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11月2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1900年:官员的困境

worldpupil111 历史之瞳 2019-02-11

光绪和珍妃


前言

  八国联军进京的前因后果,网上有很多文章,基本上讲清楚了。今天谈的是1900年大清国官员们的处境,体验当时从政者的心路历程。


  官方对义和团有二面。

  在头脑清醒的官员眼里,义和团自称神功附体、刀枪不入,明显就是脑子有病。如袁世凯,接任毓贤做山东巡抚后,邀请义和团的大头领来赴宴,说你们既然刀枪不入,今天就请证明一下,枪响过后,各位师兄升仙。拳民在山东混不下去,纷纷跑到河北、京津发展。黄河以南各省大员和袁世凯一样,开展严打,使得义和团在当地未能成气候。这是官方剿的一面。

  而太后和京师权贵面对外国人越来越大的压力,感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口号挺好,认为“民心可用”。用来干什么,当然是对抗外国人。于是朝廷从上到下,以各种方式明里暗里支持义和团。北方义和团得以坐大,势不可挡。这是官方用的一面。

  到了1900年,北方的义和团呈现燎原之势。怎么对待外国人,朝廷分二派:

  一是主战派,也称为清议派、强硬派,主张利用义和团进攻使馆杀光洋人,并向西方列强宣战。这一拨人,以庄王载勋、端王载漪等满清权贵为核心,还有徐桐、刚毅、启秀、赵舒翘、裕禄、毓贤、董福祥等重臣,掌握军事、财务和外交大权。庄王载勋,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统领禁军,掌握步兵衙门,相当于北京警察局长兼卫戍区领导。端王载漪,咸丰帝的侄子,慈禧的外甥女婿,兼任禁卫军虎神营的总兵。载沣儿子溥仪,也就是后来的末代皇帝宣统。

还有是主和派,他们在朝廷里属于中下层少数派,以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为代表(注:洋务派重臣李鸿章被外放东南了)。许和袁都只是副部级官员,他们明知死路,依然冒死上奏:

  拳匪不可恃,外衅不可开。

  春秋之大义不杀来使,围攻使馆背公法。

  攻杀外国使臣,必招各国之兵合而谋我,何以击之?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主攻使馆者,将置宗社生灵于何地?

  泰西公法,尤以公使为国之重臣,蔑视其公使,即蔑视其国。兹若令该匪攻毁使馆,尽杀使臣,各国引为大耻,联合一气,致使报复,在京之洋兵有限,续来之洋兵无穷,以一国而敌各国,臣愚以谓不独胜负攸关,实存亡攸关也。

  千古奇事,必酿千古之灾。

大白话是:当政者务必谨慎。古人说,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杀外交人员、攻打外交机构,这是违反国际公法的事情啊。如果这么做,是和外国结下深仇,必然各国联军的强烈报复,这事关国家生死亡。虽然大清朝GDP是全球前列,也买了不少枪炮,但依然国力孱弱,差距很大。无论是讲道理还是论实力,大清都不占优。如果贸然开战,必然使生灵涂炭,国家陷入存亡危机。

太后看了很生气,洋人这么欺负我(大清),还要讲什么“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道理,还要谈什么“国力不足”。回望这几十年,在太后的英明领导下,搞了洋务运动,实现同治中兴,大清国是蒸蒸日上,实现了康乾盛世后的再次崛起。虽然大清国前几年被小日本揍得找不到北,但底蕴还在、实力尚存,况且我们有广袤的土地和几万万勤劳勇敢的人民。这二人面对列国如此软弱,实在是投降派、卖国贼,于是太后下懿旨:

  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太常寺卿袁昶,屡次被人参奏,声名恶劣。平日办理洋务,各存私心。每遇召见时,任意妄奏,莠言乱政,且语多离间。有不忍言者,实属大不敬。若不严行惩办,何以整肃群僚。许景澄、袁昶均着行正法,以昭炯戒。

