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尔基:超越时空的文学大师

汪介之 楞个想 2022-09-24


2016年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俄罗斯作家高尔基逝世已80周年,但他的形象并未淡出人们的记忆。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广场,至今矗立着高尔基的纪念像,其底座上镌刻着:“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编辑的80卷本《高尔基全集》仍然在陆续问世,系列丛书《高尔基:资料与研究》等还在继续出版,国际性的“高尔基系列报告会”依旧是每隔两年如期举行一次。这一切都表明,岁月的流逝和历史风云的变幻并没有使人们都像一些与时俱进的评论者那样,认定高尔基及其作品早已过时,而是依然感觉到他的文学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高尔基的坎坷人生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生于俄罗斯下诺夫戈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他幼年丧父,在开染坊的外祖父家度过童年。母亲去世后,他就开始独立谋生。由于过早地目睹了外祖母的去世而心情沉闷,19岁的高尔基曾开枪自杀,结果肺部受伤,复原后回面包房继续干活。这期间,他依靠刻苦自学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892年,他发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899年,高尔基第一次来到彼得堡,并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显示出善于观察生活和刻画人物性格的才能,也表明作家正在走向以宏阔的规模对当代生活做出现实主义的艺术概括。剧本《底层》不仅震撼俄国剧坛,更演遍欧洲舞台,横荡天涯,经久不衰,至今仍广受欢迎。


1906年高尔基的艺术探索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转折。1913年底,他回到阔别多年的俄罗斯,十月革命前后在《新生活报》上连续发表58篇“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札记”。这些穿透浩瀚历史风云的文字,至今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华。


高尔基在两次迁居意大利之间完成的六大系列作品,成为他中期创作的主要艺术成果。主要包括奥库罗夫三部曲以及由《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构成的自传体三部曲。与两个三部曲并列的四个系列短篇作品有《罗斯记游》《俄罗斯童话》《日记片断》和《1922—1924年短篇小说集》。


高尔基晚期创作的思想指向再度发生变化。其晚期代表作《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既是一部思考俄罗斯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史诗性巨著,又是作家长期进行民族文化心态研究的总结性成果。德国学者尤·吕勒曾称《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现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高尔基的高尚人格


在文学中,托尔斯泰、柯罗连科和契诃夫是高尔基的引路人,在此基础上,他以创新者的姿态出现于世纪之交的“白银时代”的俄国文坛。他对阻遏民族历史发展的国民文化心态作出了痛切批判,同时又力图给人们指出一条建构新型人格的道路。高尔基在与不同流派作家争论时,总能抱着一种公正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他们的艺术成就和贡献,这使他赢得了各派作家的尊重。


高尔基又是一位参与意识极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十月革命后高尔基在国外期间,一直关注着苏联国内的文学和社会生活。直到逝世前不久,他还为横遭批判的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辩护,对“批判形式主义”运动提出怀疑。高尔基的这种责任感,为他招来了无数非难,心力交瘁的他1936年6月18日逝世于莫斯科。高尔基的猝然离世,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说,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种抵御极左路线的中坚力量。


遗产的现代价值


高尔基去世后,他的思想、创作和人格,依然浸润着身后一代代俄罗斯作家的心灵。20世纪50年代初作为当代苏联文学之先声的“解冻”文学的出现,其实是高尔基一贯坚持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得到恢复和重新确认的标志。六七十年代苏联文学中大量涌现的道德题材作品,则是对高尔基所致力的民族文化心态批判的一种悠远的呼应。80年代“回归文学”中出现的一系列带有历史反思色彩的作品,同样可视为当年高尔基的思考、探索和追寻的延伸。


高尔基在中国的影响同样巨大。早在1907年,他的作品就被译介到我国。鲁迅、巴金、郁达夫、夏衍等现代中国文坛上成就斐然的人物,都是高尔基作品的译者,而且大都留下了评价高尔基其人其作的精彩文字。高晓声、舒婷、梁晓声等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显示出和高尔基相近的创作意向与风格。显然,当代中国文学依然受到高尔基思想与文学遗产的滋养。数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曾就诺贝尔文学奖评奖问题在我国读者中进行了范围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尔基和托尔斯泰、鲁迅等大作家一起,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20位大师”之一。此项调查有力地说明:高尔基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





回复【3132】获取《高尔基文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