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为历史而历史”

楞个想 2022-09-24

James Westfall Thompson

作者序

本书是一部从经济社会史观角度所编写的中世纪史。它既不是一篇经济学的专题论文,也不是一部社会学的研究著作。我在全书中力图避免前一类著作中常有的空论,以及后一类作品中总括性的论断。我所用的方法,是一种历史的论述法,往往叙述即是论点的表达。为了本书不至过分冗长,我故意省略了中世纪英国的一部分,除非当时英国的事情有涉及欧陆的地方。因为英文中已有很多关于英国的著作,这项省略似乎是有理由的。

今天流行的一种“新中世纪主义”和百年前浪漫主义运动时期中所崇尚的“中世纪主义”迥然不同。由于经济社会史观的发展,我们已可看出:很多过去的历史曾被估价过低甚至估价错误。中世纪有时被称为“宗教时代”,因为在那些时代里教会拥有莫大势力而神学思想又长期占着上风。但是中世纪欧洲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所关心的,是求得生活资料,而他们的统治者所注意的,是从农业和工商业所产生的资财里征取赋税。当时,教会也享有很大的物质利益,远不是一个单纯的精神机构。本书的宗旨,就在于叙述中世纪这些经济社会的利益和活动的历史。

按内容和形式说,本书是从实际课堂教学中产生的。真的,我在这里所提供的很多材料,是在“课堂讨论”中同我的学生们一起整理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我想会有助于别的教师以及我的班级以外的班级。由于本书所属丛书[指《世纪历史丛书》——译者]的体例的限制,我未能广泛地引证参考资料;为了稍稍弥补这项缺点,书末附有参考书目。但是,还应指出,本书的编写是依靠广泛阅览第一手资料,而非仅仅依靠第二手的权威作品,不论后者怎样重要。

公元1000年左右的欧洲和拜占廷帝国

本书所附地图,有些是由作者自己绘制,用以解释在现成地图册内找不到合适地图来说明的那些课文部分。绘制这些地图的用意,不是要使学生不用历史地图册,而是作为对这种地图册的补充。最合乎学生使用的,是威廉·R.锡倍德教授所编制的《历史地图册》(纽约亨利·霍尔特公司出版),它最近已有新版本。为了学生方便起见,若干章的开端附有脚注,指出应参考的适当地图。如欲作更充分的研究,《牛津历史地图册》(R.兰-蒲尔主编)以及《剑桥中世纪史》(现已出版五卷)各卷所附地图可资查考。还应指出,巴门梯尔的《历史画册》第一卷(巴黎阿蒙·科林公司出版,1900年)包括有中世纪生活的——关于农业、工业、商业、服装和风尚的出色插图。为了课堂内用的目的,作者绘制了一幅大型挂图,由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城尼斯特洛姆公司出版(编号:M.M.4,或E.E.15)

我的妻子曾帮助我阅读校样,罗宾丝小姐曾帮助我编制索引,在此致谢。

詹姆斯·韦斯福耳·汤普逊

芝加哥大学

中译本序

汤普逊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是一本在资产阶级史学界流行较广的书。它和另外两种资产阶级历史学者所写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即:比利时历史家庇伦所著的《欧洲中古经济社会史》和奥地利学者道普什所写的《欧洲文化的经济社会基础》)比较起来,在内容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庇伦对于中世纪城市起源问题,道普什对于中世纪初期德意志的经济发展问题,都有自成一家的论点。他们的这些唯心史观的论点,在资产阶级史学界中有很大影响。苏联学者对他们的错误观点曾予以有力的驳斥。汤普逊对于以上两种著作也不同意,但是他所不同意的只是他们处理问题的某些方法,而不是他们的立场观点(他和他们是站在同一立场,而且还吸取了他们的一部分主张)。

汤普逊自称他所用的方法是“历史论述法”,寓观点于叙述之中,而反对做出系统的解释、提出鲜明的论点。比如,关于罗马帝国灭亡这个重大问题,他既不同意以前历史家的各种解释,也没有专门论述自己的见解,而只是叙述了罗马帝国瓦解的过程。

他在另外一本著作《欧洲中世纪史导论》中,说出了他釆取这种做法的原因。他写道:“对于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历史家坦白地承认他不知道。他有时能够确定事实,有时甚至能看出症结所在,但是至于分析到历史事件的为什么,他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汤普逊这部书的特点,从表面看来,似乎只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历史事实,而没有提出什么论点。但是,汤普逊和庇伦、道普什一样,都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运用唯心主义方法来编写历史的,只是他的论点不像其他二人那样明显而已。

