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立公众号之初衷

2016-09-19 李奉先 李奉先文史工作室


                      设立公众号的初衷

                          李奉先 原创


早想拿起我的笔,给读者朋友、亲戚友人以及各界同仁包括我自己写些什么。我的朋友总是说我“常见君开花,不见君结果”,他的话促使我走上了写作之路。

人生苦短,终为土灰,青春期的泉源愚弄着我的身体,世间没有人能以绳系日。

渺渺人世,我渴望用我的热情、我的勇气和微薄的智慧写出我的作品,用我的生命价值,做一位多产作家,以快意我的人生旅程。

年而立,读书抑或博览而惑于粗疏之嫌,浅浅书碟,遗憾“知无涯”。我慕往康庄,崇怀古典,尤不敢望司马史公之项背,却欲学习一二焉。

我是个好读书却不求甚解的闲散文人,曾为自己编纂过十八本读书笔记,略有心得,于文史颇加钟爱。我庆幸自己爱好广泛,拾掇史家手笔,至今已十五六春秋矣。我曾于默默巷闾演说飞扬,好机变说辞,兼之鄙人略知音律,好古声,遂多情流连文史领域,然不知所终尔。

孩提时,《牧马人》这册连环画激起了我对文学朦胧的感情,由于那时体弱多病,愈发多愁而善感。那医院里长长的黑黑的走廊,使我对人儿自身的病疴产生无常的却淡淡地哀怨,可我是感情的超人儿,懂得自强不息的人世况味。

也许是我少年的早熟,我分外热衷于对彼时连环画册以及电影题材的思索。我永远忘不了七郎八虎《闯幽州》,杨令公悲撞李陵碑、杨延嗣被潘仁美万箭穿心的故事曾使我热泪盈眶;忘不了抗金英雄岳飞父子屈死风波亭的场景,几乎在梦中酝酿着如何刺杀那遗臭万年的秦桧这个奸贼。

至今提起《说唐》里的隋唐十八条好汉,我仍乱熟于心。

那时的电影在乡村间来回转放,爱国影片《白莲花》《黄英姑》《狼牙山五壮士》等的悲壮情节让幼小的我已成长着我的中国心;武打故事《侠女十三妹》《武林志》《武当》《少林寺》等脍炙人口,我连走路都在编织着自己的武侠之梦;而《洛阳桥》《风雪配》《五女拜寿》的剧影使我品尝到艺术的迷人魅力滋味。

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已明显高于其他学科,中学时代,我的写作时常成为班里的范文,还获得过市级大赛的一等奖:这无疑得益于我童年时的文学熏陶。

也许我的作品体裁涉猎的范围很广,杂文、散文占了很多篇幅,而我的手笔主要还是集中在我的小说范围内。我的规划涉及历史、言情、自传和军事系列,希望读者能喜欢我的作品。

由于我的创作仍处于探索之中,我渴望着同仁及四海朋友能给我批评和指正,我会感激不尽。

我的思想,还有我的创作原动力,都来自于我的生活所得,间或学术里的拙见和体会。我的水平尚不能创立不朽的真理,尚不通客观的哲学,可我却有心打通纯文学的思维关节。

亚里士多德抑或柏拉图的智慧,我尚不能完整地汲取他们的养料,可歌德是我的旗手,莎翁是我的灯光。我对司汤达尔的才情甚为崇拜,但我仍是我平凡的自己。我不能完整理解弗洛伊德的细腻语言,但我仍然敬佩中西文化终于有合璧之日。

我生活在中华的国度,中华民族似乎仍在韬光养晦之中,好在一切终于好于我们的近现代史,进步的想象还是那么催人奋进,给人以民族的感情和希望。我很自豪我是炎黄的子孙,流淌着龙传人的血液。这使我觉得创作将有巨大的动力和能量,并乐此不彼,生活愈发的自然和真实。

我觉得自己也不是纯粹地做文学创作,更不是迎合时代的某种需要,如果我的努力都是无谓的满足时代的某些消遣的需要,那是我生命的凄凉之悲望。

我们的祖先人文期望是那么庄重和诙谐,还那么令人惊奇地葆养着青春魅力。中国的思想家于古代的时候已可谓登峰造极,盛极一时了,庄子和阮藉,孟子和张衡还有袁中郎、金圣叹都是个杰出的异类。

近代的能工舵手,众说莫衷一是,我独钟情于梁启超公,他的文章颇有大气。现代的梁实秋、胡适亦非等闲,周作人、林语堂的闲适笔调让我们忘记了人生的苦恼和晦暗。

余秋雨的《霜冷长河》平添了我们的千年一叹,刘墉的散文小品及龙应台的个性佳作,这样的名人我们举不胜举。那些煌煌巨著所体现的艺术和思想,是中华大时代的大进步。

我是个平凡的文学爱好者,出几本书作,绝不愿急功近利。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或许文字的凝练还将受到经济思维的挤压,然而文字是有生命的,它的不朽之处是史籍的永恒归宿。

我惟愿真实的保留自己的民主的文字空间,身后的记忆许是永远。

创作是辛苦的,乃至通宵达旦,苦不堪言,那是身体之苦,精神上的作者把思想放大、放飞,那是莫大的幸福。

浮生草木为友,泥壤相亲,兼则妄评宇宙文章,个中滋味,惟自明。       书不尽言,就此搁笔.

代写学士硕士博士毕业论文
本主保证:
1.速度快捷,效率突出;
2.原创作品,堪称精品;
3.以文史论文为主,为客户保密;
4.论文依客户要求选题:由本人亲自供稿;
5.毕业论文通过率100%

 有意者请与本人联系!


楚国农夫

网络时评人,世界历史文化专栏作家,文史学者。原名李德军。知名历史博主。代表作《大唐高祖》《爱的祭奠》《正评毛泽东》《亚洲风云》《秦汉简史》等,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本博文凤凰首发,版权所有。笔者接受小说及电影评论约稿,各大编辑约稿,图书出版,请联系Email:lifengxian009@163.com,QQ:513563052;微信公众号:lfx1215ifeng

人生苦短啊、且行且珍惜!



让快乐与你相伴!长按二维码关注哟!


琉球末代国王后裔今何在?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81位绝色美女

中国军队何时能出现鹰派一声怒吼?!

宋美龄为何至死不愿见宋庆龄?

新史记●赵红霞列传(图)

母亲啊,您还有十个子女海外飘零!

粟裕终其一生未能任军委副主席隐情

三国时代15大谋士之最新排名

(演讲稿)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

林彪坚决不去朝鲜打仗的真正原因

许世友因何下令对越南寸草不留?

邓婕弃前夫与张国立未生育隐情(图)

推荐一首经典金曲,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