居直经常说他父亲传给他的三条准则,这三条我是记了一辈子,也是我的座右铭:一个要诚实正直,一个是勤俭节约,一个就是对你自己也好,对社会也好,这两者同时存在了你才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性。他这些东西都是代代相传的,语言非常朴实,没有大道理,但是实际上是戳中了要害,是非常朴素简洁的经营方法、为人方法,这种朴素的想法实际上也是童书的要害,童书的基础。松居直为什么作为一个人这么成功?就是他的这种思想、人品,非常巧妙、合适地,结合在了绘本中,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几条。松居直夫妇参加唐亚明的讲演Q:松居直先生每一次来国内,都是您随身陪同,这中间有没有发生一些有趣的、您记忆深刻的事?A:松居直跟我到中国的回忆太多了,我讲几件事:一个是我们去湖南的一个山区时,经常碰到一些兜售工艺品的农村妇女,紧追不舍,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一直追好几里路都追着你,我们觉得特别好笑。松居直也觉得特别有意思,他笑着说:“我真想雇她们去日本卖福音馆的书,有这种干劲才能做好营销。”蔡皋陪我们去张家界的那时候,那时上山要坐滑杆。车刚停到山下,一群土家族的壮年汉子就趴在车窗玻璃上看里面的客人。原来他们是在挑又瘦又轻的人。最后剩下了松居直和我两人无人愿意抬,只好给他们加钱。他们边抬边抱怨:“太沉啦!”“怎么这么重呀!”“个子大嘛!”,然后不停地摇晃滑杆,直到给他们小费为止。类似这种事情,我当时作为中国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松居直都是以一种宽容的心情来对待,他就觉得非常好玩,觉得中国的农民也非常可爱——他是以宽容的心情,一种善意,来解释社会上的不公或者落后,他觉得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他这一点对我也是非常好的教育。唐亚明和松居直Q:我看到一种说法: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绘本。您怎么看待松居直先生对日本的出版、家庭教育的影响?A:二战后,日本处于一个空白的、否定过去、学习外国的这么一个状态,松居直他走起了这条没有什么人走的路,他走出来了。松居直96年的人生,有十几年是在战争中度过,他是作为一个中学生迎来了战争的结束。在中学之前,他目睹日本的战乱,和日本对别的国家造成的创伤,这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们这一代搞儿童书的人,比如加古里子、赤羽末吉,他们都跟松居直有共同的看法,就是日本当年确实是走了错误的道路,给中国造成了这么巨大的灾难。所以作为一个日本人要反省,要走另外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要把儿童培养成聪明、有判断力的人,而不是听信军国主义谎言,无条件相信政府谎言的人——这是他们共同的信念,所以他们能够做出不一样的童书,以他们的信念,以孩子的幸福来作为目标来创作童书。他们出的书,不是为了按照国家的方针去教育孩子,而是使孩子得到快乐,得到幸福,得到休息,这是他们做图画书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一点我觉得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非常大的原因。为什么?因为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政府的宣传方针,并不是那些大道理,他们真正希望的,是在短暂的童年时代获得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享受和休息。灌输、教育或者意识形态,那是大人想做的事情。所以松居直他非常敏锐地就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他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做书,他成功了,我觉得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是用概念来工作,而是非常接地气的,非常朴素,发自孩子内心的,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使他一辈子做了这么一些伟大的事业。但是尽管如此,编辑永远是幕后英雄,在幕后默默地支援、支持作者、画家,帮助他们出名,是这么一种崇高的职业。所以,松居直最荣耀的名称,还是“编辑松居直”,他做了一辈子好编辑,虽然后来他不亲自编书了,但还是不断地给编辑好的想法、好的思路、好的方针,他也永远是以一个编辑的眼光来审视童书,审视这个世界,也审视我们的工作。包括“小活字”,他经常从编辑的角度给一些比较好的建议,这说来说去都是一个编辑的想法。2014年,唐亚明在北京与诗人北岛一起谈论如何给孩子做好书。唐亚明(Tang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六一儿童节,送什么礼物给孩子?

六一儿童节大朋友、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乐!儿童节也是童书促销节,网店打折打得正凶狠,今天陪孩子玩耍才是正事,但是放飞嗨皮之余,也不妨抓住时机剁点书,货已经囤过好几波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囤精神食粮的好时机,也别错过~谁让少年时代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读好书,交好友呢(语出周璐《我用阅读教育孩子》)。读到一本好书,对于一个少年来说就是遇到了一位睿智的老师、一个可信的朋友,能带着他穿越时空看到过去与未来的模样,能和他一起携手走过迷茫的年少时光。“给孩子”系列丛书当代著名诗人北岛主编,给孩子一部好作品集结人文、科学领域的大家作者,专为孩子精心编选。从文学、艺术到自然科学,一座包罗万象的移动图书馆,开启孩子的智识之旅。大师眼光,大家手笔,确立经典标准,点燃文明火种,照亮下一代的成长空间。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的通识书架,名家引路,锻造孩子人生第一块知识基石礼盒版10册套装这套礼盒是一座可以陪伴孩子终身的心灵宝藏,由十位造诣极高的大家作者精心选编、撰写,包括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三大领域。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绘画、音乐、书法,或是历史地理、生命简史,每一本书都为孩子解锁一道收获知识的关卡,开启一次心灵成长的启蒙之旅。十本书将共同搭建起孩子培育完整人格所需要的智慧殿堂。十本精选之作,每一本都为孩子点亮人生的知识之光。《给孩子:大家的博雅启蒙课》(给孩子系列第1辑1-10册)囊括“给孩子”系列前10册:1.
2022年6月1日
其他

唐亚明:怀念松居身纪子 | 松居直夫人离世

松居直,人称“日本绘本之父”,其著作《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绘本是亲子感情的脐带》等被称为“图画书圣经”,不仅影响了日本的家庭阅读和家庭教育,影响力更是波及中国,带动了国内的绘本阅读风潮。1982年,松居直及夫人松居身纪子访问中国,“相中”了中方的一位随行翻译,邀请他加入了福音馆书店工作,这位得以就职日本最大少儿书店的幸运儿,成为了当时日本出版界的第一位中国编辑——他就是唐亚明。松居直夫妇和唐亚明全家在福音馆的几十年间,唐亚明与松居直夫妇情同家人。几天前,松居直的夫人松居身纪子逝世。唐亚明得知消息后,写下了深情的回忆文章——怀念松居身纪子文
2022年5月25日
其他

小活字总编辑唐亚明:我和乌克兰画家的往事

1983年,唐亚明应“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邀请,单枪匹马进入日本著名少儿出版社福音馆,成为日本出版界第一位外籍正式编辑。1985年,唐亚明进入福音馆第二年,风华正茂在时代的变迁里,唐亚明与俄罗斯文化结缘。20世纪50年代正是中苏友好时代,在那个年代出生的唐亚明,从小就有机会接触苏联的电影和书籍,他的几个哥哥在学校也都学了俄语;父亲曾多次访问苏联,给他们带回有趣的纪念品。到了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他们全家还搬进原为苏联专家修建的公寓里居住。
2022年3月30日
其他

10分钟一集,用这部纪录片带娃快速扫盲“俄乌冲突”与俄国历史

作者:檩子来源:小花生网(ID:xiaohuasheng99)檩子:每当发生“世界大事“,也是我们和小朋友一起扩大知识面的时候。正在发生的“俄乌冲突“,也不例外。我们还是可以用纪录片、电视剧,和孩子快速补上这一课:俄国历史、乌克兰历史,这两个国家之间,从过去到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乌克兰,感觉好陌生的国家。先看看地图,乌克兰在哪儿?在俄国的西部,靠莫斯科挺近的……这么看,乌克兰和欧洲国家的地理关系,更清楚……这次被普金承认独立地位的,是乌克兰东部的两个地区(桔红色字)。之前,克里米亚也“回归”了俄国。战火燃到乌克兰首都基辅……有在基辅的中国人发微博:战争何去何从,尚未可知,全世界拭目以待。然而,灾难阴影下的乌克兰老百姓,他们的焦虑、忧伤、恐惧,我们感同深受……基辅市民正在试图逃离战争。基辅的加油站和超市和银行都排起了长队。乱世中,人似蝼蚁一群人试图登上开往波兰的汽车……
2022年3月4日
其他

纷飞的战火中,这些诗献给所有的母亲

昨天看到了乌克兰战争中最令人痛心的一幕,在顿涅茨克市广场的爆炸中,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被炮弹炸死。在生命的最后几秒钟,遇难的母亲还在试图保护孩子。对于母亲们来说,战争就是一个母亲的儿子,千里迢迢地杀死另外一个母亲的儿子——战争里没有赢家,但母亲永远是那个最终承受痛苦的人。俄乌开战之后,我们约请著名的俄语翻译家、南开大学俄语系谷羽老师,为“给孩子”的读者们译介了一组写母亲的俄语诗。谷羽老师最近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他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朋友,俄乌开战意味着双方朋友都置身险境,他希望双方尽快停战,坐下来好好对话。谷羽老师译介的这组俄语诗来自俄罗斯诗人伽姆扎托夫,1980年,谷羽老师曾因一首小诗《白鹤》而与伽姆扎托夫开启了一段跨国友谊,在1989年的见面中,伽姆扎托夫曾对谷羽先生说:“诗歌总是超越民族与国家的疆界。中国的古典诗歌早已征服了高加索的崇山峻岭……诗歌不需要签证,而诗人不需要护照。”诗歌不需要签证,诗人不需要护照。今天这组写给母亲的凄楚动人的诗歌,相信也可以跨越国界,触动每个热爱和平的人的心。
2022年3月3日
其他

结束战争的不是某一方的胜利,而是人性的善意 | 书单

俄乌战争,将世界不美好的一面赤裸裸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战争是人类之耻。当敌对的双方在恐惧的支配下,忽视共性,夸大不同,把同类当成敌人,把伤害对方的身体、破坏对方的家园作为目标,甚至不惜以毁灭地球相威胁来争取对话——这样的现实之下,如何能让孩子不丧失对人性和世界的信任,保持对未来的希望?战争是复杂的,但是一切纷争或许都可以有最简单的解决之道,那就是放下偏见,怀抱善意,以同理心寻求理解和对话。今天推荐的绘本,大多是通常意义上“给孩子看的书”,却无形之中折射出成人世界的现实,甚至化解纷争,实现和平的方式,也有着惊人的不谋而合。1《战役》[法]艾瑞克·巴
2022年3月1日
其他

战争阴影之下,如何带孩子认识世界的本貌?

