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国前不幸陨落的十二颗杰出将星(组图)

2017-04-02 楚国农夫 新乡文史论坛

  建国前不幸陨落的十二颗杰出将星(组图)

                                     李奉先 

                  一、刘志丹

刘志丹,原名刘景桂,字子丹。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人。

曾参与北伐战争、领导渭华起义。历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职。一九三六年四月十四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三十三岁。


                、吉鸿昌

吉鸿昌,河南扶沟人。一九一三年参加冯玉祥的西北军。一九二六年任旅长。后被蒋介石收编,任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师师长。一九三一年在上海养病,始接触中国共产党。

一九三二年起义失败后被蒋解职,被迫流亡海外。回国后与冯玉祥、方振武、佟麟阁在察哈尔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后任北路前敌总指挥。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九日在天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枪伤,被法租界工部局交给国民政府逮捕,同月二十四在北平陆军监狱被杀。时年三十九岁。


                、方志敏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初,以红七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闽浙皖赣边区,与红十军组成红十军团,方志敏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军北上抗日,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转战两月余,被七倍于己的敌军重重围困在怀玉山区。

方志敏被捕入狱后,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断然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用自己的心血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著名篇章。一九三五年八月六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三十六岁。


                 、叶挺

叶挺,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第一任新四军军长。

一九一九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欧洲。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一九四六年四月八日,他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遇难身亡。时年四十岁。


                、王尔琢

    王尔琢,湖南石门人。一九二四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生队分队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一九二六年参与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

一九二八年四月井冈山会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不仅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适合于红军的战略战术,而且每次大的战斗,都亲临火线直接指挥部队作战。 成为纵横井冈山的一员骁将,为保卫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飞兵二十八团”的佳誉。不久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不幸牺牲,年仅二十五岁。

              、杨靖宇

杨靖宇将军,河南确山人。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五岁。


                、罗炳辉

     罗炳辉是一位从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

    一九一五年入滇军当兵,作战勇敢,从士兵升至营长,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虽身患重病,仍亲临前线部署作战。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一日在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时年四十九岁。


                、彭雪枫

    彭雪枫,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一九四一年任新四军第四师长兼政委,是国共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曾与邓子恢、张震、吴芝圃等,连续三次袭击江苏省府军,意图抢夺江苏省为共产党占领区;其中在山子头战役中,一举全歼来犯顽军,并活捉中央政府苏鲁战区副司令员韩德勤。

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一日,于河南夏邑八里庄围攻国民革命军苏北挺进军第一纵队李光明部的战斗中饮弹而亡,时年三十七岁。


                    、赵尚志

     赵尚志,著名的抗日英烈,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后投身抗日武装斗争,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是东北抗联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一九三九年六月,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主持东北工作。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二日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俘,宁死不屈,壮烈牺牲。时年三十四岁。

                、黄公略

黄公略,湖南湘潭人。一九一六年加入湘军,一九二二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次年结业,回湘军任连长,后随部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战争,立有战功,同年在黄埔军校就读。

一九二八年七月,同彭德怀、滕代远等发动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十一月,彭、滕等人率领红五军主力前往井冈山,黄公略率余部坚持游击战。一九二九年,红五军返回后,任红五军副军长,参与建立了湘鄂赣苏区。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五日,红三军指挥部遭到国民革命军的空袭,黄公略受重伤后不治。终年三十三岁。    

       

                  十一、左权

左权,湖南醴陵人。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一九四二年五月,侵华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于战斗中阵亡,时年三十七岁。

左权牺牲后,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十二、段德昌

段德昌,湖南南县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一九二六年六月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三师第二团党代表,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一九三一年四月任红三军第九师师长,指挥部队连战连捷,被湘鄂西苏区军民誉为“常胜将军”。一九三三年五月一日在湖北巴东被共产党中央分局书记夏曦陷害牺牲,年仅二十九岁。一九五二年,毛泽东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一九九四年,中央军委将段德昌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



作者简介:

李奉先,网络时评人,世界历史文化专栏作家,文史学者。原名李德军,号楚国农夫,凤凰网知名历史撰稿人。

凤凰网文章(至今)总浏览量3亿6千余万,暂位列全国第6名。

代表作《大唐高祖》《爱的祭奠》《正评毛泽东》《亚洲风云》《秦汉简史》《一生有你》等,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

本文凤凰首发,版权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