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讯!因劝酒而醉亡的五大悲剧
北国春秋 ,点滴传承北国历史文化
美国作家帕尔默曾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
“美酒是种享受,但是在中国,
却早已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乐趣。”
每个人都在酒桌上拼命地劝酒,
好像在进行一种幼稚的比拼游戏。
结果所有人都深陷其中,
也被这种无聊的酒桌文化所裹挟!
图片来自剧照:《未生》
在中国,因为劝酒、喝酒,闹出了更多悲剧。《温州晚报》有一个报道:
男子张某,应朋友邀请去吃饭喝酒,期间共有7名酒友轮番劝酒,张某被灌得大醉,走路都摇摇晃晃走不稳。
这7名酒友也不管他了,去宾馆开了个房,把他扔到房间里,然后就各回各家。
到第二天,宾馆工作人员才发现,张某已经死在了房间里。
法医鉴定,他血液酒精含量竟然达到205mg/100ml,属于饮酒过量死亡。
23岁的林先生,到深圳一家装饰设计公司上班的第一天,
被公司老总和同事邀请,一同去吃欢迎宴。吃饭过程中,他们一共喝了一瓶白酒、四瓶啤酒。
但吃完还不算,他们又继续跑去酒吧喝酒,林先生喝得酩酊大醉,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同事把他带回公司茶水间休息,结果因疏于照顾,从窗户中坠落,送去医院抢救无效而死。
2016年春节期间,吉林男子林某,在参加完同学聚会后,于凌晨1点左右自行回家。
但第二天,被发现死在雪地里,全身蜷缩成一团。其实他在聚会中,已经喝下了大量的酒,造成意识模糊,最后被冻死在冰天雪地中。
2007年10月,湖南男子齐某,陪同妻子回娘家。吃饭时,经不住一帮亲戚劝酒,齐某在餐桌上喝下了半斤白酒。
喝完休息不到3小时,就又开车回家,路上将行人撞死,吓得辗转逃亡贵州、广西、云南等地,隐姓埋名,打工做苦力,一直到8年以后的2015年,才被警方抓获。
这是害了无辜行人,也把自己坑害得不轻。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被认定为犯罪以来,2013年全国共查处酒驾150万起,2014年全国查处了65万起酒驾事件。
而2008年到2010年,每年酒驾死亡2500人。
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统计,中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
相信不少人都深受劝酒文化之害,去谈生意、去参加老同学聚会,饭局上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不喝酒就是不给我面子”,“感情深一口闷”“是兄弟就啥也不说了,全在酒里”……
一系列高超的劝酒技巧,逼得你不喝也得喝,喝得天旋地转、喝得上吐下泻,喝得你去插尿管抢救,喝得你酒驾开车撞死人。
你要真是敢不喝呢,生意谈不成,朋友做不成,人家还要拉下脸来,骂你“不懂规矩”,最严重的,搞不好当场就要和你翻脸!
这种可怕的劝酒文化,
演变成一种对于个体的压榨和迫害,
每一个人都在里面挣扎着、喘息着,
但没有一个人有力量,
敢于去反抗这种糟粕和传统。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标准是:成年男性每天喝下的酒精量不能超过25g,也就是说男性一天喝啤酒不超过一瓶,38度的白酒不超过2两。
超过这个标准,危害就特别大。
实际上,酒精本身是一种致癌物,喝太多或者一口闷,身体来不及代谢,对于身体器脏的损害,就会尤其严重。
实际上,有30%中国人喝酒会上脸,脸变得跟猴屁股一样红,这说明他们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 2,酒精在肝脏内不能顺利代谢,会变成有毒性的乙醛,积聚在体内,对身体的害处那更是特别大。
领导们、长辈们,常常说这样一句话:“酒品就是人品。”
细细琢磨一下,这句话颇为耐人寻味。
酒品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人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品?
领导们让你喝酒,你二话不说,一口就干,这叫好酒品、直爽、痛快;你磨磨唧唧,千般推脱,就是不肯喝,那叫耍滑头、不耿直,属于酒品差。
说白了,劝酒很大程度上,就是有权力的人、等级高的人,在对你进行“服从性测试”,看你愿不愿意通过酷刑折磨自己的方式,向领导、长辈们展现自己的服从、听话。
他们需要听话的人,他们也把喝酒听话的人,定义为“人品好”的人。无怪乎网友表示:“酒桌文化的本质就是,我通过虐待你,看你是否服从。”
有的劝酒是心存恶意,有意让对方出糗。听朋友讲过一个故事。
曾经他同宿舍的室友阿辉,失了恋,被女孩甩了,闹得要死要活的,跑去酗酒。喝醉了就发酒疯,砸门、撞墙、大哭大闹。酒醒了,就又恢复正常,好像没事一样。他同寝室几个哥们,心里就琢磨:
“平时看你少言寡语的,特别严肃沉默,没想到喝完酒的样子挺有趣的。”
于是,往后每回聚餐吃饭,都轮番上阵,定要把阿辉灌醉,让他喝得大哭大闹,几个哥们在旁边哈哈大笑,说段子逗他,拿手机把他醉态拍下来。
可见,劝酒这事,有时候真的是心存恶意,明知道对方酒量不行、喝醉了要耍酒疯,还刻意想要看对方出糗,把快乐建立在对方的痛苦之上。
如果是对一个不胜酒力的女孩子,还疯狂劝酒,那这种意图只可能更恶毒、邪恶,摆明了就是想让女孩子喝醉了,好入套作案、便于性侵。
在这样的劝酒文化中,每个人都无处可逃。这种文化在流变的过程中,就变了味、便得畸形了。不和领导喝酒,生怕被说不会做人,所有这些关系的拉拢,都不应该建立在酒精上。真正把对方当兄弟、当朋友,反而应该以对方的身体健康为重,要劝他不要多喝!不必非要和领导喝得昏头转向,搞那么多虚头巴脑的酒桌文化。
然而太多人忽略了一点:别人不会喝酒,或者酒量很差,你还努力劝酒,
喝出问题了,劝酒的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根据《潇湘晨报》报道,2016年,浙江的牛先生,受朋友邀请来长沙玩。
他朋友明明知道对方酒量不行,还努力劝酒,非要让牛先生多喝一点,牛先生看朋友热情嘛,也不好意思推脱,也就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结果喝酒过量,牛先生酒后身亡。牛的朋友,也为他没有节制的劝酒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向其家属各自赔偿了35万元。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总编辑:楚国农夫
微信号:nrawbz1215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