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打击,乌俄战争一触即发。根据新闻报道,截至目前乌克兰方面已有137人丧生,另有316人受伤。当战争的阴云开始笼罩世界,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中的我们,也清楚地感受到世界并非永远一片岁月静好。该如何向孩子解释战争?又如何认识战争和世界的本貌?图源绘本《战争》(奇想国出品)今天,与大家分享几位哲学家对于战争的认识,从具有非凡军事才能、战功赫赫的君主哲学家奥勒留,到专研政治哲学的约翰·洛克,到以“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和诺奖得主为另外身份的哲学家罗素……作为微小个体的我们或许无法阻止战争,但希望哲人的睿智,能帮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更多地去创造和谐美好,而非纷争与暴力。图源绘本《战争》(奇想国出品)约翰·洛克(John
2022年2月25日
其他

​唐亚明:大人的国度,小孩的书

经常在日本听人称中国为“大人的国家”,这意为中国成熟,不幼稚,是一句褒词。联想到中国的绘本领域,难道不也是一个“大人的国度”吗?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史,最早发明了纸和印刷术,诞生过许多伟大的诗人、文学家、画家⋯⋯而绘本最早诞生在欧洲,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为什么中国没有早点发展绘本呢?近现代的经济原因当是其一,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我想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是“大人的国家”。自古以来,从小写《三字经》,学《千字文》,背唐诗宋词⋯⋯都是让孩子读大人的读物,接受大人的教育,接受长辈的教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022年2月22日
其他

2022年凯迪克奖出炉!金奖作品来自华裔作家!

/文、图两个好奇的孩子踏上“奇妙之旅”,他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他们对所看到的一切都有发人深省的问题:太阳是世界上的灯泡吗?污垢是世界的皮肤吗?河流是地球的脉络吗?风是世界的呼吸吗?
2022年1月25日
其他

教育部回应中小学“厕所革命”,孩子的如厕问题不应漠视 | 赠书

29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小学“厕所革命”在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升中小学生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小学‘厕所革命’,改变了一些中小学生因厕所脏、臭而少喝水、憋大小便以减少上厕所次数的不良习惯,降低了学生出现失禁、便秘、尿路感染等疾病的风险。”刘昌亚说,“目前,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少数学校因粪污处理难未改厕外,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厕所基本达到了安全、清洁、实用的要求。同时,各地还同步解决厕位不足、男女厕位比例不合理等问题。”
2021年12月30日
其他

唐亚明:像孩子一样,抱着“空杯心理”去学习

好绘本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创作者心里装着孩子、内心有爱,他会蹲下来邀请孩子参与到他的作品中,这样的绘本孩子才会喜爱。不好的绘本是作者、画家在自我炫耀。美这个东西特别重要,学校学过的知识没过几年就都忘掉了,但是你的体验、感受会影响你几十年的幸福。出版行业是农业,不是赚快钱的,如果一家出版公司只是想赚快钱,那是没有品格的。
2021年12月23日
其他

世界哲学日 | 周国平:如何有章法地“爱智慧”?

今天是第19个“世界哲学日”。中午时,哲学家周国平先生在微博发文晒照向哲学和哲学人致敬(自2002年起,教科文组织把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今年是第19届)。周国平老师说:学哲学的人,后来也不一定在做哲学研究,反而在其他岗位,做得也还不错。探求真理,讲思辨,重逻辑,有了这些思维训练,遇到一件事,更容易看清本质,找到该从哪里着手。所以,建议大家,尤其是孩子,读一读哲学。#世界哲学日#
2021年11月18日
其他

孩子的诗:诗是不写下来就会飞走的话

在孩子们的心灵没有蒙上尘土之前,他们还拥有天然的直觉和奇异的想象。由这直觉和想象指引,他们仿佛拥有第三只眼睛,带领他们窥视这容纳万物的世界犹如闯入迷宫,而当他们用童真的语言自由地记下迷宫的路线图,一种至纯的童趣就此被保存、固定,再不会磨灭。在这晶体状的留存物中,有绚烂的魔幻世界,有至真的心灵,当这心灵与世界一起自由跳动时,诗便自然而生。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应意识到的,就是帮孩子挥除正不断掉落的灰尘,帮他们留住这一切,就像挽留着自己逝去的童年。近日,新京报特别找到了来自北京、云南、河南、湖南、重庆等省市的十多位喜欢写诗的孩子,分别听他们聊了聊诗。想要说清楚诗是什么?即便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并不是多么容易的问题,但孩子们依然真诚地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并分享了诗作。在孩子们看来,“诗是不写下来就会飞走的话”,是“一个包容一切的树洞”,是“一种向人们表达爱的方式”……与此同时,有着多年童诗教育经验的童诗作家、评论家闫超华也分享了自己对童诗的见解,以及对童诗创作的感悟。他表示,“每个诗人和读者对于童诗的认知都不同,这也是童诗存在的意义,当童诗来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世界在生花、在结籽、在闪光。”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5月28日专题《童心即诗》撰文|闫超华这几年当我应邀走进小学和初中的课堂与孩子们分享童诗时,我发现并非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孩子的奇思妙想可以瞬间让他们成为一个小诗人。No.1赵千树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花上万块却踩坑?免费的少儿编程课,原来全都藏在这儿!

本文转载自“美国小学的日常”(ID:usazhaolaoshi)小媛老师关于作者:美国硅谷公立小学老师美国双语教育学硕士分享美式教育经验谈坐标加州,8年教学经验1最近朋友转给我一则通知:国内也要将编程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了。“美国孩子也要从小学编程吗?”
2021年4月12日
其他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曼:给孩子的第一堂科学课教什么?

先让他喜欢上一个游戏,然后慢慢往里面加教育的内容!“这还是一个未解的秘密”“这个数字很神奇”这样的想法对我很重要,那个数字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科学,重要的是观察。即便观察后,我不能得到最终结论,可观察得到的结果就是一块金子,这是很有价值、非常神奇的结果。同时,科学也需要耐心。如果你看了,你仔细观察了,你确实用心了,你会得到巨大的回报(虽然不是每次都会有这样的回报)。——理查德·费曼理查德·费曼(Richard
2021年4月1日
其他

何怀宏:好奇心与哲学、科学及人类文明

古人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好的办法无疑是恢复天真好奇,以孩子的眼光去朴素地看世界。天真好奇的古人,就是以孩子一样的眼光去看,去设想,去推理,去求证,由此诞生了哲学和科学。周国平老师说:“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土中超拔出来,成为万物之灵。”好奇心是如何推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一步步升级的?如何看待好奇心与功利目的日益紧密的结合?今天,为各位读者分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仅此一生》一书中关于好奇心的沉思。单纯和珍贵的好奇心○何怀宏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伦理道德重建问题的奠基人,首届正则思想学术奖的获得者。西方哲学经典的引介者,代表译作《沉思录》是温家宝总理的床头书。被季羡林称为“严谨治学、长于思考”的优秀学者。01哲学和哲学家的诞生原始人生活在世界中,每时每刻都要应对各种具体的物体,要利用它们,防范它们,有时要吃掉它们,有时也不幸被它们吃掉。人们有各种巧妙的利用,如削尖木棒,打击石器,观察一些动物,看是否能够偷偷接近并猎取它们,听一些动物的叫声来判断危险是否临近,尝试哪些植物能吃、哪些不能吃,等等。假如,有一天有一个人有了一些空闲,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这外在于他的万事万物,是否都由一个原始的东西构成?这个东西就是世界的元素或始基。所谓“始基”,就是指所有东西都是由它构成,最初是从它产生的,最后又回到它那里。事物改变的只是形状,本质元素的东西并没有改变。他想这个问题不会对他采集和狩猎有什么直接的用处,几乎可以说只是满足他的好奇心。但他持续地想这个问题,并试图给出一个答案。那么,这个人就几乎可以说是最早的“哲学家”了。但这些思考没有记录下来,他也没有持续地想这个问题。到了农业文明阶段,一些人的闲暇大大地增多了。他们最早想的问题可能是这世界的基本成分是什么,还没有开始想这个基本元素是怎么来的,这整个世界是怎么来的,这世界如此构成的原因是什么。而且有了语言文字,就可以记录、交流和争辩了。于是就真的有了最早的一批哲学家。02古人所看到的世界我们可以设想古人所看到的世界,其实也是今人朴素地看到的世界。首先,人们是生活在大地上,而大地上面有天空。即首先是“天地”。所以有时说“天地”就是指“自然”了。而天上有太阳、月亮和星星,看来很有规律地在运行,天空中看来有云彩,有构成云彩的大气。大地上主要是土,还有木、水、石等。大地上有四季,看来也是在周而复始地运行。水火似乎介于两者之间,雨水从天上落下来,但似乎又是由地上的水蒸发而成。地上有湖泊与河流,更有广阔无垠的大海环绕大地。闪电产生火,但火也在大地上燃烧。大地上当然也有动物,但动物似乎反而是最不能够构成始基和元素的东西,动物死了就变成灰土,植物死了也是这样。活着能动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反而是不能持久的。而那些不能动的,甚至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来反而是持久的。有生的东西都有死。而没有生命的东西似乎没有死。大地之土似乎永远是这样不生不死。水和火会产生也会消失,但不像动植物有固定的形状。古人还不太了解土中的微生物。但看到从灰土中加上水、加上阳光(火或者热),还有空气,就又可能产生生命了。那么,古人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其中一些人就这样开始了哲学的思考。他们首先想到的还不是人,那时人和世界还混合在一起,更重要的任务还是如何面对外部的世界。对于世界的要素是什么这个问题,各个文明的人都有猜测。他们开始还是以自己能够感觉到的物质性的东西来提出这个始基。中国人提出了“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水、火、土”作为世界的元素比较好理解,“金、木”有点怪,这可能说明这两种东西对当时的人们很重要。且后面可能还有“阴阳之气”作为更为根本的始基或者动力。古希腊人提出了“水、火、木、土”,但还有人提出了不可见的“无限”“原子”“数”。从纷繁的“多”追溯到“一”是一大进步,而将这“一”理解为人的感官不可见的物体,可以说又是一大进步。但如果只是给出一个名词而无说明,也可能是一个偷懒的办法。一个最早的中国人——据说是伏羲——也抽象地画出八卦,他试图模拟世界的结构,这是一个大进步,而后来的一个人——据说是文王——又从这八卦中演出六十四卦,这是一种更高更复杂的抽象。我们注意一下,他们为什么将这些元素视作世界的始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将“水、木、火、土”视为世界的基本元素呢?他们的眼光可以说代表了我们人类的第一眼。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当然,这个看法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看法,比他更古老的崇拜海神的神话传说有类似的看法。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泰勒斯为什么会将“水”看作万物的始基呢?可能是他看到许多生命都是从潮湿的东西产生的,动物和植物的机体内都有水。水提供养料,滋润着万物,变得干燥的东西往往就死了。还有,他生活在海边,不仅海洋中有无数生物,他可能还感觉整个大地都是浮在水上的。曾经有人说希腊各个城邦围在海边就像青蛙围在池塘边上一样。殖民的地方都要有水。容易与水作为始基这一想法产生矛盾的是水与火的关系,水火不容,难道火也是从水产生的,又复归于水?但他谈到了热,他看到有些热也可以从潮湿产生,大概是指发酵生热,而潮湿还能保持热。泰勒斯曾利用太阳的影子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并准确地预测了公元前585年发生的日蚀。他还对太阳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和计算,结果是:太阳的直径约为日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这个数字与今天我们测量的太阳直径相差很小。他还通过对日月星辰的观察和研究,确定了365天为一年,在当时没有任何天文观察设备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发现是很了不起的。其他哲学家将物质性的东西看作万物始基的还有: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限”,毕达格拉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数”。恩培多克勒则加上了土,认为是水、气、火、土四种元素构成了世界,并认为有爱与恨两种力量推动着它们的分离与组合。后来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始基是不可分割的原子。还有人提出了全知全能、无限和不动的神。03纯真的求真之心我不打算讨论更进一步的哲学的抽象以及神学,而只是讨论他们对世界万物的最初认识和猜测。而就像赫拉克利特所意识到的:“自然喜欢躲藏起来。”他们也不仅是凭感觉和观察,他们还在努力地思考。甚至像巴门尼德与阿那克萨哥拉等都认为感觉是靠不住的,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世界,他们还区分流行的意见和真理。真理并不因为相信的人多就成为真理,而是因为其真。但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他们还是只能尝试通过理性来猜测,尽量给出看来合理的解释,而无法根据更好的工具的观测结果和实验的结果来验证和推理。对于太阳、月亮、星辰是什么,古希腊最早的哲人也有种种猜测。阿那克西曼德猜测月亮自己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拉斐尔名画《雅典学院》中的阿那克西曼德他还猜测人是从另一种动物变成的,即由鱼变成的。的确,这些只是猜测,却是天才的猜测。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猜测出来的。阿那克西曼德猜测人是由鱼变成的我大概也可以仿效狄更斯的话说,这一时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从科学的验证和知识的累积来说,这是一个最差的时代,一切都是观察和猜测,无法得到实验手段的验证。但这也是最好的时代,没有什么先决的东西阻断人们去用非常朴素的眼光观察、猜测、思索乃至想象这世界。他们单纯、好奇的探索也不带任何功利的目的。他们有比我们现代人更纯粹的求真之心。这些先哲就像德谟克里特说的那样,只要能找到一个解释,就比做波斯人的王还好。感官给了我们许多错觉,在没有理性的科学之前,多少代人以来,我们的感官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太阳每天在东方升起,每天在西方落下,所以我们就觉得太阳是在围绕着我们生活的大地旋转。我们以为在黄昏时候亮起的长庚和黎明时候亮起的太白是两颗星,但它其实是同一颗星。我们有赖于理性的科学,明白了许多感觉其实是错觉,同时也失去了许多浪漫。科学,尤其是作为基础理论的科学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好奇心。而技术又是基于这种科学,当然除了实用的考虑,其发展也包含着无数的好奇心,只是不再那么纯粹。这样一种好奇心在一些人那里如此根深蒂固,即便没有利益,他们也会去探求。即便这探索的过程非常辛苦,甚至会给本人或人类带来危险,也还是会有人去探求。就像近代的伽利略、哥白尼,或者当代的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伽利略哥白尼即便斩断利益链,也还是有人会去探求,满足自己不可遏止的好奇心。谁能阻止科学的脚步?在漫长的农业文明阶段,虽然社会的价值观并不怎么鼓励对物的利用心和支配欲,但还是有了许多伟大的技术发明,也保持着科学的进展。当然,在近代价值观发生变化之后,人对世界的索取和征服之心大大地加强了,科技和经济也就大大地发展了。不仅出现了工业文明,而且现在我们可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加速度发展的高科技文明。好奇心可以说是已经与利用心和支配欲不可分离地紧密结合在一起了。那么,曾经对人来说那么单纯和珍贵的好奇心,或者说今天被利用心和支配欲大大加强了的好奇心,对人类的未来是福是祸?无论如何,今天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已经将古人无法想象,而且还在不断加速增长的巨大的物质力量交到了心灵和道德却无大变——甚至不管怎样努力,也没有可能大变——的人类的手里了。(本文摘编自《仅此一生》)相关图书《仅此一生》何怀宏
2021年3月17日
其他