  大白话是:这二个奸臣,多次被人举报,平时处理外务不能大公无私,关键时候政治立场不稳,枉议朝政,涨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气势。不严肃处理,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让官员引以为戒。杀了吧。

  在许景澄、袁昶被押赴菜市口刑场的路上,义和团拳民和北京群众兴高采烈,为看到“卖国贼”和“投降派”被砍头而欢呼。

  太后最终决定:“拳民忠贞,神术可用”。端王载漪出任首席大臣,所有入城的十万义和团,都由庄王载勋、大学士刚毅统一指挥,一齐进攻大使馆,规定“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河北、京津、山西和海参崴等地伤亡惨重,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国人。杀人者,主体也是国人。根据《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的数据,被义和团和清军杀死的外国人为231人,其中多数是积德行善的传教士和妇孺。而被义和团和清军杀死的中国教民与无辜百姓,却达数十万。仅仅是北京地区,就有四万多教民被杀。另有更多不信教的百姓,一并被杀。为啥呢?群体运动一起来,就进入疯狂的状态,社会完全失序,不管是否信教,只要读洋书、用洋货,凡是与洋沾边的,不分男女老幼,都被当成“卖国贼”杀死。就好比,现在用手机、电脑、网络、汽车的,看国外电影、电视的,用字母、公历的,凡是原来自古没有的,统统都算“卖国贼”。


  太后带光绪一路风雨逃到陕西,这个郁闷啊。你们这些饭桶,蒙蔽实情,欺骗我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不是说民心可用嘛,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害得老娘这个狼狈啊,面子都丢光了。老娘的面子,就是大清江山的根基啊。你们哪里是爱国,完全是误国啊,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

  庄王载勋,恩赐自尽。

  端王载漪,发配新疆。

  刚毅,搞死戊戌变法六君子的这位,可惜在西逃路上死了,躲过砍头。

  毓贤,这位从山东调到山西一路大杀特杀的大员,立即正法。史书上称其为清官,这也是史实。当清官站在道德高地,一旦做起恶来,那可比贪官狠多了。

  恩海,虎神营军官,在杀德国公使克林德的地方,正法。

  为了表示悔意,太后下手可不留情。

  杀了这些“误国贼”,那还得安抚下前面倒霉的“议和派”。于是,刚刚被杀不久的“卖国贼”许景澄、袁昶、徐永仪等人,蒙太后恩典,得以平反昭雪,该给谥号给谥号,该发银子发银子。当年没有敢收尸,现在是风光大葬,一路群众万人瞻仰。

经过一年多的在外漂泊,太后于一九0二年一月七日回京。一月二十八日太后接待各国使节,“从头到尾是在格外多礼、格外庄严和给予外国代表以前所未有的更大敬意的情形下进行的,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是太后第一次在召见中公开露面,而不是在纱幕后面”。二月一日太后接待各国外交使团的夫人,“她亲切地请那些经历过围困的人们站出来,在问候这些夫人的时候,表示出极大的同情,并且一边和她们说话,一边流泪。”(马士语)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也许太后已经汲取了一些教训,也许她仅只想要别人相信他们已经汲取了教训。毫无疑问,她太健忘了,并且想像别人也都同样健忘。


后记

  要说1900年,谁最爱大清国?那肯定是太后,大后就是大清,大清就是太后。有大清在,她就可以继续领导四万万臣民。

  从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大败,太后其实知道洋人的厉害,所以一直在努力和洋人搞好关系。太后对于义和团,也是心知肚明,是边剿边用。那为什么1900年太后突然发了疯,决定利用义和团攻打使馆?那是因为有人触碰了太后的底线。

