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采访了一个做残酷、诡异又童真、浪漫得要死作品的艺术家,很怕自己会哭

刀娘 象外 2021-09-25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庆庆的家。


几周前我认识庆庆时,庆庆63岁,独居在北京郊区宋庄自己一千多平米的工作室里,种了一院的花草,每天早上会和阿姨给院子里几百盆花草浇水——“你猜我家阿姨管我叫什么?我家阿姨管我叫‘阿姨’”,庆庆告诉我,我们一起笑,像两个同龄的小女孩一样。


庆庆的朋友们都叫她庆庆:“庆庆家的院子可漂亮了”,“庆庆会喜欢家里来人的”——即使是那些小她一辈,本来都应该算庆庆老友女儿的朋友的年轻人们——他们都是艺术家,聚居在宋庄,久而久之,也都成了庆庆的朋友。


庆庆家院子前的门脸



庆庆的花园(摄影师张航拍)



上图中的玻璃房子,“紫藤花开的时候会盖满整个房子”。


庆庆有时也问:“你们叫我的朋友‘老师’、‘阿姨’,怎么叫我都叫庆庆啊?”


但其实庆庆心里是高兴的,她喜欢大家这样亲昵的叫法,也喜欢自己这个喜庆的名字——虽然不过是因为在中国某段时间里生日在十月一日的孩子都会被起名叫庆庆,但还是喜欢,觉得可以中和掉自己性格里某些悲剧的部分。


我没敢问过她那悲剧部分指什么,觉得有些事情不能言传。


甚至在采访一开始我就和庆庆坦白:“我有点担心和您聊天时我万一没忍住哭出来怎么办,那样实在太唐突了。”


“不要哭,不哭。”她没有问我为什么想哭。也是,她当然明白我在说什么。


“我年轻时也是这样,我其实一直都很想写东西,但一写东西就哭,没法写。”过了一会,庆庆说。



   •   •


庆庆是个艺术家,是90年代中后期中国女性主义艺术高潮期里颇为先锋的代表人物,在世界各地办过展览,是中国最早开始装置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作品被中外众多美术馆、机构和个人收藏。



庆庆。


最近她在忙着"像个包工头一样"指挥工人干活,因为想在自己一千多平米的宅子里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奇幻博物馆”——这也是她去年一个大型回顾展的名字,策展人梁克刚解释这个名字灵感来于帕慕克的小说《纯真博物馆》,小说里男主人公不断搜集离去的爱人摸过的所有物件——顶针、发卡、盐瓶、手帕、花裙子、小狗摆设、她抽过的4213个烟头,建成了一个私人博物馆。


在庆庆的博物馆里,展出都是她的作品,但她的作品里有着从各地搜集来的,曾经也属于过某个人的物件。这些物件被她用她的方式重新组合到了一起,安放在木盒子、木抽屉、旅行箱之类的匣子里,然后摆在了那条位于她充满阳光的房子后部的黑黢黢的长廊里。




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有点被震慑住了。


一只恐龙在逼近一个无知又惊恐的小女孩。



《恐龙们回来了》,2003


一些打着哈欠的孩子长着蜥蜴的身体。


《欢乐大本营》局部


电视里一个人头恐龙身体的娃娃推着一棵结着娃娃头的树。


《克隆树》,2003


一群巨型动物在享受盛宴,另外的,它们在旁观一个裸体的凌乱的芭比娃娃。


《大餐》


一棵飘逸的树枝,蓝色的显得平静的灯光,仔细看,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奶头,哦不,奶嘴头。


《欲欲》


那是只恐龙玩具,那是棵树枝,那是个地摊上会卖的那种塑胶娃娃,那是个木头盒子,你知道,你都知道,但是当它们经过庆庆的手这样摆放在一起时,你却好像突然被拖入了一个黑暗、残忍却又童真、美丽的灵异故事的现场——那个庆庆在匣子里制造的意义场。


“死生如戏的灵知视界”,评论家朱其这样形容庆庆的作品,“这些装置的现成物品可以看作来自不同时空和各个界别的物品,代表不同国家、社会和性别象征、以及生死阴阳界在这些箱盒内的相遇,并构成一种阴阳聚会。”


《真的吗?》


不同国家、社会和性别的遭遇都是后来的事,但死生,庆庆太早就经历过。


庆庆只当过13年不知忧愁的小姑娘,想想都已经是50年前的事。


那时她在一个优越的高级文化干部的家庭里长大,有一个“天真、简单、理想主义”的母亲,和一个笔杆子出身的父亲,因为父亲曾经负责主持出版工作,庆庆家里有那个年代中国出版的所有书籍,从马恩列斯全集到连环画小人书。


所以当1966年来到,看着母亲在一群“不是来抄家,而是来收走党不再让我们使用的家具”的人面前,把抽屉里的所有东西,衣柜的所有衣物都倒出来的时候,她并不知道伤心,反倒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有点莫名的兴奋:


