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鸡娃”高招闻所未闻:高价打造“雷锋”?!
前些天,美国鸡血父母“推娃”的文章满天飞,有人如梦方醒,惊呼原来美国家长一样也在玩命鸡娃,再不鸡娃娃今后只能去搬砖送外卖;有人笑而不语,说你们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美国精英教育。
事实上,在任何国家,社会的焦虑都会集中在教育上。作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无不以言传身教对孩子施加着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任何父母都是娃的“推手”。但具体到行动层面,基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价值观,就出现了千差万别的分化,比如,有人选择抢学区房、刷题、拼课外班、学奥数,有人选择把自家的书房打造成最好的学区房。
回到美国父母推娃的话题上,我们会发现,由于评价制度的差异,学业成绩只是美国学生同龄人竞争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美国学校都非常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社区服务经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政策的驱动下,为了打造出牛光闪闪的履历,一些美国家长的推娃战场拓展到了社区、医院、教会、养老院甚至第三世界国家……
看完今天的文章,您可能会感慨,和所有中国父母都有北清情结一样,美国社会也有根深蒂固的名校情结。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只是家长需要警惕的是,您的选择是基于孩子成长的真实需要,还是仅为拥有牛光闪闪的简历而偷懒走捷径。毕竟,比起各种各样的花式推娃手段来,唤醒孩子内心的驱动力,让孩子有能力向着自己憧憬中的未来前行,才更为重要。否则,如果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拥有了高学历也可能无法避免搬砖送外卖……
美国社会的高价“雷锋”
文 | 于时语
“公共品”近来成为中国传媒的热门词汇。尽管缺乏精确定义,此词大概是政府为民众提供的非商业性的公共利益和社会服务的泛称。
不能不承认,即使在高度商业化的美国,“公共品”也是所谓公民社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公共品”不单纯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包含了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可以说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亮点,其中,不计报酬的义务服务工作,也即“义工”,尤其是美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统计表明,大约有一半的美国公众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义务工作,每年的经济价值超过2500亿美元。
图片来源:Volunteer Tax Deduction
这体现了美国公众中相当普遍的乐于助人的精神,在种族和贫穷犯罪问题较少的郊外中产阶级社区(大学城往往位于这样的地段)尤其如此。许多中国访客对美国的良好印象,便是出于这种受助经历。
笔者有一位老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甚至总结出“美国处处有雷锋”的赞语。
这一普遍的“雷锋”现象,自然以社会富足为前提,即管仲早就说过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但是除了客观条件之外,社区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将社区服务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有机部分,才是美国“雷锋”现象的主观动力。
美国的所有中学,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教学大纲”都有严格的义务工作时间的规定,大致在数十小时,高标准的学校和课程尤甚。一般的“好学生”几年下来累积几百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是家常便饭。这对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习惯或曰“雷锋精神”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名牌大学入学竞争的白热化,社区服务也成为录取因素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而在入学名额有限、学业优秀的考生比比皆是的情况下,名校招生办纷纷透露:课外活动记录成为决定录取与否的“加赛”(tie-breaker),而社区服务是其中的要项,也常常是享有“书呆子”名号的华裔子弟的软肋。
不仅如此,特别的“雷锋经历”常常还可以抵过SAT 的高分。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盛传一名出奇制胜、向某大公司老总直接推销了大量童子军饼干的女生最后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在这样的趋势下,美国高中生最通常的去医院、教会、老人院里做义工的记录早已不起眼,尤其是申请名校,履历上最好要有与众不同、吸引眼球的“雷锋经历”。“高价雷锋”现象应运而生,甚至成为不小的“商机”,因而引起《华尔街日报》的关注。
“高价雷锋”自然是笔者的用词,指的是需要显著金钱和社会资源的“社区服务”工作。最典型的例子,是去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从事某种扶贫救济计划。在全球化的劲风下,这样的“雷锋经历”还可以在名校招生办收到社区服务和国际体验的一箭双雕之效。
例如,2005 年暑期,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旅行社就以每人6700 美元的报价,向高中生推出包括去越南教授英语和帮助穷人建造房屋等社区服务内容的六周游;佛尔蒙州的一家旅行社则以5000—6000 美元每人的价格,向中学生推出去萨尔瓦多、厄瓜多尔等南美穷国从事扶贫和社区服务的计划……其他各州都有类似的中学生国际旅行服务,甚至还有去非洲帮助艾滋病人的旅程,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
这样的国际“雷锋经历”除了在入学申请履历上非常显眼之外,也给学生提供了去其他场合自我推销的资本。例如,《华尔街日报》提到,纽约州一位十六岁的高中生在非洲塞内加尔帮助照料艾滋病人四周之后,便在去耶鲁大学的一个暑期中学生防治艾滋病讨论班上宣读了她在非洲的经历(除了少数竞争激烈的例子,绝大部分美国名校的各种中学生暑期班都是需要家长缴付大把银子的“增收”项目)。
图片来源:the blonde abroad
这样的双重经历对她一年半后申请常春藤名校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一个商业社会中,耀眼的“雷锋经历”往往离不开经济能力和社会背景,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例如《华尔街日报》曾提到一个某常春藤大学招生人员非常感兴趣的中学生“雷锋” ——自己创作竖琴音乐,演奏录制成光盘大量“义卖”来支持慈善事业。明眼人马上可以从中看出“上流社会”的背景和相当金额的“原始投资”。
笔者见过的最高价的“雷锋”事例,莫过于2014 年3 月《纽约时报》的报道:居然有富翁夫妇为了子女申请名校时可以炫耀不同凡响的海外义工经历,特地出钱在非洲开办了孤儿院!
图片来源:the blonde abroad
“高价雷锋”的背后除了金钱之外,还有隐性的社会资源。观察著名的童子军饼干销售冠军之例,也可隐约看出其上层社会接触网络。笔者曾经目睹高中生在“非典”和亚洲海啸灾难后组织大规模义演的活动,直接感受到上层社会人际关系网在这类“雷锋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是下层特别是城市贫民窟学生无法比拟的社会优势。
《华尔街日报》也承认:此类“高价雷锋”现象是富有家庭对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的反应和对策。笔者观察到,这一现象在富家子弟麇集的私立预校尤甚,家长们纷纷以金钱和社会资源来增加这些贵族中学毕业生以高比例继续进入名校的机会,“高价雷锋”因而日益成为这些预校增加入学申请优势的重要手段。例如比哥伦比亚大学创立只晚了十年的纽约著名预校哥伦比亚语法学校,就频频组织学生去亚非拉的社区服务旅行,以至于有毕业生以此作为大学申请作文的题目。
另外,小儿母校组织高中生旅行的传统目的地是西方文化的祖源欧洲,但是近年来却频繁主办去第三世界“学习兼义工”的旅行团。连社会公共品都能成为“玩弄制度”(to game the system)的题目,无疑是美国精英世袭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自《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HOT RECOMMEND
/荐/读/
《攀藤而上——常春藤名校与美国精英教育》
于时语 著
策划出品:活字文化
中信出版社
2017年01月
🔚
美国精英教育虽好,寒门子弟却难得其门而入
美国印度裔正在碾压华裔?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