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开大学张静教授:尽早帮孩子发现“心有赏”的目标

张静讲古诗词 给孩子
2024-10-11




南开大学张静教授讲古诗词的一大特色,是非常的鲜活,听她讲古诗词,会感觉古诗词不只是一串精巧文字、铿锵音节的组合,更是与世间万物及我们的生命体验,存在着广泛且密切的关联。



比如,最近她在B站开讲的古诗词课中,有一组讲志向的古诗词,涉及人生立志及追寻目标时可能会有的各种遭际,顺境、逆境、孤独、无常……但是,她说,不论何时,人都可以通过精神修养的不断加持,调适自己,达到一个从容自洽的生命状态。


更难得的是,她通过古诗词,讲出了家长、教师应该具备教育智慧:帮助身边的孩子尽早发现“心有赏”的对象,尽早树立“心有赏”的目标。“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教育应该尊重孩子内心热爱的方向和目标,而不是周边人群一时的评价。





“要看银山拍天浪”的精神追求

文 | 张静

本文摘编自《南开大学张静教授的古诗词课》,限于篇幅有删节,全文见b站课程



各位B站的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接着来谈诗论词。其实说到诗词我们常常也会想,诗词跟我们当下有什么互动?比如说我们读诗词,很多时候去新华书店或者图书大厦买一本诗选回来,它里面可能有注音,可能有名词解释,也有翻译成白话文。我们就觉得好像一首诗我们能够把它看明白了,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很少有选本会注意到诗词和我们当下,和我们读者内心的互动,也就是兴发感动这一个环节。


闻一多先生曾经讲过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


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的精神有所寄托。


也就是说,诗词如果我们只是看明白了,能够把它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其实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使人的精神有所寄托,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从诗词中能够获得一种精神能量的加持,这样才完成了我们读诗的一个最基本的小目标。


诗词要么都是画面感,要么就写的是事情。无论是写景啊,言情啊,叙事啊,怎么能够跟我们的精神有寄托,能够结合起来呢?今天我想举两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小诗为例,一起来看一看,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甚至是咿呀学语的时候,就接触到的一些熟见的篇目,它怎么能够给我们一种精神能量的加持?


张静


“更上一层楼”,前方有更壮美的图景


首先,我们来看一首五言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很短,但是它画面感很强,而且通篇没有用什么典故,也没有生僻的字。所以我想很多人,可能我们上小学前就接触这首诗了。


但是这首诗在讲什么呢?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这首诗的画面:白日啊,山啊,海啊,楼啊等等这些意象。


但是我们再回想一下自己小的时候、学诗的时候,老师怎么讲的、怎么教的这首诗。也许老师会注意到里面还有色彩、画面,“白日依山尽”的那种晚霞夕照,“黄河入海流”的那种奔流无回。


我想如果说它能够给我们一种精神的加持,也就是说它应该和我们内心的活动共鸣起来。这里我们不妨一起尝试着,从王之涣的题目“登鹳雀楼”入手。


鹳雀楼大家知道它在哪里吗?它在山西的永济,是一个内陆的、不靠海的地方。但是为什么诗人却可以说“黄河入海流”呢?这也就是我们诗歌的一个妙用,就是“尺幅有千里之势”。我们在此可以看到更广远的地方。什么意思呢?诗歌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有一种无限的联想,可以让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去从此而想到彼


登鹳雀楼,大家想一想,即使我们没有登过鹳雀楼,我们至少应该上过我们附近比较高的地方,一个小山丘,或者公园里的一个亭子,或者一桩建筑物的顶层。大家回想一下,当我们来到一个平常自己不会到达的高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对了,往往我们会东看看,西瞅瞅。因为我们平常来不到这样高的一个层次,看不到这么广远的一个视角,所以我们肯定会东望望,西瞅瞅,希望看看在这样一个平时到不了的高度上,我们有怎样的视野。


我们根据这样一个习惯再来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两前句。“白日依山尽”,是哪个方位?太阳是西边落下的,所以是一个人向西看的。“黄河入海流”,是哪个方位?因为我们国家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入海当然是到东边入海,所以是一个人朝东望的。所以这两句如果贯穿起来,我们体会到的就是,一个人登高之后,自西向东举目四望,找不到一个伴侣,甚至遇不到一个对手之后的那种孤独感。面对人生中的孤独,怎么办?只有更上一层楼,只有通过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地使自己的灵命得到加持,才可以对抗人生中的孤独。


张静(左二)陪同叶嘉莹先生登北京恭王府瞻霁楼


而且这首诗还有第二个层次的解读,大家想想看:“白日依山尽”,西方是太阳的沉默;“黄河入海流”,东方是大河的奔流,这两个意象为什么会相提并举呢?是王之涣的首创吗?还是他的专利呢?


