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艺术书。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开宗明义,这一条,是要卖艺术书的。
但在介绍以下书籍之前,请允许我引用《伟大的艺术家》前言中Andrew Graham-Dixon关于参观博物馆时说的一段话:
……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许多游客,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游客,都没有对周围的画作产生真正的体验,更不要说有什么思考了。那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呢?自拍。过程很简单:站在名画面前,对着手机屏幕调整自己的姿态,拍照,然后走人。在此期间,自拍者完全无需正对被摄作品。
看到他们的表演,我深受打击,因为画作本身,无论是达·芬奇的、拉斐尔的,还是米开朗基罗或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变得无关紧要。人们只对其名声感兴趣,自拍照的意志思思义也不过是证明自拍者与此类著名事物有过实际接触而已,哪怕这接触十分短暂。因此,自拍照既是一种证据,又是一种炫耀。
但也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人们根本就不理解为何伟大的艺术作品值得关注。艺术作品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要用心去观赏,去体会的。它们不应该仅仅被当作卖弄的资本,变成现代人自恋的玩物。
如何避免陷入这种自恋?要观众们放下手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反潮流之举(除非像日本那样,禁止在展馆内拍照);要大众们保持高度的反省和警觉,提醒自己要把注意力放在艺术品上,也未必是万全之策。
在此两难处境之下,一个好办法就是:读书。
书籍,是“一座便携式博物馆”,它为你展现艺术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同时让你窥见艺术家所在的宏观时代和微观生活。
没有人阻挡你的视线,也没有人站在你身后,在无形中逼迫你十秒钟之内必须离开眼前的画作。在书籍面前,人人平等且自由。
希望本文推荐的这些艺术书籍,能为大家提供一点自由的、生动的、愉悦的营养。
Ps:本特辑来自“有书至美”策划出版的书籍,购买链接如下——现在买,你还能享受 9 折优惠。
要买书的,扫这里
或者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伟大的艺术家》
【英】乔治·布雷 编著
谭斯萌、李惟祎、钱卫 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9年1月
228元
世上书籍万千,怎么挑?一个方法是:照着出版社来挑。
国外出版艺术类图书的品牌,值得信赖的有Phaidon,有Taschen,还有一个,就是这本原名为Artists : Their Lives and Works所属的DK。
这本《伟大的艺术家》,堪称一座精彩的“纸上博物馆”。以史上83位艺术家为核心,讲述他们的生平、时代以及,暗示他们何以“伟大”。
本书的结构并不新奇:以时空为经纬,展现从公元1500年之前,到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重要艺术家,其中的许多人,你们当然已经有所耳闻,甚至相当熟悉,比如:
乔托、波提切利、博斯、文艺复兴三杰、勃鲁盖尔、卡拉瓦乔、鲁本斯、伦勃朗、维米尔、戈雅、大卫、透纳、德拉克洛瓦、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诸家、毕加索、夏加尔……
一直到1945年后的罗斯科、弗里达、培根、沃霍尔……
内页版式——元素丰富,排版灵活
但是也有引人注意的细节,比如在16世纪,你会看到跟达·芬奇排列在一起的,是中国画家文征明;在17世纪,跟委拉斯凯兹并列的,是中国“四王”之一的王翬。到了18世纪,则有韩国的郑鄯和日本的伊藤若冲;到了19世纪,葛饰北斋开始出现了;而到了20世纪,日本则是村上隆名列其上,印度裔的阿尼什·卡普尔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艺术史的花名册上,选谁和不选谁,背后都凸显了作者的历史倾向和美术趣味。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传记/画册,如果非说有明显的缺点,那我会说:这毕竟是西方艺术史学者的一家之言,除了欧美,东方、南美和非洲实在乏善可陈。另外,到了1945年后,“当代艺术”崛起,从此艺术世界法无定法,谁应入选更成为一个问题。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本很好的“杂志书”,因为它用了很多杂志会用的手法,比如“Tips”,为你讲述很多常识的细节或边角料的故事。