  戊戌变法本来是在太后支持下不断推进,但因为青年皇帝过于理想化,步子走得太急太快,失败的结局不可避免。戊戌事变后,太后感受到了来自光绪帝的强烈威胁。这个不奇怪,在二千多年皇权专制史上,对皇帝威胁最大的,不是外敌,而是二把手。有时候是兄弟,有时候是父子,光绪是慈禧外甥。慈禧一心想要废掉光绪帝,另立端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帝,这样她可以继续执掌大权。这不仅受到洋务派的反对,还受到西方列强的坚决抵制,在外界看来,毕竟还是年青人比老寡妇的可塑性强一些。端王载漪为了让儿子溥儁早日上位,搞出了列强策划“还政于光绪”的假报告,这下子触到了太后的G点,太后出离愤怒了。要割地没问题,要赔钱没问题,想不让我做领导,这可是我的命根子啊,那就不要怪我不惜代价和你们拼了。这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奇葩的现象:政府军和乱民联手,一国同时向十一个世界强国宣战。


  不管口号有多么响亮多么动听多么煽情,但道理就是道理,脑残就会付出代价,现实终究无情地啪啪打脸。一番大折腾后,虽然太后经历了一些坎坷,社会走了一点弯路,老百姓死了一大批,官员杀了一批,但太后还是太后,只要确保太后的领导地位不变,一切都好说。

  时局动荡,官员不好当。

喜欢讲道理说真话的务实派官员,通常死得早死得惨。因为只讲责任讲道理是不行的,关键是太后的想法和太后的面子。你让太后不爽一下子,太后让你难过一辈子。所以态度要足够激昂,口号要足够强硬。

喜欢空谈打嘴炮的强硬派官员,虽然一时风光无限,吃香的喝辣的。但井底之蛙终不堪大用,一旦撞到铁板上,结局就是替罪羊。太后永远正确,你不背锅谁背锅。


  务实派讲道理早被搞死,清议派讲强硬终成炮灰,那官员怎么当呢?一定要空谈,越空越好,正如混迹满清官场五十多年一路富贵飞黄腾达的曹振镛回答:“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多磕响头多表忠心,少谈事情少论是非,才是正道。曹振镛混得有多好,他经历三朝,久宠不衰,最后谥号“文正”,想想曾国藩老先生是立下不世之功才得此殊荣,不禁让人唏嘘。在满清的体制下,聪明的官员不用伸手搞贪污,只要保住个人的政治地位,“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合法的灰色收入已经足够家族荣华富贵。曹文正死得早,在1835年光荣归西,后面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招未必完全好使了。

  一遇到外交问题,官员很可能成为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辈子修身正直如曾国藩,妥协处理天津教案,却被同僚嘲讽和群众愤慨,不久在南京撒手人寰。这与湖南老乡,近代清醒看世界第一人“郭嵩焘”的人生轨迹类似。继任者李鸿章,自嘲做了一辈子糊裱匠,虽然比曾更圆滑世故,终因《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受举国唾骂,在屈辱和病痛中辞世。有个文人龚自珍酸不拉几地写了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和后面的钱大师提的问题一个毛病。这哪里是缺人才的问题,明明是产生人才的土壤有问题。

  作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太后努力维持了大清最后数十年的光景。虽然社会每个人都对历史进程有影响,但毫无疑问: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个无比贪婪奢侈的当政者,这位坚持“四不变”“五不议”的老寡妇,基本决定了大清的命运。

  有那么多历史完美主义者,说太后已经不错了,维持了大清最后几十年,张口闭口批评革命先行者的激进。我说扯淡,看历史一旦脱离了当时的大背景,就和做白日梦差不多。讲道理的戊戌六君子被砍头,说实话的庚子五大臣被处决,体制内的理性力量一次次被消减被扼杀,那些有能力有雄心的人,还能有什么选择?有手腕的慈禧死后,继任的隆裕太后软弱无能,却使得爱新觉罗氏摆脱了开国者杀戮朱氏的诅咒,实现了满清皇室的平安退位,这难道不是历史的因果逻辑吗?无论看见或是看不见,道理就在那里:

  细节决定效果,方向决定成败。

  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对,做得越用力,做得越认真,最后死得越惨。不管是太后,还是官员,或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相关阅读

理解鲁迅

个体与群体

天津教案 群众与太后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