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肖杨(小样)开始探索家庭食谱:有自家的,有身边朋友的,更多的是来自未曾相识的陌生人的。她将这些存在于每个人家餐桌的味道转化成文字、插画、和展览,试图通过食物重新找到和家的连接。“当下生活中优先级最高的事情是什么呢?” 小样在她的电子订阅专栏《1000小食报》第1期中提了这样的问题,在北京生活了近10年的她正值离开上一份工作,她决定花时间回故乡找找这个答案,也从此开启了许多人的家庭餐桌故事。
01
家里的餐桌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这也是我生活的原点。回到福州时我和父亲提出再一起去趟早市,我来做一桌小家宴。#2021.8.4 早市手记(节选)
为了做洋烧排和父亲寻了遍猪肉摊,难寻带肥肋排。问父亲原因,说因为这块肋排连着五花肉,原来需求的带肥部位切给了五花肉,这样的五花肉吃起来肥瘦都有,更受欢迎。
最终在庆城市场中相熟的肉摊寻到三根骨头的带肥肋排,摊主的言语中听到“知道你总要这种”。
在我回到北京后,父亲也会给我寄汤,有在福州的朋友看完惊讶地来询问:汤要怎么寄?
父亲的汤包裹准备起来需要两天时间:先得专程去早市采买牛蹄筋和牛腱,买回来焯水,再在高压锅里加入当归、枸杞和少量的生姜,将牛肉炖软——不宜炖太久,否则牛蹄筋就糊烂少嚼劲了。出锅再加入盐和味精调味。汤炖好后分装小盒晾凉,再入冰柜里冷冻成坚硬的汤块。第二天将每盒汤包裹严实,再用顺丰冷链发出。通常情况下,第三天的傍晚我会在北京家中收到。
为什么费劲要寄汤呢?
一方面原因是根植于福州饮食文化中汤汤水水的延续;另一方面还是家人间的情义传达,因为炖汤耗时,他们大概预想着两千公里外寄出的汤或许还比我去采买、炖煮出的汤更快抵达我的胃。
我也尝试在北京复刻家里的味道,在向父亲询问菜谱时,也会遭遇来自料理之外的权威。这种权威并非出自专业,而更多是出于一种经验:
父辈、祖辈的厨房记忆大多和辛苦持家相联系,少有人能从中体验到料理带来的快乐——当全家人享用三餐又觉得理所应当,很少表露感激,即便如此还得坚持日复一日地做菜。走进厨房,走进父母的厨房,从小就是件需要勇气的事。
02
朋友艾丽象就是其中之一,她把家里从 2017 年开始留下的家宴菜单整理了出来。有意思的是里面高频出现了鱿鱼——是她家人从福州连江寄来的体型较小、富有较劲、口味鲜甜的小管品种叫「灯光鱿鱼」。由于食材本身就够好,所以当地只用最简单的烹调方式来料理鱿鱼:煮水白灼后蘸蒜蓉酱油。但我在艾丽象的手写菜单上看到了:干烧鱿鱼、双椒鱿鱼、三杯鱿鱼、油浸鱿鱼……各种做法的灯光鱿鱼不仅仅承载了丰盛美好的饭桌记忆,也承载了艾丽象身上闪闪发光的生活态度。菜单里有一种椒盐鱿鱼,我看到就想起在家父亲给我做的炸薯条——将墨鱼切十字花刀成条状、裹上生粉油炸,最后撒一点椒盐。至今都能记得这道菜刚出锅,我就会忍不住上手抓,就算烫都无法拒绝它香喷喷的气息。艾丽象告诉我,椒盐鱿鱼看似只有一种简单的调味,其实并不好做。最重要的就是在油炸之前,一定要用纸巾把鱿鱼身上的水分充分擦干。这一步没做好,这道菜就会把新手劝退。她从很小就跟随家人搬到了上海,我只偶尔在朋友圈看见她分享回莆田过年的生活片段。Alay 从这几年的照片中找到几张她妈妈日常做的菜的照片,并提到:感觉我妈这几年很爱在一个大盘子里把几种不同的菜放在一起。我问起原因,她陆续回复道:
“妈妈属于做菜比较随意的,就是冰箱里有啥煮啥,可能有的时候正好每种食材都剩一点,她就都煮掉了。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这几年家里人都比较分散。大弟弟常年出差,每周就回来几天。爸爸也常年在外地工作,小弟弟在外地上大学。吃饭的话,就我、我老公、孩子、还有我妈,所以吃得比较少。我爸和弟弟们如果在家的话,基本一顿菜都能吃完,所以现在我妈烧菜量都比较小。”看似普普通通的一桌饭,多问下去就会看到每个小家的故事和大家的传统。于我而言饭桌就是家里沉淀着最深情感、最多故事的地方,分享饭桌其实也意味着部分家庭关系的袒露。
以前吃的食物没有现在这么好,但是那时候很快乐。
这是出现在“饭桌上的家”展览上的一句话,我带着自己的和这些听到的家庭餐桌故事,用展览的方式将福建的味道带到了北京,也开始向大家收集来自各地的餐桌食物故事。
