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延津十大功臣,62村百姓刻碑纪念?有你村的吗?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原创|李奉先
与延津初相识,亦如故园归去。天涯一明月,朝暮最相知。
2017,这一年,我脚踏延津这片古老的土地,几乎阅尽所有相关的县志,天气虽热,却难得静心品茗一宿梵茶,不为参悟,只为寻旧人丝丝气息。
这一年,我转过所有的经纶,不为长才阔志,只为触摸往事的指纹。
这一年,我掩卷伏案,拥抱乡贤,不为膜拜,只为贴着了人心的温软。
这一年,我走遍了黄河古堤,去过吴起城、西古墙,徜徉于蒋班枣,干谒了酸枣阁,不为修世,只为路中能与同道者相遇。
这一年,加入延津作协,主动融入文人朋友圈,结交了不少本土挚友!
这一年,收获良多,满满的沉淀,肆意的走笔,事多了,心反而自然静了净了!
敬过往一杯忘情酒,从此莫回头,往事归零,人世很随意。
纵使为家国热情如火,也难抵现实心底薄凉如霜。古风古景古纸堆,一把归隐气,千年快哉风!
今夜心孤寂,心舟微墨绿。铺一张白纸,说一出丰碑风流事。
愿我的亲友,能从此文微懂我的心意!愿此文,弘扬新乡文人新正气,愿号外贤达点赞转发!
王绂 城关西街人
王统, 城关西街人
娄孟刚 榆林东娄庄人
郭文贵 僧固沙庄人
张克瑞 马庄张班枣人
张希富 马庄张班枣人
张胜云 马庄冯班枣人
左翰如 王楼草店人
杨显亚司寨乡通村人
写这十个人,百度是无法查询的,真的靠农夫的笔头了,我也是没办法了!
王绂与王统
王绂,那学识绝对是杠杠的,不像现在的部分年轻人只喜欢王者荣耀的游戏而不学无术!
王公,字紫佩,号筠亭,延津西街人。大清乾隆时的学霸,庚午(1750)举人,辛未(1751)进士,选入翰林庶吉士,因成绩优良,授以翰林院编修。后升任御史。在御史台期间,因品行端正,刚直不阿,追究贪官劣迹非常认真,在京二十多年,没有敢说情行贿者,此公遂有“铁门槛”之称!
其文章与书法,多为世人所效学。后在主持深州(治所在今山西深县,辖境深县、安平、饶阳、武强等县)、博陵 书院,彰德府(今安阳市,辖鹤壁、林县、汤阴、涉县、磁县、临漳、武安等县)画锦书院时,远方人士多募名来此受教,一时文风大振。著有奏疏、诗文等集,藏于家中。
厉害厉害啊,我向来佩服真才实学的读书人,他的书没有白读!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而王公虽故去年久,他却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不为别的:学识渊博,才德兼备,办了实事!
当代的党员干部,在选拔用人时,是否值得反思?
兄悌友季,王绂之弟不仅是学霸,也是个好师长。王统,字莲浦、号昭度。乾隆壬午(1762)举人,丙戌(1766)进士。因学识渊博,后辈学生或后来学者,凡四方之士背书箱前来求学者,一律在自家办的私塾就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山西闻喜县知县亲自请他主持香山书院,他去了以后,定院规十二条,督课非常认真殷勤。一时,知其名者皆来香山书院,文教大振。后归乡探亲,其弟子相送百余里,挥泪而别。四十二岁时病故,文学界史学界无不流泪惜之。
完美的人,遭天谴,有才不长寿,人渣遗千年,此言不虚啊!
朱汉章
来个更猛的能人,这是本笔十人中,人气魅力最大的主啊!