周国平:关于读书,我主张“三不主义”

一个人从事什么专业是偶然的,你可能从事别的专业,这不重要,作为一个人来说,你只要把你作为人的属性发展起来,让自己的心灵能够丰富,就可以了。读书就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虽然哲学不实用,但是它解决的是人的精神问题,它有着更神圣的、长久的价值。重实用而轻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我们重视精神生活,读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人和人之间是有灵魂的亲缘关系的。当你在读大师的著作时,如果你和他有契合点,你也会感到特别亲切,像找到亲人一样。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有积累——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思考。——周国平©Saul
2021年3月10日
其他

何怀宏:我们要享受价值多元,可能也要忍受价值多元

过去有一句话说“真理越辩越明”,不一定是这样的,真理有时候越辩越糊涂。一般来说,争论你说服不了对方,或者至少在言辞上说服不了对方,他可能要过后,甚至过了一些年才会明白,可能是影响听众,影响旁观者。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多地卷入这样一种有些时候相当无谓的争论。——何怀宏本文授权转载自“一席”(ID:yixiclub)何怀宏“一席”演讲价值的一元与多元○何怀宏(本文为何怀宏老师2020年10月24日在“一席”的演讲)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是价值与规范,也就是一元和多元的关系。我想从问题讲起。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网络时代,应该说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有时候也会感到一些困惑,甚至是失落。互联网它能够连接世界,但是并不一定能连接内心,有时候甚至也可能把我们推远。各种推送、算法,包括微信,我们有亲人群、同学群,但是慢慢我们在有些群就觉得很不自在了,不愿意说话。他和我的价值观不太合,也许开始就那么一点点异质的东西,后来分歧越来越大,很难沟通。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技术、设备,像手机、电脑等等不断更新换代,越来越高大上,大家都可以发言,但是你会发现我们的语言并没有随之提升,很多恶语、谩骂、人身攻击、侮辱女性,你都看得很不舒服,怎么这么干净的屏幕就出现这么脏的字眼?这种种的问题或者是乱象,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不够高尚?还是不守规矩?这就涉及到价值和规则。古今价值之变JIAZHI前面说的高尚,这可能是追求一些崇高的价值,但价值也可能包含一些比较低、次要的或者琐碎的,我喜欢吃什么饭菜,喜欢开什么车等等。但是最高的是比较终极的关切,就是关于善、好,值得我们追求和珍视的东西。刚刚我提的问题,那到底是因为我们不够高尚还是不守规矩,更重要的问题是在哪方面?在传统社会其实这个回答比较简单,就是要要求高尚。但是在特定的社会会有一些不一样。比如在西方中世纪社会,追求的是永生、圣徒这样一种圣洁的生活。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里面,追求的可能就是像孔子儒家、君子道德、希圣希贤这样的一种道德。但是我们切不要忘记,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现代社会有根本的不一样。传统社会,无论西方和中国,都是等级社会,少数统治或者少数治理,它不会要求社会所有的成员都追求高尚。孔子过去有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传统社会,一般主要的道德是在君子那里,君子做榜样,以身作则,庶民甚少谈论道德。其实就是风俗,就是说少数人你要高标准要求自己,然后去影响感化一个社会的风俗。
2021年2月20日
其他

日本“国宝级艺术家”安野光雅离世,天堂之旅走好!

据日本当地多家媒体于1月16日报道,日本绘本作家、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安野光雅,因患肝硬化于2020年12月24日与世长辞,享年94岁。安野光雅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国宝级艺术家”,也被日本国民公认为“具有惊人才华的知性艺术家”。安野光雅近年来安野光雅的绘本被大量引进中国,他的绘本已然成为了中国孩子书架上的常备书。酷爱旅行的安野光雅创作过大量旅行题材绘本,其中就包括为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的街市》《中国的运河》,他的数学题材绘本也为小学生读者所热爱。以下是“给孩子”2019年11月15日的公号内容,今日重发,以此缅怀这位绘本大师,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美丽风景,也祝愿他在天堂邂逅更多更美的风景。津和野町立安野光雅美术馆,收藏了2000余件安野的作品唯热爱和真心使你与众不同○咪左右如果你去过位于日本本州岛根县的安野光雅美术馆,一定会对美术馆墙上的那句安野的话印象深刻:“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全球首部诺贝尔奖科普动画!看过的孩子都爱上了科学

文章转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实践。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部片,是我最近翻出来和千寻重温的,俄罗斯国宝级科普动画:《平博士密码》作为全球首部诺贝尔奖科普动画,这片刚引入国内就火得不行,有的爸妈可能陪娃看过。千寻4岁时也看过,不过那会年龄太小,对动画里的负折射率材料隐形衣、太阳能、火山喷发、宇宙形成等等科普知识兴趣不大。如今重看找到了感觉,这段时间边洗澡都边哼主题曲“因循守旧你就不能在天空翱翔,墨守成规你就别想在海里游荡...啦啦啦”冷不丁还会提个问题来考我,当我露出“没文化”的尴尬笑容时,她再施施然答疑。:)我算是明白了,这部动画就适合大点的孩子看,6-14岁最佳,分分钟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每集时间也适中,大约13分钟,故事涉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学发现,是难得的宝藏科普资源!接下来,千妈就节选其中两集给大家欣赏,看过的爸妈咱们一起“温故而知新”没看过的爸妈不妨囤起来,周末寒假给娃看正正好。:)01.地震能预测吗?这场关于地球的“串烧解说”好有趣!小朋友,你肯定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叫“地球”。可你对“地球”了解吗,比如地球为什么会地震,地震是否能预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地球探秘之旅!鹿教授和大嘴叔正在玩掷骰子游戏,大嘴叔突然感觉身体很不舒服,有种不祥的预感。“记得上次萨哈林地震前,我也有跟现在一模一样的症状。”▲
2021年1月15日
其他

苗德岁:如何开启孩子科学思维?先做到不扼杀!