每年春末、夏末的丰水期的时候,老爸老妈就会拿上渔具,有时候就在河边桥上、有时候在水库闸口,能钓到各种各样的鱼,都是纯天然的。自己吃一些,会分给家里的亲朋好友,但夸张的是好几次寄来了近千公里的深圳。因为我喜欢吃黄骨鱼,喜欢这种鱼的肉质和鲜甜;而且这种非养殖的鱼会没有「泥巴味」就是没有那种养殖鱼的土腥味。另外就是我觉得可能代表了一种生活状态,连我自己的都很羡慕我爸妈的生活状态,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充足、知足,令人羡慕。我很喜欢庄祖宜老师的一本关于食物的书的书名或许就能描绘这种令我羡慕的生活状态:简单,丰盛,美好。但是它真的非常非常好吃和好喝,是种汤类。对于福建的念想全在于吃饭的时候桌上一定会有一碗汤,这是来北方生活多年都一直很遗憾的一件事,为什么全国人民不能都养成好好喝汤的习惯!但也许是因为煲汤太耗时间了吧,真想每天都在家当个煲汤闲人呢。去波士顿看望儿子时,我会记录下和他吃的每一顿饭。儿子Allen最喜欢吃的家庭料理是海鲜粥:用浓缩的洋葱汤打底,加入生米熬煮浓缩成粥,再加入海鲜,皮蛋,还有他喜欢的竹轮等食材,最后煮成一锅海鲜粥。食物对我和家人来说就是爱,用爱做的食物被家人吃进身体里也会变成爱。
北方的酸菜是用白菜放在缸里面用盐腌制而成的,因为北方的冬天真的很冷,食物存储成问题,所以一到秋天每家每户的妈妈们都会出来买一大堆白菜,用来作为冬天酸菜的原材料。腌制酸菜的缸,基本都是陶瓷的,在东北属于每家必备单品,但在北京不是。所以当时搬到北京以后,我妈还花了好大的劲儿搞到了两口缸。我妈经常把腌好的酸菜切成酸菜丝,然后放在冰箱里分成一小袋一小袋保存。夏天的时候,我说好想吃酸菜啊,她就会说:“家里还有一袋,最后一袋吃完就没了?”「年糕和羊尾笋」
这些都是宁波当地的食材,我有一份根据个人经验总结而成的食谱:正方形的彩纸四角折到中心,区分出年糕的四种做法,展开每一角都是对应做法的一份食谱。比如每种做法的年糕切割方式不同;一些步骤上还会再小字批注要点,比如年糕做汤的话切太薄会化找不到!。
——Vevaycao,家乡宁波,人在北京
回到本土饮食的原点,家庭食谱应该被珍视。
《1000小食》所诠释的本土饮食是塑造了每个人味觉记忆的食物。
我发现,味觉记忆也不见得从味觉开始。曾遇到一位江苏女孩,我们讨论在北京吃到家乡运来的河虾是否和她记忆中一个味道,她告诉我,造成差别的并非食材和烹调,而是记忆中的河虾都是家人亲手剥好放入碗中的。
激发味觉记忆的食物甚至可以和地方食物毫不相关。
一位重庆读者告诉我,她留学前才吃了第一碗重庆小面,在异乡更迫切寻找的味道是妈妈做的糖醋排骨;而我作为一个福州人,在北京吃得最落胃的两家店,一家是武汉小馆,一家是越南河粉,两家店都和福州菜毫不相关,只因排骨藕汤和火车头的牛骨汤底,总让我想起在家喝的汤。
最终发现,家才是形成每个人味觉记忆的最小单位。
今年7月,我在abC艺术书展上做了“寻找1000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的活动,带着1000小食报的实体版《1000小食报 食谱特辑》,让读者成为了作者。
我为每位记录者准备了有独立编号的「记录票」,每位在现场加入1000小食计划的朋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位在地图上留下票根。
以下是一些现场收集到的手写记录,现场共召集家庭食谱记录者 213 位,连续点击下图查看下一张 ⬇️:
同时,我也在电子专栏里发出了征集信息。
现在,成为 1/1000 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
第一步,请向我写一封信介绍你。或许可以通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希望我如何称呼你?
你的「家乡」在哪里?
在你的成长生活轨迹中「家乡」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因是什么呢?
看完「1000小食」的行动计划,你是否立刻联想到一道菜或者一位家庭成员?
请展开讲讲。
说说你想要记录家庭食谱的动力?
除了文字记录,你还愿意/希望采用什么方式来记录?
其他有必要让我知道的信息。
于是,我收到了许多这样的邮件回复,每一封文字都值得细细品读,连续点击下图阅读来信 ⬇️:
截止目前我收到了54封来信,进度 54/1000,最近收到了这个来自法国的故事,也期待收集满1000个的那一天。
05而我,也通过插画把家的记忆画了出来。
到头来,还是回到了家乡的味道。今年年初,我在福州办了一场名为“两代人的厨房”的展览,展览出收集到的家庭食谱故事。与上次把家乡味道带到北京不同,这次带家宴回家了(下图为展览故事提供者的父母)。
父亲也越来越多地参与进来,“在地厨房”是我在北京发起的烹饪项目,试图召集大家一起复刻一款家庭食谱。在制作福州芋泥那次时,我们就是照着大屏幕上父亲给录制的教学视频进行的。
有次的在地厨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食物可以代表重启的意义呢?
我想这个问题放在现在也很合适,那么就用最新一期《1000小食报》 #50 的标题结尾吧:
你的「家乡」在哪里?
欢迎分享一道代表家乡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