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中国第一美男大将军竟是他!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李奉先 原创
东汉末年,大乱之时,必有英气盖世之人。于是群雄逐鹿,各显风流本色。而诸路英雄中,我独且敬且悲是孙郎!
孙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而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朋友,颇有名声。少年峥嵘岁月,便“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
孙坚战死时,孙策年方十七岁。他将父亲的灵柩运回,葬于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县)。事毕,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江苏扬州),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陈寿《三国志》云:“徐州牧陶谦深忌策。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兴平元年,从袁术。术奇之,以坚部曲还策。太傅马日磾杖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术大将乔蕤、张勋皆倾心敬焉。”
袁术常叹曰:“使孤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由是,孙策如此英雄魅力,可见一斑。
尔后,孙策获得父亲旧部后借着为袁术征战的机会,占据江东大片土地并远离袁术的统治地区;后袁术僭号,孙策得以名正言顺地脱离袁术自立。到建安四年,孙策已平定江夏下游的长江流域沿岸,获得朝廷任命的将军职务,基本盘可以认为已经稳定。
歌 云:
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
离乱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爱一时欢,烽烟作良辰,
含泪为君寿,酒痕掩征尘。
烛冷灯昏昏,夜寒帐深深,
把盏浅浅斟,抚琴低低吟。
半晌承恩泽,枕边留余馨。
不日君忘情,遗妾独伤神。
谁赏如花貌,谁惜似玉身,
谁解琴中意,谁怜歌中人?
视频 淯水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8p1YE5TnbWQ&width=500&height=375&auto=0
就东吴孙伯符与其父其胞弟孙权而言,笔者个人认为孙策无疑是最出色的。
首先,重用旧臣,任人不疑,驭人有方。孙策微时,只有吕范、孙河二人经常跟从,危难不避。孙策待吕范如亲戚一样,往往带他一起升堂见母,饮宴欢叙。孙策入据曲阿,增兵到两万多人,把吕范部下的兵士也增到两千多,有一天,吕范一面陪孙策下棋,一面对他说:“您的事业越来越大,士兵也越来越多,而各种纲纪尚不完备。我愿暂为都督,帮助将军做好这些事情。”
而且张昭、张紘、太史慈、周瑜、吕蒙、周泰等等当初都是跟着孙策的,“小霸王”可不仅仅有“匹夫之勇”。
其次,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善于用兵。能在那么短的时间打下江东基业,是真的会用兵会打仗的将帅。
其三,不计前嫌,重用降将,肝胆相照。孙策当年到曲阿募兵,好不容易才招到数百人。但被泾县大帅祖郎袭击,人马散尽,本人也险些丢了性命。后来,孙策占据江东,袁术派人送给祖郎绶,让他联络山越,对付孙策。孙策率兵亲往征讨,在陵阳县擒获祖郎。祖郎惶惧,孙策安慰他说:“当年你袭击我,刀都砍在我的马鞍上了。如今我创军立事,弃旧怨,对天下人都一样,不但你一人。你不要害怕。”祖郎叩头称谢,为之甘心效力而不悔。
太史慈当年曾在神亭与孙策搏战。后来,也被孙策擒获。孙策解其束缚,拉着他的手问:“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太史慈坦言:“末可量也 。”
孙策大笑:“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后来,孙策还曾派遣太史慈去安抚刘繇部下,对太史慈深信不疑。(《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其四,抚视孤寡,不欺弱者,公道正派。孙策攻克皖城,袁术妻儿老小寄住在此,均被俘获。孙策对他们体恤抚慰,下令不得侵扰。后来收复豫章,又收拾安排刘繇的丧事,且很好地看顾他的家属。天下士大夫因此对孙策大加称誉。
孙策这样做,当然是出于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的需要,而且以不影响他的功业为前提。
礼贤下士,敬重人才是孙策一生待人接物的主流。而这也确实在客观上使江东人才济济,为孙权建立吴国奠定了基础。
其五,有大局观,有非常之胸襟非常之气度。做大事最重要是培养接班人,这样如果自己有神马意外,还能有人继续。孙权之所以能这么快成长起来接班,必须得感谢孙策的有心栽培。孙权接班时虽然很年轻,实际已官场“老油条”了。仅这一点,在继承人的栽培和决断上说,孙权也是不如孙策的。而且孙策死的时候给孙权把之后怎么发展的大概都构思好了。
想一想一个传位于弟弟而不是自己亲儿子的人,需要什么样的英雄气度!很多人觉得孙权更会当领导更会用人,是因为他哥哥那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20u8pfne&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笔者认为这话是为了鼓励孙权的:孙权这个时候接班肯定心里是非常不踏实、不自信的。
可见,孙策与其父不同,不但有其父的勇,更有谋,在政见上有远虑,非西楚霸王可堪比焉比。
可惜,天不假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打仗,孙策想秘密出兵袭击许都,尚未出兵,反被吴郡太守许贡手下的门人刺伤而死,年26岁。孙权登基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郎死后,有后人在其墓前留下了一首诗,读起来令人悲愤不已。
梧叶萧萧墓草长,梦魂曾断九回肠。
空闻绛帕离章水,谁见黄旗入洛阳。
鸦噪暮园江阪迥,龙盘春戍石城荒。
赤乌不识桑田变,犹自凄凄守白杨。
当年孙策喜欢轻装简从,出外游猎。对此,虞翻不放心,早就进行过劝谏。虞翻说:“您轻出微行,搞得侍从官员来不及整顿服装预为警备,士卒们也常以此为苦。作为一军统帅,自己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白龙变化成鱼,豫且就可以射他的眼睛;白蛇自己放纵闲行,刘邦就可以杀他。希望你稍加注意才好!”
孙策知道虞翻说得对,但仍然不能改掉这习惯。时孙策已尽得江东,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唯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后果为郭嘉言中。
而其接班人孙权,坐领江东后,果然能力非凡,且高寿而终。孙权成功地熬死了国内外绝大多数跟他过不去的人。
孙策的后裔,命运甚是悲切。
他唯一的儿子孙绍并没有立即继承的父亲爵位,而是在孙策遇刺身亡后随母亲大乔离开了权力中心。他的叔叔孙权称帝后,始封孙绍为吴侯。后来,孙权又将吴侯的封号赐予了太子孙皓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孙英,并改封孙绍为上虞侯。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子孙绍的死因,正史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很多的野史杂记中都提到过孙绍的死与孙权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学者认为孙权因为担心自己的儿孙不能坐稳帝位,所以对兄长孙策的遗孤心存忌惮和猜疑,并痛下杀手,但这只是猜测而已,没有任何的历史依据。
孙绍死后,他的儿子孙奉继承爵位。孙奉继位上虞候不久,就被当时的吴国君主孙皓所猜忌。孙皓在听说民间流传的孙奉将会称帝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将孙奉杀害。
自此,孙策的血脉彻底断绝,英雄一时的“小霸王”及其子嗣落得如斯下场,让人不得不说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
孙策的妻子大乔,亦是凄惨的一生。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 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
然而,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死时,大乔年仅二十一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
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大乔墓,亦位于湖南岳阳市。孙策之妻大乔葬于此。回想孙郎夫妇及其后裔悲切的结局,不觉令人泪眼朦胧。
正是:
高唱大江,谁把黄金铸铜雀;
方迁乔木,忍抛红豆打流莺。
巴蜀人空悲夜雨;女贞木落吊秋风。
江东仕女梦中人,踏破荆州并蒂春。
举众争衡寿不永,却得孙吴百年身。
扫一扫关注公众平台
本期精彩回顾:
本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