看书最好不要有功利的思想。尤其是对孩子来说,一些表面看似无用的书很可能会启发他们多维度的思考。比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让孩子的好奇心持续下去。在“质疑”这一点上,各门学科都是相通的。我为什么常说学科的融会贯通是重要的?孩子的知识根基要宽,就像金字塔,底子打得越好,拔尖才能拔得越高。——苗德岁图源:mommypoppins.com如何开启科学思维?○苗德岁苗德岁美籍华裔学者,曾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理学硕士,怀俄明大学地质学博士、动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1989年至今供职于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译有《物种起源》《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山》等,著有《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天演论·少儿彩绘版》《给孩子的生命简史》等。不去扼杀就是一种启发1978年,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很多年轻人受到影响,纷纷要学科学,我就是这批年轻人之一。我学的进化生物学古生物专业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需要有想象力去用语言描述远古生物。影响一代人的热血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鲁迅说“兵家儿早识刀枪”,我父亲对古典文学很感兴趣,在他的潜移默化下,我小时候背诵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可以说,小时候的大量阅读为我学好这门学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做什么,儿童就会跟着做什么。如果父母爱读书,即使不要求孩子看,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抓本书来看,因为他有探求的好奇。很多家长自己不爱读书,而是打游戏、玩手机、看电视,那么孩子也会这么做。读书是启发孩子好奇心的关键,父母的潜移默化影响很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办?至少有一点可以做:让孩子比较容易得到看书的机会。即使父母不读书,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书,让他有好奇心时,抓起一本书就可以看了。人们常常会问: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事实上,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观察相当敏锐,因此会问无数个为什么。我在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这里经常会有中小学生来参观,我发现很多孩子会对古生物恐龙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很可能是在看关于恐龙的童书或者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慢慢产生的。跟这些孩子互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在一些细微方面的观察甚至比我更敏锐。自然历史博物馆图源:http://kansastravel.org我认为,比起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让孩子的好奇心持续下去。“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来之后,成为几百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提出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表达习惯常常在不自觉中一下子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孩子在没有一般的基础知识时,可能提不出来很复杂的问题,但他会对世界产生好奇,提出一些大人看起来很可笑的问题。事实上仔细想一想并非那么可笑,只不过大人自以为是,认为司空见惯不需要解释,实际上很多问题也许并没有解决。也许大人根本就不愿意承认不懂,潜意识里不愿意破坏自己的权威。对于孩子提出的“为什么”,如果我们也不是很明白,该怎么回答呢?很多家长会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定论,你不需要去怀疑。比如回答说“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嘛,大家都这么认为,你也知道就好了”,或者回答说“瞎问这些事情干什么”。如果这样回答,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小火苗就一下子被浇灭了。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可以去找相关的书籍,引导孩子发现答案。或者鼓励他自己以后去探索,告诉他“这是个好问题”,“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是我不太了解,你可以想办法去找出答案”,这样,即使无法一下子得到答案,这个疑惑也会一直存在于孩子的脑海中,有机会他就会思考和探求。科学思维启蒙的关键是“质疑”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不再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就会产生质疑。什么是科学思维?我认为,关键就是“质疑”,不是遇到什么就只会说“对对对”,不是看到书上写什么,老师讲什么,就都去相信。要对这种质疑进行解答,需要观察和推理。达尔文的观察能力就是在父亲的培养下建立起来的。达尔文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一米九几,300多磅,有时去病人家里看病,病人在楼上,楼梯的板子不太结实,他会让达尔文上去帮他观察病情,他的观察能力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达尔文的很多博物学知识,都是自己推理琢磨出来的。他发现很多自然现象跟学到的知识不相符。大家说每一个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可是上帝为什么会创造一些很可笑的东西?比如在南美根本没有水的地方,有的鹅却是脚上长蹼的。怎么可能呢?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蓝脚鲣鸟,安柏摄很多人早就习惯相信上帝创造万物,达尔文却对此产生了质疑,于是才有了革命性的《物种起源》。在当时,这一发现相当于把大家都认为是黑的东西说成是白的,而且要用证据来说服大家。就推理的思维过程而言,陈述的事实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在一个阶段科学家发现了一些问题,好像解决了。但是后面又来了一拨人,根本不满足已经得出的结论,继续往下追。在《给孩子的生命简史》中,我有意识地着重介绍了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希望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一个道理:科学不是死的东西,而是不断有新的进展。0102030405《给孩子的生命简史》书影,滑动查看更多发现了什么,不是说今天正确就永远正确了,可能还有很多现在没有想到的东西,有待将来去发现。新一代科学家会对旧的东西提出新的挑战,发现新的问题,并试图去解决新的问题。东西方的家长对子女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功利心太强,要让孩子学“有用”的东西,什么东西有用,大家就拼命地跑去学。读什么书,学什么专业,做什么事情能赚钱,就去做什么。相对来说,西方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孩子喜欢什么,就尽量鼓励他们去发展。王尔德在《道连·葛雷的画像》的序言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王尔德“一个人做了有用的东西可以原谅,只要他不自鸣得意。一个人做了无用的东西,只要他视若珍宝,也可宽宥。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处的。”同样的道理,看书最好不要有功利的思想。尤其是对孩子来说,一些表面看似无用的书很可能会启发他们多维度的思考。我们能做的,是在孩子对一些东西产生兴趣时,引导他继续探索和表达,而不是压制和泼冷水。根据我的经验,过往在中国的研究院上课,学生很少打断老师去提问。在美国的研究院,老师要想完整地把一堂课上下来却是很难的,因为学生会不断地提问。我曾经跟朋友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很多中国人不擅长表达自己?我们从小在家里面,家长让你闭嘴,就不让你说话,到幼儿园到学校里面,老师让你闭嘴。当你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你的老板让你闭嘴。你的锋芒都被慢慢磨光了。你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怎么可能说得好呢?为什么我们的创新基础很薄弱?问题就在这里。创新的关键,是思想的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很多时候,我们缺少“质疑”的科学探索精神,面对什么东西都说yes
2021年1月7日
其他

豆瓣评分9.2,被刘慈欣誉为“人类想象力天花板”的神作!(附资源)

1980年,一位叫刘慈欣的年轻人,读了一本当时很“地下”的书,此后便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我读完后出门仰望星空,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神秘。这以后,星空在我眼中是另外的样子了。”刘慈欣看的书,就是自认改变了其一生的、西方科幻三巨头之一阿瑟·克拉克写的《2001太空漫游》。现在,成名后、读了大量科幻作品的大刘,仍把这部《2001太空漫游》视若珍宝。“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部能超越当初把我吸引到科幻领域的《2001太空漫游》”。1968年,著名导演库布里克把这部科幻杰作搬上了大银幕,用142分钟预言了人类50年科技文明的发展线,成为当代科幻片的开山鼻祖、教科书式的典范。2020年12月1日,中国“嫦娥五号”成功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并成功采集到月球岩石和土壤。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重温《2001:太空漫游》这部科幻经典,相信会给我们更多启迪和思考。本文摘编自《给孩子的电影》戴锦华编著,活字文化出品《2001:太空漫游》2001:
2020年12月10日
其他

顶尖科学家们的成长经历,让我发现了驱动创造力的四个密码

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近期举行,与会的科学家中有许多都是诺奖得主。从业于培生教育集团的妈妈Sylvia翻阅了他们自述的成长经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的经历和当下提倡的“名校规划”有着天壤之别。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科学家?本文作者将其归结为四点:家庭、家族和遗传基因;大自然和社区;突破个人生活范围局限的大游历;复杂的演化。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文丨Sylvia10月底到11月初,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办。虽然疫情给会议带来重重困难,仍然有多达61位诺贝尔奖得主,76位图灵奖、菲尔茨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获奖者参与,阵容甚至超越前两届。为了称职地完成大会同声翻译的任务,我去诺贝尔官网查阅了科学家们的学术研究方向及成果。意外的是,我读到的不是复杂艰涩的物理、化学、医学、生命科学理论和术语,而是比小说还要精彩的科学家们的自述。他们的故事精彩纷呈,跌宕起伏,交织着20世纪的战争与革命,动荡及风云,让人欲罢不能。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委员会,真是做出了非常聪明和有意义的贡献:他们邀请每位获奖者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从童年开始,甚至追溯家族历史,分享给全世界,让大家共同来寻找发掘培育、激发创新的元素。各个国家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们,以真挚和深情,不受文体拘束、毫无保留地写出了他们的故事,传递给我们智慧、洞察和启示。这些故事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他们的经历和时下流行的所谓名校规划南辕北辙。成功绝不是规划和设计出来的,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自然打开的心灵去吸收大自然、家庭、社会、世界非常天然提供的养分,冥冥之中,自然有一批人会脱颖而出。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的做法——父母把各种资源对着一个或两个孩子定向密集投放是起反作用的。这些父母做的是限制、束缚,而不是打开和滋养。只有打开和滋养,才能生长出开放、包容的创新力,也才最终成就了这些顶级科学家。而他们的创新力,总结起来有四大驱动密码:家庭、家族和遗传基因;大自然和社区;突破个人生活范围局限的大游历;复杂的演化。01
2020年12月10日
其他

“最强大脑”首席科学顾问刘嘉:多元评价与创新人才培养

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提到,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是由那些闪耀在人类文明和历史中的群星所推动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它有多少创新人才在进行创新性劳动。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加剧的时代,我们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迫切。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正加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内涵发展新阶段转变,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发展的速度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我们仍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与世界教育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凸显匮乏,迫切需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刘嘉本文作者:刘嘉(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本文首发于《人民教育》杂志2020年第21期,已获作者授权发布01创新人才的特征国际上众多教育强国,如美国、英国、芬兰、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战略,不仅开展了系统、长期持续的研究,还纷纷完善教育立法,建立了相对独立、成熟的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回顾和梳理国际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和培养,能够给我国开展创新教育以启示与借鉴。对创造力研究的历史最初的创新人才研究源于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探索。早在19世纪,英国科学家高尔顿通过对900多位历史名人的家谱研究,撰写了《遗传的天才》一书,认为天才是遗传决定的。进入20世纪后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发起了一项名为“天才的基因”的研究计划,对超常儿童的多个特征进行了系统性和发展性描述。在“天才的基因”计划里,推孟采用智力测验对美国加利福利亚地区的儿童进行甄别,将智力测验中IQ得分超过140分的儿童定义为“天才”。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仅仅是推孟所提出的智力这单一成分,而是由多种不同领域的智能构成。于是,“天才”的定义被拓展为具有多元智能的创新人才。目前,在美国超常儿童教育中心的28条选拔标准中,大部分是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其中包括“能够快速学习新知识,能够对他人表现出同情心,有幽默感,有强烈的正义感”等。与之类似,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发起的慕尼黑天才纵向研究表明,除了智力之外,动机、好奇心、压力应对等个人特质也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质。由此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对创新人才的多元和综合评价上的,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智力”这单一维度。例如,美国从1926年开始的SAT(Scholastic
2020年12月8日
其他

