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僧固乡首任乡长王运才
王运才,生于1933年2月。
1948年加入青年团并任村团副书记,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对旧社会压迫剥削深恶痛绝,对人民经历的苦痛深有感触,期盼着伟大的共产党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国家。
1949年10月1日,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随着原平原省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延津县也发生了天翻地履的巨变。1952年,上级决定,在延津县僧固乡沙庄村设立第一个试点乡—沙庄乡,时年19岁的王运才当上了延津县的第一任乡长。
任乡长期间,了解到一家村民,因子女多,温饱问题难以解决,常有卖掉子女的想法,便深入老乡家展 42 34111 42 14443 0 0 4498 0 0:00:07 0:00:03 0:00:04 4497全面走访调查,并向上级作出报告,多方奔走争取救济资金改善甘泉、李庄、沙庄三村现状,使大家的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由于他工作出色,县领导找他谈话,准备让他前往卫辉林科所工作,被一口拒绝。他说:“我生于农村,我一辈子都应该属于农村,这样才有作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老乡”。
1955年沙庄乡撤销,合并到李乡固乡,根据组织安排离开了工作岗位,前往郑州中原窑厂,并担任车间工会主席,之后,以厂为家,努力工作,直到1962年,因全国性政策调整,党和政府号召各行各业精简下放到农业第一线支援农业建设。
为此,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厂内第一个报名回到了家乡,担任沙庄村支部书记及第一大队队长。
在外奔波多年的王运才深知教育对于未来的重要性,回村伊始便筹备建设成立了小学,初中。
之后,在上级的支持下,在原有基础下,建设校舍,成立了僧固高中,为当时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引领作用。王运才回乡后,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群众,事事走在前做在前。
为彻底解决农田水淹绝收问题,他带领群众挖河防涝,高标准建设旱能浇,涝能排百亩方格田八百亩。时任新乡地区专员,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张超亲临沙庄乡视察,并给与了高度评价。
他了解到农村生产力低下,生产积极性不高,就前往外地学习种植经验,回来后在自留地实验种植红薯,获得了高产丰收。应时任馆长的贾子和的邀请,当年在县文化馆展览,获得了县革命委员会红薯丰产奖章。当他发现个别社员温饱问题仍没有解决,就采取用红薯换粮食的方法救济社员。
后被红卫兵发现,定性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被打倒。1975年在生产队喂牛挑水,虽受尽百般刁难,仍对国家充满希望,坚信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1977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复出继续做大队长……
王运才老人随着沙庄乡、李乡固乡、城关区、僧固人民公社、僧固乡等机构的变迁一直勤奋的为人民工作着。
令人敬佩的是,做为一个15岁入团,19岁入党,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现在虽独自一人住在50年代作为乡储蓄所的土房子里。
虽墙体开裂,虽房梁用立柱顶着,虽生活过得清贫艰苦,虽没有工资和收入,但始终却没给组织添任何麻烦,提任何要求。甚至对组织提出资助也婉言谢绝,并请有关人员把钱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王运才老人身上所体现的“艰苦朴素、淡泊名利、一心为公”的精神,向人们展示了一位老革命者坚毅的党性和执着的信仰。这种党性这种信仰,让我们感动,给我们信心勇气。
延津胙城黑龙潭的传说
延津县胙城乡王堤村黄河古堤有一处黑龙潭。千百年来,关于黑龙潭的传说一直在胙城一带民间流传。