至于对旧中国史学界的影响,汤普逊就比其他二人大得多。他所编的教本《西洋中古史》,新中国成立前曾有中文译本(陈受颐、梁茂修译,1940年商务印书馆版)。不少在美国曾听过他讲课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在各大学任教,传播他的观点。他们所散布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清除。目前我国学术界正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文译本就可以作为批判对象之一,帮助我们了解在世界中世纪史这门学科中正在进行着的无产阶级历史学和资产阶级历史学的斗争;帮助我们识别哪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观点,哪些是资产阶级的错误观点,从而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来对这本资产阶级历史著作进行批判,从战斗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来清除现今还存在着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影响。

 中世纪晚期城镇示意图

下边对本书作者的经历作一简单介绍,对于他的基本论点也提出一些初步意见,以供读者参考。

汤普逊(1869—1941)是美国比较著名的现代资产阶级中世纪史专家之一。他生于美国中部的爱荷华州,1892年毕业于罗格斯学院(Rutgers College),189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毕业以后一直到1933年在该校担任中世纪史的教学工作,晚年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1年去世。

他的主要著作有《法国宗教战争》(1909),《德意志封建制度》(1928),《中世纪经济社会史》(1928),《中世纪晚期经济社会史》(1931),《西洋中古史》(1933),《中世纪史》(二册, 1931),《欧洲中世纪史导论》(1937),《史学史》(二册, 1942)等书。通过这些著作和长期的教学活动,他在美国中世纪史学界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汤普逊研究历史的路线和他在芝加哥大学历史系的几个同事一样(如担任古代史的布莱斯提德,教近代史的施维尔和教美国史的惹内干等),都是属于所谓“新史学派”的。

这个学派对历史研究的基本主张是把历史学的范围从传统的狭窄的政治军事史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在资产阶级历史学界中,这种主张是始于十九世纪末德国历史家兰普莱特(1856—1915)所提倡的“新史学”运动。经鲁滨孙(1863—1936)介绍到美国,而又加以重大的改变。

 James Harvey Robinson

兰普莱特以孔德的实证主义为主导思想,把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发展(他称之为“精神生活”)分为六个阶段,而企图发现它的规律。鲁滨孙则以詹姆斯和杜威的实用主义为主导思想,不承认人类历史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并且反对把历史分成若干发展阶段,不主张以某种学说来解释历史。而提倡“用历史来解释历史”,“为历史而历史”。汤普逊正是属于这一派的。尽管他在本书中也搜集了若干社会经济史料,也讲了一些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事实,但是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经济社会史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背道而驰的。

 Karl Lamprecht

汤普逊在本书的“序言”中声明,他反对把中世纪史看成是由神学思想支配的“宗教时期”这一陈腐观点。他认为当时的天主教会拥有庞大的物质利益,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精神机构。他并且声称:“这本书的宗旨就在于叙述中世纪这些经济社会利益和活动的历史。”从这篇“序言”和全书的内容看来,汤普逊是承认社会经济的变革对历史发展是有影响的,而且也提供了一些史料。但是作者承认这一些,绝不等于作者就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上面已经提到,汤普逊这派人根本否认历史发展是有规律性的,而是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发生过程,他所强调的“社会经济利益和活动”,也不过是一堆偶然事件中一部分历史现象而已。

再就本书的年代断限而论。汤普逊在本书中是把公元三百年至一千五百年间看作是中世纪时代的。为什么公元三百年是中世纪的开始,他在本书中并未交代。从他的叙述中也看不出公元三百年前和三百年后,究竟有什么显著的不同。在汤普逊的另外一部著作《欧洲中世纪史导论》中(1937年英文版,这是汤普逊所著的中世纪史最后的修订本)指出了他这样分期的理由。他写道:

到了三世纪末,所有促成罗马文化瓦解的神秘原因都开始出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罗马帝国在它存在的前三个世纪中已经走完了一个循环;现在就需要另外一个救世主,另外一个奥古斯都,来挽救它的命运。

这个新的“救世主”没有出现,庞大的罗马帝国终于瓦解了。他在这书另外一个地方又把公元四百年至八百年时期看成是中世纪的形成时期。

可见他把公元三百年左右(按: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去位于公元305年)作为中世纪的开端,主要是按政治上的表面现象,而不是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划分的。他虽然对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没有明确地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那就是把罗马帝国的兴盛和衰亡,都归结于个人的作用。足见他虽然标榜要以“经济社会利益和活动”来叙述中世纪史,但是在他的心目中,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帝王将相,而不是人民群众。