“十三岁的我更在意的是我的衣服,毛衣毛裤是我看着妈每天下班回来一针一针织的,穿短了的姐姐的裤子也是被妈一针一线接长的,还有在妈妈少有的浪漫时为我做的敞着大领口的‘布拉吉’。它们都在,当然还有我更在意的,也是那年头最时髦的,是供给制时代发给妈妈的列宁装,旧咔叽布洗白了再自己染成兰的,穿在身上我看起来也像个小女兵,又精神又漂亮!我知道当我穿着它时有多少眼睛停留在我身上。”



庆庆小时候的照片。


庆庆在文章中回忆起这些的口吻就像当年那个天真的13岁的小女孩。再往后,庆庆听妈妈的话在旁边看着火,看着火把家里的书烧了三天三夜,一本不剩。


她那时还不知道,接下来父母也将在这场革命的大火里一个不剩。


而自己将长成一个一米七多的高个姑娘,会在16岁那年离开家和已被打成黑帮的父亲,和母亲一起去到湖北乡下,并因为个头被挑中,成为干校里唯一的一名女拖拉机手。并在18岁那一年,以强硬的姿态独自坚持将患病的母亲背回北京,然后在18天后看着母亲离开世界。


   •   •


采访庆庆那天我起了个大早,8点已经搭了一个小时车赶到了宋庄,因为知道庆庆早睡早起,也因为上次简单的见了她一面后我一直隐隐有些焦虑。


焦虑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是某种时间上的来不及。也许是上次庆庆聊到“奇幻博物馆”要怎么运作下去时显得有点忧心忡忡,这感染到了我。


她总是亲力亲为地确认博物馆每一件东西都被摆放到了自己觉得合适的位置——就像她做作品的时候一样。有时又想:“我的时间都用来干这个的话,我哪还有时间做作品啊?我不是个经营者,我是个艺术家啊!”更何况接下来还有推广、接待和运作等一堆事情需要规划。



偶尔也会有人来参观


采访那天的早上,有女朋友给庆庆打来电话,咨询“60岁以后继续使用驾照怎么去派出所登记的事情”,“我想这事得问庆庆,她肯定知道怎么办”。


这时我才觉得让我感觉不出年龄的庆庆在朋友中间可能也常常是个大姐大。


毕竟她自己一个人在文革中撑了过来,一个人出过国,一个人经历过三段中外婚姻,在40岁时一个人毫无基础地做起了艺术,一个人盖起了房子,一个人和画廊们打过交道,一个人走过,鬼门关。


《碑》

九年前庆庆被查出得了乳腺癌——我是后来查她的采访资料时才知道的。手术、化疗、再化疗……所以有三年时间庆庆都没在艺术圈露面,而艺术对庆庆而言是多么重要。


   •   •


“如果没有艺术,我的生命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别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时,会挂念孩子,挂念家,我没有家,也就没有牵挂,我只挂念我的艺术。父母一天之内成了反革命,老公离开你三个星期就和别人有了孩子,你说我还牵挂什么?”


“艺术给了我自尊心、自信心。自从有了艺术,我的世界就大多了,男人就退居第二。”庆庆有次在访谈里和朋友说。


《当窗理云鬓》



《围城》


“我知道我很有创造力。”


庆庆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以前有人说她的作品和美国艺术家草间弥生的男友约瑟夫·康奈尔的盒子作品很像,她去美国是特意去找,看完后觉得“形式上相似”,但“他的作品很好,但我觉得我做得比他更好”。


所以刚开始发现艺术的时候,庆庆好几年都处在一种兴奋到忘我的状态。


那时她还在维也纳,同时开始做几件作品,一个月参加一个展览,不知疲倦。从旧家具市场买,从街上扛回做装置的旧家具,一个人清洗拆装,做完挂得房顶上窗户上到处都是。很多作品是在夜里完成,做得兴奋就彻夜不睡,第二天醒来,觉得好像是别人做出来的东西一样。


《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


庆庆已经不记得自己现在一共创作过多少件作品,反正她上次数了一下保存在家里的自己的作品,有三百多件,至于那些已经被收藏的,“散落在别人家的孩子”,更是难以数计。


“它给了我人生中最大可能的自由度。”


一写东西就哭的庆庆发现自己能看到那些旧物的语言,能借用它们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我常想万物都是有灵的,材料也是,它们有它们的语言,它们的表达方式,只是我们对它们有感情”,就像她养的小动物,在身边呆长了,大家就相互理解了彼此的表达。


《牙祭》

庆庆会模仿猫叫,听到她的叫声,不认识的猫也会停下来回应她。上图一件有声音的装置作品,旅行箱里放着庆庆牙齿照的CT照片,展厅里循环播放着庆庆在大悲咒的背景下模仿猫叫的声音。


>音频在此,但请做好准备再点。


“做艺术对我性格改变挺大的。好像写文章有点像往内走,艺术是往外走,我以前是很多话在心里没办法和别人说,找到艺术的语言后,我很多想法都可以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她觉得做艺术很适合自己,把东西搬来搬去,有时还要做些木工活,有点玩的性质,还能从事些体力劳动。而且,做艺术的时候自己是愉悦的。