据说很早以前,有一年, 一连几个月没落一星雨,天旱得一地起狼烟,老百姓吃水都到黄河里去挑。黄河的小儿子黑龙,是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儿子。一次他沿黄河闲逛,见两岸禾苗枯焦,一时动了感情。未经父亲允许,便私自拱开了黄河大堤。顿时,滔滔黄水顺着缺口、奔泻而下,淹没了许多州县。老百姓先遭旱魔又遇水患、怒气冲天。
老龙王得知此事后,便把几个儿子召集到龙宫询问,小儿子黑龙以为自己做了件好事,没等老龙王说完、就抢着回答“爹,小黑龙出宫后,看到昔日所见村庄已经陷入一片汪洋之中,心中十分忏悔。他踏水而行,相到自己今后不知何处归宿,心中无限惆怅。
走啊、走啊!来到东辛庄村头,小黑龙早已饥饿难忍,见一片菜园里有一间小草房,就胡乱抓了把青菜到小屋里躺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原来,这个菜园的主人叫窦旺。一家三口人靠种菜渡日。虽算不上富翁,却也吃穿不愁。只是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名唤窦娟,年方二八,柳眉细腰,一表人材。窦旺中午到菜园割菜,在小屋发现了黑龙。问其身世,小黑龙便假意编造说:“爹娘早年下世,今家乡又遭水患,孤苦令仃、四处飘泊靠要饭渡日。”没想到随口编造的假话又勾起了自己的心事,不觉大放悲声。窦旺及一善良老农,见这孩子着实可怜、又见他浓眉大眼、虎头虎脑,是个干活的料,有意收留他帮自己看菜园,黑龙满口答应。从此小黑龙落脚菜园、衣食住行都 有了归处,又有美丽活泼的窦娟姑娘往来送茶送饭,心中的创伤渐渐平复。时间长了,窦旺发现,黑龙成天睡大觉,没见他干过什么活,可看着十几亩大的菜园,地总是湿淋淋的,草总是干干净净的,心中很纳闷。
一天夜里、他偷偷地躲在一旁,想看看这个黑小子是怎么浇地的,等到后半夜,只见黑龙从小屋走出来、伸伸懒腰,走到井边,霎时变成一条大龙。头扎井里“嘟嘟”地往外吸水,不一会,菜地就浇了一遍,随后在菜地转了一圈又回屋睡觉了。
窦旺回家,把见到的一五一十向妻子和女儿述说一遍,一家人都感到很惊讶。
再说小窦娟当时情窦已开。天天来给黑龙送饭,见他人老实心地又好,早已有了爱慕之心。加上爹说的话全端了出来。黑龙见事已败露。没法再陷瞒了,就把自己如何被爹从龙宫赶出来的事一五一拾告诉了窦娟。说着说着就后悔得哭起来。窦娟也是个良善女子。知道黑龙已知已借、就亲手为他擦干眼泪、安慰了一番。从此,二人情真意切,难舍难分。窦娟有事没事总爱往菜园跑,两位老人却一直悬着心,不知是祸是福。
却说老龙王对小儿子在人间的所作所为,知道得一清二楚,见儿子已改邪归正,又念及父子之情,便一心想召他入宫。于是就托梦给黑龙,让他于二月初二到黄河边侯驾。
黑龙得知父亲旨意,真是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自己又能返回龙宫了,享受富贵荣华,与家人尽享天伦之乐。难过的是患难之交的窦娟和自己情投意合,可她一个凡人如何和自己进龙宫呢?但事到跟前也不好再背着窦娟,就对窦娟说明了父亲的旨意。
当天深夜,黑龙投身黄河,在龙宫拜见了老龙王,龙王左右为难,如允需他们成亲,须加建龙宫作为封地,父子则难以时常相聚。老来惜子思子之情实难摆脱。如不允许,又见儿子哭得龙宫震荡。念及儿子在凡间,多蒙窦娟照料,于是就动了善心。封黑龙为胙城龙王,专管西起于林东至长垣的黄河河道。并命他自择风水宝地,另建龙宫。
黑龙回到东辛庄,把父王的口谕向窦娟讲述一遍,二人别提多高兴了。便一同去找窦氏夫妇商量。老俩口虽说女儿此去再难相见、不免伤心落泪。但想到女儿此去成了神仙,一生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也欣然答应。并千叮咛万嘱咐:“到了龙宫,可别忘了咱老百姓,要多做善事,少落骂名,龙宫要离爹娘近些,也好常来烧些香火。”
几天后一天夜里,黑龙和窦娟辞别了父母让窦娟看爬在他的背上。闭上眼睛只听一阵“呼呼”风响、待窦娟睁开眼睛,已经到了一个青砖绿瓦的高大宫殿里。从此他们夫妻妇唱夫随,恩恩爱爱,过上了龙宫快活日子。
第二天,人们在王堤下沿,发现了一个五六亩大的潭窝。潭窝北边、现出两口小井,一个黑水井,一个白水井。据说,自从有了这个潭窝,胙城一带一直是五谷丰登。年年好收成,天旱了从黑水井和白水井各取出一瓶水顺手一洒,立刻云聚雨落,马上就是一场透雨。沧海桑田,黄河曾多次泛滥,但水再大,也别想装满潭窝。也淹不了胙城一亩地。
如今,黑龙潭遗址尚存,黑水井、白水井方位也依稀可辩。
总编辑:楚国农夫
微信号:nrawbz1215
本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