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病愚昧的国民,麻木或道德审判的“看客”,被吃“人血馒头”的“义士”|鲁迅还在20
涛哥说:最近本号开设了一个栏目“鲁迅还在”,结合当下现实谈谈鲁迅作品。前天本号就刘学州之死写了一篇文章《是谁害死了刘学州?现在的网民和媒体到底怎么了?》,今天再发一篇相关文章。纪念鲁迅更重要地可能是学习鲁迅精神,传承鲁迅事业,弘扬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
一
许子东曾称鲁迅的《药》是上世纪中国文学的“提纲”,即上世纪中国文学总的纲领就是来反映“药”。
实际上,《药》可能不仅是上世纪中国文学总的纲领,也可能是上世纪中国历史总的纲领、任务、重点,都是在寻找中国的“药”。
要想找“药”,首先得“看病”,看看中国以前到底得了什么病,才好对症下药。
梁启超最先提出“国民性”概念,认为国民有奴隶性、一盘散沙、不重公德、民智低下等“病”,“药”在于通过国民运动而唤醒国民而“新民”。
鲁迅真正贯彻和发展了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认为可以通过文艺唤醒国民灵魂而思想改造而“立人”,他的很多文章也都在批判国民性都在“看病问药”,这在《药》中有典型体现。
解读《药》,可以从三个人群来看国民到底有何“病”,“药”该是什么。
二
首先是华老栓一家,儿子华小栓的确有病,是“痨病”,即肺结核。
肺结核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穷病,即穷人往往会得这种病,因为古代穷人卫生条件差,且营养不良劳累过度导致免疫力低。
小说开头华老栓讲:“……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可见华小栓在店里平时应该是干活的,这估计是他劳累过度得肺结核的原因。
华老栓家开的是茶馆,按理说经济条件不是太差,可儿子还是得了这病,那就遑论其他穷人了。
华小栓得了肺结核,他父母想到的“药方”是吃“人血馒头”,从中就可以见当时国民的愚昧了。
华老栓一家很能代表当时普通民众状态,不仅身体会得绝症(肺结核在当时是绝症,最终华小栓最后也死了),精神上也很愚昧有病。
三
鲁迅对国人的“围观”“看客”向来很有批判,这正是他被“幻灯片事件”刺激而弃医从文的原因,这些“看客”在《药》中也有生动描写。
在围观杀人时,这些“看客”“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
这便是“吃瓜群众”,一哄而来一哄而散,喜欢围观看热闹且麻木不仁冷漠无情。
但也有“吃瓜群众”很有道德感,如茶馆里康大叔和茶客都认为被杀的夏瑜“疯了”,包括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的人,即包括老人和年轻人都是如此看夏瑜。
这就是围观“看客”的两种状态,或麻木不仁不敢说话不敢出手,或在背后道德审判语言暴力,都是鲁迅所批判的,也是现在“看客”的状态吧。
四
这小说中最可悲的自然是夏瑜,他被华小栓真的吃了“人血馒头”,又被围观群众在流言中吃了“人血馒头”。
他的“革命”义举不被众人理解,先是被家族的人“夏三爷”告密被抓,又被牢头阿义打了,又被众人视为“疯了”。
他劝牢头阿义的话:“这大清的填下是我们大家的”被视为不是人话,康大叔即说:“你想:这事人话么?”
他母亲实际上也不理解他,认为是“他们都冤枉了你”,即认为夏瑜实际上没有“革命”而被冤枉的。
鲁迅写夏瑜取材于秋瑾,“夏”对“秋”,“瑜”对“瑾”,夏瑜的命运反映的就是秋瑾那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义士却不被老百姓所认同反而被视为疯子。
五
“华老栓”一家姓“华”,“夏瑜”姓“夏”,两个姓联系起来就是“华夏”,这小说写的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当时的状态,国民愚昧,为众人抱薪者被屠杀也不被众人认同,悲哉痛哉!
这是鲁迅的深刻,也是鲁迅等启蒙者的痛苦悲哀,鲁迅等呐喊启蒙是想打破“铁屋子”,可“铁屋子”不一定就会打破,被唤醒的民众可能会更痛苦,且还可能会攻击唤醒他们的人。
这可能是最可怕的“病”,说明了鲁迅通过呐喊而唤醒国民的“药方”不一定有用,真正的“药”又在哪里?