每个被“内卷”的孩子,都是“木匠式育儿”的受害者

前不久,清华副教授刘瑜的演讲在网上广泛传播(刘瑜: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引起人们对教育“军备竞赛”警惕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批驳,甚至被公开喊话“清华教授对不起,我们普通人配不上你的大道理”,可以说再度印证了人们在养育问题上深度焦灼和巨大分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做父母?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像完成一件产品那样地养育一个孩子?为什么在具体的养育中,在探索和运用、学习和规划、想象和行动之间,处处存在着权衡?孩子究竟怎样学习?艾莉森·高普尼克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领域的权威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木匠与园丁》,来自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领域的权威:艾莉森·高普尼克,她以科学家和祖母的双重身份,一边阐释这一主题,一边反思当下盛行的教养方式,提出全新的养育观念。让我们普通人深感安慰的是,作为发展心理学界的权威,高普尼克拥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焦虑,然而和我们不同的是,对儿童发展和学习规律的认知,让她明白在诸多的选择项中,对儿童的了解、理性的权衡和天然的爱同等重要。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艾莉森·高普尼克你是园丁,还是木匠“教养”这个概念铺天盖地,听上去是父母理所当然要做的事,似乎不言而喻、无可争议,而且显而易见。父母,包括正在写作本书的笔者在内,都被教养模式深深吸引,但同时,我们也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它有很大的问题。我们既担心孩子在学校里表现不够好,又能感到他们正在承受着需要在学校表现良好的压力。我们拿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比较,然后又在心里鄙视自己。我们点开最新的网络文章,看到里面都是对育儿新方法的赞许或批评,然后又会说,有时甚至是大声地说:还是按照直觉来做就好了。对许多人力密集型企业来说,让员工努力获得某种特定的结果,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模式,这也是木匠、作家或者企业家的正确工作模式。你可以根据你制作的椅子、创作的书的质量或者盈利状况,来判别你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木匠、作家或CEO。在教养的场景中,教养方法也遵循相同的模式:父母的工作与木匠异曲同工,只不过生产的不是椅子这种特定类型的产品,而是一种特定的人。许多教养实操类书籍只是给父母提供了一些实用建议,然而更多的书则夸下海口说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技术,你家孩子的未来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教养模式不仅仅出现在实操类书籍中,它还塑造了人们对儿童发展的总体看法。我是一名发展心理学家,我想要弄清楚孩子的想法,以及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即便如此,几乎所有就发展科学领域的知识采访过我的人,都会问我一些问题,诸如父母应该怎么做,这么做的长期效果会是什么。这种“教养”的想法也是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一个主要烦恼来源。它在永无休止的“妈咪战争”中火上浇油。如果父母们接受养育是一种工作的观念,那么就必须在这种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进行选择,比如真正的工作。我自己就是焦虑的中产阶级父母中的一员,我这一辈子都在感受着教养模式的威力和我对它的抗拒。我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还算幸福和成功,并开始生儿育女。但是我也发现,我总在根据他们人生的起起落落来评估自己的功与过:我最小的儿子在8岁时,我还在每天送他上学,是不是过度保护了?或者当他9岁后我没有再送,是不是太过疏忽了?我希望孩子走他们自己的路,发现自己的天赋。但是,我当初是不是应该坚持让大儿子读到大学毕业,而不是让他去做音乐?我之前相信,现在也仍然相信,好的公立学校是所有孩子的最好选择,但是当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当地的公立高中难以适应时,我是否应该像对小儿子一样,将他们送到郊区的私立贵族学校呢?我是应该逼小儿子关掉电脑去读书,还是应该让他学习编程?我怎么才能确保我“聪明”的二儿子既有很多时间自由玩耍,又能完成作业,同时还可以参加高等数学班和芭蕾课?最难的是,当我的小儿子完成高中学业时,我离婚了。我是应该早些离呢,晚些离呢,还是根本不离?我拥有的儿童发展专业知识并不能让我比其他人更了解答案。回顾我近40年的养育历程,我怀疑真正的答案是:我们问了错误的问题。反思自己作为家长的经历,可能会让你怀疑自己的教养方式。但思考一下其他父母的教养方式,也让教养模式不太站得住脚。我们都认识一些童年生活得很糟糕的人,长大后过得非常不错,并成为慈爱的父母;也认识一些非常好的父母,最终却养出悲惨不幸的孩子。为什么做父母是值得的?这不仅仅是个人或生物学层面的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层面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照顾孩子从来都不仅仅是亲生父母的事情。从一开始,它就是任何人类社区的核心项目。今天也依然如此,比如教育,就是一种广义上的儿童照顾机制。为人父母,本质是爱如果教养模式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是什么?“Parent”(父母)其实不是一个动词,也不是一种工作形式,它不是,也不应该指向一个目标,即将孩子塑造成某种特定类型的成年人。相反,成为父母,照顾一个孩子,是成为一种深刻而独特的人类关系的一部分,投入到一种特定的爱当中。工作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我们离不开它。但“工作和爱使生命值得度过”,这据说是弗洛伊德和猫王都说过的名言。照顾孩子的那种爱不仅来自亲生父母,还来自被学者称为抚养者的所有人。这种爱的形式超越了亲生父母,是我们所有人生命的一部分。谈论爱,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听起来可能既模糊感性,又简单明了。但是与所有的人际关系一样,对孩子的爱既是我们生活的底色,也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的背景,它不仅无处不在、不可避免,而且非常复杂,充满了变化甚至矛盾。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活所感受到的身心愉悦,以及孩子与你在一起的点滴快乐时光。爱没有目标、基准或蓝图,但爱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是为了改变我们所爱的人,而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蓬勃发展。爱的意义不是塑造我们所爱之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向他们展示道路,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们所走的道路不是我们想选的,也不是我们能为他们选择的。确切地说,爱孩子的意义就是为那些无助的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这个环境充满变化、创新和新奇的元素,可供他们无限发展。无论是从生物学和进化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个人和政治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养育中的两大悖论在本书中,我将重点讨论两种悖论:爱的悖论和学习的悖论。这些悖论是建立在儿童本身的进化本质之上的,教养模式无法应对它们。当我们以科学和个人的方式来思考童年时,这些悖论就会出现。事实上,最新的科学研究已使这些悖论尤为凸显。不过,这些悖论不仅仅是抽象的科学和哲学问题,它们就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困境中,伤害着父母的生活。本质上讲,它们是我们这个社会试图照顾孩子时所产生的道德和政治困境的根源。爱的悖论这里的第一种紧张关系是依赖和独立。父母和其他照顾者必须对完全依赖他人的婴儿负责,同时,他们也必须将那个完全依赖别人的小生物转化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成年人。孩子最初对父母的依赖远超情人,最终却走向独立,给父母留下满满的距离感。在孩子人生的早期,我们对他们生活细节的控制要远远超过他们自己。几乎所有发生在婴儿身上的事情,都是通过家长或照顾者进行的。但如果我是一个好家长,我就不会试图控制孩子成年后的生活。这种紧张的关系在孩子青春期到来时变得尤其明显。我们的孩子不仅跟我们相对独立自主,他们这一代也较上一代相对独立自主。婴儿期意味着亲密,那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紧紧地拥抱着宝宝;而我们的成年子女就是,也应该是“外星人”了,他们是未来的居民。第二种紧张关系来自我们对孩子的爱的特殊性。我们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认为,自己孩子的幸福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甚至比其他孩子或我们自己的幸福都重要。我们可以,甚至应该毫不留情地推进这件事。想一想,一位可怜的母亲,住在一个贫民区,节衣缩食地将孩子送进一所好的私立学校,让他远远超出周围大多数孩子所能达到的水平。这是英雄主义,而不是自私或者愚蠢。这种特定的投入来自哪里?这不仅仅是出于本能的亲密,几乎任何关心孩子的人都会爱上那个特殊的奇迹。但我们如何能够在更广泛的育儿政策中,应对我们对孩子的爱的这种巨大特定性呢?这对公共政策又意味着什么?学习的悖论第二个悖论与孩子向成人学习的方式有关。在一个学校教育决定成功的世界里,很多教养方式都侧重于让孩子学得更多、更好、更快。教养模式也是大部分教育的默认模式,即成人把孩子应该知道的东西教给他们,并由此塑造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如前所述,这个想法看起来好像理所当然,但并不符合科学道理和历史规律。这里的第一种紧张关系是玩耍和工作。事实上,孩子是通过玩耍来学习的。但他们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定义,玩耍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并不是为了完成任何事情而设计的。然而玩耍在童年时期的无所不在,表明它一定有着某种特殊功能。尽管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孩子应该有玩耍的时间,但是当我们开始规划孩子的生活时,玩耍时间是最先被舍弃的。休息被阅读训练取代,壁球和跳房子也让位给了足球训练。教养模式意味着孩子有一张列满了应该要做的一长串活动的清单。从外语到奥数再到SAT,孩子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剩下来玩了。我们对此感到不满,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传统的道德和政治制度都是关于人类严肃而认真的工作的,它们规定了个人和社会应该如何思考、规划和行动,以实现其他目标。但孩子和童年都是关于玩耍的。为什么孩子会玩耍?我们应该如何重视玩耍?而且不仅是从个人的角度,也从道德和政治的角度来加以重视呢?正如孩子必须从最具依赖性的生物转变成最具自主性的生物一样,他们也必须从以玩耍为主的人转变为以工作为主的人。这一转变需要孩子的大脑和心智发生深刻的变化。家长、看护者和教师在对这种转变进行管理时,必须既保留玩耍的益处,又能使孩子从工作中获益。学校是我们用来管理这一转变的主要机构,但它可以说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很糟糕。那么,它有没有可能做得更好呢?第二种紧张关系是传承和创新。21世纪的屏幕与书籍大战,只是这场长期战争中的最新战役。我们人类一直在守旧和创新之间纠结。这一紧张关系由来已久,它不仅是人类技术文化的一个特征,也是人类进化机制的一部分。孩子由于其本质特点,一直处于这场战争的前线。许多道德观点和政治观点,特别是古典、保守的观点,都强调保留传统和历史的重要性。继续过去的文化认同,将自己置于传统之中,是一种令人满足的深层人性。当照顾者养育婴儿时,就是在传承传统。同时,童年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允许创新和改变。而自相矛盾的是,如果过去的人类没有创新,就没有任何文化和传统可以传承。没有新事件就不会有历史。孩子们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会发明穿衣、跳舞、谈话甚至思考的新方式。我们该如何重视并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创造出全新的东西呢?科学研究了爱与学习的这些悖论,我将概述新的科学研究,以帮助我们理解爱和学习的工作机制。进化生物学研究正在揭开我们对孩子的爱的起源,以及依赖和独立、特殊性和普遍性在这种爱中所表现的方式。在认知科学中,有一些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关于孩子如何从照顾者身上学习,也有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即使是婴儿和年幼的孩子,也对社会规范和传统十分敏感,并能很快地从照顾者那里接受它们。但同样,过去几年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孩子也可以想象新的可能性,并思考他们自己或周围世界的存在还有什么可能的新方式。这些新的研究实际上展示并解释了玩耍是如何帮助学习的。在发育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开始了解年轻大脑与年老大脑的差异,也开始了解在神经层面上,人类早期基于玩耍的学习是如何转变为后来以目标为导向的集中计划性学习的。而所有这些科学研究都指向了同一个结论。童年天然就是一个极具可变性、可能性且充满了探索、创新、学习和想象的时期。尤其是人类的童年那么漫长,就更加如此。但是,我们卓越的学习和想象能力也是有代价的。在探索和运用、学习和规划、想象和行动之间,处处存在着权衡。进化对这种权衡的解决方案是,为每一个人类小宝宝(不管孩子有多脆弱)提供照顾者,即那些确保孩子能够茁壮成长、学习和想象的人。这些照顾者不仅传递了前几代人积累的知识,还能为每个孩子提供创造新知识的机会。这些照顾者当然包括父母,但也可以包括祖父母、叔伯、朋友等其他人。人类照顾者必须妥善保护每个孩子,并在孩子成年时对他们放手;人类照顾者必须允许孩子玩耍,同时还要促进孩子工作;人类照顾者必须传承传统,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创新。养育的矛盾就是在这种基本生物学事实的背景下产生的。童年是一个天然探索期我不会为这些悖论提出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也不会对由此产生的个人和政策困境提出简单的解决办法。对于从极端依赖转变为同等极端的独立,这个成长的过程根本不存在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法。虽然我们只爱自己的这个孩子,但在做出政策上的决定时,仍然需要考虑全体孩子,因而这两者间的紧张关系也是无解的。没有什么简单的算法可以衡量工作和玩耍的价值孰轻孰重,或者传承和创新的价值孰大孰小。但至少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认识到这些悖论,并承认它们远远超出了通常教养所讨论的范围。我们需要超越仅仅是讨论一种教养方法是否会有好的或坏的结果,而从更普遍、更全面的角度来看,以更抽象的方式来思考童年,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在讨论父母和孩子的问题时更加细致、周全、系统,而不会因过于简单化或是将二者割裂开的思考方式而走弯路。不过,即使我们无法解决这些悖论,也仍然存在一种处理悖论的好办法。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种关系,还要认识到,这种关系不同于任何其他关系。我们需要认识到,照顾孩子与其他任何通常模式的人类活动都不同。养育孩子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需要并值得拥有自己的科学和个人视角,以及自己的一套政治和经济体制。而我们从了解孩子中获得的智慧,也能帮助我们解决成人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养育孩子的问题,以避免内疚与不作为、育儿实操手册与个人故事等给你带来的困境,这些东西构成了当前孩子和父母问题讨论的大部分内容。我们可以认识到,孩子与关心他们的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重要也是最独特的。好父母的重新定义:成为园丁要理解我们与孩子的特殊关系,也许最好借用一个古老的比喻。照顾孩子就像照顾花园,做父母就像做一个园丁。在教养模式中,父母就像一个木匠。你要注意你正在使用的材料种类,这可能会对你要做的事情有所影响。但基本上,你的工作是将这些材料塑造成最终产品,以符合你的最初计划。你可以通过查看完成的产品来评估你所做的工作有多好。而当我们照顾花园时,我们为植物创造了一个受保护的培育空间。这需要大汗淋漓地努力付出,疲于耕地、辛苦施肥。正如任何园丁都知道的,特定计划总是会失败。罂粟长成了霓虹橙色而不是淡粉色,玫瑰没有顽强地爬上离地面不到半米高的栏杆,黑斑、锈迹和蚜虫永远也除不掉。然而补偿是,我们最大的园艺胜利和欢乐正来自花园逃离我们的控制之后发生的事:当白色的鹤虱草意外地出现在黑色紫杉树前方的正确位置,当被遗忘的水仙跑到了花园的另一边,在蓝色的勿忘草丛中怒放,当那些本来应该牢牢固定在树荫下的葡萄藤在树丛中长成红色的风暴……事实上,从更深的层次上说,这种“事故”正是优秀园艺工作的标志。不可否认,某些园艺工作的目标是一种特定的结果,如种植温室兰花或培育盆景树。这种园艺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就像精细的木工活儿那样令人钦佩。被美国人称为“直升机父母”的那种焦虑的中产阶级养育方式,在英国这个园丁之国,就叫“温室培养”。但我们要考虑的是创造一片草地、树篱或村舍花园。混乱是草地的荣耀,不同种类的花草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荣枯交替,没有哪一株植物能保证会成为最高、最美或最长盛不衰的那一株。优秀的园丁致力于创造肥沃的土壤,以涵养整个生态系统,其中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美丽,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弱点和生长困难。和一把好椅子不一样的是,一座好的花园会不断变化,因为它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天气和季节环境。从长远来看,在这种多变、灵活、复杂、动态的系统中成长的植物将比最精心照料的温室花朵更加强健,适应性更强。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园艺是危险的,甚至经常令人心碎。每个园丁都体验过最有希望长好的幼苗意外枯萎的痛苦。唯一不存在这种风险、没有经历过这种痛苦的花园,是由塑料花和尼龙草皮制成的。伊甸园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童年的好寓言。我们起初是作为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花园里,这个花园如此丰富、稳定,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蕴含其中的那些工作和想法。当我们长成青少年时,就进入了一个知识和责任的世界,这个世界同时充满了劳动和痛苦,包括将下一代孩子带入世界的劳动和痛苦。这两个阶段无论缺了哪一个,我们的人生都不完整。无论是伊甸园还是秋天,无论是天真还是经验。虽然孩子们经常认为父母是全能的、无所不知的,但作为父母,我们都不无痛苦地知道,自己完全没有类似“神”的权力和权威。尽管如此,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关心孩子的每个人,都是人类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那一部分的见证人和主角,这使得成为父母本身就充满意义。因此,我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创造一种特定的孩子。相反,我们是要提供一个充满爱且安全、稳定的保护空间,让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发展。我们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让这些思想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我们的工作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玩,而是给他们玩具,然后在孩子玩完后再把玩具捡起来。我们不能逼孩子学习,但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测一测
2020年12月2日
其他

