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正国家级领导人坐的那张椅子

2016-10-05 李奉先 李奉先文史工作室


作者微信号:nrawbz1215

请加楚国农夫微信公众号,

文品即人品,腹有诗书气自华!

请多支持,谢谢^^

胡惟庸坐的那张椅子                

                      李奉先 原创

    时下,北京卫视正深夜热播电视剧《神机妙算刘伯温》,我却独关注到这里面一个关键色——胡惟庸。

无论史书对他的定论是忠是奸,我却认为他是最后一个敢向皇帝权威挑战的丞相,也是最后一个能与皇帝匹敌的丞相。当然我的视角早已游离于何冰版的那些虚构的剧情。

我在思考着胡惟庸所坐的那把椅子。

那是把丞相的座椅。一千余年来,王侯将相们根据这一规则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而朱元璋无视这一规则,他认为自己要想彻底消灭丞相制度,必先撤掉这把椅子,要想撤掉这把椅子,必先让椅中人的头颅落地!

于是,胡惟庸无论忠奸,必死无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朱家确实做到了。

他取消了丞相的官位,并禁止今后设置这一职位。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消灭了丞相的称呼,但在这场斗争中他真的胜利了吗?

事实证明,历史的辩证法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都没有什么区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权力甚至要大于前朝的任何丞相。他们无所不管!

他们不但管理国家大事,还管理皇帝的私事,他们不准皇帝随意骑马游玩(正德),不准皇帝吃伟哥(隆庆),不准皇帝选择自己喜欢的继承人(万历),他们甚至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名臣时代,一个几乎没有皇权制约的时代(高拱、张居正)!

诚如当年明月所言:“朱元璋想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延续千年的权力制衡,最终受到了历史规则的惩罚,朱元璋来到历史的商店里,想要买一块肥皂,历史辩证法却强行搭配给他一卷手纸。如果朱元璋泉下有知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估计也只能哭笑不得了。”

再怎么说,胡惟庸终究死了,且成了洪武朝波及甚广的一大公案。

          (一)

死的借口貌似是突发的。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呀,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

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

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

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问题是:云奇身为内使,居西华门,离胡宅非常近,既然知道胡惟庸谋逆,为何不先期告发,一定要事迫眉睫时,才拦驾告发?况且如果胡惟庸真要谋反,也是秘密埋伏,即使登上城墙也不可能看到刀枪林立。

谋反这么大的案件,胡惟庸当天下狱,当天就被处死,处置得如此匆忙,实在蹊跷。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

可见,云奇告变纯属有备而来!!

事后老朱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史上最后一个丞相被处死后,公案远没有结束,对于胡惟庸的罪状一直都在搜集查证。这样,胡惟庸案实际上成为朱元璋整肃功臣的借口,凡是他认为心怀怨望、行为跋扈的大臣,都被加上“胡党”的罪名,处死抄家,开国功臣李善长也最终被牵连进此案。

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杀。据说徐达也未能善终,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极为凶险的背疽,按中医的说法,忌吃蒸鹅。朱元璋偏偏派人送一只蒸鹅给他吃。徐达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继续活下去,只好当着来人的面,流着眼泪吃下蒸鹅,没过几天就死了。

李善长是受祸最惨的,不仅本人被赐死,还被族诛。他死后一年,郎中王国用为其鸣冤,由御史解缙起草《论韩国公冤事状》,疏中论道:李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又何必为胡惟庸谋事,况且他已经年迈,根本没有精力再折腾,何苦如此!当时正值胡党株连,气氛异常恐怖,很多人担心会招来祸事。

但朱元璋看了以后,未作任何批示,可见他也默认是枉杀! 

胡维庸确实是个能人!