“从开始做艺术以后,我没有过那种特别压抑的时期,都特高兴,哪怕病的时候也好,也很少有心理上的压抑和不愉快。早期的作品,比如我的‘黑色记忆系列’,有很多我儿童时期经历的记忆在里面,有人说看起来很沉重,其实我做完了,就宣泄掉了。”


“黑色记忆系列”


《小时候》


“还有‘家’ 系列和 ‘女性系列’, 也都是我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衍生出来很多关于家庭和婚姻的看法的表达,表达并改变不了现狀,艺术家又不是政治家,何必给自己背包袱呢?做出来了,就轻松了。对不住的可能是把压抑的包袱塞给观者了。”


《家》,旅行箱里是一个老式的,用铁丝绑的鸡蛋筐



《命运属性》,女性系列



《命悬一线》


所以那么麻烦也还是要建一个博物馆。


可能是不想让这些仅由自己的手创造出来的世界消失掉吧。“我的作品如果不展出来就没有意义,堆在仓库的话就会变成一堆垃圾。”


“想着以后还能留给后人”,但她又自嘲:“能留了干什么呢?什么也不能。”说起梵高死后,后来发现邻居家挡鸡窝的木板都是梵高的画的事,“我的东西好,都是木头,适合用来劈(了烧)”,庆庆笑道。


“您希望会有什么样的人来参观?”

“像你们这种可爱的年轻人就很好啊。”


“您的病现在怎么样了?”我犹豫再三,小心翼翼地问起。


在那三年里庆庆除了治病就是在家里种植物,某种程度上,她相信植物和生命冥冥中自有联结。庆庆的植物种得铺天盖地,人也康复得不错。


在一个中秋节前,为了重新开始做艺术,重新把自己当一个正常人使,她决定最后再去做一个检查,结果晴天霹雳。“考虑复发,肺部转移,一周后作进一步检查。”


她在回忆的文章里写“仅仅一个星期的等待,却简直像缓期执行。我无法将这莫名其妙的状态告诉任何人因为我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欲说还休……”


那个中秋节,她把月亮看了一晚又一晚,还专门为它做了一件作品。



《木月》,2010

“有一晚我问它,如果我这个微小的生命很快就要终止,我还能做些什么?

另一晚,我问它,我的生命在这个地球上快要结束了,我的灵魂会去哪儿?天上吗?月宫很冷吗?

可它始终无语,只是用它不眨眼的光,久久地照着我。

它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事,半个世纪的事,太多太多的美好,太多太多的无奈,还有太多太多的遗憾,就像我身上的伤疤,它们再也不会消去……”


当然那次中秋后进一步的检查结果出来,她奇迹般地被宣布了“没有复发”,“无罪释放”。


《木月》里庆庆用到了自己很喜欢的珍珠。其实你看庆庆的家就知道,她一直喜欢这些美的、脆弱的、女性化的装饰品。


她家的餐桌玻璃下被她铺了细沙,一颗颗滚圆的珍珠静静地摆放其上。她家的灯罩是一个宽檐波浪边的编织帽,她甚至还在一楼的露台上放了秋千!


这些都让我感到难过。



庆庆家二楼的露台。


和我看到她另一些用“麻”做的作品时感受到的难过一样。



《拷贝出土文物系列——汉》


《晚娘》



《好梦枕》


上面的任何一张照片都无法展现我看到她做的那些麻衣、枕头、被子时感受到的美,和伤感。


《莲》局部


做这些作品,她需要在明亮的房间,用抽的比头发丝还细的麻丝一点点一点点铺制编织,一层,两层,三层……最多有十二层,编进去干的植物茎叶、花朵,有些做成古代衣服样式,有些做成枕头、被子。


它们丝丝缕缕、丝丝缕缕,像这些衣服、枕头、被子——这些日常的、生活的、沉迷于自我的、浪漫得要死的“女孩子气”的东西,风化千年后留下的筋脉。


“麻是会留下千年的”,庆庆告诉我。



《对话——我的棺》


你会想参观庆庆的“奇幻博物馆”吗?你会是她期待的客人吗?

留言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会带你去。

.

END

.



把艺术拉出 〇外


更多文章:

(点击蓝色文字查看)

十一哪都不敢去,还有这些展可以拯救你|看展逛园子

十一展讯


一年卖掉10亿美元画,世界顶级画商是怎么练成的?

他说:没有人真的需要一张画


如果只知道杉本博司会拍照,你会错过一个多么有趣的人啊

比如你知道他曾经是个嬉皮士吗?



文章系象外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转载……听说有种赚钱方式叫做打版权官司……


合作、投稿邮箱:

xiangwai_artha@163.com


长按上方二维码,一键识别关注我们 -


⤹ 点击阅读原文,认识象外喜欢的艺术家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