片单 | 豆瓣评分9分+的9部“益智科普”动画片

孩子看动画片,不一定非得看热热闹闹的,看点益智科普类动画,既长见识又长知识。科普类动画片如何选呢?首先,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很好的鼓励学龄前儿童主动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好奇心。其次,因为这类片子会给孩子讲解科普知识,所以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今天,为大家推荐9部“益智科普”类动画片,质量高,每集时间短。如果孩子能看完,家长至少能省下5万块的早教费。这几部动画片,豆瓣评分9分+,不仅能让孩子进行英语的启蒙,更能给孩子普及一些科学、艺术领域的常识,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建议学龄前儿童必看,大人小孩皆适宜。文
2020年11月24日
其他

刘瑜: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

11月1日,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在印象识堂打造的“识堂开讲”做了一场教育主题的演讲,原题为《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刘瑜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焦虑的当下家长剖析时下教育的困局:盲目地将孩子卷入“军备竞赛”式的教育洪流当中,自以为获得了安全感,但其实这种安全感只是虚假的安全感。对所谓“成功”的单一理解,让孩子失去了成长最重要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的时间。在这样的恶性竞争里成长,也很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虽然习得了十八般武艺,但完全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刘瑜教授认为,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才是作为个体最大的成功。只有每个人都各美其美,一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
2020年11月20日
其他

孩子是全宇宙最高级的学习者,但他们到底是怎么思考的?

人人都经历过童年,而当我们长大之后,却对自己的童年逐渐忘却,甚至无法理解尚处于童年期的孩子。研究孩子不只是为了了解孩子,还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高普尼克是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领袖,也是第一个从儿童意识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她提出的“心理理论”如今已成为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重心之一。高普尼克认为,相比于其他生物,漫长的童年就是人类专属的学习期,它使孩子成为全宇宙最高级的学习者。通过比较孩子和成人的意识,高普尼克得出结论:对所有人类而言,孩子是真理、爱和人生意义的最大来源。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孩子如何思考》曾荣列美国育儿网站Babble“50本最佳育儿图书”之一。高普尼克在TED大会上曾就“婴儿在想什么”这一主题进行的演讲,点击量已超过300万次。高普尼克和孩子童年,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童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同样也是人类特质中尚未被探究清楚的一个领域。童年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它并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经过专门描绘的那种复杂时期,也不仅仅是美国的早教计划中尚待解决的一个特殊问题,它甚至不仅仅是人类所独有的。我认为,正是童年,让我们所有人能够成为我们自己。一旦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童年,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普遍、明显、简单的事实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孩子们极其相似,也十分不同。有时,我们会觉得孩子就像成人一样,但有时,他们却像是来自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孩子的思维似乎非常局限,他们知道的东西也比我们少得多。但早在学会读写之前,孩子就有非常出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早在开始上学之前,他们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有时,孩子关于周围世界的经验狭隘而固化,但有时,他们的经验似乎比成人的更宽泛。在成长为我们自己的过程中,童年的经验似乎十分重要。而我们也都知道,孩子长大成人的路途迂回而复杂,世上有很多糟糕的父母养育出了优秀甚至伟大的子女,也有很多慈爱的父母养育出了焦虑而神经质的孩子。年纪越小的孩子越令人不可思议。我们或多或少都能记得自己五六岁时的情景,也能够在理性而公平的基础上与学龄儿童交谈,但更小的婴儿和我们就绝对不是同一层次的人了。小婴儿还不会走路,更不会说话,就算是蹒跚学步的幼儿也一样,但他们都懂得科学概念,或者更准确地说,他们都具有科学常识,这表明,孩子在童年所学之多,是今后一生都无法企及的。过去30年来,我们对于婴儿的科学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新发展。我们曾经认为婴儿是不理性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无道德感的,他们的思维和经验都是固化的、直接的、局限的。但事实上,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婴儿不仅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学得更多,而且他们幻想得更多、关心得更多、经历得更多。在某种意义上,年幼的孩子实际上比成人更加聪明,更富有想象力,更会关心他人甚至更为敏感。人类如何可能做出改变?做出改变的能力是人类的神秘特质,无论是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中还是在整个历史中,这种能力也是我们最特别而永恒不变的本质。我们改变着周围的环境,而环境也改变着我们。我们改变着其他人的行为,同样,其他人的行为也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人类如何可能做出改变?它又向我们揭示了孩子与童年,尤其是极小的幼儿与童年早期的哪些东西?答案中交织着三种观点:学习、反事实思维和照顾,或者用更有诗意的表述:真理、想象和爱。在科学和哲学领域,人们通常会将人类经验的这三个方面视作互相之间毫无关联的独立领域,认识论、美学和伦理学分别有完全不同的发展传统。但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真理、想象和爱就是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的。真理:热爱学习的孩子首先,真理。随着对世界的了解日益增加,我们也会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为。人类能学习的东西比其他任何一种动物都要多,因此,我们也能够比任何一种动物做出更多的改变。孩子生来就掌握了关于世界和他人的诸多信息,这种知识让他们在开始认识自己所生存的特定世界和与自己共同生活的特定人群之初,就具有了一种优势。但是到最后,他们甚至可能会学着推翻最初建立的种种假设。其次,孩子热爱学习。他们仅凭观察周围事件展开的统计频率就能够进行学习。婴儿会开放地接纳广阔世界的所有丰富内容。他们会注意任何一件新颖、意外的事物和任何他们可能从中学习的东西,但他们也会主动地采取行动来学习。在玩耍时,孩子会主动地对周围世界进行实验,并依据实验结果来改变自己的想法。借助于自己所观察到的事件频率和开展的实验,孩子将建构有关周围世界的因果关系图。孩子所认识和学习的不仅是物理世界的知识,还有心理世界的知识。他们会逐渐认识到身边的人是什么样的。由于人类文化的不断改变,就意味着孩子对周围人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孩子同样能够理解周围人的心理,人们的信念、愿望、感受、人格特征、动机和兴趣的独特结合。但同时,孩子也会学习了解人类心理中合乎道德规范的诸多方面。他们飞快地学习周围人所遵循的规则,无论是任意的习俗惯例还是道德原则。而且,孩子不仅能够了解周围的人,他们同样能够认识自己。实际上,从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就会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感受联系起来。他们会运用对他人的理解来认识自己,反之亦然。孩子开始认识到,理解自己的心理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在延迟满足实验中,有些孩子懂得闭上眼睛就能帮助自己抵抗饼干的诱惑。他们同样也开始运用所掌握的心理知识来统一经验,并前后一致地叙述自己的经验,这种叙述会贯穿人生中所有的迂回曲折。与之相应,孩子能够发现真理,这种非凡的能力有赖于想象与爱的能力。贝叶斯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孩子能够设想现存世界情境的其他状况。关于世界的状态,孩子能够建构起可供选择的另一种假想,他们能够比较周围世界各种可能的因果关系图。这类学习的基本原则就是,哪怕最不可能的可能性,最终也有可能会成真。最后,周围的人们会照顾孩子。依凭着这种照顾,孩子就得以将全部的注意和行动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因为有我们的爱,所以孩子可以毫无顾虑地学习。甚至更重要的,孩子学习的一种核心方式就是观察自己所爱的人如何行动,并且听从他们所说的话。这类学习让孩子能够从祖辈们的发现中受益匪浅。照顾者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也隐性地、无意识地教育着他们。想象:用虚构的内容阐明真理在成人看来,虚构世界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而预测未来才是生活中真正紧要、严肃而认真的事。但是,对年幼的孩子而言,想象的世界就像现实世界一样重要,一样吸引人。正是让孩子为之着迷的、无休止的假装游戏,反事实虚构的展现反映出了最为复杂和重要的人类能力特质。如果想象能让孩子得以发现真实,那么发现真实同样也会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非常幼小的孩子就能够运用周围世界的因果关系图来想象世界可能存在的不同方式。他们能够思考反事实的可能性。随着这些理论不断演进,以及自身的不断学习,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会变得越来越精准,他们能够创造的反事实和所能想象的可能性也会愈发丰富。这些反事实令孩子能够创造不同的世界,并且支撑了童年早期蓬勃发展的假装游戏。最终,即便是成人,借助反事实也能够想象世界可能的其他状况,并且实现这些设想。因果关系图可适用于物理世界,也可适用于心理世界。这意味着,孩子能够想象反事实的人,例如假想同伴,以及非现实的世界。这让孩子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复杂的方式来与他人互动。同时,也令孩子和我们自己得以创造出能够带来更好结果的新的社会习俗和道德规则。爱:赋予一生免疫力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并且需要被爱。人类渴望受到保护和养育,这是与生俱来的普遍现象,也是保护未成熟个体的进化图式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照顾的方式多种多样,婴儿们对“爱”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照顾者也只是过着复杂的生活,尽力完成抚养任务的普通人而已。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照顾者就被无限地放大了。这少数几个脆弱的人类就塑造了孩子关于爱和关心的概念。童年真正地决定了成年后的生活,这不仅是从复杂的因果互动或者一系列可能性的角度而言,更是从一种严格而实际的意义上来说的。让人们能够带着自己印象深刻的幸福童年度过一生,这与培养出稍微聪明一些、富有一些、不那么神经质的成人同样重要。幸福的童年能赋予人一种免疫力,不是由前方道路上几乎总是会有的灾难与变故所带来的免疫力,而是一种本质的、固有的免疫力。人生的常态即是变化无常,但作为父母,我们至少能够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那就像一切人性之善一样,是如磐石般确定无疑、不会改变的馈赠。敬畏感:最为卓越的科学情怀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我也十分怀疑我们的生命或宇宙是否有任何终极的、崇高的、根本性的目的,无论我们是用拟人化的神还是用神秘的形而上学术语来解释,都是如此。但是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显然可以指明在人类真实生活中真正意义的来源。一种经典的灵性直觉就是敬畏感,这种情感是在我们自身直接的关切之外,面对极端丰富和复杂的宇宙时所产生的。这种体验就像夜晚站在户外,抬头凝视那数不尽的繁星时会有的感觉。这种敬畏感是最为卓越的科学情怀。孩子始终能够体验到这种感觉,这种如灯笼般照亮四周的意识。也许,他们是在看到会动的米老鼠玩具时产生了这种感觉,而不是像我们那样在凝视银河时才觉得惊叹,但是,这种感受和体验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无论是对科学家还是对孩子来说,这都不仅仅只是一种感觉。事实上,在每个不同的层面,无论是米老鼠玩具、银河还是其他的什么,整个宇宙都是惊人地丰富、复杂且令人敬畏的。而我们能够欣赏这种丰富性的能力也是完全名副其实的。不仅所有做科学研究或关心科学的人如此,任何一个与年幼的孩子一同学习和生活的人亦然。神秘感:创造新的世界灵性直觉的第二种不同类型被我们称为神秘感,即我们会感到在已知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可能的世界。这是想象的会接,与我们身处的世界完全不同,是神秘的、非现实的世界。最早记载人类故事的神话传说,是有关遥不可及的各种反事实的离奇故事。这些故事、神话、虚构和比喻往往与一种特别的灵性感受紧密相连,这是一种不同的直觉,认为世界远比我们所在的范围更加宽广。一些信仰宗教的作家,如爱尔兰著名作家、小说《纳尼亚传奇》的作者C.
2020年11月19日
其他