其实如果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探寻就会发现,其实早在王之涣之前,比如“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就已经写过“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西方是太阳的沉默,东方是大河的奔流,这两个意象其实是我们古诗词中经常相提并举的两个意象


比如说于武陵的《感情》诗里也经常讲


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


再比如说,像我们喜爱的词人辛弃疾,他也讲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


这两个意象为何要相提并举呢?它们有什么样的共性呢?因为它们讲的都是无常。


什么是无常?就是我们人类不可抗拒,无法阻挡,不以我们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就比如说“白日依山尽”,说这个太阳的西沉落山,古今中外,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人,甚至是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可以做到让我们今天的太阳不落山,这是我们人类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它是一个无常。


“黄河入海流”同样是无常,因为赫拉克里特曾经讲过,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逝水、残阳,这两个都是无常,所以当这个无常的事情相提并举的时候,怎么办?


我们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无常。还有什么是无常?比如说天灾人祸。我想即使我们没有经历过其他的事情,我们都经历了2020疫情,对于“无常”这两个字都有了自己的体会。也就是说,当我们感觉到是如此无助的时候,人类还有很多没有解开的难题,感觉到无可奈何,无法阻挡。


当我们不希望它出现,但是又无法改变的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怎么办?这些无常突然而至,怎么办?只能是更上层楼。也就是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精神修养的不断加持,才能够面对人生中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必然会出现的这些无常。


而且这首小诗其实还有一个解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即使像王之涣那般幸运,他有幸登临了鹳雀楼,有幸领略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风景,但是依然不能停住脚步。为什么?因为要“更上一层楼”,前方还有更加壮美的图景在等待着你我


就好比我们也是如此,我们今天能够在这样的一个谈诗论词的空间,大家一起谈论着诗词的美好,谈论着诗词给我们生活的这种滋润,其实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但是我们不可辜负了这样的一次美好的人生邂逅,我们不可辜负了境遇的这样一次美好的安排,因为“更上一层楼”,前方还有更加壮美的图景在等待着你我。


叶嘉莹先生捧读《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高洁的理想,执着的持守


这是一首小诗,但是它确实给了我们一种精神加持的力量,而且这种五言的绝句就可以达到这样的高度。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也是我们小学教材里的篇目,大家肯定很熟悉。一提到杜甫可能很多朋友都会觉得他的诗风就是沉郁顿挫。其实我们将来读的作品越来越丰厚,大家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个人都不应该特别脸谱化的,在文学史的宝库中,其实每一个诗人他都是多面的,尤其是流传作品较多的这些作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作品出体会他折射出来的光影。


杜甫我们说他沉郁顿挫是不错的,他是“诗圣”,但是更重要的是,杜甫有他自己的丰富性,杜诗也有艺术追求方面的丰富性。我记得北大的葛晓音老师就曾经专门写过一篇长文,她说杜甫是在唐代较早,而且是最多以“绝句”命题的诗人。杜甫在写绝句,特别是七言绝句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比较轻松快意的状态,所以表达的这种感情和沉郁顿挫也是有区别的。


我们看这首小诗也是如此,“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肯定是C位出现的,是什么?是数词和量词,“两个”,“一行”,绝非形单影只,而是一种成双结队的感受,我们说这种情绪就不同。


然后再看这两句,里面非常重要的就是色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黄”“翠”的色彩组合,和“白”“青”的色彩搭配,都是比较明快的、新鲜的、活泼的。


黄,大家都知道黄色。翠是个什么意思呢?大家想过吗?绿,碧,青。


“青”我们可以排除了,因为从平仄上来考虑,这里面“翠”是一个仄声字,“绿”和“碧”为什么没有被选入,而是用了“翠”呢?


