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只此青绿”“二十四节气”很美很中国,但可以更“见人”更成功
昨晚涛哥俺抱病看了东奥会开幕式,应当说这个开幕式很美很中国,尤其是开头的“二十四节气”和结尾的“点火”很让人惊艳。
最近春晚中传统文化元素也很夺目,尤其是“只此青绿”和“忆江南”那两个节目几乎赢得所有人点赞喝彩,河南卫视对传统文化之美的展现也是屡屡刷频。
近些年来,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确优秀传统文化是应该予以极大重视和弘扬,因为它是我们民族之魂、之本,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但目前很多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还浮于表面,即很多还只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物”,而不“见人”,或不够“见人”。
何谓文化?文化即以文化人,是对人的影响,人应该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尤其是人的价值、观念、思想。
诗词书画大红灯笼二十四节气等“物”都是人创造的,都是人的价值观念等的体现而已。
我前天参观南京夫子庙,有个解说词就写道历史中的那些文化如果对人没有影响,就不应该称之为文化(涛哥注:或可以称之为文明)。
所以,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很有必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展示传统文化中美丽的“物质文化”,更要见“人”,尤其是要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人的价值、精神、思想、观念等“精神文化”。
比如应注重弘扬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精神、勤劳、善良、纯朴等优秀品质,以及仁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优秀价值、思想(当然也要符合现代文明要求)。
也可以适当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有揭露、批判,这样更能表现出文化自信来。
尤其是如我前两天文章《贾平凹最近再被批,他为什么老是被骂?》中所言要弘扬“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种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士’如鲁迅所言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我们现在的确应该文化自信,应该弘扬传统文化,但最应该弘扬的不是花花绿绿那些古代歌舞,而恰恰是这种‘士’的精神。”
比如在春晚中,可以展示我们前人的抗疫故事、精神。如伍连德其人其事,他主持消灭了东北鼠疫,为此隔离、烧尸和设计中国最早的口罩、最早提出分餐制;
在昨天的开幕式中,也可以展示我们历史文化中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运精神相关的人、事、精神(我还没有想到,欢迎大家留言补充);这样一定会更中国更成功。
总而言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很重要很有必要,但更应“见人”,尤其是要弘扬其中的精神、价值、思想、观念等“精神文化”。
因为物质文化毕竟是人创造的是“精神文化”的体现,这也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要求,相信对“人”的“看见”和弘扬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作者简介:张守涛,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南大硕士,大学老师,出版作品《说说当今这些文化名人》《先生归来》《凡人鲁迅》《书香留韵》,个人原创公号涛声一久、神州生气。
直接点击↑↑播放视频关注给你更多好看
昨晚涛哥俺抱病看了东奥会开幕式,应当说这个开幕式很美很中国,尤其是开头的“二十四节气”和结尾的“点火”很让人惊艳。
最近春晚中传统文化元素也很夺目,尤其是“只此青绿”和“忆江南”那两个节目几乎赢得所有人点赞喝彩,河南卫视对传统文化之美的展现也是屡屡刷频。
近些年来,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确优秀传统文化是应该予以极大重视和弘扬,因为它是我们民族之魂、之本,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但目前很多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还浮于表面,即很多还只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物”,而不“见人”,或不够“见人”。
何谓文化?文化即以文化人,是对人的影响,人应该是文化中最重要的,尤其是人的价值、观念、思想。
诗词书画大红灯笼二十四节气等“物”都是人创造的,都是人的价值观念等的体现而已。
我前天参观南京夫子庙,有个解说词就写道历史中的那些文化如果对人没有影响,就不应该称之为文化(涛哥注:或可以称之为文明)。
所以,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很有必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展示传统文化中美丽的“物质文化”,更要见“人”,尤其是要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人的价值、精神、思想、观念等“精神文化”。
比如应注重弘扬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精神、勤劳、善良、纯朴等优秀品质,以及仁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优秀价值、思想(当然也要符合现代文明要求)。
也可以适当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有揭露、批判,这样更能表现出文化自信来。
尤其是如我前两天文章《贾平凹最近再被批,他为什么老是被骂?》中所言要弘扬“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种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士’如鲁迅所言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我们现在的确应该文化自信,应该弘扬传统文化,但最应该弘扬的不是花花绿绿那些古代歌舞,而恰恰是这种‘士’的精神。”
比如在春晚中,可以展示我们前人的抗疫故事、精神。如伍连德其人其事,他主持消灭了东北鼠疫,为此隔离、烧尸和设计中国最早的口罩、最早提出分餐制;
在昨天的开幕式中,也可以展示我们历史文化中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运精神相关的人、事、精神(我还没有想到,欢迎大家留言补充);这样一定会更中国更成功。
总而言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很重要很有必要,但更应“见人”,尤其是要弘扬其中的精神、价值、思想、观念等“精神文化”。
因为物质文化毕竟是人创造的是“精神文化”的体现,这也符合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要求,相信对“人”的“看见”和弘扬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作者简介:张守涛,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南大硕士,大学老师,出版作品《说说当今这些文化名人》《先生归来》《凡人鲁迅》《书香留韵》,个人原创公号涛声一久、神州生气。
直接点击↑↑播放视频关注给你更多好看
推荐内容:
一再被批,贾平凹等“精英”该醒醒了
春节人生重启三部走
“这个世界不要俺了”,多绝望多么让人悲愤
关注“八孩母亲事件”有什么用?
“新新新观察”结束了,“新新新风云”开始
回家过年真难!“中国事难做!”
为什么“吃瓜群众”或麻木或“网暴”?
是谁害死了刘学州?
我们的国民性怎么了?
天才金晓宇翻译真赚不到钱?写作多难?
一再被批,贾平凹等“精英”该醒醒了
春节人生重启三部走
“这个世界不要俺了”,多绝望多么让人悲愤
关注“八孩母亲事件”有什么用?
“新新新观察”结束了,“新新新风云”开始
回家过年真难!“中国事难做!”
为什么“吃瓜群众”或麻木或“网暴”?
是谁害死了刘学州?
我们的国民性怎么了?
天才金晓宇翻译真赚不到钱?写作多难?
欢迎各位加入本文作者、知名青年学者、文史作家的涛哥读书会,可直接扫以下二维码入会。更多好文猛文请见本号知识星球,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入圈,详情见《如何看到别处看不到的文章》。
观文化万象,听时代涛声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
长按以上二维码即可关注