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印千年 版刻千秋——中国佛教版画浅述

楞个想 2022-09-24

翁连溪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中国版画的发展,以佛教版画出现较早。唐代的佛教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其影响力遍及全国。关于最早刻印版画的文献记载,唐代学者冯贽《云仙散录》卷五引《僧圆逸录》:“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 


在唐代佛教版画遗存中,最重要的便是一九〇〇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轴装,全长四百八十七点七厘米。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发现后劫往英国,现藏大英博物馆。此经卷首有一幅精美的扉画,根据经卷末“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刊刻题记可知,该版画是八六八年的作品,是全世界有确切纪年的最早的版画。


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历时虽不长,但佛教版画在此期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吴越从钱镠到钱弘俶(钱俶),三代都崇奉佛教。关于钱弘俶刊施佛教版画的情况,根据考古实物发现和文献记载,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印制《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篋印陀罗尼经》,卷首有扉画。此经先后有数次发现: 如一九二四年杭州雷峰塔发现有开宝乙亥本(九七五)。


宋朝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历朝大多重视佛教。加之宋代的刻书业比较发达,所以刻印佛经的风气盛行,宫廷、官署、寺院、坊间均有刊刻。开宝四年,敕高品、张从信等,到当时的印刷中心益州(今四川成都)组织雕印我国第一部大藏经,至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完成。总卷数达六千六百卷,被称为《开宝藏》,因刻印于四川,故又称《蜀本大藏经》。北宋福建东禅院刻印的《崇宁藏》,始刻于神宗元丰三年,徽宗崇宁三年全部刻成,是北宋时期民间刻印的我国第一部私刻大藏经。


辽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自建国伊始,就不遗余力的吸取汉文化,重视儒学,亦宣扬佛教。说到辽代佛教版画,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契丹藏》中的插图。全藏起修于辽圣宗统和八年,刻成于天祚帝干统元年,收录佛典一千三百七十三部,六千零六卷,分作五百七十九帙。


金是女真族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民族地方政权,与南宋对峙百年。金代先后曾得到不少宋、辽刻经,为金代刻经提供了便利。《金藏》因发现于山西赵县广胜寺,故又称《赵城藏》,是金代私刻的一部大藏经。全藏原七千多卷,现存四千三百多卷。近年又发现有零本(即散见本)《金藏》。其扉画《释迦说法图》是入藏赵城广胜寺之后补刻接裱上去的。卷首版画和卷末的《护法天王坐像》,为晋南民间所刻。自金皇统八年至大定十三年,历时二十五年刻成。


西夏是党项羌人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一九〇九年俄国科兹洛夫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发现西夏版画,在《俄藏黑水城文献》一至四集中,共刊出三十多种,汉文本较西夏文本为多。版画风格有的为汉族中原传统,有的则具有西夏特点,有的还有密宗版画特征。


一二七六年元军进入临安(今杭州),元世祖忽必烈利用武力立国,并依靠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班智达的继承人八思巴巩固其统治,奉之为国师。通过八思巴的邀请,尼泊尔人阿尼哥来中国,设计修建北京妙应寺白塔,并带来了尼泊尔风格的绘画艺术。萨迦派僧人杨琏真珈被任命主持江南宗教事务,在杭州路大万寿寺任命僧录管主八主持刻印佛经事务。元刊“大藏经”版画中,以《碛砂藏》扉画名声最著。《碛砂藏》始刻于宋,但版画实为元大德年间所刻,共有十余种版画施印于各卷卷首。画面具有尼泊尔佛教艺术及藏传佛教萨迦派艺术特征,与传统的宋刻佛经扉画风格迥然不同。


明代历位皇帝大多对佛教非常重视,对藏传佛教也采取了包容和团结的政策。南传佛教在明代也得到了某些发展。


明洪武至万历间,凡三刻汉文官版大藏经,即《洪武南藏》、《永乐南藏》和《永乐北藏》,并且在永乐间刊刻了藏文大藏经《甘珠尔》,这些“大藏经”,都镌刻有形式多样的版画。明代宫廷版画多佛教题材,明永乐年间形成了以宫廷宗教版画为主的刻印高峰。特别是大藏经的刊刻,选拔和集中了有丰富经验的刻版和印刷师参加,代表了当时绘画、雕版和印刷工艺的最高水平。