仔细体味一下,是不是从声音上来考虑,“翠”更加的清亮?是不是从情意上来体味,“翠”比“绿”,比“碧”,更加的珍贵?如果从色彩上来感知,“翠是不是比“绿”,比“碧”,更加的鲜嫩?


所以,为什么说诗人的情感往往是细腻的,因为他在遣词造句的时候要反复斟酌,如果我们经常的涵咏这些诗词,也会让自己的心灵更加地丰富,更加地细腻起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近处、矮处的景物,“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高处的、远处的景物,也就预示着我们每一个人心智的成熟,其实都有一个自下而上、从近到远的渐变过程。这两个里面有动词吗?“鸣”和“上”都是动态的动词。下面两句有动词吗?“含”和“泊”是静态的动词。


这里面就有了差异了,为什么?


下面这两句因为出现了窗,因为出现了门,人物就出场了。因为窗和门是我们人类发明创造的,又是为我们人类生活服务的。窗和门这两个意象大家想过吗,它有怎样的共性?又有怎样的差异呢?


比如说我们所待的房间,我们的教室,我们自己的寝室,都是有窗也有门的,窗和门有什么样的共性?它们都是把我们人从内在的小空间接引到外在大世界的意象。一个人如果锁上门、合上窗,与外界是隔绝的,只有推开门、打开窗,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开阔的手眼和世界。窗和门它们俩一样吗?又有着怎样的差异?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门,什么时候我们又会用到窗呢?


窗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就像歌词里所唱的那样,当我伫立在窗前,向外眺望。望什么呢?一定是找寻目标,也就是内涵着、象征着一种目标理想的确立。所以杜甫说“窗含西岭千秋雪”,我通过这扇窗要为自己树立的是像西岭那么高,雪那么洁白的一个高洁的目标,高洁的理想,而且我要附上千秋的执着。所以“窗含西岭千秋雪”,就是预示着我们每一个人为自己树立的理想应该是高洁的对象。


张静


那门什么时候会用到呢?是我们真的要走出门去,真的要有所作为,真的要做一番事情的时候,我们真的要用到门。我们需要真才实学,务实的才干,所以“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前停泊的是能够行驶到万里之遥的东吴那么远的船。船是什么?交通工具,而且是可以负重前行,是载重的交通工具,所以它可以负重前行,而且可以行驶到万里之遥,也就是任重道远的担当。所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在草堂之内,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且从高洁的理想,到任重道远的担当,到千秋的执着、坚守,都给我们形象化地概括了出来。


所以一首小诗,我们真的常读常新,开卷有益。比如说“两个黄鹂”是点,“一行白鹭”是线,“窗含西岭”是面,“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体。点线面体的结合,也使我们能够从构图上,从画面上,更好地感知杜甫他作为诗圣要传递给我们的这种丰厚的能量加持。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无论是窗,是门,还是“更上一层楼”,常常都是跟一个人的视野、格局有关系。



“可怜身是眼中人”

当理想破灭时


我们不妨再举一首宋代诗人曾公亮的诗《宿甘露寺僧舍》为例。在镇江一带有一个甘露寺,因为建造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就在峭壁之上,所以曾公亮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期许,你期待着自己能够领略到“银山拍天浪”这样壮伟的奇景,首先我们要具备“开窗放入大江来”的气魄与胸襟。所以无论是在写一个景物,还是构画一个画面,小诗里面往往可以给我们这样一种胸襟、志意的理想情怀的加持。


但是我相信,因为现代人已经跟古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可能今天的同学们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诗词是有着这样一种正向的引领作用的;但是,现实中我们往往也会碰壁,也会头破血流,我们会觉得这种伤痛也很大。其实这也是我跟我们这个课程的编辑一直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当然我是希望把诗词中的这种正向的、美好的东西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获得一种正向的引领。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我本人的成长历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惑、迷茫,甚至是一些疑虑,在诗词里面也有着很好的表达。也就是说读诗词,往往它也会给我们一种共鸣般的慰藉。


