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小学毕业的人拍的照片,会好过多少成名摄影师?

阿改 象外 2022-05-06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Photography by Sam @Sam 




我该如何让描述这一期的“艺术家”呢?


说实话,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确切知道,只知道他叫Sam。


有一天,Sam在后台私信我,说他想去北京学时尚摄影,但自己连房租都交不起,因此问我是否能转发他的一条微博——他想通过卖自己的摄影集来获得一些收入,最后还备注了一句:“如骗人我不是人”。


我想了一下,然后点进了他的微博,第一个想法就是:他还需要学什么时尚摄影呢?他的作品已经比绝大多数时尚摄影师的都要好了呀。


啊,这样说容易得罪人,毕竟隔行如隔山——我还是换一个说法好了:无论学不学时尚摄影,在我眼里,Sam都已经是一个艺术家了。


于是我迅速买了他一本摄影集,满怀期待,以为是精装版画册;到货了一看,“啥?自己打印的?”再翻开一看,“什么野鸡排版这是?”然后再看文字,就觉得自己好庸俗好虚伪好无情——



摄影集的封面(左)和封底(右)


他在摄影集里所写的,包括我后续对他做的书面采访,大概可以拼凑出这样一个形象:


Sam小时候父母离异,辗转在两个家庭中,因此和爷爷奶奶更亲近;“父母唯一教会我的事情就是独立”。


他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十几岁选择闯荡社会,“带着梦想开始北漂”。


2017年,因为一个契机开始学习商业摄影。三年里,他每天都去问别人,“你需要拍照吗?”“大部分人都感觉我是骗子或者‘你看你的照片怎么这么吓人’”;最后一共有两个人接受了他的请求并给了钱。


2019年,当他连1000块钱房租都交不起的时候,他想过离开上海。后来“一个平时不怎么聊天的人”对他说:你来我家住吧,等你找到工作再说。


后来妈妈生病了。另一个最亲的人又离开了自己。Sam说自己“一直在流泪,过了好久才走出来”。心里难过,只能通过照片来表达当下的心情。


九年前他去过北京。当时没有钱,“在厕所住了一年,连个门都没有,”Sam在摄影集里写到,“在地下室捡了块木板,找了一些石头,搭个床,住了一年多。”


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领着800块钱工资的他每天只吃一顿,8块钱,米饭可以连续吃。下班后,他就捡点垃圾去卖。


有一些人给过他帮助,有一些人给过他启发,有人爱过他,有人离开他。但这些故事,大概只能藏在他自己的心里。


又或者,通过他的照片,你能看出来。


——这些,能被称为照片吗?他似乎接受过一些杂志的拍摄委托,但就他发给我的作品而言,真不像是杂志会刊发的图片。


然而我有一种感觉,这些作品就像萌芽,或许以后会在艺术史的一个小角落里留下来。


我不想评论他的作品——无论是形式还是技术还是别的什么,因为我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得懂。所以,剩下的时间,就让大家看一点点访谈吧。







象外 x Sam



象外 :你在上海工作,也来过北京,对这两个城市的感觉如何?你的家乡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Sam :小时候北漂,成熟一些之后在上海,两个城市代表了我两个不同的成长阶段,都对我有特别的意义。北京包容我、历练我,上海是打开我、激励我。我的家乡在安徽,朴素、传统、温情,那里记录了我的童年时光。



象外 :你觉得自己过得比较苦的日子是什么时候?最困难的时候如何度过?


Sam :很多时候——吃不起饭、房租交不起的时候,瓶颈期、目标停滞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是咬牙忍着过来的。



象外 :是什么支撑/激励你一直做摄影?如果没有摄影会怎么样?


Sam :热爱。会死去。



象外 :似乎比较难归类你现有的这些作品——是商业摄影?是艺术创作?你自己是怎么定义的?


Sam :我个人更倾向于艺术创作类,早期在摸索探寻过程中的作品更是如此。现在也会考虑到商业,将商业融进艺术,融进时代,保留生活。



象外 :你的摄影主要受谁的影响?是现实中跟师傅学的?还是有参照艺术史/摄影史上一些大师的手法?


Sam :早期受到我的老师的影响和启发,他教会我很多。也会看很多大师作品,现在会看很多现代摄影师和现代画家。我会观察他们作品,试着去解析他们创作时的思想,学习他们的感受方式。



象外 :你有一些作品,看上去还有画的痕迹,能否大概说说你的创作中技术方面的事情?包括你用的相机和电脑之类的。


Sam :是的,绘画是我一直想学的,现在会在摄影作品中加入绘画元素。一般是根据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和我自己的感觉,添加适合画面的颜色和笔触。相机是佳能70D,电脑是老师送我的老式苹果,它陪了我很多年。



象外 :从表面来说,你的摄影大概都是“黑乎乎”的,你是先拍摄了,然后主要靠后期去处理成这个样子吗?


Sam :如果原片贴切我的想法,我会最大程度保留原片,后期处理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我想表达的情绪放大。







象外 :模特在拍摄中一般会有什么反应?看到你的成片后,连自己的脸都看不清楚,会有什么意见吗?


Sam :大多数模特是非常理解和配合的,当然也有不理解的,这种情况下我会解释我的想法,听听模特的意见。



象外 :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


Sam :有感觉地创作时。摄影和家人健康。



象外 :对爱情有什么感想?


Sam :永远期待,永远相信。



象外 :如果有钱了,你现在最希望做什么?


Sam :完全不顾虑任何,只拍自己想拍的作品,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象外 :对十年后的生活有什么想象?


Sam :家人健康,爱人在旁,我可以肆无忌惮、安心地摄影创作。







象外 :你怕死吗?


Sam :死亡对于做艺术的人来说是很模糊的概念,每个艺术家都曾在自己空间里反复死亡然后重生。然而当死亡临近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时,我是害怕的,不是害怕死亡本身,而且害怕伤害到我爱的人。在未完成自己的目标之前,我对死亡抱着敬畏。



象外 :画册最后一页和封底都是关于海的照片,为什么?


Sam :一方面是这几张作品我比较喜欢,算是我摄影作品风格转变的小节点。另一方面,海就像我的心跳,时而翻涌、时而安静,时而活着、时而死去。



象外 :你典型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Sam :起床,冥想,吃饭,冥想,睡觉,冥想,一天当中无数次陷入自己的思想里。



象外 :最近做的一个梦是什么?


Sam :梦到了海。



象外 其他你想说的话。


Sam :我的作品就是我自己,艺术就是说自己的故事,碰撞到有共鸣的人。我还在行进的路上,并且会和我的热爱,一起走下去。




👇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
对Sam的作品重新做了编排



Man 





















 Woman 








 红 


















 颜 
 
















 眼 

























 影 










































 海 





















 虚 














































空 








.
END
.


卖书👇




《艺术通史:修订升级版》

【英】史蒂芬·法辛(Stephen Farthing)编著
杨凌峰 译
未读·艺术家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年12月
268元

👆

打折了100块钱的一本好艺术书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你   在看 👁     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