朱汉章(1845—1874),字云亭,别号惺园山人,延津县王楼乡王楼人。少年丧母,与继母不和,由其姊护抚成人。坎坷出英才,他自幼聪慧,喜读书。负笈求学,孜孜不倦。与朋辈燕居,善谑而和;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著有《惺 园山人集》,内分胆茶集、琴鹤集等八卷,并出版问世。还著有《大学衍义》未付剞劂,人亡稿佚,殊为可惜。
其诗集自序云:六岁读书,八岁知诗意,十岁学作诗。“离乡野草,非春不荣,皎皎夜月,非秋不明,惺君子之志,非其时不行,苟非其时,天缺地 崩,时来运至,川堑亦平’’。
果不其然,清同治十三年,朱汉章河南乡试优贡第二名,入京朝考,又进士及第!授长垣县知县后,他以乡土近,人情多,有碍理政,申奏改任,朝廷令其广东英德县赴任。
到任后,在县衙门口亲书对联:“我有一刻工夫要理民事,尔无十分冤屈莫入公门”,大堂正中悬一匾额,书汉文帝训百官词: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堂前两柱上书有“誓不贪赃枉法,定要为民申冤”。
在广东英德任满三年,由于为官清廉,成绩卓越,被擢升为增城三品知府!可怜未赴任,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年仅33岁。
其身后一贫如洗,其灵柩由绅民集资解送还乡。有诗赞日:“朱公汉章,性和行方。落笔为文,通俗晓畅。被德于民,谊笃同行,命虽之短,其存者长。"
娄孟刚
别急,榆林娄孟刚比前者还牛!
娄孟刚,字秉乾(1845--1924),延津县榆林乡东娄庄人。孟刚遵祖训以耕读为业,克勤克俭,家业渐盛,土地达300余亩,属该村首富。孟刚心存仁慈,行为正直,品诣端方,待人忠 厚,处事善良,轻财重义,常以救急济贫为素志,凡乡里有急难,登门借贷者概不推辞说解,体恤慨允,即是外乡人慕名求急救者,亦慷而助之。
写至此,各位看官,你们想想,现在的富豪或土豪,还有这样人情味吗?
老娄有三子三,长子乙灿,次子廷秀,三子文灿,俱能继父之志,述父之事。他们遵父遗嘱,凡四乡借贷帐目偿还不起者,一概当面勾销,无改于其父之道!
娄孟刚去世三周年的民国十六年(1927),大油房、万全庄、 老任庄、郑庄、太平庄、大柳树、吕店、里乡村、里士村、老仪门、 任光屯、王村、张河、枣园、龙王庙、大韩庄、夏庄、石河、胡堤、 盐厂、郭庄,段庄、十里铺、文岩、李大吴、周大吴、大潭村、王 堤、辉县屯、城关、董固、秦庄、西屯、东屯、刘景屯、小店、胡庄、 三王庄、樊庄、贾村、马寨以及汲县、封丘、长垣、阳武、滑县、浚县等地受其恩惠者72村800余民公议,为娄公树“德行碑”以志其德。
碑阳有楹联,上联为“德如化雨广施当代”,下联为“名表贞珉永垂后昆”,横额为“德被乡间”。
据说:碑文由于年深日久,字迹剥蚀,十之有三,已无可通读。
郭文贵
郭文贵,与网络那个红人,名同品不同。郭文贵,僧固乡沙庄人。其为人慷慨仗义,乐善好施,急人之急,济人之危,凡有乞讨者皆厚待之,乡里称之为善士。郭略知诗书,天性忠义,常怀忧国忧民之志。
民初,北街陈伯昴奉孙中山之命在河南进行反袁活动,与同志密谋于1913年7月1日炸毁开封之火药库,文贵便是其重要成员之一。
1924年延津县民团团长欲为部下增加薪饷,拟按全县田亩加派粮饷,民众闻之,纷纷求助于他,其不顾个人安危,慨然 率众进行抗捐斗争,一举成功。乡众为之赠“义重乡邻”金匾一 面,树“德行碑"一通,以报其德。1927年,直奉军阀进驻滑县, 勾结官府及地方无赖,以“通匪"、“窝枪”、“吸毒"等罪名,绑架 勒索,严刑拷打,肆意迫害良民。文贵甚为不平,乃与当地红枪 会合作,三攻县城,驱逐县长,解民于倒悬。国民党《滑县志》有 “郭文贵为南路征讨大元帅’’之记载。
1937年,曾从太行山率众百余人,用18头驴驮36箱纸币等物,行至新乡县古固寨东门,被当地黄枪会所截,随行人员被打散,郭文贵被俘而惨遭杀害,时年56岁。
班枣三张
以下是班枣三大名士,本人认为虽生平不详,更能彰显后人!