比如说刚才我们提到了目标,同学们可能也会感慨说,并不是我们所有的理想都能达成,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这个时候其实也有类似的诗词的表达。比如说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王国维的一首小词《浣溪沙》: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这首词虽然很短,但是它确实写得意境深远,而且含蕴是非常悲哀的。“山寺微茫背夕曛”,因为我们在谈理想,在谈目标。为什么说山寺?其实寺庙,它是一种精神的、比较集聚的场所,而且是山寺,它高高在上,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有理想,有精神追求的那种向往和美好。而且它是“山寺微茫背夕曛”,就是在夕阳之下,在那种光影的衬托之中,它显示得如此的美好,如此的有吸引力。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中可能都有着一种对于美好的,对于这种更高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向往。但是“飞不到半山昏”,但并不是我们有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有追求就一定能够达成。甚至不要说我们人,这个鸟可能还没有飞到一半的时间,“半山昏”,天色就暗下来了,因为我们的寿命有限,所以在我们前行的过程中,在我们向自己的理想奋进前行的道路上,我们有可能也会觉得因为时间的有限,因为年龄的有限,我们可能无法达成自己心中的理想。


但是“上方孤磬定行云”,自上而下传来的这种声音的美好,对我们人心有一种感召,这样一种植入人心的感召力,甚至可以“定行云”。天上其实行云最无端,它经常变化,因为这种声音的美好,仿佛这些行云都为此而驻足了——我们今天主要交流的就是这种理想、目标的问题,就是有这样一个境界,有这样一份美好,我们也都心向往之。


“试上高峰窥皓月”,我们每一个人都拼了命地试,就是几番尝试高峰,不断     地攀登。然后“窥”,窥是什么,就是我们努力地、拼命地,想要把它看真切,但是偏偏没有真的能够看上一眼。“窥皓月”,皓月是什么,是光明,是美好的一种代表、象征。但是“偶开天眼觑红尘”,觑是什么,觑是我们不屑于看,不愿意看,但是偏偏看了个一目了然。所以我们每个人心中虽然都有一种对于光影美好的向往和追寻,但是现实的世俗生活,虽然我们往往不屑于看,但偏偏看了个一目了然,因为我们本来就是红尘俗世中的一分子。


所以大家看这首词背后,就写得更为悲哀了,“可怜身是眼中人”,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都向往着光明美好,但是我们却不屑于看,“觑红尘”,不屑于看这个红尘俗世,但是我们恰恰就是这红尘俗世中的一分子。“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我们偏偏就是这红尘俗世中的一个。


1943年顾随(前坐者)与学生们合影,后排右二为叶嘉莹



“更上一层楼”,前方有更壮美的图景


我们说既然我们有理想,有这样一种对于光明美好的向往,但是我们在俗世红尘中又该如何地历练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顾随先生他也写过一首《临江仙》的小词,里面把我们对于理想的这种美好的追寻,和失落之后的这种惆怅,表达得更加直接,运用了一种象喻的手法。这首《临江仙》是这样写的:


记向春宵融蜡。精心肖作伊人。灯前流盼欲相亲。玉肌凉有韵,宝靥笑生痕。

不奈朱明烈日,炎炎销尽真真。也思重试貌前身。几番终不似,放手泪沾巾。


这首词它表面上是在讲制作小蜡人的过程,一个捏小蜡人的活动。但是我们会发现其实它是象喻了我们每一个人在青年时期,对于理想的那种塑造,那份追寻,最后在红尘俗世中破灭之后的那种失落。


“记向春宵融蜡”,春宵当然是美好的时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阶段,就是同学们你们现在最美好的芳华时期。我们在做什么呢?融蜡,制作小蜡人,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家谈的最多的自己的理想,因为我们觉得未来可期,觉得未来对我们来讲有无限的可能。


那么“精心肖作伊人”,我们对于自己的理想还是非常慎重的,我们适合做什么,我们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小蜡人,是经过自己的再三选择的。好不容易把它精心地捏制出来之后。“玉肌凉有韵”,我们摸一摸,它仿佛还有温度,“宝靥笑生痕”,它如此地真切,仿佛还有小酒窝,非常可亲可爱的一个形象。但是当我们真的踏入了工作岗位,真的步入了现实生活,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才会发现,“炎炎销尽真真”,我们的理想一下子就像这个小蜡人一般地融化了,失去了。


我们说一个理想破灭了,你还可以再找寻其他的理想啊,这个小蜡人既然融化了,你可以再捏一个小蜡人。所以他说“也思重试貌前身”,但是“几番终不似”,但是再也没有捏过那样美好的小蜡人,只好“放手泪沾巾”。也就是说我们的这种理想在现实中破灭之后,那种惆怅,那种悲哀。


也使我想起裴多菲有一首诗《希望》,裴多菲的《希望》是这样写的。他说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它把一切都献于,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它就弃掉你。


“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



诗词,它首先写的是我们真实的感受,这些感受里面难免就会有惆怅、喜怒哀乐、爱恶惧的情感,本来就是人之常情。这些情感我们读得多了,最后怎么归拢呢?