总体来说——如果你是圈外人士,是爱好者,那么,这本书是一部很好的入门手册,按图索骥,你因此可以对过去六百年的艺术史有大致的掌握。
更何况,它又这么便宜。
《温迪嬷嬷讲述1000幅世界名画》
【英】温迪·贝克特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9年1月
298元
“嬷嬷”这个词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印象:这本书是睡前妈妈/奶奶讲给小孩子听的入门书。
虽说这部分符合本书的特点,但它实则超出这一局限——据说4岁到100岁都适合读,而作者温迪·贝克特嬷嬷则是备受推崇的英国艺术史家,在英国被誉为“继《文明》作者肯尼思·克拉克勋爵以来的最佳艺评人”。
与《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本书原版亦是英国DK出版的经典艺术书籍,BBC同名纪录片的文字版,自1999年初版以来已畅销20年。
500位艺术大师,1000副世界名作,以艺术家姓名A-Z的顺序排列呈现。如果一天读一篇的话,可以读上三年。
抛开营销用语,说说我自己的意见吧:即便是为了充面子,现代人也多多少少需要知道一些经典艺术,比如你到了国外的博物馆,你总得知道哪些是镇馆之宝,哪些是不容错过的大师之作。但是,越过这一阶段后,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看到一些大师的非著名作品,或者非著名艺术家的一流作品,这种体验更容易让人产生喜出望外的感觉。
而1000幅作品,肯定将这两者的需求都囊括了。
《高更:探寻生命本真之美的倔强灵魂》
【美】琼·哈格罗夫 著;李祎 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9年1月
398元
这本书比上面那两本都要贵,但我认为完全值得。我来说说理由:
很多人都没有买画册的习惯,但其实画册真的很好看。不是图多就算好画册,还要看版面的设计,图片的编排,印刷的质量(色彩还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文字要能跟图片相得益彰。
这本书,这几点都兼顾到了。
我以前对高更不了解。此前看过一些作品图,觉得不是自己的菜,就不重视了;后来在慕尼黑看到原作,当下就被惊艳到,于是再看他的作品,也就格外留意。
这本书,其实非常详细地讲述了高更的生平:从居无定所的秘鲁到丹麦,从布列塔尼岛阿尔勒,从普尔迪到巴黎,最后几次往返塔希提和巴黎,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作为一个曾经的杂志人,最喜欢画册的一个地方就是,它可以实现更为自由的排版,而不是像微信公众号一样,大概只能呈现一样大小的图片
好多人知道高更,可能是因为梵·高——据说是因为高更的离开,梵·高才割了自己的耳朵,并最终制造了现代艺术史上回响最为久远的艺术事件:梵·高自杀,最后又因为自杀而流芳百世。
听起来,高更就像是一个负心汉,似乎要为此负点责任什么的。
但其实,高更有高更的人生,他的故事,也堪称精彩。至于如何精彩?当然需要你看这本书才行。
再强调一遍:不同的开本,其实会导致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这本比杂志还大一点点的书,看起来真的很爽。
老实说,你在博物馆因为距离限制看不到的细节,在这里都能看到了。
顺便说一下,在我们的购买链接里,还有一本梵·高的——《梵·高:化世间痛苦为激情洋溢的美》,因为我们写过太多次梵·高,所以不在此赘述了。但大家还是可以买的,因为出于同样的推荐理由:质量好。
《葛饰北斋:超越巨浪》
【英】提摩西·克拉克 编著;李凝 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8年9月
268元
稍微严谨一点的读者就知道,在国内搜图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第一,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图都搜不到;第二,能搜到的很多都是小图;第三:搜到了图你也没法判断是不是就是这个艺术家的真迹,或者找不到完整的作品信息。
虽然推荐的都是针对圈外读者的入门图书,但我们还是期待读者们都更有追求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找一本权威的、全面的、精美的图文书,就显得非常必要。