胡适也看到了鲁迅“药”的无效,而提出了“制度”的“药方”,不过他认可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陈独秀、李大钊等则认可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于是便有了后来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ps:今晚涛哥在视频号开个直播,深入谈谈《药》和“国民性中的‘围观’‘看客’”,欢迎大家点下方“预约”观看,会抽奖送出六本《中国国民性演变史》。
欢迎扫码关注给你更多好看
也欢迎进群,抽奖将在群里进行:
涛哥说:最近本号开设了一个栏目“鲁迅还在”,结合当下现实谈谈鲁迅作品。前天本号就刘学州之死写了一篇文章《是谁害死了刘学州?现在的网民和媒体到底怎么了?》,今天再发一篇相关文章。纪念鲁迅更重要地可能是学习鲁迅精神,传承鲁迅事业,弘扬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
一
许子东曾称鲁迅的《药》是上世纪中国文学的“提纲”,即上世纪中国文学总的纲领就是来反映“药”。
实际上,《药》可能不仅是上世纪中国文学总的纲领,也可能是上世纪中国历史总的纲领、任务、重点,都是在寻找中国的“药”。
要想找“药”,首先得“看病”,看看中国以前到底得了什么病,才好对症下药。
梁启超最先提出“国民性”概念,认为国民有奴隶性、一盘散沙、不重公德、民智低下等“病”,“药”在于通过国民运动而唤醒国民而“新民”。
鲁迅真正贯彻和发展了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认为可以通过文艺唤醒国民灵魂而思想改造而“立人”,他的很多文章也都在批判国民性都在“看病问药”,这在《药》中有典型体现。
解读《药》,可以从三个人群来看国民到底有何“病”,“药”该是什么。
二
首先是华老栓一家,儿子华小栓的确有病,是“痨病”,即肺结核。
肺结核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穷病,即穷人往往会得这种病,因为古代穷人卫生条件差,且营养不良劳累过度导致免疫力低。
小说开头华老栓讲:“……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可见华小栓在店里平时应该是干活的,这估计是他劳累过度得肺结核的原因。
华老栓家开的是茶馆,按理说经济条件不是太差,可儿子还是得了这病,那就遑论其他穷人了。
华小栓得了肺结核,他父母想到的“药方”是吃“人血馒头”,从中就可以见当时国民的愚昧了。
华老栓一家很能代表当时普通民众状态,不仅身体会得绝症(肺结核在当时是绝症,最终华小栓最后也死了),精神上也很愚昧有病。
三
鲁迅对国人的“围观”“看客”向来很有批判,这正是他被“幻灯片事件”刺激而弃医从文的原因,这些“看客”在《药》中也有生动描写。
在围观杀人时,这些“看客”“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
这便是“吃瓜群众”,一哄而来一哄而散,喜欢围观看热闹且麻木不仁冷漠无情。
但也有“吃瓜群众”很有道德感,如茶馆里康大叔和茶客都认为被杀的夏瑜“疯了”,包括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的人,即包括老人和年轻人都是如此看夏瑜。
这就是围观“看客”的两种状态,或麻木不仁不敢说话不敢出手,或在背后道德审判语言暴力,都是鲁迅所批判的,也是现在“看客”的状态吧。
四
这小说中最可悲的自然是夏瑜,他被华小栓真的吃了“人血馒头”,又被围观群众在流言中吃了“人血馒头”。
他的“革命”义举不被众人理解,先是被家族的人“夏三爷”告密被抓,又被牢头阿义打了,又被众人视为“疯了”。
他劝牢头阿义的话:“这大清的填下是我们大家的”被视为不是人话,康大叔即说:“你想:这事人话么?”
他母亲实际上也不理解他,认为是“他们都冤枉了你”,即认为夏瑜实际上没有“革命”而被冤枉的。
鲁迅写夏瑜取材于秋瑾,“夏”对“秋”,“瑜”对“瑾”,夏瑜的命运反映的就是秋瑾那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义士却不被老百姓所认同反而被视为疯子。
五
“华老栓”一家姓“华”,“夏瑜”姓“夏”,两个姓联系起来就是“华夏”,这小说写的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当时的状态,国民愚昧,为众人抱薪者被屠杀也不被众人认同,悲哉痛哉!
这是鲁迅的深刻,也是鲁迅等启蒙者的痛苦悲哀,鲁迅等呐喊启蒙是想打破“铁屋子”,可“铁屋子”不一定就会打破,被唤醒的民众可能会更痛苦,且还可能会攻击唤醒他们的人。
这可能是最可怕的“病”,说明了鲁迅通过呐喊而唤醒国民的“药方”不一定有用,真正的“药”又在哪里?
