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电子阅读,孩子会对现实失焦吗?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石力月说:
“阅读所提供的见识、要求的思考、提供的抚慰,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一种无可取代的铺垫,它也许无法直接解决问题,但在人们面对许多问题时能够提供一些软着陆的可能。
”如果说,阅读的减少,会让孩子们在走到某个时刻感觉自己是被突然扔进了一系列重大人生主题,缺乏思想准备。那么,在电子时代,沉浸于玄幻仙侠异界耽美等网络内容的孩子,则可能还未得及了解真实的世界,凝视现实的目光就已失焦。
我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认同兴趣是阅读的起点,但一味地顺应孩子的兴趣,是否就是好的阅读呢?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我们是用故事为孩子建一个幻想的水晶王国,还是让他们通过故事,触摸到现实世界的粗砺温度呢?
▲ 《给孩子的故事》封面图,作者鱼山饭宽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读《给孩子的故事》
文 | 吴学伟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南园中学语文教师)
“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和我的学生们。”看完王安忆选编的《给孩子的故事》,这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
作为一名从教17年的普通中学语文教师,我沉痛地感觉到接手的学生阅读兴趣越来越弱化,阅读范围越来越片面,阅读能力越来越低下……电子产品的冲击之下,固定订阅至少一份报刊的学生也越来越凤毛麟角,极少数读书的孩子所读的书不外乎三类:
所谓“必读书”(大部分不明就里的家长和孩子买的是“课标版”或者“青少版”)
畅销系列小说(《查理九世》《怪物大师》等)
玄幻仙侠等网络小说……
而学生阅读能力的低下,不仅体现在试卷上的阅读分难拿,更体现在阅读速度慢,效率低,甚至不在少数的学生见到大段文字直接就放弃。曾有一次320人参加的语文考试,出现了近30份白卷(连作文都不写一个字)。其他学科的老师,也都抱怨孩子不读题,读不明白题。
而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导致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受限。每次作文阅卷,都伴随着头疼和冷汗:感情虚假,事件瞎编,语言空洞,……我们怎么把孩子教成了这样?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去教?
所以,当认真读完《给孩子的故事》这本书,我有些急切地说:“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和我的学生们。”
因为,这是一本说人话、讲人事、表人情的书,是人在讲的故事。
首先,这是一本说人话的书。这是这本书里的故事给我的第一个真切感受。不论是故事里的人物对白,还是心理描写,还是每个故事的叙述方式,都是生活语言不着痕迹的萃取。正如王安忆先生所说:
像回到“人类的童年时代,漫长的冬夜,围着火炉听故事。”
”没有任何模式,不会成为“xx体”;没有任何做作,只是撷取生活语言。
《黄油烙饼》里,饿怕了的萧胜看到疯长的蘑菇圈兴奋地想“好家伙!好家伙!这么多!这么多!”
《春雨之夜》里,“我”和食杂店老板的对话仿佛就发生在我们刚才去过的那个小店里。
《小尾巴》里,珍珍想让正在锄草的妈妈帮她捉蜻蜓时与妈妈的对白,隐含着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和大人用的小心思。
其次,这是一本讲人事的书。不论是与朋友或父母之间、夫妻之间,还是熟悉的陌生人和“我”之间,还是“我”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不论故事发生的时代、地域,都如同发生在孩子们和我们的身边。
最重要的,这是一本表人情的书。
《黄油烙饼》里的萧胜并没有在一直抚养他的奶奶去世后悲痛欲绝,而是采到可以吃的蘑菇时,想到奶奶是饿死的,开始呜咽流泪。
《捡麦穗》里的大雁,虽然常常想念曾经“朴素地疼爱过我”的卖灶糖的老汉,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我”为“他”缝制的烟荷包,但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并没有一直珍藏。
《捉迷藏》里,“我”虽然知道在“我”不在的那一夜里,妈妈失去了妈妈,却并不能原谅或者理解父母对“我”一夜未归的无视。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学生们最熟悉的两位作家——曹文轩和黄蓓佳。王安忆选录了曹文轩的《小尾巴》,这个故事与学生熟悉的《草房子》同是讲孩子的成长故事,但它更讲了孩子的成长对父母的影响。
而黄蓓佳,王安忆并没有选录她的作品中为学生们所熟悉的“校园小说”,而是选了黄的一篇《布里小镇》,一个建立三十多年的家庭中,一家三口面对“丈夫”的婚外恋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黄笔下的生活不止校园。
还有,《合欢树》中,“我”本来非常思念母亲,却因为看似很随意的原因,没有去看母亲手植的合欢树;《秤砣》中工作组里的“年轻人”对“秤砣”的理解和宽容,让“秤砣”失去了所坚守的最重要的东西;《在地图上》中,能近乎神奇地画出想象的城市的地图,让“我”有勇气面对生活的“他”,离开工作之后,执著地要扔掉所画过的所有地图,像逃离噩梦……
总之,这本书让读者触摸到生活本来的样子。还是王安忆老师自己说得好:
王安忆
不是抹杀复杂性的幼稚,
而是澄澈地映照世界,
明辨是非。
”能这样讲故事的人,能把这样的故事讲给孩子听的人,才是爱孩子、爱世界、爱生活、爱生命的
滑动查看《给孩子的故事》目录
有点幼教意识的人都知道:不要对不会说话的孩子用“儿语”说话,什么“吃饭饭”“穿鞋鞋”,会影响孩子语言系统的正常形成。不论多大的孩子,你对他区别对待,说你还是孩子,这些那些你先不用知道,他不但会对你保护他“幼小”心灵的热诚心生反感,还会认为你根本不了解他,因为他早就通过别的渠道知道了你怕他知道的事……
感谢王安忆先生和这本书的策划者及编辑,也希望能有更多像这样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书籍出现在读者,包括孩子们面前。
我已经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即将上五年级的女儿,她很快就读完了,并且愿意就其中很多故事与我交流。我将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知道生活和生命本身就是故事的来源,而不是其他。如果能做到,教语文才不止于太失落。
推荐阅读
《给孩子的故事》
作者:王安忆
丛书:“给孩子”系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05月
🔚
给孩子 |ID:tochildren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