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周妥:半生熟的绘画

阿改 象外 2021-09-25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对动作的想象(七),布面丙烯,150×130cm,2017

图片由艺术家本人和本来画廊提供,特此鸣谢



在正式开始之前……



Q :你典型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A :醒着、画画、阅读、发呆、会友、遛娃,还有就是偶尔运动一下。


Q :最近三年在思考的主要问题,不管是否与艺术相关。

A :时间吧。原来科学也是很虚无的,它竟然和宗教神话无限接近。尽管它表现得非常具体。艺术似乎也是这样,被用俗了的贡布里希的那句话还是可以用: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就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作为个体的你和周遭事物的变化总是纠缠不清。


Q :说三件会让你快乐的事。

A :吹水,画画,睡着。


Q :什么样的事情让你不高兴?

A :思维停不下来,特无聊。就像电脑中毒,不断地重启,既关不了机也用不了。


Q :你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A :该说说,该听听,该做做,能相互调侃,不容易受伤害的人。


Q :你觉得艺术家对社会负有责任吗?

A :艺术家的责任不是应该做好作品吗?社会其实不太需要艺术家吧!如果有,可不可以反过来。


Q :你理想中的艺术家是什么样的?

A :这个问题正好有一个读经济学的朋友问过。自然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Q :你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A :有问题的时候,能有办法解决或者有个说法什么的。没问题的时候,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把时间打发掉。总不能按照编好故事那样过日子。


Q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以及推荐理由。

A :重看了《威尼斯日记》和《2001太空漫游》。阿城那种气定神闲特别迷人,一句接一句读来爽朗。而《2001太空漫游》那种视野的开阔,同时又显得那么无意义,看着让人放松。《三体》也一样,终极的问题都是对生命的探索,这期间伴随着无数次的绝望和希望,还说人的生活空间直径最好不要超过一千光年,然后是生命的长度不要超过十万年,哈。


Q :最近印象深刻的一个梦。

A :我睡眠不好,总是分不清是梦境还是在胡想。




我一直在想,要怎么跟大家介绍黄周妥呢?


描写他的外貌?无非是笑起来眼睛眯眯,胡子有点浓密,但也就是普普通通一个南方人;


说说他的人生故事?除了资料上说的“1982年出生于广东阳江,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我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然而他是随和而质朴的。三月末在广州的本来画廊,初次见面他那有力的握手我至今记得;午饭期间他说起老家的扶贫种种,论及另一位艺术家朋友的艺术介入社会方式,他都恳切而认真。


很多人总以为艺术家神秘而魅惑,其实,他们也就是平凡人。非要说区别的话,那可能是:当他们感知世界、体验生活的时候,他们就认真咀嚼,如黄牛吃草,然后再挤出奶来——绘画、雕塑、摄影、影像、装置、行为,类型有别,吐故纳新的宗旨则一。


例如常人看到广场上的大花篮,多半夸赞其美,又或至多嫌弃其俗,但艺术家看到了,却会临摹其形状,改变其性质——使之成为主观的投射物。



大花篮子(一),布面丙烯,120×180cm,2018

大花篮子(二),板面丙烯,42×58cm,2018

大花篮子(三),板面丙烯,88×112cm,2018



在黄周妥的笔下,它们变成微缩版的城市景观,五彩缤纷,争奇斗艳,花果的边缘却用白线勾勒,让它们在暗调背景中成为霓虹灯一样的存在——奇异、甜俗、梦幻而怪诞。


他说,“《大花篮子》是一种景观的静物,它让我想起宋代李嵩和卡拉瓦乔他们的花篮图,只是关于静物的意义被完全切换了。”


是的,景观被置换成了静物,一大一小之间,意义就被切换了——政治性、仪式感、世俗审美、绘画的手感,因此一一呈现在画里画外——


这,就是艺术家擅长之能事吧?



接近圆(三),布面油画,20×30cm,2014



第一次看到黄周妥的作品,是在去年的“北京当代”艺博会上——这样一张小画,上面无非是五个大小、颜色不一的圆圈,但当时看了就是觉得好看。


这种“好看”不是装饰性的,而是感觉“好像哪里不一样,但又说不出来”。


换而言之,客观世界消退,主观想象走上前来,绘画的诸般元素,如结构、色彩、笔触等等,本身成为表现的对象。


那是一种介乎生和熟之间的状态,如其所说,是“半生熟”的绘画。


比如他画一把只剩下骨架的破椅子——你当然能辨认这是一把“椅子”,但它已不再是只供你“坐”的椅子,而具有了更为抽离的意义。



色块椅子(一),布面丙烯,150×110cm,2015

色块椅子(二),布面丙烯,150×110cm,2016

色块椅子(三),布面丙烯,180×120cm,2018



三年时间,黄周妥画了三张“椅子”,铝制骨架的质感,骨架之间被想象填充的色块,无一不表明艺术家对时间、对空间,换而言之,对“空”的思考。


他画雨伞——那也是工作室的寻常之物,只是挂在门上的,其实只有一把,而非三把:



蓝黑伞,布面丙烯,180×200cm,2017



画古董——那是博物馆里看到的小物件,知道它们原初的所在,多半会勾引观者的思古之情:



看(一),布面丙烯,130×150cm,2017



画狗狗——却不把狗狗的头画上,而将之画成雕塑的模样;