张克瑞贫农,1910年出生于张班枣。1941年在本村作宣传发动工作,1943年参加“四县边大队”,1950年因 该村人命案牵连将其从部队叫回,草率枪杀。
张希富贫农,1910年生于张班枣,1941年在本村搞宣传工作,1943年参军,后负伤返家疗养,1947年被地方 顽杂杀害于家中。
张胜云贫农,1908年生出于冯班枣。1941年,在本村作宣传发动工作,1.944年参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 长,营长。作战勇敢.曾荣获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1952年转 业到石油地调处,曾任队长、保卫科长、党总支书记,1975年 在南充病逝,终年67岁。
左翰如
说说左翰如,草店姓左的读者应该不少吧。
左翰如,字洁甫(1902—1952),王楼乡草店人。幼读私塾。1927年在县党义训练班任教,1928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1930年入开封县长训练班,1931年任登封县长。1943年任河南省民政厅视察员,1945年任 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局运输处科长,后任开封商联会秘书。
1948年回乡,其为人刚正不阿,在县党义训练班时,愤起与利欲熏心的县党部书记母伯辰斗争,迫母下台。土匪刘黑心率众侵扰登封县城,他亲率县保安队日夜巡逻,民众免遭涂炭,民心大快。任内极廉洁。卸任时,变卖家产还债。
又因通医术,1948年回乡后行医,每叫必到,不分早晚,颇得乡邻好评。 翰如喜书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写得一手好字,乡里多有其墨迹。
杨显亚
说说杨显亚老前辈,惭愧,以前真的没在意,这也许与他个人的低调风格有关,媒体鲜有报道。
没想到,杨老先生居然是毛泽东主席的贴身翻译!
杨显亚,1937年7月1日出生于延津县司寨乡通村,自幼家贫。上学期间,勤奋好学,1953年以前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延津县一中。1956年以第一名被保送至汲县(今卫辉市)一中,1959年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在北师大读书期间,曾任师大校刊记者和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当时国际斗争,特别是中国和苏联之间很激烈,他对外交工作产生浓厚兴趣。1964年北师大毕业后,又考入外交部干部学校——外交学院,加入建国以来外交学院首批研究生队伍。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延津人引以为豪,便是功臣。1968年始,杨显亚先后在中国驻马 里国大使馆、外交部非洲司、中国驻布吉纳法索大使馆、驻尼泊尔国大使馆、外交部干部司、中国驻比利时国大使馆任随员、二等秘书、一等秘书、处长、研究室主任等职。
1971年,布隆迪国总统邦戈访华时,杨显亚是毛泽东主席接见邦戈总统时的翻译。
“读书要多,书生气要少”是杨显亚同志的座右铭,他学贯中西,文学语言功底深厚,尤注重政经理论的研究。到外交部工作后,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世界知识》《眯望》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约40篇文章,有的政论文章还被国外最有影响的如《纽约论坛》《泰吾士报》 报刊杂志转载,受到国际政论同行的高度评价。
所感
如山如水繁星万千,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伊为我们江山如画,我怎可让他们一生遗忘?
这一夜,我金戈铁马,挥笔功伐,只为与伊名满天下!这一夜,我暮鼓晨钟,四海为家,只为与伊恩泽天涯!
一生一代一天骄,争教两处遗忘。相期相望不相闻,百度为谁而荣?
而今世,繁华一瞥,也敌不过昙花流年;心若磐石,也敌不过过眼云烟。这世间有太少的相濡以沫,但更不可把丰碑名流亦相忘于江湖!
时间不早了,诸君晚安!
微信:nrawbz1215
邮箱:lifengxian009@163.com
总编辑楚国农夫简介
李奉先,原名李德军,中共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协副主席,凤凰网文史栏目编辑,凤凰卫视特约撰稿人,《联合早报》主笔之一。
以散文杂文见长,工于国学文言典籍,音乐/书法爱好者,科班:先秦文学;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学者,诗人,凤凰网军事评论员。
扫一扫关注公众平台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热议 |新乡第54军培育了多少将帅?历任军长今何在?(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