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月记》中的现代主义特征——异化

高静 楞个想 2022-09-24

作者: [日] 中岛敦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出品方: 果麦文化
原作名: さんげつき
译者: 徐建雄 

日本著名评论家胜又浩曾说过:“就其严肃的主题思想而言,《山月记》毋宁说更多地受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影响”。


而中岛敦也同样将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异化为动物,使整部作品上升到了命运的高度:


主人公李徵因为性格狷介、自视清高,因念及与其做贱吏,长期屈膝于俗气恶浊的酷吏面前不如做一诗人流芳百年,于是不久辞官,专心做诗文。殊不知文名难扬,加之生活之苦与日俱增,不由得心头焦躁起来。

 

数年后,他不堪贫苦,为了妻子儿女们的衣食,不得已屈节东赴,奉了个地方小官。一方面这也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诗歌事业有一半的绝望之故。往日的同辈们已经遥升高位,他却不得不对这些愚钝之辈颔首拜谒。此事给昔日才俊卓异、傲视群雄的李徵以莫大的伤害,他益发地孤独、自尊。他怏怏不快,狂悖之性愈发难抑,一年后,他因公出差,夜宿汝水边,终至发狂……


看到这样的开头,观者的心就已经被李徵的命运牢牢地抓住了。这样荒诞离奇的事情让人震惊。而中岛敦正是运用了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发狂的李徵变成了一只猛虎,暗示了现代人自我意识的限度和命运。


实际上这一事件的发生背景并不能影响现代人对其深刻寓意的解读,反而更能使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社会危机与个人精神危机。当今的现代主义文学,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在创作中都存在共同的中心内容和倾向。


它既不象现实主义那样把文学看作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也不想浪漫主义那样把文学看作是对超验世界的追求,而认为它只是对当今社会个人生存状态的内心体验的一种表达,强调自我,特别是自我对于世界的真实的主观感觉。


中岛敦正是在这部作品中将李徵内心世界的矛盾与苦闷、不安与无奈或者说是现代人所具有的相同的内心世界作出了准确的诠释。我们无法摆脱恶意的命运,在命运面前是渺小的、苍白的,李徵说道:

 

“起初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在梦中……当我明白这一切绝非是梦时,我不由得茫然了,觉得异常恐惧。我完全无法判明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因而内心感到非常惶恐。不明白究竟为何会遭受如此不测。不明不白地强加于我的东西顺耳受之,又茫茫不知所以然的苟活下去,这便是我们这些生物的定数。”

 

所谓“定数”就是定命,非人力可强求。对此,人无法抗拒。他的这段表白不正是对于命运及存在的荒诞和不合理的诘问么?李徵的命运充分表达了对于存在的怀疑,对于世界的失望与无奈。而由人变为虎的这一异化主题也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内容。李徵正是丧失自我,迷失自我的代表,对于李徵来说,他的自我本质已经失落,命运对人性充满了恶意。

 

在变为老虎后他的意识却仍然处在半人半虎的状态,当人的意识清醒时他会为自己作为虎的种种行为而痛苦万分,一方面他希望自己从里到外都变为虎,从而得以解脱;而另一方面,他却对于自己人的意识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悲哀,恐惧。


在对旧友袁傪的告白中李徵对自身进行了深刻地解读,将自己的变虎的直接原因归结为自身“怯懦的自尊心”与“妄自尊大的羞耻心”的作怪。

在他对于自己的才能十分自信、颇感自豪时,另外一个相反的声音就会在同一时刻响起。这声音马上就阻止了他的优越感,他迅速地滑落到另外一个极端,顷刻间他又怀疑起自己的才华来,显得很不自信,陷入到深深的矛盾中。



在这种矛盾的羁绊下,他无法行动,完全丧失了力量。在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总会近乎本能的首先意识到外界的看法,在外界的目光中,敏感的李徵悟出了“倨傲”、“妄自尊大”等这样的感觉来。


在外界的视线面前,李徵的内心极易受伤,怀着深深地无人能理解的自己的苦楚,他躲进了封闭的自我中,惶惶不安,其内心世界的危机一览无遗。在一点上也体现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新精神。它主张表现主观现实和内心世界,是表现论而非反映论。


一是表现现实的幻灭感、危机感,焦虑、孤独、失落、滑稽等,浓厚的悲观失望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


二是感受现代西方人的迷惘与失落,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和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创伤;


三是表现作者自我的精神危机,人生的虚无和滑稽,复杂的现实关系和非理性的现实心态。中岛敦正是通过异化为虎了的李徵将自己乃至现代人的孤独、苦闷、恐惧的自我精神危机与世界的荒诞表达出来。


而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由人变为虎的这种荒诞变形让读者体味到了现代主义的味道,作品中的景物也起到了深化作品基调的作用。数次出现的“残月”烘托了李徵的命运。随着残月光亮的消失,李徵就会失去人的思维。


这是李徵最不情愿的,却又是不可抗拒的。中岛敦将其个人感情完全转移到了这个可悲的异化为非人的故事中,李徵在现实社会中的原型不正是当时日本社会受到压抑而异化了的中岛敦和广大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么?在这里中岛敦继续延续着他的对于存在的不安的思考与对周围世界的冷眼审视。

转自扶桑雅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