我们读诗词,是想超越一个原我,达到一个更好的自我。当我们了解了我可以有理想,可以有追求,但是我的理想可能还会破灭,我的这些美好的追求可能还会失落,这个时候我又该如何收拾整顿,如何来向往明天呢?这里我想跟大家举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王安石曾经写过的一首小诗,叫作《题何氏宅园亭》。



张静教授和叶嘉莹先生


大概是在2015年前后,活字文化约请叶先生编选《给孩子的古诗词》,当时因为叶先生已经90多岁高龄了,没有时间、精力再来逐一编选了。所以出版社跟叶先生讨论的意见,就是由我来进行初选,这本《给孩子的古诗词》,最后定稿是218首,我大概选了不到300首的体量,再由叶先生进行斟酌、筛选。当时我是选了一首李商隐的《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首诗在第一轮讨论的时候,叶先生就把它给删去了。叶先生说:“张静,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一首好诗,你也可以告诉你的学生,这是一首好诗。但是我们不能拿这首诗去给孩子,因为它太悲哀了。”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也是这个,在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可能接受一些诗词,对它的感悟力也是不同的。比如说一株还很弱小的花草,突然间让它接受倾盆大雨的洗礼,也可能就使它就夭折了。所以要等它慢慢地强大,能够抵挡一些风雨的侵袭之后,再让它来接触这些现实,这些苦痛,可能它就会有比较强大的生命力的激发。叶先生决定把这首诗删掉,那就要补充一首,所以我就又选了王安石的这首《题何氏宅园亭》:


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

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


这首小诗一共20个字,其实它写得也很特别。《题何氏宅园亭》,就是王安石他到一个姓何的朋友家去串门。大家想想看,我们都串过门,比如说我们到隔壁寝室去了,或者到老乡的家去了,回来之后我们会怎么议论?我们还记得在别人家里看到了什么吗?我们会想:他家有多大面积?有没有复式结构?有没有红木家具?……可能往往关注的是外在的。


但是,你看王安石,他写完这首诗两年之后就去世了,辞世前两年,他到一个姓何的朋友家去串门,看到他家的园林,他却写下了“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无论是荷叶,无论是榴花,都是在夏天很容易见到的。“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我们注意它的声音,“参差”,双声,“次第”,叠韵。这里的双声、叠韵,就是给我们大大地加了重彩的标注号!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内页图



大家要注意“参差”和“次第”才是最重要的。荷叶是浮在水上的,榴花是怒放枝头的,我们知道荷叶并不是一下子就张开了像擎雨盖那么大,而是慢慢舒张的,有先有后的,所以是“参差卷”。“榴花次第开”,为什么,因为它并不是春天绽放的花,它是在晚春,甚至是在端午前后,春夏之交的时候才开,石榴花往往一开就意味着春天结束了。所以


花时随早晚,不必嫁春风。

——元·杨维桢《咏石榴花》


并不是说初春刚到的时候那些盛开的桃花、李花、杏花才是好花,我们这石榴花,或者开得更晚的荷花、菊花,就不是好花吗?每一种花都有着自己的花期可待,万世万物都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可循,所以是“参差卷”“次第开”,这个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说


