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延津故事】城关镇东街天官李戴后人现状(组图)

2017-08-07 李奉先 新乡文史论坛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本文参考文献:

1.《明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养斋郭公配恭人孟氏合葬墓志铭》

2.《明史|李戴传》

3.《承德郎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思玄李公墓志铭》

4.张家峰:《延津县发现李煇墓志》

5.李志玺主编《延津县志别集》


据《李氏族谱》载,李氏之先乃山西泽州府南关皇华厢人,始祖李真洪武四年(1371)奉例从实延津,业盐商富而好礼,遂世为延津巨族。

李氏后人祭拜李戴墓

李真三传至李珩,赠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李珩生李秀,秀生启东,启东生李戴和李载,李载生序爵、序品、序宾、序礼。

李戴无子,以序品为嗣子。序品生李煇和李炆。


李戴,字仁夫,号对泉,城里东街人,嘉靖辛酉(1561 年)举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初任兴化县知县,由于政绩突 出,提升为户科给事中;当时,广东因为用兵的原故,增收民间的赋税,到万历初年,祸乱平定,李戴奏请免增加部分,升迁 为礼科给事中,出任陕西右参政,又晋升为按察使。

延津县文管所所长张家峰与李氏族人在墓志出土地点调查

此时,宰相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丈量土地,清查大地主隐瞒的庄田,并实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各地方官吏都秉承严格实 施,只有李戴执行的较宽缓。后来,李戴又从山西布政使出提升为右副都御史,任山东巡抚。山东闹灾荒,李戴多次奏请减免赋税,赈济饥民。


入京做刑部侍郎,又晋升为南京户部 尚书,接着又奉召入京拜官为工部尚书。因继母去世丁忧去职。

万历二十六年(1592),吏部尚书蔡国珍被罢官,廷议时 推举了七名接替其职务的人选,李戴是最末一名,皇上特意任 用了李戴。李戴任职后,小心谨慎地奉行这些新办法,只求无过错罢了。

对墓志拓印 

次年冬天,妖书事件发生,锦衣官王之桢等与同官周嘉庆有仇,说妖书是嘉庆所为,把嘉庆下狱追查。周嘉庆是李戴的外甥,到会审时,李戴回避。万历知道后,非常忌恨此事。

李氏后人祭拜李戴墓

正好王士骐通书的事暴露,下到部里问罪。士骐上疏明辩,皇上认为王士骐不应当辩,责备李戴不能钳制部属。李戴上疏认错,而疏纸误用了印章,又遭到斥责,并罪其部属,李戴上疏谢罪照旧误用了印章,皇上大怒,令其退休,夺去郎中以下的俸禄。 


李戴主持吏部六年,是一位温厚的长者,然而赵志皋,沈一贯等首辅相继执政,李戴不敢有不同的做法,因此能够长时间任吏部尚书。死后追赠少保衔。

不过,由于李戴在世时功高位显,朝廷对其亲属屡有封赠,世代受宠。

李珩,李戴之曾祖父,以曾孙李戴贵,浩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戴之曾祖母姚氏,钦表贞节,诰赠一品夫人。 

李秀,李戴之祖父,以孙戴贵,诰赠中宪大夫,陕西参政,累诰赠通奉大夫,山西左布政使、通政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资政大夫、户部 尚书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李氏后人祭拜李戴墓

李戴之祖母周氏、继祖母朱氏,诰赠淑人,累赠夫人,改赠淑人,又赠夫人进一品夫人。李启东,李戴之父,以子戴贵诰赠徵仕郎户部给事中.累诰赠中宪大夫、陕西参政、通奉大夫、山西左布政使、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资政大夫、户部尚书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李戴母高氏,赠孺人,累诰赠淑人、夫人,改赠淑人,又赠夫人,进一品夫人。


李戴妻杨氏,封孺人,累封淑人、夫人,改赠淑人,又封夫人,加一 品夫人。

李载,李戴之弟,荫恩生,任右府都事,升后府经历司、户部陕西司 员外郎,仕至云南鹤广府知府。

李煇,李戴之孙,荫官生,仕至户部主事。 

近来,延津县城关镇东街村李氏族人在东安大道中段东侧一处果园内挖掘出一合明代墓志,经文物部门辨认,该墓志为明吏部尚书李戴之孙李煇墓志。志石保存完好,字迹清晰。


志盖题篆书“明故承德郎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思玄李公元配敕赠安人杨氏合葬志铭”6行30字。志石楷书墓志铭,竖行35行,满行40字,全文计1154字,首行题“承德郎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思玄李公墓志铭”,进士兵部观政候授北部主事邑人眷生周六一撰文,举人族叔李孟男书丹。刻于崇祯元年(1628)十二月十六日。

吏部尚书李戴之孙李煇墓志

据志载,志主李煇,字念岵,别号思玄,延津大族,累世厚德。祖父李戴,为一时名臣,荣封四代,子孙荫中书舍人。父李序品,岁贡生,年三十八岁去世,娶郭氏,有三子,长李煇,次李燧,早亡,三李炆。


李煇十八岁时父亲去世,上事霜母,下抚幼弟,励志苦读,文章惊人,好真草书法。二十三岁荫中书舍人,入侍朝廷。天启元年(1621),蒙恩赠父征仕郎,封母太安人,奉命钦差封藩晋、秦、燕,所至一尘不染。丙寅(1626),差竣,升户部主事,蒙恩赠父户部主事,进封母太安人。历管验粮厅、草厂事,量户派编,有请托者置之法,一时望震京师。未几在京去世。


李煇待人谦让,居身俭素,俸金不私藏,独为弟延师。好施与,急人之难。清正廉洁,守正不阿,不与阉党为伍。惜大志未伸,英年早逝。生于万历己亥(1599)十一月三十日,卒于天启七年(1627)十二月初八日,终年二十九岁(1599~1627),元配杨氏,赠安人,继娶赵氏,封安人,子一。崇祯元年(1628)十二月十六日,葬东郊祖茔之次。


李煇的母亲郭氏,乃新乡名宦都御史郭廷梧之女。现藏新乡县石刻艺术馆的由李戴撰文的《明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养斋郭公配恭人孟氏合葬墓志铭》记载,郭廷梧女二,“次即适余弟、前府都事载男庠生序品者。”


撰文者周六一,天启辛酉(1621)科举人,崇祯戊辰(1628)科进士,湖广荆襄道按察司佥事。书丹者李孟男,万历戊午(1618)科举人。


此志早年耕地时曾被发现,当时并未挖出。近日李氏族人经调查走访,将墓志掘出,并对祖茔位置进行了调查。有关李煇的情况,地方志和族谱中记载较少,此志记载较详,志主又为名人之后,为研究李氏家世、家族文化及地方史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

投稿方式:
微信:nrawbz1215
邮箱:lifengxian009@163.com

总编辑楚国农夫简介

李奉先,原名李德军,中共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协副主席,凤凰网文史栏目编辑,凤凰卫视特约撰稿人,《联合早报》主笔之一。

以散文杂文见长,工于国学文言典籍,音乐/书法爱好者,科班:先秦文学;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学者,诗人,凤凰网军事评论员。

扫一扫关注公众平台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这才是延津十大功臣,62村百姓刻碑纪念?有你村的吗?

美国不敢打朝鲜的六大原因!

新乡县大明皇后张娘娘故事,你听说过吗?

【军事】新乡第83集团军与其他13个集团军实力大比拼!

【大事记】哪些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访问过新乡?

晒一晒平原省委旧址12张照片,百般滋味在心头【组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