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些流行语,讨论会不会更容易些
现在回想起来,最早让我感到惊讶的一句流行语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大约是2012年左右,这句话在网上如此流行,让我有些不安。它的潜台词是:别越界,乖乖听话,就能好好活下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拿这句充满奴性的话嘲笑别人。这个世界不正是因为有人不断“作死”才变得更好的吗?
后面几年,又出现一些我不太能理解的流行词,比如“打脸”。说错话做错事很正常,质疑也很正常,为什么要用“打脸”这个带有明显侮辱色彩的词?仿佛打脸就代表正义,被打脸是耻辱。这容易让讨论变得个人化情绪化,变得对人而不对事。
类似的还有“反转”这个词。即便是纸媒时代,也没有哪篇报道能够做到滴水不漏,越早的报道就越粗糙。只有当更多的媒体从不同的角度跟进时,事实才会越来越清晰。在此过程中,不断补充事实,纠正其它报道的偏颇之处,不是很正常吗。自媒体时代,媒体发掘事实的速度赶不上事件发酵的速度,赶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但并不能因为后续出现所谓的“反转”——且不论是否真的“反转”,即否定媒体早期报道的价值,甚至认为最早曝光事件者是傻逼。能够让真相浮出水面的,不是越来越谨慎的发言,而是越来越多的发言。当然,前提是基于事实,无中生有是另一回事。
至于“洗地”和“抹黑”这些词,纯属诛心之论,只讨论动机,不讨论问题,却也被频繁使用。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阴阳怪气”这个词,连诛心之论都谈不上,你的坐姿不端正,你的腔调我看不惯,都可以扣上这顶帽子。
还有很多类似的网络用语,它们的广泛使用,让正常的讨论变得情绪化,让正常的质疑被污名化。而一些主流媒体也开始在它们的评论甚至报道中使用这些词。这座语言的监狱,是我们自己造起来的。
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打脸,不是为了争对错,而是为了让说者和听者从中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我有时候会想,如果这些词没有流行,互联网的讨论环境会不会比现在好一些。应该不会。这些词的流行,可能只是结果,而非原因。
摄于2021年5月25日,上海提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