梅先菊后何须较,好似人生各有时。

——宋代赵抃《次韵郁李花》


梅花和菊花都不是开在春天,“梅先菊后何须较,好似人生各有时”,我们每一个人也是这样,并不是所有人的花期都是在学校阶段才绽放的。


但是我们现在回想一下,比如说像我们把孩子送到小学,就恨不得他每次考回来一个300分,我们才觉得他智商没问题。所以我们往往也就忽略了“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其实它是有道理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我们人更是如此,每一个人他的智慧迸发,究竟是在哪个年龄段展现,也是不一定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小学阶段,就能爆发出最高的起点。也可能是到了大学,甚至可能要到中年以后才大器晚成,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这是一个生命的规律。所以王安石就讲“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你是花是叶不重要,是红是绿不重要,是高处开的还是矮处放,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有没有找到一个自己真正投注的方向,有没有找到一个自己真正愿意心有赏的对象。如果有了,那么“岁月任渠催”,你就不会再慨叹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因为我们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在这个“心有赏”的过程中,得以了彰显。



今天主要是跟大家交流目标、志向的问题,志向可以有高大上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的这种气魄与胸襟。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挫折。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定位?我觉得王安石他是跳了出来,也就是说真正重要的就是“心有赏”。一旦我们找到了“心有赏”的目标,那么“岁月任渠催”,我们就可以不再慨叹周边的人群如何评价我们,不会再慨叹我们自己的生命是否还有价值。


这里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在高校工作,每年到高考成绩发布的时候,也是工作最繁重的时候,因为要面对招生宣传,招生宣讲工作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像现在,我们大学录取的群体基本上都比较固化了,比如说670分能够上北大,660分能够上南开,每一个分数段你能够上哪一个学校都是非常精准化了。所以对于学生、家长,他们填报志愿的这种焦虑,我们完全可以感受。但是我觉得做家长的也好,做老师的也好,他更应该尊重的是考生自己的“心有赏”,而不是一时周边人群的评价。


比如说,我记得有一年我去河南招生,当时好像满分700分,那年招考分数线是646,就会有647、648的家长纷纷地带着孩子来问:“我们如果报南开能够走哪个专业?”我都得耐心地跟他们讲解,我们做家长的帮助孩子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不是兜里揣了10块钱到菜市场去买菜。这堆萝卜怎么卖?萝卜7块5,我这10块钱亏了;你这捆青菜怎么卖?青菜9块9,好像我性价比最高。其实,如果我们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我们肯定首先要想,自己的孩子喜欢吃哪口;对于他未来的成长来讲,他最需要补充的营养是什么。我们绝不能拿着10块钱到菜市场,拖回来一堆我们觉得性价比最高的东西,我们才觉得有价值。我们帮助孩子填报志愿,是比到菜市场买菜更重要、更需要谨慎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遵从孩子“心有赏”的对象,他的天赋所在,他的兴趣所在呢?


这个问题我也很苦恼,有一次我记得跟家长们聊完,马上要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家长又带着孩子跑来。说今天听了一圈,还是这个老师讲得比较特别,再给我们孩子讲一段。我跟孩子聊了半天,孩子也很困惑,他说老师你今天问我的问题,以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不知道我在人群中做什么事情在前15%,我也没有想过我未来期待和什么样的人群在一起。好像我上了小学就想着要上重点中学,上了重点中学就是上重点高中,上了重点高中唯一的目标就是高考,现在高考来临了,发榜了,你突然间问我,我真正喜欢什么,我真正愿意做什么,我在人群中做什么最得心应手,我不知道。


我觉得我们做教师的,做家长的,其实最大的使命就是帮助身边的孩子尽早发现“心有赏”的对象,尽早树立“心有赏”的目标。


请问今天我们一起在B站学诗词的朋友们,你对自己有没有树立过什么目标呢?你这个目标是你自己“心有赏”的对象吗?


今天的课我们就结束到这里,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

南开大学张静教授:与古诗词相伴的幸运 | 新课

张静: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张静:读古诗词,让孩子有活泼丰富的内心

张静:吟诵内涵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性情襟怀

张静:古诗词如何教人对抗日常烦恼的侵染?

入世出世之间的定力和持守 | 张静讲苏轼《定风波》

延伸阅读

南开大学张静教授:与古诗词相伴的幸运 | 新课

张静: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张静:读古诗词,让孩子有活泼丰富的内心

张静:吟诵内涵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性情襟怀

张静:古诗词如何教人对抗日常烦恼的侵染?

入世出世之间的定力和持守 | 张静讲苏轼《定风波》


相关课/图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叶嘉莹 编著

丛书:给孩子系列

活字文化 策划出品

中信出版社

2016-9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试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给孩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