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庸的文化江湖

楞个想 楞个想 2022-09-24


查家祖籍属徽州六县之婺源(今江西婺源县),元末明初迁至海宁。浙江海宁是出文人的地方,近代承前启后的学问大家沈曾植、国学大师王国维、至情至性的新月诗人徐志摩,都是海宁的名门之后。比起这几家来,金庸的家族查家一点也不逊色。查家一门,自清朝以来,出了查慎行、查升、穆旦、金庸(查良镛)等文化史上绕不开的人物。


自金庸的祖宗查氏父子迁至海宁以来,查氏家族金榜题名中进士者20人,其中具有入仕资格的举人76人,可谓极尽荣耀,是名副其实的文翰世家。祖父查文清查文清是查家最后一个进士,是金庸最敬佩的人,后查文清的仕途因为“丹阳教案”而止,回乡闲居,每日读书做诗自娱,编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


查良镛爱读情节离奇的武侠小说,到处搜罗,一睹为快。金庸曾经回忆说:“家中藏书很多,我幼时虽看不懂,但找书却方便;而且不单有古书,也有新书,因为我的伯父、父亲、兄长都是大学毕业生。我自小与书为伍,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基本性格,加上长辈的文化修养好,家里房产亦丰,生活不愁,家人间的活动也很文雅,闲来多是下棋、看书……”


上小学期间,他看过的武侠小说有几十本,最喜欢的是《水浒传》《三侠五义》及其续篇《小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等。


查良镛所在的小学图书馆里藏书也相当丰富,老师们也鼓励小孩子多读课外书,其中一位姓傅的老师,将自己珍藏的《小妇人》《好妻子》《小男儿》三部书借给查良镛。这三本书的译者郑晓沧先生是海宁人,曾留学美国,家乡人以他为荣,这三本书在当地相当流行。查良镛爱读小说,只是出于孩童天性,不是少年立志今后要成为武侠小说家。查良镛年轻时的志向不在写作,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家。


1936年,12岁的查良镛从袁花镇小学毕业,考入久负盛名的嘉兴中学。嘉兴中学毕业的名人很多,有辛亥革命时期著名人士范古农、褚辅成,文史界知名学者钱玄同、朱希祖,教育家张印通,著名文学家、作家沈雁冰(茅盾)、郁达夫等也都是嘉兴中学的校友。在《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怪便是嘉兴人。


1937年,日寇铁蹄蹂躏中华大地。嘉兴中学选择迁校,先是迁到北部的新塍镇继续上课,后南迁从新塍,经乌镇、练市、余杭、临安,到达于潜。最后终于在1937年12月下旬到达浙南山区小镇——丽水碧湖镇。母亲病故那年,查良镛还不满14岁。山河破碎、慈母辞逝的岁月里,此时没有比冰心的《寄小读者》更能打动一位敏感的少年学子的心了。1999年2月28日晚,99岁的冰心在北京过世,查良镛还写了一首朴实无华的无题诗以悼念冰心。他的小说拥有广大的读者,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武侠世界不仅仅是好勇斗狠,还有很多爱和温暖。


1938年9月初,查良镛进入联中初中部。因为报考中学没经验,查良镛和伙伴们灵机一动,编了一本《给投考初中者》,他们收集了当时许多学校的招考试题并加以分析解答,同时用一种易于翻查的方式来编辑。书稿由丽水一家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很快售罄,不但深受本地考生欢迎,还销到福建、江西、安徽等地。这本书的收益,资助他们顺利地从高中毕业。


1939年6月,查良镛初中毕业,顺利考入省立临时联合高中。查良镛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关注周遭的生活,有不平事,总能仗义执言。在现实中,仗义执言非但不能得到支持,还会受到打压,查良镛就因在壁报上撰文讽刺跋扈的训导主任而被赶出学校。


1941年9月4日,金庸在“笔垒”发表第一篇文章《一事能狂便少年》,题目来自他的同乡前辈王国维的诗句。当时,金庸的一个同学和老师发生冲突,老师仗着自己身高马大,谩骂学生,甚至要动手打人,还威胁要开除那位同学。那位同学被逼急了,拾起一块砖头,说道:“如果无理开除我的学籍,那我宁可被杀头,也要先开除你的生命籍。”幸亏周围同学及时拉开他们,才避免一场恶战。这件事加上之前在联高的不公正待遇,促使查良镛写下呼喊维护社会公道正义的文章。责任编辑陈向平看到文章后,击节赞赏,不但将此文发在“笔垒”头条,并且乘出差衢州之便,到石梁来看看这位论述精辟、笔力浑厚,既有唐宋散文笔调,又有西方文艺韵味的作者“查理”。当他看到“查理”只是一个营养不良、瘦骨嶙峋的高二学生时,颇感惊讶。两人一见如故,彼此都感到相见恨晚,从此成为忘年之交。


