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猫奴张之洞如何读书

楞个想 2022-09-24

张之洞如果生活在现在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码农...一个养着一群猫的合格码农...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则在河北沧州。




咸丰二年时,十六岁的张之洞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时,二十七岁的张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因作息时间奇葩被弹劾


读书有术


张之洞幼年时,便很聪慧,读书很用功,5岁入家塾读书,受到了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


他先后跟的几位老师中,丁诵先是道光十八年的进士,翰林院侍读。而韩超累官至贵州巡抚。


所以,张在13岁以前,就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此外,他还兼习史学、小学(文字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打下日后从政和治学的初步基础,并在12岁那年刊刻了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的诗文集。


除了聪慧又努力外,少年张之洞就已经有一套自己的学习习惯——夜读静思。“尝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


这套习惯一直伴随着他长大,便成了习性,张之洞就成了一个彻底的夜猫子。


张之洞开始下午2时入睡,至晚间10点起床,然后开始办理公务,“后服官治文书往往达旦,乃幼时好夜坐读书故。”


读书宜有门径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或经,或史,或词章,或经济,或天算地舆,经治何经?史治何史?经济是何条?因类以求,各有专注。至于经注,孰为师授之古学?孰为无本之俗学?史传孰为有法?孰为失体?孰为详密?孰为疏舛?词章孰为正宗?孰为旁门?尤宜抉择分析,方不致误用聪明。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輏轩语
读书宜博
先博后约,《语》《孟》通义。无论何种学问,先须多见多闻,再言心得。天下书,老死读不可遍。博之为道将如何?曰:在有要而已。古书不可不解(真者不多,真古书无无用者),有用之书不可不见(不限古今),专门之书不可不详考贯通(立志为何等学问,此类书即是专门),如是则有涯涘可穷矣。若治经者,杂览苦思,而所据多伪书俗本。
读史者,记其词语而不晓史法,多搜异闻,而本事始末未尝通考。为词章者,颇有僻典难字,而流别不明,华藻富艳,而字义不合雅训,引用但凭类书而不求本源。讲经济者,不通当代掌故,虽口如悬河,下笔万言,犹之陋也。能祛数弊,斯为博矣。(虽目有未见之书,文无希见之语,不害为博。)輏轩语

读书不必畏难
一经一史,古集一家,词章一体,经济一门,专精探讨;《通鉴》古子,观其大略,知其要领,又其次涉猎而已。如此为之,不过十年,卓然自立。(聪强而得师友者,所得尚不止此。)自兹以往,左右逢源。(兼精群籍原好,但人生精力岁月有限,以一为主,以余为辅,已可终身用之不尽。才力有余者,任自为之。)夫航断港而求至海,驱北辙而求至越,则难矣!若津渡显然,定向有在,循途而生,计日而到,何难之有?輏轩语

读书勿诿记性不好
每见今人不好读书者,辄以此藉口。此欺人也。日记一叶,月记一卷,十年之内,可记百余卷矣。非不能,实不为耳。朱竹垞有言:世岂有一览不忘、一字不遗者,但须择出切要处记之耳。竹垞为本朝第一博雅人,其说如此,以告学者。



兴居无节


下午两点睡觉,晚上十点办公,就自己的意愿如此,自然也很好。可惜张之洞身居高位,自己晚上工作,连带属下还得上夜班。


身体好还可,个别体弱多病的人可就坏了,有人被他耗没了命。


清流名将黄体芳的儿子黄绍箕是张之洞的门生,也是他的侄女婿。黄绍箕后来做了张之洞的幕僚,张之洞非常器重他,最喜欢在晚上找他聊天,一聊就是一整夜,而且揪住他不放。黄绍箕体弱多病,根本熬不了夜。熬来熬去,一病不起,最后眼睛一闭不睁,仅54岁就驾鹤西去。


张之洞对此却毫无意识,他该咋地还要咋地。


在张之洞看来,世间万物万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个世界就是那么变态和无序,你要是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不正常的事物,而觉得不正常的话,那么你本身就不正常。


正是有这样的认识,张之洞才把辜鸿铭那个怪杰当做掌中宝,一掌二十多年,直到他死。


因为这事,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兴居不节,号令无时”。当然啦,张之洞官居重位,告是告不赢的。


也有人着眼于张之洞的勤劳,毕竟是张之洞个人的生活习惯嘛,于是又有李鸿章的哥哥粤督李瀚章奏称:“誉之则曰夙夜在公,勤劳罔懈。毁之者则曰兴居不节,号令无时。既未误事,此等小节无足深论”。


一代猫奴


除了夜猫子外,张之洞吃饭也很像猫。他有椅子不坐,而蹲在椅子上,猫着腰,双手搭在饭桌上吃饭。


此外,张之洞也很喜欢猫。


名人恰好是个猫奴,常会导致家里的猫数量不只一只的情况。例如,据季羡林的儿子回忆,常有人投父亲所好,就会送猫给他,虽然父亲开心,但家里有几只猫,家里难免乌烟瘴气。


名人一般也都不存在经济上的顾虑,想养几只就养几只。


但张之洞养的猫,还是忒多了些,有几十只,这几十只里有时候掺进几只在野猫,来蹭饭的猫,在离家出走几只猫,这是一群数量浮动的猫群体。


不管怎样,张之洞很爱这批猫,自己每天亲自喂食。在晚清那个年代,这批拌饭喵们也没有猫砂,常在室内随地大小便,有时就在书上、文件上,张之洞也不气恼,用手帕擦了就当没事了。


他还对左右的人说:“猫本无知,不可责怪,若人如此,则不可恕。”可见他对猫的偏爱与宽容。


民间有一种说法,经常养猫的人,他的行为举止,也会受到猫的影响和传染,如伸懒腰,睡懒觉,猫着腰蹲在某个地方等。张之洞的一些怪癖行为,真的和猫无异。



回复【张之洞】获取张之洞全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