他知徐达和刘伯温忠于朱元璋,汪广洋忠厚老实,不足与谋。朝中可与胡维庸比肩者,只有李善长。

胡维庸走的是曲线救国,先把李善长的弟弟和侄子拉下水,再通过他们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年事已高,再加上与胡维庸的关系本来就不错,不能强拒,也算入了伙。

当然,那个受命告密者也没有好下场,老朱说他们本来就参与了密谋,见事不成才举报,蛇鼠两端,一并处死。
  最倒霉的是汪广洋。胡维庸伏诛之后,他毒死刘伯温的事情被御史揭发出来,并说汪广洋也知道。

朱元璋以此问汪广洋,汪广洋还梗着脖子说没有。这可把朱元璋气坏了,斥责汪广洋与胡维庸朋比为奸,贬到广南,后来又将其处死。
  这时两相已死,硕果仅存一个李善长。8年之后,大将蓝玉北袭蒙古,将胡维庸先前派出联系的使者擒获,派人交给李善长。李善长隐瞒不报。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两年之后,李善长的家奴将李善长出卖。  
  从胡维庸伏诛至此,已经10年。朱元璋怒火冲天,胡维庸的逆党被一一处死,株连达3万多人。

其中,李善长难免颈上狠狠地给了一刀!

                (二)

三相不得善终,直接导致了明代永不置相的祖制。

事实证明,一个开国皇帝想消灭胡惟庸十分容易,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胡惟庸都很有勇气的,历史开了个这么破天荒的冷笑话:他拉了上万人与其共赴黄泉。

我们差点忘记了那个告密的涂节,他的结局颇有戏剧色彩,这个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案发后即被押赴刑场,与胡惟庸一同被处死,不知此二人在刑场上相遇,会有何感慨。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废除丞相制度后,老朱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多干点活就行了,然而事情远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皇帝和丞相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双方的关系其实可以用拔河这个运动来形容。

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但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不能太过分。双方的进退都有一定限度。

这个限度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他告诉拔河的双方,哪些事情是皇帝可以做的,大臣不能干涉,而哪些事情是大臣应该管的,皇帝应该允许。

在那上千年的皇帝与大臣的博弈中,这一规则在不断的完善.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他把大臣们拉得东倒西歪,并宣布他们从此被解雇了,然后拿着那根绳子回家晾衣服。

事实证明他错了,历史规则不是贵为九五之尊的朱元璋能够改变的,既然朱元璋并不喜欢这种平衡,历史之神将给他和他的子孙安排另外的拔河对手,而这个对手与之前的那些人不同。他们也不守规则。

不过,我要声明一下,朱元璋不守规则的行为只是害了他自己和子孙辛苦操劳,对于整个明朝政治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朱元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使他的王朝又延续了二百四十余年。


                                       
         楚国农夫


网络时评人,世界历史文化专栏作家,文史学者。原名李德军。知名历史博主。代表作《大唐高祖》《爱的祭奠》《正评毛泽东》《亚洲风云》《秦汉简史》等,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本博文凤凰首发,版权所有。

凤凰网文章(至今)总浏览量3亿5千余万,位列全国(两岸四地)第七名。

笔者接受小说及电影评论约稿,各大编辑约稿,图书出版,请联系Email:lifengxian009@163.com,QQ:513563052;微信公众号:lfx1215ifeng

人生如朝露,何久苦如此!!



让快乐与你相伴!长按二维码关注哟!


世界十大帝王,中国谁入了围?

新中国最神秘低调的第一夫人(图)

87版《红楼梦》演员今何在(图)

解放战争中十大风云将帅(图)

我可怜的二表哥

在朝鲜唯一中国领导人的雕像

王岐山反腐的杀手锏!(图)

揭秘佛教胜地之惊天秘事!(图)

她与张学良之间难以启齿的心酸往事

催人泪下的田横岛!(图)

武则天的色与戒(图)

万历帝对张居正死后下毒手真正玄机

邓小平罕为人知的生母

中国因何出现两所清华大学?(图)

揭秘林彪缺席开国大典真实内幕

大陆人最难忘的十部催泪影片(图)

(珍藏版)毛泽东亲属图片大全

一定要闪电式解放台湾!!

推荐一首金曲,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