如果没有战争,查良镛会选择出国留学,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然而,日军的入侵让他的留学梦破灭了。他从小看了很多英文小说,对英文很感兴趣。在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他选择了难考的西南联大外文系。查良镛的第一志愿是著名的西南联大外文系,他的文理科俱佳,自然榜上有名,无奈因为缺钱,西南联大又在昆明,路途遥远,不得不忍痛放弃。此外,他同时考取了中央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的外文系。中央政治学校是国民党训练干部的地方,不仅不收费,而且衣食住行全包。在中央政治学校的查良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查良镛看到不平之事,看到欺压良善的恶行,总要站出来说些什么。他性格中好打抱不平的因子,让他再一次被迫退学。


离开大学,查良镛四顾茫然,家乡战火纷飞,无法回去;再去投考,学费和生活费该如何解决?这时,同在重庆的表兄蒋复璁帮了他的大忙,为他在中央图书馆谋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职位,具体工作是登记借书和还书,从每天下午2点工作到晚上10点。


这段时间里,查良镛和几个老同学一起办过一期《太平洋杂志》,主要刊登国外翻译过来的作品,也可以算是他媒体从业生涯的开始。后来查良镛在《东南日报》找到了工作,做外勤记者。主要工作是收听外国电台如美国之音、大英电台(BBC)的英语广播,择要翻译出来,偶尔也选一些英文报上的短文迻译备用。


1946—1947年,查良镛在杭州呆了两年,杭州的风物、杭州的师友,深深印在他的心中。在他的小说中,多次出现了杭州的风景。


1947年10月底,查良镛迈进上海《大公报》的大门,1952年,《大公报》筹办《新晚报》,查良镛调往《新晚报》。


1959年初,金庸准备办一份八开的十日刊,以刊登武侠小说为主,刊名就叫《野马》。改出日报后,1959年5月20日,《明报》出世。


《明报》成立之初,连股东在内,只有5人。金庸负责编务,编辑只有潘粤生一人。金庸兼社评主笔及武侠小说专栏作者之职,同时负责第一版大样的编辑工作。其余的编务工作,一概由潘粤生负责,包括为第一、二、三、四版组稿、约稿、写稿及编辑工作,兼看二、三、四版大样,碰上金庸出缺,又要兼顾第一版的大样。沈宝新负责经理部的一切事务,包括印刷、出版、发行、广告、总务等。戴茂生协助沈宝新处理会计工作,联系印刷商及出版的工作,也要负责校对。第五位员工是叶云,负责送稿等庶务,也要帮忙做校对的工作。


 从《明报》创办伊始,至两位股东退出管理层为止,两位股东的分工基本上没有改变。《明报》出版第18天时,改成一份有新闻内容的综合性大报,增加了采访组,人员编制比以往一下子增加了一倍多。采访组记者向编辑负责,而庶务、校对则向会计负责。当时报社只有10人,股东、管理与员工,实际上只有分工的差别,而没有明显的上、下级的指令性关系。


其实,金庸自始至终都强调《明报》的独立性。自从《明报》大幅报道移民消息后,销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打破了在2万多份徘徊不前的局面,5月份《明报》销量平均超过3万份。“五月人潮”事件后,《明报》确定了自己的办报风格,开始走上综合性新闻评论路线,与左派报纸日益疏远。由于政治观点不同,双方的争论时有发生。


1964年,《明报》与《大公报》就大陆核试验问题展开论战,标志着《明报》与左派报纸的彻底决裂。


“文化大革命”十年,金庸的小说创作和他的《明报》事业都达到了高峰。现实的政治给金庸刺激和灵感,对小说人物的挖掘,让他的评论更为准确和犀利。1965年开始,《明报》以及时独到的报道,在香港报界独领风骚,大放光芒。


1973年4月18—28日,查良镛以《明报》记者的身份访问台湾,为期10天。1973年6月7日起,查良镛在《明报》上连载了长达数万言的访台纪行,即《在台所见·所闻·所思》。连载后,受到广泛注意,接着又出版了单行本。后来,又应海外读者要求,在《明报月刊》分期刊出。《在台所见·所闻·所思》一文记录了查良镛台湾行的“所思”,其中既有对台湾的建言,更有他对中国人、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