胡适也看到了鲁迅“药”的无效,而提出了“制度”的“药方”,不过他认可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陈独秀、李大钊等则认可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于是便有了后来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一
许子东曾称鲁迅的《药》是上世纪中国文学的“提纲”,即上世纪中国文学总的纲领就是来反映“药”。
实际上,《药》可能不仅是上世纪中国文学总的纲领,也可能是上世纪中国历史总的纲领、任务、重点,都是在寻找中国的“药”。
要想找“药”,首先得“看病”,看看中国以前到底得了什么病,才好对症下药。
梁启超最先提出“国民性”概念,认为国民有奴隶性、一盘散沙、不重公德、民智低下等“病”,“药”在于通过国民运动而唤醒国民而“新民”。
鲁迅真正贯彻和发展了梁启超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认为可以通过文艺唤醒国民灵魂而思想改造而“立人”,他的很多文章也都在批判国民性都在“看病问药”,这在《药》中有典型体现。
解读《药》,可以从三个人群来看国民到底有何“病”,“药”该是什么。
二
首先是华老栓一家,儿子华小栓的确有病,是“痨病”,即肺结核。
肺结核在中国古代又被称为穷病,即穷人往往会得这种病,因为古代穷人卫生条件差,且营养不良劳累过度导致免疫力低。
小说开头华老栓讲:“……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可见华小栓在店里平时应该是干活的,这估计是他劳累过度得肺结核的原因。
华老栓家开的是茶馆,按理说经济条件不是太差,可儿子还是得了这病,那就遑论其他穷人了。
华小栓得了肺结核,他父母想到的“药方”是吃“人血馒头”,从中就可以见当时国民的愚昧了。
华老栓一家很能代表当时普通民众状态,不仅身体会得绝症(肺结核在当时是绝症,最终华小栓最后也死了),精神上也很愚昧有病。
三
鲁迅对国人的“围观”“看客”向来很有批判,这正是他被“幻灯片事件”刺激而弃医从文的原因,这些“看客”在《药》中也有生动描写。
在围观杀人时,这些“看客”“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
这便是“吃瓜群众”,一哄而来一哄而散,喜欢围观看热闹且麻木不仁冷漠无情。
但也有“吃瓜群众”很有道德感,如茶馆里康大叔和茶客都认为被杀的夏瑜“疯了”,包括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的人,即包括老人和年轻人都是如此看夏瑜。
这就是围观“看客”的两种状态,或麻木不仁不敢说话不敢出手,或在背后道德审判语言暴力,都是鲁迅所批判的,也是现在“看客”的状态吧。
四
这小说中最可悲的自然是夏瑜,他被华小栓真的吃了“人血馒头”,又被围观群众在流言中吃了“人血馒头”。
他的“革命”义举不被众人理解,先是被家族的人“夏三爷”告密被抓,又被牢头阿义打了,又被众人视为“疯了”。
他劝牢头阿义的话:“这大清的填下是我们大家的”被视为不是人话,康大叔即说:“你想:这事人话么?”
他母亲实际上也不理解他,认为是“他们都冤枉了你”,即认为夏瑜实际上没有“革命”而被冤枉的。
鲁迅写夏瑜取材于秋瑾,“夏”对“秋”,“瑜”对“瑾”,夏瑜的命运反映的就是秋瑾那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义士却不被老百姓所认同反而被视为疯子。
五
“华老栓”一家姓“华”,“夏瑜”姓“夏”,两个姓联系起来就是“华夏”,这小说写的就是我们华夏民族当时的状态,国民愚昧,为众人抱薪者被屠杀也不被众人认同,悲哉痛哉!
这是鲁迅的深刻,也是鲁迅等启蒙者的痛苦悲哀,鲁迅等呐喊启蒙是想打破“铁屋子”,可“铁屋子”不一定就会打破,被唤醒的民众可能会更痛苦,且还可能会攻击唤醒他们的人。
这可能是最可怕的“病”,说明了鲁迅通过呐喊而唤醒国民的“药方”不一定有用,真正的“药”又在哪里?
胡适也看到了鲁迅“药”的无效,而提出了“制度”的“药方”,不过他认可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陈独秀、李大钊等则认可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于是便有了后来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ps:今晚涛哥在视频号开个直播,深入谈谈《药》和“国民性中的‘围观’‘看客’”,欢迎大家点下方“预约”观看,会抽奖送出六本《中国国民性演变史》。
欢迎扫码关注给你更多好看
也欢迎进群,抽奖将在群里进行:
推荐内容:
是谁害死了刘学州?现在的网民和媒体到底怎么了?
我们的国民性怎么了?
“李田田”为何离开家乡?
“我的女儿,谁都不能动”
请南大再多帮帮“天才儿子”,请帮找找“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儿子
天才金晓宇翻译真赚不到钱?写作多难?
莫与傻X争高低,远离“疯狗”“垃圾人”
三个马雪娥与117个无法动手术患者的背后
2021年十大好书在哪里?最后四天
是谁害死了刘学州?现在的网民和媒体到底怎么了?
我们的国民性怎么了?
“李田田”为何离开家乡?
“我的女儿,谁都不能动”
请南大再多帮帮“天才儿子”,请帮找找“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儿子
天才金晓宇翻译真赚不到钱?写作多难?
莫与傻X争高低,远离“疯狗”“垃圾人”
三个马雪娥与117个无法动手术患者的背后
2021年十大好书在哪里?最后四天
欢迎各位加入本文作者、知名青年学者、文史作家的涛哥读书会,可直接扫以下二维码入会。更多好文猛文请见本号知识星球,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圈,详情见《如何看到别处看不到的文章》。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长按以上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