 14世纪的农奴

足见像汤普逊这样的资产阶级历史家口头上提倡“用历史来解释历史”,“为历史而历史”,俨然只有这一派的历史观是最客观的,实际上他们的资产阶级立场和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反动观点就包含在他们貌似客观的叙述之中了。顺便说一下,有人被他们这种资产阶级客观主义所迷惑,也跟着说什么历史学就是研究史料,历史学就是要以史料挂帅,而据此反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挂帅。殊不知资产阶级客观主义不过是一种伪装,他们正是用自己的“理论”挂帅的。我们主张论和史结合,必须充分地占有史料,仔细地研究史料,但是理论总是统帅。而且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正确地处理史料。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是以社会发展阶段为历史分期的标准的。中世纪是封建主义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汤普逊在本书中虽然也谈到封建主义,并且认为封建主义具有它的社会、经济特征,但是他和其他的资产阶级历史家一样,只是把封建制度看成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而不是把它看作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根据这个定义,他认为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从九世纪初法兰克帝国瓦解后开始的。但是作者又认为罗马帝国自四世纪以来农奴制已经占了上风。那么四世纪到九世纪之间,这个漫长的时期,究竟是什么社会性质呢?由此可见,尽管作者也用了不少篇幅论述封建制度,但是由于他的封建制度的概念是错误的,因此他的那些论述也是似是而非的。

汤普逊在本书中也经常提到阶级矛盾,但是同样由于概念的混乱,作者对于各个时代阶级斗争的性质是没有正确认识的。他把罗马帝国末年的奴隶、隶农起义和中世纪的农奴反抗运动混为一谈。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一无所知,因此他在本书中虽然也提到一些人民起义,而对它们的影响却未能清楚地看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和其他资产阶级历史家一样,对于重大的历史问题就得不出正确的解答。比如对于罗马帝国灭亡的问题,上面已经提到,他一方面以不可知论的态度,认为“历史家只能坦白地承认不知道”,对此“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他在论述中,实际上是归结于个人作用的。而对于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做出科学的论断,那就是如《列宁主义万岁》一文中所说:“奴隶主并不是自己交出它的统治,它的统治是被长期的,反复的,绵延不断的奴隶革命所打垮的。”

 约1050年,1月里耕地的英格兰农夫 (Cotton Tiberius B.V)

本书名为《中世纪经济社会史》,顾名思义,本书内容应该包括中世纪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社会史,但是汤普逊在本书中只叙述了西欧几个大国,而对于东欧方面只叙述了拜占廷帝国,其余国家则未涉及。这又是资产阶级学者另外一个荒谬的看法。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于中世纪史的处理,大致仍是沿用十八世纪末英国历史家吉朋(也译为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所搭起的架子。但是,吉朋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当时理智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大胆揭露教会的愚昧、反动,在当时是有它的进步意义的。而且吉朋的主题是叙述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因此对于东欧他只讲到拜占廷帝国的历史,这还是可以理解的。

现代资产阶级历史家如汤普逊等,在叙述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时,对于东欧,除拜占廷帝国外,其他一概不讲,这就使人很难理解了。在中世纪时期,东欧方面的俄罗斯、波兰、捷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的生产水平和文化成就,绝不比西欧英、法、德、意等国低。而作者却把东欧各国看成是在欧洲历史上无足轻重的,认为只有西欧各大国才是欧洲文化的代表。这种极端错误的反动观点是为西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制造理论根据的。

汤普逊在本书中所体现的资产阶级传统历史学,和资产阶级其他学者的历史观点,在我们看来都是一丘之貉。但是在他们之间,还是有争吵的。有一批更露骨的反动历史学者就反对汤普逊这一派的史学观点,他们认为传统历史学所采用的考证方法和比较隐蔽的态度,未免过于繁琐迂腐,而主张公开地任意捏造历史,创立“体系”,以为垄断资本效劳,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辩护。

12世纪比利时《诗篇》抄本,一个男人在火旁工作

如美国的哥拉斯,以前也写过几种关于经济史的著作。但是在他后来所写的《资本主义与企业史》一书中,竟把资本主义说成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即已存在的永恒制度,把垄断资本家歌颂为历史的主人。又如英国的历史家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一书中,竟把西方以外的国家都说成是处在瓦解过程中的社会,并且无耻地宣称美帝国主义要统一全世界是一种不可遏阻的趋势,以为美帝国主义妄想霸占全世界的企图制造理论根据。

汤普逊这本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他还是运用了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的传统方法进行编写的。我们对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唯心主义的错误论点,应该加以批判。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本书还搜集了不少资料。对他的整个体系要加以批判,对于书中的资料,经过审査之后,剔除其中不可靠的部分,对于其中可靠的部分,还是可以加以参考利用的。

1961年6月


回复【0020】获取《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