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文艺青年最该认识的日本AV偶像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被称为
“中国文艺青年最该认识的日本AV偶像”
黑川良一
黑川良一为LV拍的广告大片
先来看一段他的最新视频
(请务必戴上耳机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85gybnvr&width=500&height=375&auto=0
哈,你们说的啥?不懂(摊手)
我说的AV是Audio-visual(视听)呀
是、不、是、超酷!!!
毕竟是纵横视听艺术界十几年的大神级人物
来,再上一张工作照
黑川良一( ryoichi kurokawa ),来自日本的年轻视听艺术家,1978年出生于大阪,现居德国柏林。1999年开始从事视听创作,并在各大艺术音乐和电影节,展示视觉、装置、放映作品和现场视听表演。2010年以装置作品“流变:五个地平线”荣获知名的金尼卡奖——奥地利林兹市电子艺术节的数位音乐和声音艺术奖项,近年来应邀参加了欧洲、美国和亚洲各大数位艺术节和美术馆展出、放映及举行视听音乐会。
不过视频(何况是手机视频)观看,
大概是只能看个热闹,现场观看时的感知体验需要靠想象。
这个名叫《Node 5:5》的新作时他今年为韩国光州的亚洲文化中心(ACC)创作的。
node是编程术语,描述的是“(计算机网络的)节点、交叉点”的意思。
称其为node 5:5,是因为设备左右两侧分别有5个交叉点的块状结构。当中的一些视觉结构,比如说:影像区域、比率以及每个5:5的交叉点,其可移动范围都是基于数字5来进行几何编排的。
在这个作品里,激光、投影、声音,各个装置之间本身是联动的,
显示屏上的可视化图像是激光器发出的红光投射在荧屏时生成的。
每个屏幕背面都安装了包含10个激光模组的动力结构:
设备安装平面图
使得投射到屏幕的激光束可以随着投影图像而移动:
如果你在现场看18*8米的大屏幕,
能看到每个波动图像呈现的精妙美感:
而这些图像的形成都是程序语言写就的。
在对黑川良一的赞美里常常有一条“他代码很牛”。
对一个新媒体艺术家来说,“代码很牛”大概就相当于说一个画家基本功很厉害,毕竟不用画笔,不用雕刀,对他们来说,工具就是电脑、影音系统这些硬件,加上方程的运算和设计等软件。
但黑川良一自己看来,科技只是一种工具,“新科技在我的作品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并不想炫耀科技,科技只作为创作的工具。”
他觉得自己的核心观念是对自然的再利用和创造一种关联感觉的效果。
他在2010年获得金尼卡奖——奥地利林兹市电子艺术节的数位音乐和声音艺术奖项的装置作品《流变:五个地平线》,其中运用从自然中采集的影音素材和数字衍生的影音,模拟出五个仿制地平线的画面,塑造时空在自然世界与数据世界中“永恒的流变”,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官冲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378iorgxl&width=500&height=375&auto=0
并不只是DJ+VJ的表演形式,之所以能称之为艺术是因为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听语言,在他的作品里音乐不仅仅是音效,影像也不是声音感受的再现,二者各自独立又相互依附,高度同步与并行。
在黑川良一看来,听觉和视觉本来就不是分开的,甚至嗅觉也是一样,“当你回忆起某个记忆,首先想起来的可能是味道。”
他想呈现“某样不需要用脑去慢慢消化,可以直接受刺激、可以同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的东西”。
希望能让人们产生synesthesia*。
*synesthesia,由感官刺激导致的异样感觉,例如听见色彩或看见声音,很多艺术家都会有强烈的共感,而艺术作品同样能传递这种感官刺激。
2011年,黑川良一做的一场现场影音表演,名字就叫《syn_mod.n》(共感)。
黑川良一没有学过美术、音乐,甚至都没学过设计。
他从前也没想过要做一个艺术家,一切都只是爱好又顺理成章——十几岁时想做设计便自己拿着电脑开始创作,寄到欧洲后,自然而然开始得到回应,走上了这条路。
他很少在采访中谈论自己的个人经历,在采访中回答问题时使用的语言一般是这样的:
“我的作品希望用数字技术跟创作技法的综合,而不是单一地呈现自然的状态。它们会是一个概念,在数字与模拟,时间与空间之间,作一个抽象的、声音跟视觉的融合。”
“我最大的兴趣在于创造和组合声音与光线,以便将‘时间’‘设计’为基于时间的媒体。”
理性抽象得像个nerd。(喜欢nerd)
和人们原来印象里直觉、冲动、感性的艺术家形象完全不一样了。
大概习惯用程序语言思考的人很难不理性抽象——毕竟在数据世界里,人和这个可感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被抽象成数据——获取、储存、共享、产生意义。
去年黑川良一在利物浦的 FACT(Foundation for Art and Creative Technology 艺术和创新科技基金会 )举办了他的第一个个展,展览中包括一个名为《unfold(展开)》的新作品。
在这个作品中黑川良一与来自宇宙基础法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文森特·米尼尔(Vincent Minier)合作,获取到了一批难得的科学观测数据——关于分子云*中恒星星团的形成。
*分子云:星际云的一种,主要是由气体和固态微尘组成,是恒星,甚至行星系的诞生场所,太阳系就是从中诞生
他将自己从这些数据中体验到的感受带入了现实。
并不只是还原宇宙景象而已,他的作品中很多颜色并不是空间的本色色调,影像颜色代表“光密度、温度、甚至化学成分”。
展览被设计成了在黑暗空间的沉浸式体验:
你可以站着,也可以躺下来感受这关于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影像和声音带来的冲击。
现场视频在这儿:
(非常震撼,但手机上看真的损失太多了,电脑上观看会好一些)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34xs66q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又去过现场的观众在网上分享体验:
“这个展览激起了我从没想过的体验:我感到敬畏,不安、过度刺激以及一种被全面压制的感觉——当然是以好的那种”。
《unfold》的静帧画面
也好想看。
知乎上有人问未来的艺术是怎么样的,很想回答,却并不知道怎么回答。
可预见的似乎是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更久的尺度里,科技的前进是必然的,未来的人类经验大概只会越来越数据化吧。
而当数据世界和可感世界一样司空见惯后,未来人类里能分辨出什么代码是好的人,是不是会和现在能分辨出什么文章是好的人一样数量?
人类对美的感受也势必扩大到数据世界之中,现在被叫做“新媒体”的这些艺术作品,未来看来可能是源头,是始祖吧?
最早开始用电脑示波器绘图的艺术家Ben F. Laposky画的图,同时他也是一名数学家,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表现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如果留心数字艺术的开端史,你会发现:最开始用程序语言创造电脑图像的艺术家原本都是一帮科学家,而在技术进步里,不少图像处理软件都是不得不自己编写程序的艺术家开发的——这种艺术与科学相互促进的交织是不是很眼熟?
早在1975年,第一批用电脑从事素描创作的艺术家Collette Bangert和Charles Bangert就意识到了这件事:“一个新的文艺复兴开始了,现在开始从事电脑视觉艺术创作的人,就像是百年前的艺术家Giotto一样,他们宣告了一个新的视觉时代的来临。”
可谁才能成为新的达·芬奇呢?
.
END
.
好像接连写了几篇科技和艺术的稿子,
一个研究数学和物理的日本人,是怎么把科技和艺术杂交成这么酷炫的样子的?
这是篇比高考作文难写多了的文章:在AlphaGo赢了柯洁的时代,艺术还有什么用?
如果刀娘“(毫无研究的)未来宇宙爱好者”人格在短期内没有衰变的话,
大概会把这类型的稿子一直写下去,
欢迎你们推荐喜欢的新媒体艺术家给我们呀~
去象外的店看看~
把艺术拉出圈外
- 长按上方二维码,一键识别关注我们 -
也欢迎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 @Artha象外
以及主编微博 @象外的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