男孩必读的7本绘本,成长中这些道理迟早会知道… | 书单

男孩和女孩的性格、兴趣、喜好大不相同。同样的,在阅读上,男孩也有不同于女孩的阅读取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份适合男孩阅读的绘本书单,希望其中包含的至深人生哲理,可以为他们面对人生问题时点一盏智慧的明灯。有人说,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在这短暂的时光中,多陪伴孩子做亲子共读,多为孩子心底种一颗真善美的种子。1《如果》[英]拉迪亚德·吉卜林
2020年11月17日
其他

美国心理学家:养一个有幸福感的孩子,童年的这5种体验缺一不可

面对孩子的未来,父母们经常有诸多焦虑,但概而言之,当我们在谈论孩子可能面临的种种时,心底其实是在说:我希望你能幸福。生于物质匮乏时期的父辈们,很容易将幸福感与物质挂钩,所以他们很难理解为何现在的很多孩子物质如此充裕,还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快乐。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幸福感的人?今天与大家分享一本书,哈佛大学推荐美国中学生必读的50本书之一:《童年,人生幸福之源:培养乐观的方法》。该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爱德华•哈洛韦尔(Edward
2020年11月12日
其他

神仙颜值!藏在北京的8座小众美术馆,最美的季节带娃去一一打卡

再过不了多久,朋友圈就要变成“大型晒秋现场”,发一张去年的朋友圈美图给你们参考。香山秋色
2020年11月4日
其他

北大教授戴锦华:电影应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因它参与了我们生命的成长

因为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一段他人的经历或故事,电影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之一。家长们也会与孩子一同在观影中成长。但电影种类繁多,给孩子看何种电影,该不该对电影分级,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任教电影学数十年,最近恰逢其新书《给孩子的电影》出版,“外滩教育”在上海对她做了一次专访,就电影对孩子生命成长的价值做了一段交流探讨。戴锦华在北京大学上电影赏析课(图片@未名讲坛)文丨Lily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电影彻底改变了戴锦华的人生。1980年代,戴锦华刚到电影学院任教,泡在电影资料馆,连续看了100部世界电影史名片。放映结束,戴锦华精疲力竭,但直到现在,她都清晰地记得那种浑身着充满脱胎换骨的力气的时刻,她想奔跑,想大声地喊。“用现在的话说,好像终于遇到了自己的,遇到了我生命中一直在渴望,但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的,那样的电影。”直到现在,戴锦华回忆起这场改变了她一切的观影之旅,仍旧历历在目。100部电影,彻底地改变了她的人生规划,她的美学观、世界视野、对艺术的理解、对自我的想象。戴锦华是北大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据说在北大校园里,有她在的课堂场场爆满,学生们宁愿挤在过道站着听一整堂课。戴锦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1年,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开设“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性别与书写”等数十门课程。中文专著《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英文专著Cinema
2020年11月3日
其他

感受真实的世界,才能获得可靠的力量 | 书单

儿时,每每读完一篇精彩的故事,掩卷之后推开窗子,会感觉卧在阳光下的世界仿佛并不那么原本,也不那么优先。在还没有来得及认识整个世界之前,把一个宏大的虚拟世界强推到我们面前,有时候我会想,这种本末倒置的方式带来的究竟是所谓想象力,还是现实感的损失。在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序列中,身边的人事物不应退居其后,为某些获得了先验地位的自大经验让路,甚至因为那些未获验证的经验而排斥当下的这些经验。菜市场、澡堂子、街头的苍蝇馆子、纷杂的胡同、逼仄的河道……这些市井风景不那么重大高级,但那些忙碌、艰辛而又充满温情的日常生活,是我们立足和生长的基础。1《菜市·夜市》作者:张哲铭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11月
2020年10月23日
其他

鱼儿怎样爬上陆地? | 世界上第一张古生物复原图的故事

很多年后,鱼在天上,鸟在鱼的背上,鲨鱼跳到大陆变成了长颈鹿。曾几何时,读着这句诗感觉莫名其妙,但是当你了解生命演化的沧海桑田,就能感觉到它的荒谬表象背后隐藏着生命演化的秘密。鱼儿爬上陆地,人类演化从这里出发。最近,以女性早期化石收集和研究者玛丽·安宁为故事原型的英国电影《菊石》上映了,趁此机会,我们一起去听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卢静老师讲讲玛丽·安宁与世界上第一幅古生物复原图的故事。电影《菊石》剧照本文转载自“中科院之声”(ID:zkyzswx)18到19世纪初的英国,认为古生物学家都穿着户外服装、灰头土脸的现代刻板印象还完全不存在,研究地质学、博物学和化石的主要是一批所谓的“业余绅士科学家“(gentleman
2020年10月15日
其他

周国平:每个家长都应放下这份糊涂的雄心

孩子的未来岂是你们决定得了的?他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即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应对外在遭遇的心态和能力。对于前一半,你们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为他祈祷。对于后一半,你们倒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就是给他以正确的教育,使他在心智上真正优秀,从而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周国平转载自:周国平(zhouguoping6666)01不要试图规划孩子的一生糊涂的雄心——现在做父母的似乎都有一个雄心,要亲手安排好孩子的整个未来,从入学、升学到工作、出国,从买房、买车到结婚、生子,皆未雨绸缪,为之预筹资金,乃至亲自上阵拼搏,觉得这样才是尽了责任。我想提醒你们的是:孩子的未来岂是你们决定得了的?他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里,即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即他应对外在遭遇的心态和能力。对于前一半,你们完全无能为力,只能为他祈祷。对于后一半,你们倒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就是给他以正确的教育,使他在心智上真正优秀,从而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倘若你们不在这方面下功夫,结果培养出了一个心智上的弱者,则我可断定,有朝一日你们必定会发现,你们现在为他的苦心经营全都是白费力气。做好监护人即可安心——做父母的要明白,无论多么心肝宝贝,孩子也只是暂时寄养在你们这里的,你们只能做孩子的暂时监护人。我不只是指孩子迟早会长大,独立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送行的一天必将到来,你们再舍不得也不可能与之同行。我的意思比这深刻得多。父母所生的只是孩子的身体,而非灵魂,我相信灵魂必定另有来源,而这来源决定了它在人世间的走向。由此可以解释,不管父母多么精心地设计和运作,孩子的未来并不听从你们的安排,往往还使你们大吃一惊。所以,父母的职责是做好监护人,给孩子身心成长一个好的环境,做到了这一点即可安心。至于孩子将来终于走了一条怎样的路,那不是你们能支配的,荣耀不是你们的功劳,黯淡不是你们的过错。02不做应试教育的同谋家长不可犯立场错误——今天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应试教育绑架,许多家长身不由己地成为应试教育的仆役,有少数家长甚至自觉地充当应试教育的帮凶和打手。在一些学校,有见地的校长和教师试图做一点改革,减轻学生的功课负担,而阻力往往主要来自家长。家长们的普遍心理是怕孩子在应试竞争中落后,在他们看来,学校在应试上越下力气,孩子就越占便宜,而减轻功课负担则意味着孩子吃亏。应试教育对孩子身心的损害有目共睹,犹如两军对垒,一边是应试教育,一边是孩子,我的呼吁是:家长啊,你不可犯立场错误,一定要站对队,坚定地站在孩子这一边,保护孩子尽量少受应试教育的损害。孩子在学校里不得不承受应试的压力,如果你在家庭里还充当应试教育的警察,孩子真是没有喘气的地方了。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应试体制实际上把所有学生和家长逼入了一个赌局,一边是应试教育,另一边是素质教育,看你把赌注下在哪一边。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把赌注完全押在了应试教育上,竭尽全力成为赢家。在我看来,这样做的风险其实更大,如果赢了,不过是升学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输了,就输得尽光。相反,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适当兼顾应试,即使最后在升学上遭遇一点挫折,素质上的收获却是无人能剥夺的,必将在整个人生中长久发生作用。其实,根据我的体会,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孩子有了好的智力素质,应试会是相当轻松的事。智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其效果也一定会体现在需要运用智力的一切事情上,包括功课和考试。所以,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以平常心看待应试成绩——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应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给素质教育加分,以弥补学校里素质教育的缺失。这当然要求家长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从而能够在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艺术熏陶等方面给孩子以影响和指导。二是给应试教育减负,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功课压力,家长至少不应该再加压,在课外给孩子加上各种培训班、补课班的重负。家长自己能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应试成绩,也会使孩子在心理上轻松不少。相反,家长的紧张心理和苛责行为往往是笼罩在孩子心灵上的最浓重的阴影,是导致孩子痛苦乃至崩溃的直接原因。03孩子学习不快乐,教育已经失败好学生应该具备两种能力——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能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快乐。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这也是我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应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恋人,第二学会自学,做知识的主人。相反,如果使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兼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应试教育本质上是反智育的——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学习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学习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会是百分之百的痛苦。遗憾的是,这正是今天多数学生的状况。情况本来不该是这样的。人有智力禀赋,这种禀赋需要得到生长和运用,原是人性的天然倾向。学生之所以视学习为莫大的痛苦,原因恰恰在于,应试教育不但不是激活、反而是压抑智力活动的,本质上是反智育的。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相关阅读《给孩子的哲理》周国平
2020年10月12日
其他

