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不见硝烟的文化冷战与文化消解

楞个想 2022-09-24
文化冷战

  人们对冷战这一问题都很熟悉。由于在反对纳粹的过程中建立了友好合作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包括西欧和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在思想层面普遍减少了对苏联的偏见,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壮大,甚至一度传出了意大利共产党可能执政的消息。在此期间欧洲大陆上苏联的势力出现了不断向西“扩张”的势头,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了遏制苏联,进而抵制共产主义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发动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对抗。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是一种全面对抗,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大集团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对立和隔离。但是,由于双方对抗过程中采取互相封锁甚至军事冲突的办法,所以人们对于冷战的认识多数偏向于经济、政治甚至军事的角度,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双方的冲突似乎表现得并不那么激烈——没有来往,也就无法发生摩擦和对立。但事实是冷战及冷战思维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和军事,在文化领域同样存在过而且长期存在冷战的历史和现实。


英国的独立记录片制作人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著有《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原名《谁承担后果——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从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到美国在进行这场特殊战争的过程中,耗费了巨额的金钱,拉拢了来自于世界各国各种类型的人才,进行了精密的策划和组织,在多种文化艺术领域对多个国家开展全面的攻势。从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制度甚至同一类型的社会制度之间都存在意识形态对立和冲突,在冷战时期如此,即使是在冷战已经结束多年的当今世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决策者和政客们仍摆脱不掉冷战思维的本质。这种站在西方人的立场和角度来认识文化冷战的观点是比较客观的。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经在1988年写过一部著作《1999:不战而胜》(1999:Victory Without War),他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论述如何与世界上的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进行对抗进而取胜。不战而胜,就是不通过战争而达到胜利的目的,那么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呢?

在这本书中,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中国问题和对中国的态度,他说:“这个巨人现在苏醒了,他的时候到了,他准备震动世界。”他还说自己是听从了戴高乐的建议:“最好趁早承认中国,不要等中国强大了使你不得不承认它”。这可能是尼克松在任期间推动中美邦交正常化,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时的心路历程。

但《1999:不战而胜》的主要针对对象并不是中国,而是当时与美国紧张对抗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旷日持久的冷战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美国的国力也因长期消耗而受到影响的时候,尼克松也在思考如何采取非军事非战争的手段来打击甚至打倒苏联。尼克松在《真正的战争》一书中指出,“我们要不战而胜,就必须决心以不进行战争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力量。”这就是要鼓励苏联内部的“和平演变”。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尼克松的计划是制订一个在铁幕里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竞赛的战略”,即在军事遏制的基础上,发挥美国的经济优势,以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等条件,诱使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开展“意识形态竞争”,打“攻心战”,扩散“自由和民主价值观”,打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变革之门”。事实上,在尼克松写作并出版这本书之前,美国对苏联已经进行了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而在这本书出版的前一年苏联就已经解体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伟大作家索尔仁尼琴回到了俄罗斯。他是长期对苏联共产党批判的持不同政见者,美国等西方国家曾长期利用索氏的影响对苏联进行攻击。然而,面对解体后的萧条景像,索尔仁尼琴感慨万千,他甚至怀疑自己当初对共产党毫不留情的批判是不是正确的。

冷战已经结束,但是文化冷战却远没有到停止的时候。只要世界上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就是切切实实并且残酷地存在着。文化领域的冷战思维依然影响着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的人们,通过文化而进行的斗争和冲突也是长期存在的。


回复【1117】获取《1999不战而胜》、《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