1976年,因长子的死,金庸的思想发生巨大的变化,从此信仰佛教。


1981年,查良镛回到大陆,见到内地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明确了《明报》办报方针:《明报》希望两岸能在和平竞赛的环境下改善人民的生活福祉,并以和平的手段达至统一的目的。谁做了有益人民的事情,《明报》就鼓掌称兴;谁犯了众怒,做了不利于中国统一的事,《明报》也谴责之。


1985年6月,查良镛又有了新的身份,他被中国政府委任为基本法起草委员。此后,他以极大的精神和气力,投入工作。


1989年5月20日,在《明报》创刊30周年茶会上,金庸宣布从6月1日起,不再担任社长一职,只担任《明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职位。


1991年2月,金庸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明报》于3月22日挂牌交易。


1993年3月20日,金庸结束大陆之行回到香港,找老搭档沈宝新,两人商定全面引退。金庸逐步将自己在明智的股份减至两成多。4月1日,于品海出任明报企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金庸只担任名誉主席。


1994年1月1日,他辞去名誉主席职位,《明报》将近35年的“查良镛时代”结束了。


《鹿鼎记》连载结束后,读者期待着他的新小说。此时,金庸宣布封笔,不再写小说。金庸巅峰时期急流勇退,很多读者觉得特别遗憾,强烈要求他继续写小说。金庸不为所动,他最欣赏的历史人物张良、范蠡均是事业最辉煌时退隐江湖的,他最喜欢的武功招式“亢龙有悔”,即提醒自己不要为虚名所累。他写小说不再是乐趣;另一方面,写了《鹿鼎记》后,他感觉再难突破。金庸是一个不断求新的作家,与其重复自己,不如放弃。武侠小说宗师和媒体传奇人物的光环已经非常耀眼,一般人可能会想,这样的人生已足够成功了。金庸却不满足,他退休后,不必再为报社的事情操心,他就执著于学问、一心想回到校园。


1994年,北京大学授予查良镛荣誉教授,金庸在接受荣誉教授称号时,在北大举行了一次演讲。金庸谈道,北京大学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有容乃大的自由的学术空气贡献尤其良多。


1999金庸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2000年,他取得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的博士生导师资格。金庸任教浙大,引起许多讨论,有人觉得他做博导绰绰有余,有人则说他的学养不足以出任历史系的教授和导师。当时浙大给金庸评博士生导师资格的评议过程中,别人都是三本著作和若干论文,厚厚一叠材料,只有金庸是一张空白表格上面写着查良镛三个字。他和其他老师都拒绝进行这样的评议,表示“由上级领导决定”。最终,金庸仍通过了博导资格。


其后几年,金庸忙碌于各类活动,杭州、香港两头跑,他对大陆的教育模式有隔膜,又没有教学经验,很快便觉得这项差事实在不好做。于是,他提出辞去博士生导师职务的请求。2004年金庸辞去博导职务,2007年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他在任期间,曾利用自己的影响和人脉,在浙大组织了多次高水准人文交流论坛,而他的讲座也成为浙大人文学院的精品讲座。


金庸辞职同样引起媒体的广泛讨论,一向低调的金庸没有回应。他已经打点好行李,准备去剑桥大学研修。其时,剑桥大学已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剑桥大学的荣誉学位有500多年传统,主要授予那些对国家或大学作出突出贡献的英国人和杰出的外国人。得知将被授予这一荣誉后,金庸提出还要在剑桥攻读博士学位。对金庸读博的申请,剑桥大学一开始认为没必要,最终还是应允,并安排DavidMcMullen等剑桥著名教授担任金庸的博士生导师。这样,金庸得以入读已经聘任他为院士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


在剑桥读书期间,他谢绝一切与学业无关的社会活动的邀请。金庸夫妇租了一套住房,他们甚至没有打算请保姆,金庸的饮食起居均由夫人料理。金庸表示,既然读书,就应该像个读书人,读书生活应该过得清苦一些。金庸在剑桥大学攻读中国历史,课程有世界史、中国唐代史、历史学。


金庸表示:“我是不求学位,只求学问。”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金庸不会被人忘记。


对于有些或褒或贬的评论,金庸看得很淡,他只希望自己的小说不被新时代的电脑等取代,除了游戏和网络电视,还有小说。只要有人还看小说,金庸就不会被人忘记。能够这样,他就满足了,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十几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


2018年10月30日,金庸逝世 终年94岁。


再见,金庸;再见,江湖。


金庸:谈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参考:

张圭阳:《金庸与〈明报〉》,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葛涛、谷红梅、苏虹选编:《金庸其人——解读金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