世界上的孩子,世界上的人… | 书单

2020年,来势汹汹的疫情让我们的世界日益割裂和封闭,但是,孩子认知世界的大门不能因此而关闭。在人的认知体系中,对世界的认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影响着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也影响着我们决定自身将往何处去。今天推荐几本艺术性与知识性兼备的世界认知绘本,相信它们不仅能带我们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多元,而且能帮助我们定位自己在世界中的存在。1《世界的一天》【日】安野光雅
2020年9月17日
其他

“写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 | 诗歌如何影响一个人?

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拍摄到了云南保山漭水初级中学的一堂诗歌课。这所学校的811个孩子,有一半是留守儿童。为了帮助这些早熟的孩子能够诉说内心的情感,支教的大学生康瑜开设了一堂名叫“四季诗歌行动”的校园诗歌课:“春光课”、“夏泳课”、“秋日课”、“冬阳课”……人生第一次,山里的孩子提起了笔,书写属于他们的第一首诗。面对陌生的文体,孩子们略显羞涩,但老师很快便惊异地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乌云和白云结婚/我们欢呼着/去捡他们撒下的喜糖”“宇宙像一个没点着的烟花/没人愿意给他一点火光/他生气了
2020年9月15日
其他

中国孩子横扫英国版《最强大脑》: 鸡娃的底线是什么?看完就明白

和浪姐在今年掀起的浪潮、制造的反转一样,在育儿界,主流教育理念也一直在不断地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拨乱反正。曾几何时,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一度占领育儿中的道德制高点,但没有几年,“快乐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遭遇群嘲的名词,究竟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是尽早为孩子的未来争取主动权?这始终是一个处于争论中心的话题。今天,我们就通过《你好,未来人类》这个纪录片中反映出的华裔教育问题,并结合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爱德华·哈洛威尔的著作《童年,人生幸福之源:培养乐观的方法》,去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爱德华•哈洛韦尔(Edward
2020年9月11日
其他

古代文明的工笔画卷,令人震撼 | 书单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虽在漫长的历史中饱经磨难,却始终绵延不绝,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十余年,我国出版界经历了一次绘本引进的狂潮,在接受了大量的外来绘本之后,近年来本土原创绘本逐渐发力,越来越多的本土作者将目光聚焦于传统文化领域,将我们璀璨的古代文明遗产用现代绘本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形成了令人欣喜的文化现象。今天,我们介绍几本与中国传统工艺尤其是建筑工艺有关的绘本给孩子们,希望孩子们能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去更多了解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在心底种下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1《敦煌·中国历史地理绘本》作者:苏小芮中信出版社2020年03月
2020年9月8日
其他

豆瓣9.0,《城南旧事》为何是“最具中国情感”的电影?

去年,导演吴贻弓去世,不少人在网上发文悼念这位生前仅拍过9部电影的导演,编剧宋方金的这段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他说:“在一众华语电影的杰作中,《城南旧事》是最中国气派中国情感的。那里边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古典中国。感谢吴贻弓导演拍出了这部伟大的电影。”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通过一个七岁小女孩英子的眼睛,映出了上世纪20年代北京南城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曾被誉为“民族集体的回忆录”,因为它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深深乡愁,更是代表在台湾的大陆人的乡愁。1983年,导演吴贻弓把这部小说搬上了大银幕,最大限度地把小说中散文化的叙述搬到了银幕,成就了《城南旧事》这部影史上“散文电影”的经典。本文选自《给孩子的电影》戴锦华编著,活字文化出品《城南旧事》South
2020年9月2日
其他

豆瓣9.2分,李安说“它是史上最伟大的儿童电影,但值得每个成年人去看”

李安曾说:“它是史上最伟大的儿童电影,但值得每个成年人去看。”它的豆瓣评分常年高居9.2,被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儿童片,在美国获得了近百万美金的票房,创下了伊朗电影的票房纪录。而且难得的是,它是豆瓣上少有的一部无差评电影。布莱松说:“一门艺术只有在保持它的纯洁的时候,才具有真正的力量。”《小鞋子》,就是一部有力量的电影。本文摘编自《给孩子的电影》戴锦华编著,活字文化出品《小鞋子》نامسآ
2020年8月27日
其他

CNN评出世界最美街道,名列榜首的就在大中国

街道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白天我们迎着朝阳,行走在路上;夜晚我们沐浴夕阳,徘徊在街巷,不仅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更构筑着生活的五光十色。前段时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旅游频道,盘点了全球独具特色的美丽街巷,从纽约上城区的豪华住宅大街,到充满历史韵味的欧洲巷道,再到摩纳哥梦幻的蓝色小径,应有尽有,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无尽魅力。而其中,位于中国成都的锦里历史文化街,以蜿蜒迂回的空间,川西民俗的魅力和古意悠然的韵味位列榜首,足以让我们骄傲和自豪。来源:丹尼尔的旅行手册
2020年8月26日
其他

七夕,尝试弥合孩子与传统之间的天河

还记得牛郎织女的故事吗?今夜他们又将鹊桥相会。这些古老的故事,靠一代代人的讲述得以流传。做出版的人,也是讲故事的人。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被中国传统故事的光彩照亮。01年轻读者与传统故事之间的距离宛若天河今天是七夕。传说中是牛郎织女天河配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被一代一代人用不同媒介形式传诵到今天,美好的传说与“七夕”的形状也在发生变化。曾经,牛郎织女是《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和皎皎河汉女,天河之阻隔,相见之费劲是通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微言大义来表达的;后来,牛郎织女的传说是夜晚乘凉时,爷爷奶奶一边用蒲扇扇着凉风一边讲述的故事;再往后,
2020年8月25日
其他

戴锦华×毛尖:电影何以拉长我们短暂的生命?

8月13日,“给孩子”系列新作《给孩子的电影》由活字文化与中信出版集团在上海书展全国首发。作者戴锦华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老师做客思南读书会,一起聊了聊《给孩子的电影》一书的编选背景,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电影之于每个人成长的意义。戴锦华老师说:“我希望,《给孩子的电影》这本书是个不预设标准答案的书,随便孩子能看到什么。我没有要求孩子们一定要从头读到尾,他们可以随便打开任何一页,读一部片子,知道一个导演,了解一种电影艺术的时刻,那我就觉得很满足了。当然,我最希望的是他们在看书后能真正去找电影来看。”今天,我们将发布会当天的实况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本文根据活动录音整理,未经嘉宾审阅)毛尖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非常罪,非常美》《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慢慢微笑》《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乱来》《这些年》《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例外》等。“给孩子的电影”不等于“儿童片”film毛尖:首先感谢大家,每年书展我们也在上海会做好多场活动,我也被很多朋友说是书展民工,但这场活动是我自己觉得最有自豪感的一场活动。
2020年8月20日
其他

戴锦华:好电影赋予孩子毕生相随的心灵宝藏

在伴随影像成长的一代人的内心深处,总有几部电影,给予了我们似真似幻的知识,铺陈了我们特定记忆的底色,编织着我们情感的基调。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戴锦华老师说:“看50部精选的电影,如果尚不足改变你的人生,也一定会充分富足你的生命。”应北岛之邀,戴锦华老师为“给孩子”系列再添一部新作:《给孩子的电影》。《给孩子的电影》戴锦华
2020年8月13日
其他

63岁中国大爷成油管网红,上千万人点赞:不输李子柒!

书单给孩子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微信公众号ID
2020年8月12日
其他

在功利时代,追随热爱自造内心的秩序

7月23日,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钟芳蓉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影响,选择了北大考古学专业,却引来一片“白瞎了高分数”的惋惜之声。面对网络上纷纷扰扰的争议,钟芳蓉8月2日在微博上回应说:“没想到这么多人对我报考的考古专业感兴趣,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
2020年8月6日
其他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让人看不懂,哲学表示“不背这个锅”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时间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这几天被这篇浙江省语文高考的满分作文刷屏了,这篇《生活在树上》的文章引用了各种海德格尔、韦伯、维特根斯坦、卡尔维诺等名家哲学、文学概念,遣词造句繁复而精致。一些人认为其中所涉及的哲理过于晦涩,导致了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无能。果真如此吗?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妨去听听这位从高中接触哲学,最终把哲学作为大学四年的专业,并顺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学校录取通知书的这位学霸,是怎么看待以上问题。本文转载自:爸爸真棒(babazhenbang)“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昨天被这篇浙江省语文高考的满分作文刷屏了,作为今年申请到哲学专业的我,看得目瞪口呆。这篇《生活在树上》的文章引用了各种海德格尔、韦伯、维特根斯坦、卡尔维诺等名家哲学、文学概念,遣词造句繁复而精致,最后振臂一呼追求“个体超越性”,读完,我却只感受到了一种作者对于读者的轻蔑,他没有与读者沟通的欲望,也没有解释引用内容的耐心。我从一个半吊子哲学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不是真正的哲学,它甚至不包含任何“哲思”。真正的哲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大学申请的时候,我填报的意向专业也是哲学,并最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从高中接触哲学,到最终把哲学作为大学四年的专业,我想分享我学习哲学的一些反思和探索的过程。作为国际教育与公立教育的接轨处,一个公立国际部的学生是怎么学哲学的?我们究竟可以如何理解哲学?又有哪些书目可以阅读?01入门,要关注哲学的全貌其实,我一开始对哲学的印象并不好。我一直很相信那句“哲学的目的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觉得哲学家只会空谈、说漂亮话。在我升入高中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要求每个新生都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我对于这本书,乃至整个哲学学科的最初态度,最初其实是想证明这门学科真的没啥用。但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的印象是,哲学家们的思想,是很有强度的。哲学是一门没有实证的学科,因此要求更强的逻辑性,否则就变成了自说自话。以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为例,他的著作《申辩篇》就使用了严谨的命题-推论的论证方法,以递进的方式完成了他关于思考价值的论述。《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一书中也说道:“这本书很自我,我们只关心两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020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