这本高清印制、图文并茂的大书,囊括了葛饰北斋一生的代表作,其中完整收录了两个主题特展《超越巨浪》(2017年大英博物馆展出)和《超越富士》(2017年大阪阿倍野美术馆展出)展出的藏品。
不仅如此,本书还细致分析了北斋所作的毛笔绘画、随笔、版画和绘本书籍,从而让我们得以获悉他的个人艺术特征。
本书的编著者也很厉害:提摩西·克拉克是大英博物馆亚洲部日本馆负责人——有一部经典的作品《春画:日本艺术中的性爱与欢愉》,他是作者之一。
至于说到这里,还有谁不知道葛饰北斋是谁的吗?不知道的,可以看看我们以前写过的一篇小文章:
《色彩解析:文艺复兴以来的颜色发展史》
【英】帕特里克·巴蒂 著;黄一凯 李哲 译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8年8月
268元
中国是一个色彩很丰富的国家,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很懂色彩本身——看看绝大多数城市里绝大多数广告牌乱七八糟的程度就知道了。
因此,就算自己不从事绘画或广告设计,懂点色彩知识还是很好的。
从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本实用书:详尽的色彩知识和理论、近百种室内装修案例、近百幅资料翔实的插画与样本,构成了这本“颜色圣经”。
这种几何图形敷上颜色后,是不是更加难以抵抗了?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本书的作者、颜色史专家帕特里克·巴蒂通过考查庞大的专业档案,追溯了颜料、色彩系统和标准的演变,并绘制了从1650年至1799年由遗留的地球颜料所制成的普通而昂贵的颜料图表。此外,他还讨论了20世纪的色彩标准。
以前总有人问:要怎么样才能提高美学修养啊?答案之一,当然就是“多看”。多看色彩,并知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当然也属于“多看”的一部分。
《向大师致敬:马奈与莫里索》
【法】玛丽·雅弗雷多、米夏埃尔·勒加利 绘制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8年12月
69.80元
这是“向大师致敬”系列中的一本。算是西方日渐流行但国内尚未大规模普及的一种类型:漫画图解艺术史。
我从来不是一个漫画迷,但这种“图像+小说+文学”的方式,还是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它没有冗长的文字(我知道很多人有轻度的阅读障碍或缺乏必要的耐心),而是用生动的图像,还原艺术家生平中你最应该知道的一些事。
它不是正儿八经的艺术史,就像《马奈与莫里索》这本一样,与其呈现马奈的画有多好,它讲述的是马奈何以变成日后的马奈。
不得不承认,在读图时代,图像在我们记忆之湖中激起的涟漪比文字要更为轻而易举,似乎也更难以忘却,至少我自己的经验是这样的。
这一系列目前已出版的包括马奈、莫奈、高更、马格利特,以及更早的达·芬奇、扬、凡、艾克和彼得·勃鲁盖尔。但由于篇幅的关系,在此不一一展开了。有强迫症的朋友,估计会忍不住集齐一整套的。
这套书很有用的一点,是在开篇会有一个著名画家编年表,背诵这个,你基本上就对西方艺术史的框架有了大致的了解
《罗伯特·杜瓦诺:〈时尚〉光影》
【法】罗伯特·杜瓦诺、埃德蒙德·夏尔-鲁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9年1月
398元
推荐一本摄影书吧——
罗伯特·杜瓦诺是广为人知的法国摄影师,他镜头下的巴黎,隽永典雅,浪漫迷人。然而,这并不是杜瓦诺的全部。1949~1965年,杜瓦诺供职于《时尚》杂志。在此期间,上至名流舞会的纸醉金迷、名媛佳丽的婀娜倩影、文化人士的谈吐交往,下到底层平民的战后生活,都被他以人道主义的方式一一记录。
倒是书中的这两句话挺令人触动的:
“存留的照片犹如护栏,以防记忆跌落。”
“他的庄严照片让我们忘却忧愁。”
《繁花盛开——自然风花艺设计新创意》
【美】吉玛•英戈尔斯、安德鲁•英戈尔斯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2018年6月
168元
本书呈现了当代花艺设计的自然风新浪潮,汇集了20多位当今美国最具盛名和影响力的插花艺术家的作品。超过300幅原创作品图片和艺术家们的设计说明,让读者一睹这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群体是如何改写花艺设计的风貌。
给爱花的人准备的一本书。
还有另一本是类似的,叫《花艺的复兴》。
我觉得看到这些生机盎然的花,以及它们如此艺术地被呈现在观众面前,无论男女,都难免会心动吧?
.
END
.
把艺术拉出圈外
如果你想了解我们
这篇文章里藏着我们的初心
💛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