2018,板面丙烯,24×30cm,2018



花篮架子、吃剩的贝的壳、果实和鸽子,诸般事物,都进入他的画中来:



花篮去花,布面丙烯,180×100cm,2015



内部白·壳(一),布面丙烯,30×24cm,2018

内部白·壳(二),布面丙烯,32×45cm,2018



色块果子,布面油画,一组三件,20x30cm+50x60cm,2016

色块果子(二),布面丙烯,70×100cm,2017



食物(一),布面丙烯,100×180cm,2017

食物(二),布面丙烯,100×132cm,2017



“绘画的基本要素,是我的创作动力”,他在一个采访中谈及:



我留意自己画画的动机,它和社会活动本无必然的关系,那么,它触及我的到底是哪部分。比如画帽子、雨伞、衬衫、椅子、花篮这些日常的物件,主要是对它们的熟悉和好奇,还有就是不想受制于图像本身以及不想被其它语言太多的干扰。凝视这些物件能带给我更加真切的一种感受,还让我觉得,事物的真实性不再是间接重构而成,而是可以被触及和深入的,是活生生的。借用图像更多是首要为了处理形体和构图,其次才是内容。如果太过于专注具体的绘画题材,容易陷入某种简单的图式,反而比较枯燥。但是从画面关系切入,去叙事性,通过笔触把图像演变为个人的画面,这样的话,绘画的过程也变得更加具体和好玩。符号性问题因人而异,我更喜欢另一种说法是隐喻。



而我则猜想,与其说这些画是凝视所产生的结果,毋宁说绘画是导引凝视的灵媒——世态万象,纷繁复杂,不如简简单单、认认真真地看一样东西,并从中看出“生”的乐趣来。如黄周妥所说,“那个东西我怎么那么喜欢?其实是无缘无故的”。



马头支架,布面丙烯,150×110cm,2016



码头模(一),布面丙烯,72×105cm,2018

码头模(二),布面丙烯,72×105cm,2018



看(VR)(一),板面丙烯,42×58cm,2018

看(VR)(二),板面丙烯,82×112cm,2019



因此,他笔下的那些事物,即便是孤立的,也能令人联想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石膏马头背后弥漫的历史烟云,建筑模型放大后的摩登城市,头戴VR眼镜的自画像就更明白不过了——那不就是我们即将一跃而入的未来吗?




黄周妥工作室所在的外景



黄周妥早期的作品偏爱叙事,有一种黑色短篇小说的刁钻视角,近期创作显然已转向更为单纯的实验,如本来画廊的创始人陈侗所说,“黄周妥今天的作品已渐渐过渡到更单纯的物我相对,因而也更容易被描述:一种物体,空无的背景,单一色调或接近单一的色调,坦培拉技法,具有破坏性的笔触或线条。这看起来越来越明晰、越来越简练的可见元素,足以综合出他对绘画进行研究的一个成果:反复,但同时有迹可循。应该说,这一研究更侧重于艺术家个人的体验而不是公众的反应”。


进而言之:



社会新闻的层出不穷和日日翻新似乎能让艺术家获得更多的题材,但以此为支点却反而会让他厌倦,因为当他撬动时,角度总是相同的,不及事物本身更有变化,而且动作也显得一劳永逸。事实上,在黄周妥最近几年的作品中,社会性不是变少了,而是改变了让它们进入的路径,从明喻变成了暗喻,从事实关联变成了图像关联。当然,这一切除非是通过解释,否则对于不掌握密码的人来说,也几乎等于不存在。



有时候,艺术家就像一个魔术师,虽明知其有窍门所依,但在观者看来却是“无中生有”;有时候,艺术家又像一个诡辩士,他所发起的一切攻讦辩论,其实是为了掀开上帝那矛盾的衣角,让大家看到其中的不完美、不合理、不自洽。



听,布面丙烯,100×180cm,2018



而掀开上帝衣角的这一过程,却需步步为营,因为一个不小心,就要坠入庸俗、无稽和浅薄。因此,与其阐述这一过程如何发生,不如让大家看看一幅画是如何诞生的:




鸟的构图(二),布面丙烯,100×132cm,2018



从草稿开始,到成品结束,绘画的过程——期间时间的流逝,万千念头的变幻,种种手感的把握,才是艺术家真正珍视的,而我们观众,是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休止符:



鸟的构图(一),布面丙烯,50×68cm,2018



是的,你看到了什么?是飞翔的鸽子?还是飘荡的笔触?还是别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东西?


写到这里,应该让大家看看艺术家的样子了:






当然也应该推荐他的展览让更多人知道:




黄周妥 :近在眼前


本来画廊


时间 :2019年3月9日 - 4月27日

地点 :广州市越秀区泰康路84号后座二楼

开放 :周二至周六,11am - 7pm


Ps: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对黄周妥的画的想法,我们抽 3 个读者送他的画册





3月30日,我们在本来画廊喝着茶,吃着点心,最后我说感慨画家的徒劳和渺小——画了那么多,这样画和那样画,有什么“用”呢?不为其用,知其不可,但始终放不下,走不开,于是就这么画下去。


这时黄周妥接话说:“这个是很好玩的一个事情,其实就像西西弗,你不断往前推石头,但最后它又滚下来了。”



· END ·



最后放几张展览现场图,

推荐在广州的朋友去看:





Ps


要看展览或买书的,戳下面


3 - 4 月,北京展览精选。


卖艺术书。




要买书的,扫这里


或者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