顺康雍乾四朝,是清王朝的兴盛期,依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清中叶之后,佛教版画发展便日渐衰微了。


入清之后,藏、蒙、汉、满文大藏经皆有刻,是历代中央政府刻印大藏经文种最多的朝代。 清代大藏经的刊刻,除民间补续《嘉兴藏》及清官刻汉文大藏经《龙藏》外,清廷以满族入主中原,清代诸帝多崇奉藏传佛教,故刊刻有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清内府自康熙三十九年内府刻藏文《甘珠尔》、康熙五十九年内府刻蒙文《甘珠尔》、雍正二年内府刻藏文《丹珠尔》、乾隆十四年内府刻蒙文《丹珠尔》、乾隆五十九年刻《满文大藏经》等,这些大藏经插图扉画及尾页中的彩绘及版画各700多尊形态各异的佛像。




作品赏析


1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内府刻本

明代成化六年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明成化六年(1470)內府刻本,经折装一册。简称《药师经》,是一部以成就现世利益、清净业障、往生净土为宗旨的大乘佛教经典,历朝历代弘扬者众多,详述药师如来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是经开本阔大,长44厘米宽15厘米,世所罕见。卷前附有说法图一幅、牌记(镌成化六年二月初一日施)、每一愿后附一图(共十二幅)、奉请八菩萨图(共八幅)、韦驮像。为明代中早期內府佛教版画中的精品。(文/及章伟)



2


传法正宗定祖图 北藏刻本

明代永乐


《传法正宗定祖图》一卷。(宋)镡津东山沙门臣僧契嵩撰,明永乐北藏刻本。明成祖永乐八年(1410)敕令雕印。


始刻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完成于英宗正统五年(1440)。是书经折装一册,上图下文,通景式构图,绘三十三祖传法故事。在历代刊刻大藏经中,多见扉页的释迦摩尼说法图与卷末的韦驮像,而《定祖图》版式在佛经中较为特殊。是书其版画每五折一版,左右可见版框;始祖释迦摩尼为一整幅版,第一祖摩诃迦叶起,至第三十三组慧能,每两页经折一祖师,最后附有牌记和韦驮像。画面连贯,图下配以文字。版画风格庄严肃穆、绘刻古朴大方、人物细致生动、背景饱满连贯,为明早期版画精品之作,传世罕见。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三年内府修汉文大藏经(即《龙藏》),就是以明永乐北藏为底本,经校勘后刊雕的。其中《定祖图》下面的文字内容基本一致,版画部分在绘刻风格上有很大不同,但形式相同。作为龙藏的底本,永乐北藏本《传法正宗定祖图》在《中国佛教版画全集》亦未收录,此次现世实属首次,弥足珍贵、世所罕有。(文/及章伟)



3



释氏源流

明代初年


《释氏源流》上下两卷。明早期北京大兴隆寺刊本。是书介绍了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到圆寂的传奇经历,记述了印度历代祖师的事迹,并论述了佛教的起源与发展,记录了佛教传播的曲折过程,尤其是佛教东传中国的历史。


《释氏源流》成书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释宝成编纂,初刊于洪熙元年(1425),选佛传故事四百余则,每则故事配图一幅,上图下文,风格舒朗清晰,分上下两卷,每卷约200幅图。


全书引用佛教经典近百种,材料来源十分丰富,卷上主要讲述了释迦摩尼一生化迹;卷下则介绍了历代祖师高僧的事迹。图文并茂的体例使其直观易懂,成书之后广为流传,明清两代皇家贵族极为重视,又经多次刊刻,是一部内容颇为丰富的佛教普及宣传品,廓清了佛教本质和教义,对佛教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代将《释氏源流》卷上内容单独辑出,有乾隆、嘉庆、同治、光绪刊本,改名为《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观明代诸家刻本,多见卷上首页镌“大报恩寺沙门释”,而此本则为“大兴隆寺比丘本讃”,版刻风格古拙浑厚、幽然端庄;刀法疏密有致、工巧流利,人物形象硬朗,为研究明代早期北方佛教版画的重要资料。(文/及章伟)


回复【0009】获取《中国佛教版画全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